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2484发布日期:2020-09-25 18: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包括传送台(1),所述传送台(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加工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台(1)与加工台(2)的顶部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板(3),防护板(3)为l形的板,所述传送台(1)的顶部前侧壁面开设有传送槽(4),所述传送槽(4)的内部左侧壁面与防护板(3)的内部右侧壁面均开设有传送孔(5),后侧的传送孔(5)位于传送槽(4)的内部,所述防护板(3)的外部左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的矩形槽内设置有电机(7),电机(7)的传动轴向右延伸,电机(7)的传动轴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柱(8),第一传送柱(8)向右延长贯穿后侧传送孔(5)的内部到传送台(1)的传送槽(4)的内部,传送槽(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传送柱(9),所述传送槽(4)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转轴(10),所述传送槽(4)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一(11),所述防护板(3)的内部右侧壁面上开设有两个清洁孔(12),两个清洁孔(12)的内轴处均固定安装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的内轴处安装有清理杆(14),清理杆(14)的外圆柱壁面上套接有清洁辊轴(15),清理杆(14)的左端外圆柱壁面上开设有活动槽(16),防护板(3)的左侧设置有传送带二(17);

所述传送槽(4)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8),挡板(18)为矩形的板,且挡板(18)的后侧与防护板(3)内部前侧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挡板(18)上壁面与传送带一(11)的表面斜率相同,且转轴(10)与挡板(18)前后相互对应,所述转轴(10)的上方设置有推动弹簧(19),推动弹簧(19)的后侧与防护板(3)内部前侧壁面对应固定连接在一起,推动弹簧(19)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20),推动杆(20)为t形结构的长板,推动杆(20)在挡板(18)的上壁面上向前延伸到传送带一(11)的上侧,推动杆(20)底面与传送带一(11)的上壁面相互趋近且不接触,推动杆(20)的前侧壁面上用胶水固定安装有接触块(21),接触块(21)为半圆形的弹性块,所述防护板(3)内部右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偏移板(22);

所述偏移板(22)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偏移槽(23),所述偏移槽(23)内部左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小圆柱(24),小圆柱(24)的外圆柱上套接有偏移轮(25);

所述加工台(2)的顶部后侧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两个校正板(26),两个校正板(26)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开设有校正槽(27),两个校正槽(27)的内部底面上均对称开设有校正圆槽(28),校正圆槽(28)的内部底面均固定安装有校正弹簧(29),两个校正槽(27)的内部均设置有校正块(30),两个校正块(3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校正孔(31),且校正孔(31)与相邻的校正圆槽(28)左右对应,两个校正板(26)的顶部相邻的一端均开设有加速孔(32),所述加速孔(32)内部左右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加速柱(33),加速柱(33)的外圆柱上均套接有加速轮(34);

所述加工台(2)的后侧前端固定连接有机械臂(35),机械臂(35)为l形的板,且机械臂(35)的顶端与加工台(2)的顶部上下相互对应,机械臂(35)的顶部水平端下壁面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36),液压伸缩杆(36)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上模台(37),上模台(37)为矩形的金属板,上模台(37)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压铸块(38),所述上模台(37)顶部后侧中心处壁面开设有拆卸槽(39),拆卸槽(39)为矩形的槽,且拆卸槽(39)的内部中空区域贯穿对应上模台(37)的后侧与上侧壁面,所述拆卸槽(39)的内部壁面上左右开设有两个拆卸孔(40),所述拆卸孔(40)的内部卡接有联动板(41),联动板(41)的顶部前侧开设有两个联动孔(42),所述联动孔(42)的上方设置有t形螺杆(43);

所述联动板(41)的下侧设置有切割盒(44),且切割盒(44)的顶部开设有切割槽(45),切割盒(44)内部底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两个切割弹簧(46),所述切割盒(44)的前后壁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两个侧边孔(47),所述联动板(41)垂直端前侧壁面开设有两个对接孔(48),两个对接孔(48)与相邻的侧边孔(47)均前后相互对应,所述对接孔(48)的内部设置有对接柱(49),对接柱(49)向前后两端延伸均贯穿对应侧边孔(47)到切割盒(44)的前后两侧,所述对接柱(49)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固定环(50);

所述切割盒(44)的正下方设置有切割刀(51),切割刀(51)的顶部固定焊接有两个连接螺杆(52),所述切割盒(44)的内部底面开设有两个圆形的通孔,所述连接螺杆(52)向上延伸贯穿切割盒(44)内部圆形通孔到切割盒(44)内部,切割盒(44)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螺栓(53),所述加工台(2)的顶部开设有切割槽(54),切割槽(54)为三角形的槽,且切割槽(54)与切割刀(51)上下相互对应,所述上模台(37)顶部四周开设有缓冲孔(55),加工台(2)的顶部壁面固定安装有四个缓冲柱(56),所述加工台(2)的顶部开设有底模槽(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6)顶部开设有矩形的槽,且电机箱(6)顶部矩形槽内部中空区域贯穿电机箱(6)的上侧和右侧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柱(9)的大小形状与第一传送柱(8)相同,第二传送柱(9)向左延伸活动安装在前侧传送孔(5)的内部,第二传送柱(9)的左侧延伸贯穿传送孔(5)到传送台(1)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轴(10)分别套接在第一传送柱(8)和第二传送柱(9)的外圆柱上,所述传送带一(11)与两个转轴(10)之间传动连接,清理杆(14)均向右延伸到传送带一(1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清理杆(14)通过传送带二(17)与对应活动槽(16)传动连接,前侧清理杆(14)与第二传送柱(9)通过传送带二(17)进行传动连接,偏移轮(25)位于转轴(10)与加工台(2)顶部相互交接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校正槽(27)的内部中空区域贯穿对于两个校正板(26)前后壁面和两个校正板(26)相邻一侧壁面,两个校正块(30)为矩形的板且两个校正块(30)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均波浪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41)为l形板,联动孔(42)与拆卸孔(40)上下相互对应,t形螺杆(43)向下贯穿联动孔(42)到拆卸孔(40)的内部,t形螺杆(43)与拆卸孔(40)内部螺纹连接,通过t形螺杆(43)将联动板(41)固定连接在上模台(37)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柱(49)的前后两端外壁面上均开设有外螺纹,固定环(50)为金属圆环且固定环(50)的内轴壁面开设有内螺纹,固定环(50)的内轴与对接柱(49)两端外圆柱壁面螺纹连接,对接柱(49)可以在侧边孔(47)内部上下滑动,通过固定环(50)将切割盒(44)与联动板(41)垂直端活动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51)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切割刀,两个连接螺杆(52)的外圆柱壁面上开设有外螺纹,螺栓(53)与连接螺杆(52)的外圆柱螺纹连接,通过螺栓(53)将切割刀(51)固定在切割盒(44)的下壁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缓冲柱(56)均为圆形的杆,且缓冲柱(56)与缓冲孔(55)均上下相互对应,底模槽(57)为矩形的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校正压铸模具,包括传送台,传送台为矩形结构,传送台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加工台,加工台为矩形结构,传送台与加工台的顶部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板,防护板为L形的板,本发明中,当工件移动到底模槽上方时,拆卸槽向下移动带动上模台向下移动,上模台带动联动板向下移动,联动板在切割盒内部向下移动瞬间挤压切割弹簧,切割弹簧对于联动板向下的压力提供缓冲作用,联动板通过对接孔在侧边孔内部向下滑动,切割盒带动切割刀向下移动,切割刀与工件上壁面挤压切割时,切割刀切断后移动到对于下方切割槽的内部,避免了螺栓对加工台的顶部壁面造成切割损伤,提高了加工台上壁面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孔令峰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