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975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将模具产生的垃圾及时排出的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用于在压铸过程中提供导向作用。但是,在压铸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压铸碎屑等垃圾,滑块与模套之间会因为垃圾的存在而互相挤压,从而导致模具卡死甚至损坏的现象出现。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192249U,授权公告日2012年4月18日,公开了一 种压铸模具导向结构,包括动模板和定模板,所述的定模板中制有方导槽,方导槽中安装方导柱,在动模板中制有导板槽,导板槽中安装方导板,所述的方导板包括左方导板和右方导板,方导板内的方导孔与方导柱相配合。所述的导柱制成方形,成为方导柱,将方导柱的一头安装在定模板的方导槽中,在动模板中制有方板槽,方板槽中安装方导板,方导板内的方导孔与方导柱相配合。该实用新型在压铸过程中产生的压铸碎屑等垃圾不易排除;因此,该实用新型具有模具容易卡死甚至损坏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导向结构的模具容易卡死甚至损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将模具产生的垃圾及时排出的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所述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套和设于下模套上的油泵,油泵上设有活塞杆和活塞杆限位结构,所述下模套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左摩擦块和右摩擦块,凹槽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左压条和右压条,所述导向结构由左摩擦块、右摩擦块、左压条、右压条和设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左压条和右压条之间的滑块构成;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为凸字形,滑块左侧的直角面与左压条的下表面及右侧面滑动连接,滑块右侧的直角面与右压条的下表面及左侧面滑动连接;滑块的下表面分别与左、右摩擦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左摩擦块、右摩擦块、左压条和右压条分别固定于下模套上;右压条为左压条的对称结构;滑块下表面与下模套之间间隙配合,活塞杆与滑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结构与普通的模具的导向结构相比,滑块位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上部和左、右压条下部之间,滑块滑动更加平稳;并且滑块下表面与下模套之间间隙配合,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压铸碎屑等垃圾会从间隙中排出,有效避免了滑块与下模套之间因为垃圾而相互挤压,从而导致滑块卡死或模具损坏的问题。滑块与左、右摩擦块的接触面积较小,有效的减少了摩擦力,滑块移动更加平稳。在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下,油泵的活塞杆带动滑块先向前移动,当活塞杆碰到活塞杆限位结构的前端时,滑块移动到位,此时上模套与下模套闭合,压铸铸件;然后,油泵的活塞杆带动滑块向后移动,当碰到活塞杆限位结构的后端时,将压好的铸件顶出。重复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的压铸铸件。作为优选,所述滑块包括前滑块和后滑块,前滑块的高度高于后滑块的高度,前滑块和后滑块通过螺栓相连接。滑块的结构用于与活塞杆进行配合定位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左摩擦块为矩形块,左摩擦块的拐角部位圆滑过渡,右摩擦块与左摩擦块结构相同。作为优选,所述左压条为矩形块,左压条的右侧面上设有开口面上滑块的U形导向槽,滑块上设有与导向槽相对应的条形突起块。U形导向槽和条形突起块的设置使得滑块的滑动导向性更好。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下表面中部设有向下突起并伸入左摩擦块和右摩擦块之间的矩形台阶。矩形台阶具有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导向的平稳性。作为优选,所述矩形台阶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之间间隙配合。左摩擦块、右摩擦块之间间隙配合使得滑块移动更加顺利。作为优选,设于滑块下表面与下模套之间的配合间隙为8毫米至14毫米。配合间隙的尺寸的限定使得垃圾可以顺利的从间隙中排出去。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滑块移动更加顺利、平稳;(2)有效避免了模具损坏或滑块卡死的现象的出现。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A处的剖面图。图中左摩擦块I、右摩擦块2、滑块3、左压条4、右压条5、矩形台阶6、配合间隙7、下模套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所述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套8和设于下模套上的油泵,油泵上设有活塞杆和活塞杆限位结构,下模套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左摩擦块I和右摩擦块2,凹槽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左压条4和右压条5,所述导向结构由左摩擦块、右摩擦块、左压条、右压条和设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左压条和右压条之间的滑块3构成;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为凸字形,滑块左侧的直角面与左压条的下表面及右侧面滑动连接,滑块右侧的直角面与右压条的下表面及左侧面滑动连接;滑块的下表面分别与左、右摩擦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左摩擦块、右摩擦块、左压条和右压条分别固定于下模套上;右压条为左压条的对称结构;滑块下表面与下模套之间间隙配合,活塞杆与滑块相连接。滑块包括前滑块和后滑块,前滑块的高度高于后滑块的高度,前滑块和后滑块通过螺栓相连接。左摩擦块为矩形块,左摩擦块的拐角部位圆滑过渡,右摩擦块与左摩擦块结构相同。左压条为矩形块,左压条的右侧面上设有开口面上滑块的U形导向槽,滑块上设有与导向槽相对应的条形突起块。滑块下表面中部设有向下突起并伸入左摩擦块和右摩擦块之间的矩形台阶6。矩形台阶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之间间隙配合。设于滑块下表面与下模套之间的配合间隙7为8毫米至14毫米。左、右压条的长度均为280毫米。左、右摩擦块的长度均为250毫米。首先,在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下,油泵的活塞杆带动滑块先向前移动,当活塞杆碰到活塞杆限位结构的前端时,滑块移动到位,此时上模套与下模套闭合,压铸铸件;然后,油泵的活塞杆带动滑块向后移动,当碰到活塞杆限位结构的后端时,将压好的铸件顶出。重复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的压铸铸件。滑块位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上部和左、右压条下部之间,滑块滑动更加平稳;并·且滑块下表面与下模套之间间隙配合,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压铸碎屑等垃圾会从间隙中排出,有效避免了滑块与下模套之间因为垃圾而相互挤压,导致模具损坏或滑块卡死的问题。滑块与左、右摩擦块的接触面积较小,有效的减少了摩擦力,滑块移动更加平稳。并且矩形台阶具有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导向的平稳性。
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所述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套(8)和设于下模套上的油泵,油泵上设有活塞杆和活塞杆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模套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左摩擦块(I)和右摩擦块(2),凹槽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左压条(4)和右压条(5),所述导向结构由左摩擦块、右摩擦块、左压条、右压条和设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左压条和右压条之间的滑块(3)构成;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为凸字形,滑块左侧的直角面与左压条的下表面及右侧面滑动连接,滑块右侧的直角面与右压条的下表面及左侧面滑动连接;滑块的下表面分别与左、右摩擦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左摩擦块、右摩擦块、左压条和右压条分别固定于下模套上;右压条为左压条的对称结构;滑块下表面与下模套之间间隙配合,活塞杆与滑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滑块包括前滑块和后滑块,前滑块的高度高于后滑块的高度,前滑块和后滑块通过螺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左摩擦块为矩形块,左摩擦块的拐角部位圆滑过渡,右摩擦块与左摩擦块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左压条为矩形块,左压条的右侧面上设有开口面上滑块的U形导向槽,滑块上设有与导向槽相对应的条形突起块。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滑块下表面中部设有向下突起并伸入左摩擦块和右摩擦块之间的矩形台阶(6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矩形台阶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之间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其特征是,设于滑块下表面与下模套之间的配合间隙(7)为8毫米至14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的导向结构,所述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套和设于下模套上的油泵,油泵上设有活塞杆和活塞杆限位结构,下模套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左摩擦块和右摩擦块,凹槽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左压条和右压条,导向结构由左摩擦块、右摩擦块、左压条、右压条和滑块构成;滑块的横截面为凸字形,滑块左侧的直角面与左压条的下表面及右侧面滑动连接,滑块右侧的直角面与右压条的下表面及左侧面滑动连接;滑块的下表面分别与左、右摩擦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滑块下表面与下模套之间间隙配合,活塞杆与滑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滑块移动更加顺利、平稳;有效避免了模具损坏或滑块卡死的现象的出现的特点。
文档编号B22D17/20GK202621871SQ2012202738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
发明者陆逵 申请人:宁波市北仑燎原模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