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7437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铆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铆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铆接是使用铆钉将两件以上的工件进行连接,现有的铆接一般均采用专用的铆压机进行,先将铆钉穿接在两件工件的孔内,再通过对铆钉的两端施压以使两件工作通过铆钉进行铆接。
[0003]在航空航天业、铁路运输业、、集装箱行业、汽车、拖拉机、农用车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等均需要用到铆接工艺,而现有的方式中,一般采用专用的铆压机对铆钉的两端进行施压,以使铆接工件能够牢固的铆接。专用的铆压机具有压力大、材料变形充分、效率高等特点,但是铆接机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并且它需要可靠的夹具和辅具,在铆接过程中铆接力不能调节,经常造成过压过变形等缺陷,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损坏需铆接工件母体。具不完全统计,采用铆压机进行铆压的工件,其废品和不良品率在8%左右。另外,对于一些铆接工件,由于它们本身结构较小,因而铆接部位的空间较小,又由于铆压机的体积大,其夹具和辅具的结构也较大,若采用传统的铆压机则不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铆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不良品率、成本低、结构简单的铆压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铆压装置,包括施力部以及与其连接的受力部,所述受力部受所述施力部的驱使向铆钉的两端施加一个相对方向的挤压力,以使铆接对象能够通过铆钉进行铆接;
[0006]所述施力部包括通过枢接件相互枢接的两手柄;所述受力部包括两铆压装置和对应的两合板,两铆压装置分别通过各自合板与对应施力部的枢接件连接,所述两合板分别具有第一连接端、远离第一连接端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连接端,两合板的第一连接端与对应施力部的枢接件铰接,两挤压装置连接于对应合板的第二连接端,两合板的第三连接端相对并且相互铰接,两挤压装置分别具有一个相对的铆压部位,两铆压部位在铆压时正对,在两个合板上开设有减重孔。
[0007]作为优化,两挤压装置均包括定位套筒以及可拆卸地穿设于定位套筒内的挤压销,定位套筒设于对应合板的第二连接端上,挤压销里端从对应定位套筒的内端面穿出形成所述铆压部位,其中一个铆压部位具有水平的铆压端面;另一个铆压部位具有拱起的球形铆压端面。
[0008]作为优化,所述挤压销间隙穿过对应的定位套筒,铆压部位的外径大于对应的定位套筒内径;挤压销外端穿出定位套筒的外端面并与定位帽连接,定位帽尺寸大于定位套筒的内径以阻止挤压销从定位套筒中脱落。
[0009]作为优化,所述施力部的枢接件分别呈相对设置的折状,两枢接件在弯折部位部分重叠并通过穿过重叠部位的铰轴将施力部枢接。
[0010]作为优化,两合板的第三连接端通过铰接件相互铰接,所述铰接件包括一连接块以及一销子,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于其中一块合板第三连接端上,另一端通过所述销子穿接于另一块合板第三连接端上,以使两块合板的第三连接端通过铰接件进行铰接。
[0011]本实用新型的铆压装置,相较于市面上的铆压机而言,它的不良率下降至2%左右。按每天三班,每班铆接120件次,每件次综合成本12元,全年工作日250天(双礼拜加法定节假日)计算,可节省废品、返工及生产节拍损失等综合成本60000余元;并且,现有的铆压机,由于铆压装置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过大,对于位置狭小铆接部位,传统的铆压机不能正常的进行铆压工艺,而采用一实施例的铆压装置,则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另,现有的铆压机由于采用的是机械力或液压力,它们的铆压力通常是一致的,而对于不同的铆压对象,有可能需要不同的铆压力,然而铆压机不能方便地调节铆压力,导致对于一些铆压对象而言,可能由于铆压力过大会使铆压对象变形、损坏等,也可能由于铆压力过小导致不能牢固的铆接,增大了不良率。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铆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首先,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有必要对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0016]本文中若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
[0017]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当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0018]在本文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0019]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0020]关于实施例:
[0021]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铆压装置,包括施力部以及与其连接的受力部,所述受力部受所述施力部的驱使向铆钉的两端施加一个相对方向的挤压力,以使铆接对象能够通过铆钉进行铆接;所述施力部包括通过枢接件13相互枢接的两手柄14 ;所述受力部包括两铆压装置11和对应的两合板12,两铆压装置11分别通过各自合板12与对应施力部的枢接件13连接,所述两合板12分别具有第一连接端、远离第一连接端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连接端,两合板12的第一连接端与对应施力部的枢接件13铰接,两铆压装置11连接于对应合板12的第二连接端,两合板12的第三连接端相互铰接,两铆压装置11分别具有一个相对的铆压部位113,两铆压部位113在铆压时正对。
[0022]两铆压装置11均包括定位套筒111以及可拆卸地穿设于定位套筒111内的挤压销112,定位套筒111设于对应合板12的第二连接端上,挤压销112里端从对应定位套筒111的内端面穿出形成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