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13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特别是一种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该装置是一种钢包或铁包在运输过程中对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的导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钢包或铁包运输车(以下简称运输车)的作用是将钢包或铁包中的钢水或铁水从一个工艺位置运输到另外一个工艺位置的设备。目前,公知的运输车的结构中,一般采用四轮支撑或八轮支撑结构,每个车轮的导向定位均采用双轮缘或单轮缘结构,防止钢包车在运行过程中偏离轨道。由于车轮与轮道的制造和安装误差,有的车轮两侧或单侧的轮缘与轨道之间会出现滑动摩擦,轨道和车轮出现比滚动磨擦更为严重的磨损,使轨道和车轮的寿命大大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采用侧轮与轨道之间的滚动磨擦彻底消除钢包车车轮轮缘与轨道的滑动摩擦,大大延长轨道与车轮的寿命。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其特征是:导向轴的一端通过球面滚子轴承安装在支架上,导向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滚针轴承,滚针轴承的外圈上安装有可沿导向轴的中心线自由转动的侧轮,侧轮设置于标准轨道上端侧面,导向轴中间固定安装关节轴承,关节轴承外圈安装碟簧座,在碟簧座的轴上套有碟簧组,碟簧组位于碟簧座的底板与支架侧板之间,碟簧座的轴穿过支架侧板的通孔通过螺母固定在支架侧板上。所述的导向轴沿其 中心线方向的自由度固定外,其它方向可自由转动。采用碟簧组调整侧轮与轨道上端侧面之间的间隙,同时缓冲侧轮与轨道之间的冲击力。所述的侧轮与轨道上端侧面之间的间隙为O飞mm ;可能通过拧紧或松开螺母调整此间隙大小。所述的滚子轴承上套有第一定距环和第二定距环,第一定距环和第二定距环分别置于关节轴承的两侧。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装置通过侧轮与轨道的滚动摩擦代替原来车轮轮缘与轨道的滑动摩擦,大大减少了车轮与轨道的磨损。延长了轨道和车轮的寿命。提高了整个炼钢工艺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2是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的调整碟簧组结构示意图;图3是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的位置示意 图4是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轨道2、运输车;3、车轮导向装置;4、螺栓组;5、滚子轴承;6、支架;7、第一定距环;8、导向轴;9、螺母;10、碟簧座;11、碟簧组;12、侧轮;13、滚针轴承;14、关节轴承;15、第二定距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其特征是:导向轴8的一端通过球面滚子轴承5安装在支架6上,导向轴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滚针轴承13,滚针轴承13的外圈上安装有可沿导向轴8的中心线自由转动的侧轮12,侧轮12设置于标准轨道上I上端侧面,导向轴8中间固定安装关节轴承14,关节轴承14外圈安装碟簧座10,在碟簧座10的轴上套有碟簧组11,碟簧组11位于碟簧座10的底板与支架6侧板之间,碟簧座10的轴穿过支架6侧板的通孔通过螺母9固定在支架6侧板上。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简称车轮导向装置3由滚子轴承
5、支架6、第一定距环7、导向轴8、螺母9、碟簧组11、碟簧座10、侧轮12、滚针轴承13、关节轴承14、第二定距环15组成;导向轴8的一端通过球面滚子轴承5安装在支架6上,导向轴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滚针轴承13,滚针轴承13的外圈上安装有可沿导向轴8的中心线自由转动的侧轮12,侧轮12设置于标准轨道I上端侧面,导向轴8中间固定安装关节轴承14,关节轴承14外圈安装碟簧座10,在碟簧座10的轴上套有碟簧组11,碟簧组11位于碟簧座10的底板与支架6侧板之间,碟簧`座10的轴穿过支架6侧板的通孔通过螺母9固定在支架6侧板上。通过拧紧或松开螺母9调整碟簧组11的预紧力,使轨道I与侧轮12之间的滚动更为顺畅,避免出现卡阻现象。碟簧座10可以在关节轴承14的外圈上转动,用以抵消导向轴8在调整位置时而引起碟簧座10与导向轴8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所述的导向轴8沿其中心线方向的自由度固定外,其它方向可自由转动。碟簧一般都是成组使用,碟簧组11就是多个碟簧叠加在一起;螺栓组4为矩形布局,上述碟簧组和螺栓组均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这里不作详细描述。所述的侧轮12与轨道I上端侧面之间的间隙为(T5mm。所述的滚子轴承5上套有第一定距环7和第二定距环15,第一定距环7和第二定距环15分别置于关节轴承14的两侧,第一定距环7和第二定距环15的作用是固定关节轴承14和碟簧座10位置,调整固定轴承5、关节轴承14和侧轮12的相对位置。车轮导向装置3的支架6通过螺栓组4固定连接在运输车2的底部,并使侧轮12的表面与轨道I侧表面平行,侧轮12与轨道I滚动接触,使运输车2的车轮有良好的导向定位。通过拧紧或松开螺母9获得碟簧组11合适的预紧力,螺母9为普通螺母,拧紧时碟簧组预紧力加大,反之减小。也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小碟簧组11的数量,获得最合适的预紧力,使侧轮与轨道保持(Γ5_的间隙。最大程度减少轨道I和运输车2车轮及侧轮的摩损。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原来的运输车车轮两侧或单侧的轮缘与轨道在运行时为滑动摩擦,现在通过采用侧轮与轨道间隙接触,侧轮可绕导向轴中心转动,导向轴上安装碟簧组,通过碟簧组的松紧度可以调整导向装置的侧轮与轨道之间的间隙,并保持在O飞mm ;使侧轮在运输车运行时,限制了运输车车轮轮缘与轨道的位置,由侧轮与轨道之间的纯滚动摩擦,代替了原来的运输车车轮两侧或单侧的轮缘与轨道在运行时的滑动摩擦,彻底消除了车轮轮缘与轨道之间的滑动磨擦所引起的磨损。导向轴的一端采用调心滚子轴承固定,另一端通过碟簧组固定在支架上,通过拧紧或松开碟簧座上的螺母,调整碟簧组的预紧力和侧轮与轨道之间隙,通过合适的预紧力使侧轮与轨道保持滚动接触,碟簧组的弹性可缓冲轨道与侧轮接触时的冲击力,最大程度减少轨道和车轮及侧轮的摩损。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是车轮导向装置3在运输车2的上安装位置示意图。如实施例2中所述的四个车轮导向装置3分别安装于运输车2底部靠近四个车轮的位置,沿轨道I内侧面布置,通过螺栓组4与运输车固定连接。所述四个车轮导向装置3的侧轮12都与轨道I内侧面滚动接触,完全固定运输车在水平面内与轨道垂直方向的移动。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是车轮导向装置3在运输车2的上另一种安装位置示意图。如实施例2中所述的四个车轮导向装置3分别安装于运输车2底部靠近同一侧的两个车轮的位置,通过螺栓组4与运输车固定连接。所述四个车轮导向装置3中有两个靠近前车轮,其中一个沿轨道I内侧面布置,其侧轮12与轨道I内侧面滚动接触,另一个沿轨道I外侧面布置,其侧轮12与轨道I外侧面滚动接触;所述四个车轮导向装置3中有两个靠近后车轮,其中一个沿轨道I内侧面布置,其侧轮12与轨道I内侧面滚动接触,另一个沿轨道I外侧面布置,其侧轮12与轨道I外侧面滚动接触,完全固定运输车在水平面内与轨道垂直方向的移动。本发明最根本的特点是采用导向装置的侧轮与轨道之间的滚动磨擦代替原来车轮缘与轨道的滑动磨擦,使轨道与车轮的磨损大大减少,同时采用碟簧组调整机构,可以完全保证导向装置侧轮与轨·道之间的间隙,获得良好的滚动磨擦,从根本上解决车轮轮缘与轨道之间由于滑动磨擦而引起的磨损。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权利要求
1.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其特征是导向轴(8)的一端通过球面滚子轴承(5 )安装在支架(6 )上,导向轴(8 )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滚针轴承(13),滚针轴承(13 )的外圈上安装有可沿导向轴(8)的中心线自由转动的侧轮(12),侧轮(12)设置于标准轨道(I)上端侧面,导向轴(8)中间固定安装关节轴承(14),关节轴承(14)外圈安装碟簧座(10),在碟簧座(10)的轴上套有碟簧组(11),碟簧组(11)位于碟簧座(10)的底板与支架(6)侧板之间,碟簧座(10)的轴穿过支架(6)侧板的通孔通过螺母(9)固定在支架(6)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轴(8)沿其中心线方向的自由度固定外,其它方向可自由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其特征是采用碟簧组(11)调整侧轮(12)与轨道(I)上端侧面之间的间隙,同时缓冲侧轮(12)与轨道(I)之间的冲击力。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侧轮(12)与轨道(I)上端侧面之间的间隙为(T5mm;可能通过拧紧或松开螺母(9)调整此间隙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滚子轴承(5)上套有第一定距环(7)和第二定距环(15),第一定距环(7)和第二定距环(15)分别置于关节轴承(14)的两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特别是一种钢包或铁包运输车车轮导向装置,其特征是导向轴的一端通过球面滚子轴承安装在支架上,导向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滚针轴承,滚针轴承的外圈上安装有可沿导向轴的中心线自由转动的侧轮,侧轮设置于标准轨道上端侧面,导向轴中间固定安装关节轴承,关节轴承外圈安装碟簧座,在碟簧座的轴上套有碟簧组,碟簧组位于碟簧座的底板与支架侧板之间,碟簧座的轴穿过支架侧板的通孔通过螺母固定在支架侧板上。该装置采用侧轮与轨道的滚动磨擦代替原来车轮轮缘与轨道的滑动磨擦,彻底避免了因滑动磨擦而产生的车轮及轨道的磨损。并通过碟簧组调节结构,获得合适的预紧力,最大限度减小运输车在与轨道水平方向的冲击力。
文档编号B22D41/12GK103252489SQ20131013562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8日
发明者任彤, 陈亚文, 王海斌, 方杞青, 孟繁亚, 张钰 申请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