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69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冷却装置配置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氧气顶吹转炉广泛使用水冷炉口,水冷炉口能保持炉口清洁,少结渣,能减少炉口变形,提高炉口处的炉衬寿命,因此如何提高水冷炉口的寿命,保证其使用的可靠性, 对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的可靠性和检修的简便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采用双旋转接头内置式,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采用同侧单进单出式焊接于炉口,内置式旋转接头与炉口的进水管焊接,焊接头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断裂,另外内置式旋转接头使用过程中容易脱开,导致水冷炉口内冷却水变为静态,不能循环,导致水冷炉口冷却效果差,易发生漏水,缩短使用寿命。因管道在循环水环境工作,管道表面易生锈,转炉耳轴转动频繁和托圈的绕曲变形,造成各0型密封圈的失效而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可以提高水冷炉口的使用寿命、使用可靠且检修简便。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中包括设置于炉口内腔的水管及分别安装于炉口左、右侧壁上的供水装置和排水装置,所述水管盘旋布置于炉口的内腔,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第一轴、轴座和第一、二压盖,所述第一轴为左端敞口右端闭合的空腔管,所述第一轴的左端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轴的右部上、下、前端分别设有与第一轴的轴线垂直且贯通的上、下、前通孔,位于所述上、下、前通孔的第一轴外面安装轴座,所述轴座的上、前端分别设有与所述上、前通孔相通的轴座孔, 所述轴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第一、二压盖,所述第一、二压盖的右、左端分别插置于所述第一轴与轴座之间,所述第一、二压盖与轴座之间通过螺栓螺接固定,所述第一轴、轴座与第一、二压盖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填料,所述第一法兰与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空腔且左右贯通的第二轴、管状机壳、第三压盖、衬套和中间套,所述第二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三法兰,所述机壳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四、五法兰,所述第三、四法兰之间通过螺栓螺接,所述机壳的内腔设有衬套,所述衬套的左端卡固于所述机壳与第二轴之间,所述中间套的左部插置于所述机壳与衬套之间,所述第三压盖的左部插置于所述机壳与中间套之间,所述第三压盖与所述第五法兰之间通过螺栓螺接固定,所述机壳、中间套与第三压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填料,所述第二法兰与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中位于所述第一轴与轴座之间的右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填料的左端设有阶梯形轴肩。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中所述轴肩与第一密封填料之间设有轴用钢丝挡圈。[0008]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二密封填料均为盘根。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二法兰与水管之间分别设置有0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中所述轴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二压盖螺接的第六、七法兰。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中所述轴座下部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轴与机壳之间、所述机壳与中间套之间分别设有0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二轴及轴座均由ZGlCrl3 不锈钢材质制成。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通过将供水装置和排水装置分别设置于炉口左右异侧壁上,排水方式采用开放式,可有效确认检查冷却水的冷却情况,该装置解决了进出水管直接受力情况,使得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长,而当供水装置和排水装置有漏水情况时,只需直接压紧第一、二、三压盖即可压紧密封填料,从而解决漏水情况, 该装置使用可靠且检修简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的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的供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供水装置与炉口内腔的水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的排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包括设置于炉口 1内腔的水管 2及分别安装于炉口 1左、右侧壁上的供水装置3和排水装置4,该炉口 1由上、下两个半炉口 11对接而成,水管2盘旋布置于半炉口 1的内腔;结合图2及图3所示,供水装置3包括第一轴31、轴座32、第一压盖33和第二压盖34,第一轴31和轴座32均由ZGlCrl3不锈钢材质制成,第一轴31为左端敞口右端闭合的空腔管,第一轴31的左端设有第一法兰311,第一轴31的右部上、下、前端分别设有与第一轴31的轴线垂直且贯通的上通孔312、下通孔313和前通孔314,位于上通孔312、下通孔313、前通孔314处的第一轴31外面安装轴座32,轴座32的上端分别设有与上通孔312 和前通孔314相通的轴座孔321和322,轴座3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压盖33、第二压盖34螺接的第六法兰323和第七法兰324,轴座32下部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加强筋325, 轴座32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压盖33和第二压盖34,第一压盖33的右端和第二压盖 34的左端分别插置于第一轴31与轴座32之间,第一压盖33、第二压盖34分别与轴座32 的第六法兰323和第七法兰3M通过螺栓螺接固定,第一轴31、轴座32与第一压盖33、第二压盖34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填料35,第一密封填料35为盘根,位于第一轴31与轴座 32之间的右部且位于第一密封填料35的左端设有阶梯形轴肩36,轴肩36与第一密封填料35之间设有轴用钢丝挡圈37,第一法兰311与水管2的一端连接;第一法兰311与水管2 之间设置有0型密封圈5;结合图4所示,排水装置4包括空腔且左右贯通的第二轴41、管状机壳42、第三压盖43、衬套44和中间套45,第二轴41由ZGlCrl3不锈钢材质制成,第二轴4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法兰411和第三法兰412,机壳4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四法兰421和第五法兰422,所述第三法兰412和第四法兰421之间通过螺栓螺接固定,机壳42的内腔设有衬套44,衬套44的左端卡固于机壳42与第二轴41之间,中间套45的左部插置于机壳42与衬套44之间,第二轴41与机壳42之间、机壳42与中间套45之间分别设有0型密封圈6。 第三压盖43的左部插置于机壳42与中间套45之间,第三压盖43与第五法兰422之间通过螺栓螺接固定,机壳42、中间套45与第三压盖4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填料46,第二密封填料46为盘根,第二法兰411与水管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法兰411与水管2之间设置有 0型密封圈5。使用时,冷却水从炉口 1左侧壁上的供水装置3的轴座孔321、322进入,经第一轴 31的上通孔312、前通孔314进入第一轴31的内腔,通过盘绕于炉口 1内腔的水管2流入炉口 1右侧壁上的排水装置4的第二轴41内腔,并最终通过中间套45排出炉口 1。本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为确保水冷炉口 1的冷却效果,提高使用寿命,必须提高水冷炉口供水装置3和排水装置4的可靠性和检修的简便性,该装置把水冷炉口 1改成用压盖连接压紧盘根的密封形式,并且改用炉口 1左侧壁进水,炉口 1右侧壁出水,该种一侧进一侧出的供排水方式有效确保水冷炉口的冷却效果,排水方式采用开放式, 可有效确认冷却水冷却情况,供水装置的第一轴31、轴座32和排水装置4的第二轴41改用 Z61Crl3不锈钢材质,采用不锈钢材质的供排水装置可有效生锈腐蚀情况,避免旋转接头脱焊,提高使用寿命,盘根密封长度达60mm,当盘根使用磨损后导致供、排水装置有漏水情况时,只需直接压紧两侧的压盖,就可压紧盘根解决漏水情况,该装置解决了进出水管直接受力情况,投入使用后,该供排水装置使用可靠,检修十分简便,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炉口(1)内腔的水管(2) 及分别安装于炉口(1)左、右侧壁上的供水装置C3)和排水装置G),所述水管( 盘旋布置于炉口(1)的内腔,所述供水装置C3)包括第一轴(31)、轴座(3 和第一、二压盖(33, 34),所述第一轴(31)为左端敞口右端闭合的空腔管,所述第一轴(31)的左端设有第一法兰(311),所述第一轴(31)的右部上、下、前端分别设有与第一轴(31)的轴线垂直且贯通的上、下、前通孔(312,313,314),位于所述上、下、前通孔(312,313,314)的第一轴(31)外面安装轴座(32),所述轴座(3 的上、前端分别设有与所述上、前通孔(312,314)相通的轴座孔(321,322),所述轴座(3 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第一、二压盖(33,34),所述第一、二压盖(33,34)的右、左端分别插置于所述第一轴(31)与轴座(3 之间,所述第一、二压盖 (33,34)与轴座(3 之间通过螺栓螺接固定,所述第一轴(31)、轴座(3 与第一、二压盖 (33,34)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填料(35),所述第一法兰(311)与水管O)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装置(4)包括空腔且左右贯通的第二轴(41)、管状机壳(42)、第三压盖(43)、衬套 (44)和中间套(45),所述第二轴(4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三法兰(411,412),所述机壳0 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四、五法兰021,422),所述第三、四法兰012,421)之间通过螺栓螺接,所述机壳0 的内腔设有衬套(44),所述衬套04)的左端卡固于所述机壳G2)与第二轴Gl)之间,所述中间套G5)的左部插置于所述机壳G2)与衬套04) 之间,所述第三压盖^幻的左部插置于所述机壳0 与中间套0 之间,所述第三压盖 (43)与所述第五法兰(42 之间通过螺栓螺接固定,所述机壳(42)、中间套0 与第三压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填料(46),所述第二法兰011)与水管O)的另一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轴(31) 与轴座(3 之间的右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填料(3 的左端设有阶梯形轴肩(3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36)与第一密封填料(35)之间设有轴用钢丝挡圈(3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密封填料 (35,46)均为盘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法兰 (311,411)与水管(2)之间分别设置有0型密封圈(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32)的左、 右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二压盖(33,34)螺接的第六、七法兰(323,3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32)下部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加强筋(32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与机壳(42)之间、所述机壳(42)与中间套(45)之间分别设有0型密封圈(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轴(31, 41)及轴座(3 均由ZGlCrl3不锈钢材质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转炉水冷炉口供排水装置,属于转炉炉口零部件领域,包括水管及安装于炉口左、右侧壁上的供、排水装置,水管设于炉口内腔,供水装置包括第一轴等,第一轴左端与转炉托圈耳轴内水管通过法兰连接,第一轴上设有上、下、前通孔其外安装轴座,轴座上设有孔,轴座左、右两侧安装压盖,两压盖与轴座螺接,第一轴、轴座与两压盖之间设有密封填料,排水装置包括第二轴等,第二轴两端设有法兰,其一法兰与转炉托圈耳轴内水管通过法兰连接,机壳两端设有法兰,第二轴与机壳螺接,机壳内腔设衬套,中间套左部插于机壳与衬套之间,压盖左部插于机壳与中间套之间,压盖与机壳螺接,机壳、中间套与压盖间设有密封填料。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水冷炉口使用寿命、使用可靠且检修简便。
文档编号C21C5/46GK201981228SQ20112003111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8日
发明者储鸿文, 吴兴良, 李叶军, 王建国 申请人:储鸿文, 吴兴良, 李叶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