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3493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透明质酸促生成剂或皮肤外用剂。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维持皮肤的张力或润泽的皮肤外用剂。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是具有高的水分保持能力的高分子多糖,即使在皮肤中也作为重要地细胞外基质成分而备受瞩目(酒井进吾、井上绅太郎、“透明质酸代谢和皱纹形成”,“Fragrance Journal”,Fragrance Journal社,1998年4月15日发行,第26卷,第4号,49~58页)。
还有,已知透明质酸具有保持细胞、保持皮肤的润滑性和柔软性、相对机械损害等外力的抵抗力、防止细菌感染等多种功能(“BIOINDUSTRY”,CMC株式会社,1991年5月1日发行,第8卷,第5号,66(346)-68(346)页)。
另一方面,有报告称老化会导致表皮细胞间的透明质酸染色强度的下降(Ludger J.M.Meyer and Robert Stern,“Age-Dependent Changes ofHyaluronan in Human Skin”,“The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The Society for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INC.,1994年4月,Vol.102,No.4、385-389页),而且由紫外线照射造成的日光性弹力组织变性(solarelastosis)部的透明质酸几乎检测不出来(辻卓夫,“皮肤的生理老化和光老化的差异”,“临床皮肤科”,医学书院,1997年4月15日发行,增刊号第51卷,第5号,53-57页),其结果会造成皮肤干燥、张力、弹性的下降、进而是皱纹的增加。为了改善这种状态,以往采取的是通过涂敷已配合了透明质酸的化妆品以保持皮肤表面的保湿性的方法,但作为高分子的透明质酸难以透过皮肤,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改善。因此,需要研发出通过提高细胞自身所具有的透明质酸的合成能力而从根本上改善皮肤功能的物质。
作为表皮中的透明质酸促生成物质,已知有视黄酸,其原本就存在于表皮中,是与表皮细胞的增殖或分化有关的物质。但是,从视黄酸具有皮肤刺激性,因此希望找到能够避免这一点的透明质酸促生成物质。
另一方面,有报告称作为透明质酸的构成糖的N-乙酰葡糖胺在浓度为5mmol/L时,可以促进培养表皮细胞的透明质酸的生成量,使其达到1.5倍左右,而这一点与细胞增殖无关。(“精细化学药品(fine chemical)”,CMC株式会社,2001年12月15日发行,第30卷,第22号,5-11页)。但是,N-乙酰葡糖胺若要显示透明质酸促生成效果就需要高浓度,为了更广泛地在化妆品或药品等领域内应用,希望找到即使低浓度也能显示出充分的效果的材料。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促进透明质酸的生成能够维持皮肤的张力或润泽并改善皱纹的、效果高于N-乙酰葡糖胺的透明质酸促生成剂以及皮肤外用剂。
为此,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的情况,对解决以往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利用后述特定的化合物可以极容易地且强烈促进表皮以及真皮中的透明质酸生成,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用下述通式(1)表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以含有该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为特征的皮肤外用剂、将该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为有效成分的透明质酸促生成剂。
通式(1)
(其中,R1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2、R3以及R4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酰基,可以全部都相同,也可以存在不同的基团。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不过,R1、R2、R3、R4不能全都是氢原子)。
另外,优选用下述通式(2)或(3)表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以含有该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为特征的皮肤外用剂、将该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为有效成分的透明质酸促生成剂。
通式(2)
(其中,R5是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6是氢原子或乙酰基。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3)
(其中,R7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8是碳原子数为2~18的酰基。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都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作为用上述通式(1)、或者(2)或(3)表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可以具体举出用下述通式(4)~(15)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4)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5)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6)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7)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8)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9)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10)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11)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12)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13)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14)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15)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还有,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质酸促生成剂、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将下述通式(16)表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
通式(16)
(其中,R9是碳原子数为2~16的酰基。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作为用上述通式(16)表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可以具体举出用下述通式(17)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7)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图1是表示采用了制造例1~3以及6~8的表皮细胞的透明质酸促生成试验(试验例1)的结果的图。
图2是表示采用了制造例4和5的表皮细胞的透明质酸促生成试验(试验例1)的结果的图。
图3是表示采用了制造例9~12、2-乙酰胺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7)的化合物]的表皮细胞的透明质酸促生成试验(试验例2)的结果的图。
图4是表示采用了制造例1和6的真皮细胞的透明质酸促生成试验(试验例3)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可用下述通式(1)、或通式(16)表示。
通式(1)
(其中,R1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2、R3以及R4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酰基,可以全部都相同,也可以存在不同的基团。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不过,R1、R2、R3、R4不能全都是氢原子)。
通式(16)
(其中,R9是碳原子数为2~16的酰基。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这里,R1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4~16,最优选8~12,可以饱和,也可以不饱和。R2、R3以及R4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直链或支链酰基,可以全部都相同,也可以存在不同的基团,但优选全都是氢原子或乙酰基。另外,吡喃糖环的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不过,R1、R2、R3、R4不能全都是氢原子。
作为用通式1表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优选用下述通式(2)或(3)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2)
(其中,R5是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6是氢原子或乙酰基。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3)
(其中,R7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8是碳原子数为2~18的酰基。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都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这里,R5是碳原子数为2~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4~16,最优选8~12,可以饱和,也可以不饱和。R6是氢原子或乙酰基,优选全都是氢原子或乙酰基。R7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4~16,最优选8~12,可以饱和,也可以不饱和。R8是碳原子数为2~18的直链或支链酰基,优选碳原子数为6~16,最优选8~12,可以饱和,也可以不饱和。R9是碳原子数为2~16的直链或支链酰基,优选碳原子数为2~8,最优选2~4。
另外,在通式(1)~(17)中,用波浪线表示的吡喃糖环的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或者也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使用其混合物。
作为用通式(2)或(3)表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可以具体举出用下述通式(4)~(15)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4)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5)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6)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7)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8)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9)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10)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11)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这些化合物能够使用已知的葡糖基化反应进行合成。例如,如果大致表示合成方法,则就通式(2)中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而言,可以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N-乙酰葡糖胺和乙醇的葡糖基化反应,制造α、β混合的葡糖苷,如果使用硅胶柱,也能够离析α、β。进而,如果使用噁唑啉合成方法,则能够制造单一的化合物β-葡糖苷。另外,就用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而言,可以通过在溶剂中加热溶解N-乙酰葡糖胺或者用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后向其中添加各种脂肪酸的卤化物、或者酸酐以及适当催化剂进行反应而制造。
通式(12)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13)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14)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15)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市售的2-乙酰胺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7)的化合物]的衍生物化、或者采用利用已知的噁唑啉合成法的葡糖基化反应对其进行衍生物化而制造。
作为用通式(16)表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可以具体举出用下述通式(17)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7)
(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时,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向透明质酸促生成剂、皮肤外用剂的配合量优选为总组成量的0.00001~5.0质量%,更优选0.001~3.0质量%,最优选0.01~1.0质量%。如果在该范围内,能够充分发挥本发明的目的效果。
本发明的透明质酸促生成剂、皮肤外用剂可以作成软膏、洗剂、乳液、奶液、糊剂、包裹(pack)剂、喷雾剂(mist)、泡沫(foam)剂、颗粒、粉末、凝胶剂等各种剂形。还有,在本发明中,皮肤外用剂是指以包括头皮在内的身体的所有皮肤为对象的适于外用的制剂,也包括沐浴液。就基质而言如果是通常使用的外用基质,就没有特别限制。另外,最终形态能够作成化妆品、药品、非医药品。
另外,在本发明的透明质酸促生成剂、皮肤外用剂中除了配合上述物质之外,还可以在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适当配合下述化合物,即焦油类色素、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环状硅酮等硅油,叶黄素、虾青素(astaxanthin)、岩藻黄质(fucoxanthin)等类胡萝卜素类色素,氧化铁等着色颜料,对羟基苯甲酸酯、苯氧基乙醇等防腐剂,石蜡、凡士林等烃类,橄榄三十碳烷、米三十碳烷、米胚芽油、霍霍巴油、蓖麻油、红花油、橄榄油、澳大利亚坚果油(macadamia nut oil)、葵花籽油等植物油,蜂蜡、木蜡、巴西棕榈蜡等蜡类,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酯、鲸蜡素、异硬脂酸异硬脂酯、肉豆蔻酸异丙酯等酯油,乙醇等低级醇类,鲸蜡醇、山萮醇、硬脂醇、长链支链脂肪族醇等高级醇类,胆固醇、植物甾醇、支链脂肪酸胆固醇酯、澳大利亚坚果脂肪酸植物甾醇酯等固醇类以及衍生物,淬火油等加工油类,硬脂酸、肉豆蔻酸、异硬脂酸、油酸、异(iso)型长链脂肪酸、反-异(anteiso)型长链脂肪酸等高级脂肪酸,柠檬烯、氢化没药醇等萜烯类、三辛基辛酸甘油酯、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异型长链脂肪酸甘油酯、三棕榈酸甘油酯等甘油三酸酯,鲸蜡基硫酸钠、N-硬脂酰基-L-谷氨酸盐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化乙烯烷基醚、聚氧化乙烯脂肪酸酯、聚氧化乙烯多元醇脂肪酸酯、聚氧化乙烯固化蓖麻油、多元醇脂肪酸酯、聚氧化乙烯改性硅酮等改性硅酮,聚甘油脂肪酸酯、蔗糖酯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四烷基铵盐等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硫代甜菜碱型、磺基氨基酸等两性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溶血卵磷脂、神经酰胺、脑苷脂等天然类表面活性剂,氧化钛、氧化锌等颜料,二丁基羟基甲苯等抗氧化剂,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钾、硫酸钠、硅酸钠、氯化钙等无机盐类,柠檬酸钠、醋酸钾、琥珀酸钠、天冬氨酸钠、乳酸钠、二氯乙酸、甲羟戊酸、甘草亭酸等有机酸及其盐,盐酸乙醇胺、硝酸铵、盐酸精氨酸、二异丙基胺盐、尿素、脱羧肌肽等有机胺类及其盐,乙二胺四乙酸等螯合剂,苍耳烷树胶、羧基乙烯基聚合物、角叉菜胶、果胶、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琼脂等增稠剂,氢氧化钾、二异丙醇胺、三乙醇胺等中和剂,羟基甲氧基二苯甲酮磺酸盐等紫外线吸收剂,二丙二醇、marvitol、1,3-丁二醇、甘油、丙二醇、山梨糖醇、双甘油、棉子糖等多价醇,各种氨基酸,抗坏血酸、生物素、生育酚等维生素类以及抗坏血酸硫酸酯盐、抗坏血酸膦酸酯盐、烟酸生育酚等维生素衍生物等。
进而,通过在能够达到目的的范围内适宜配合N-甲基-L-丝氨酸、酵母提取物等真皮透明质酸促生成剂,沿丝伞菌提取物、黑松蘑提取物、mokkin提取物、棕儿茶提取物、丁香提取物等透明质酸分解抑制剂,二异丙胺二氯乙酸、烟酸、甲羟戊酸、温泉水、硅酸钠、微粒分布均匀的水果(homogenized fruit)等角化促进剂,β-羟基-γ-氨基丁酸、甲羟戊酸等屏障增强剂等,可以获得保持皮肤的张力或润泽的效果、较高的皱纹改善效果。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1)关于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的制造例
制造例1
辛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4)的化合物]的制造
在无水氯仿20mL中溶解2-乙酰胺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2g,然后添加三氟甲烷磺酸三甲基硅烷基酯1.0mL,室温下搅拌5小时。向反应混合液中添加氯仿,在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之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氯仿层,接着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残渣溶解于二氯乙烷15mL中,添加1-辛醇0.89mL和(±)-樟脑-10-磺酸119mg,在60℃下搅拌2小时。向反应混合液中添加氯仿,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之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氯仿层,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溶剂;正己烷∶醋酸乙酯=2∶3)对最后得到的残渣进行离析而制成精制物。将其溶解于甲烷10mL和1,4-二噁烷5mL的混合溶剂中,加入催化剂量的28%甲醇钠甲醇溶液,室温下搅拌1小时。中和反应混合液之后,蒸馏除去溶剂。用水对最后得到的残渣进行结晶化,由此得到辛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白色晶体840mg。
下面表示了辛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1H-NMR测定结果。
NMR(DMSO-d6)δ0.85(t,3H,J=6.6Hz),1.23(s,10H),1.40-1.45(m,2H),1.77(s,3H),3.00-3.10(m,2H),3.20-3.50(m,4H),3.65-3.75(m,2H),4.25(d,1H,J=8.3Hz),4.40(t,1H),4.78(d,1H),4.87(d,1H),7.58(d,1H,J=8.7Hz).
制造例2
2-乙酰胺基-2-脱氧-6-O-辛酰基-α-D-吡喃葡萄糖[通式(5)的化合物]的制造
向N-乙酰葡糖胺0.5g中添加吡啶5mL、N,N-二甲替甲酰胺5mL,在搅拌的同时加热至70℃,滴下正辛酰氯0.46mL,使其反应4小时。在反应结束后,用醋酸乙酯萃取,用2mol/L盐酸清洗,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醋酸乙酯层,接着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溶剂;氯仿∶甲醇=15∶1)对得到的残渣进行精制,得到2-乙酰胺基-2-脱氧-6-O-辛酰基-α-D-吡喃葡萄糖的白色晶体170mg。
下面表示了2-乙酰胺基-2-脱氧-6-O-辛酰基-α-D-吡喃葡萄糖的1H-NMR测定结果。
NMR(DMSO-d6)δ0.92(t,3H,J=6.8Hz),1.33(s,10H),1.55-1.60(m,2H),1.89(s,3H),2.34(t,2H),3.15-3.20(m,1H),3.55-3.60(m,1H),3.65-3.70(m,1H),3.85-3.90(m,1H),4.08(dd,1H,J=6.0,11.6Hz),4.35(dd,1H,J=2.1,11.8Hz),4.70(d,1H,J=5.4Hz),4.96(t,1H,J=3.5,4.3Hz),5.13(d,1H,J=5.8Hz),6.54(d,1H,J=4.7H),7.61(d,1H,J=8.1Hz).
制造例3
辛基(2-乙酰胺基-2-脱氧-6-O-辛酰基)β-D-吡喃葡糖苷[通式(6)的化合物]的制造
将制造例1中所示的化合物[通式(4)]100mg溶剂于吡啶1mL中,滴下正辛酰氯61μL,使其反应4小时。在反应结束后,用氯仿萃取,用2mol/L盐酸清洗,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醋酸乙酯层,接着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溶剂;氯仿∶甲醇=20∶1)对得到的残渣进行精制,得到辛基(2-乙酰胺基-2-脱氧-6-O-辛酰基)β-D-吡喃葡糖苷的白色晶体170mg。
下面表示了辛基(2-乙酰胺基-2-脱氧-6-O-辛酰基)β-D-吡喃葡糖苷的1H-NMR测定结果。
NMR(DMSO-d6)δ0.85(t,3H,J=6.8Hz),1.23(s,18H),1.40-1.45(m,2H),1.50-1.55(m,2H),1.78(s,3H),2.28(t,2H),3.05-3.10(m,1H),3.25-3.40(m,4H),3.60-3.65(m,1H),4.05(dd,1H,J=7.2,11.6Hz),4.28(d,1H,J=8.0Hz),4.30(dd,1H,J=1.6,11.6Hz),4.90(d,1H,J=4.8Hz),5.12(d,1H,J=5.2Hz),7.61(d,1H,J=8.4Hz).
制造例4
丁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7)的化合物]的制造
使用1-丁醇代替制造例1中的1-辛醇,进行与制造例1相同的反应,得到白色晶体丁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280mg。
下面表示了丁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1H-NMR测定结果。
NMR(DMSO-d6)δ0.83(t,3H,J=7.1Hz),1.20-1.30(m,2H),1.40-1.50(m,2H),1.78(s,3H),3.00-3.05(m,2H),3.25-3.45(m,4H),3.65-3.70(m,2H),4.26(d,1H,J=8.0Hz),4.39(t,1H,J=5.8Hz),4.77(d,1H,J=5.0Hz),4.86(d,1H,J=4.4Hz),7.57(d,1H,J=8.7Hz).
制造例5
戊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8)的化合物]的制造
使用1-戊醇代替制造例1中的1-辛醇,进行与制造例1相同的反应,得到白色晶体戊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150mg。
下面表示了戊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1H-NMR测定结果。
NMR(DMSO-d6)δ0.85(t,3H,J=6.0Hz),1.20-1.25(m,4H),1.40-1.45(m,2H),1.78(s,3H),3.05-3.10(m,2H),3.20-3.45(m,4H),3.65-3.75(m,2H),4.26(d,1H,J=8.0Hz),4.40(t,1H,J=6.0Hz),4.78(d,1H,J=4.8Hz),4.87(d,1H),7.58(d,1H,J=8.8Hz).
制造例6
月桂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9)的化合物]的制造
使用1-十二烷醇代替制造例1中的1-辛醇,进行与制造例1相同的反应,得到白色晶体月桂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450mg。
下面表示了月桂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1H-NMR测定结果。
NMR(DMSO-d6)δ0.85(t,3H,J=6.0Hz),1.23(s,18H),1.40-1.45(m,2H),1.84(s,3H),3.00-3.10(m,2H),3.20-3.50(m,4H),3.65-3.75(m,2H),4.25(d,1H,J=8.0Hz),4.40(t,1H,J=5.6Hz),4.79(d,1H,J=5.2Hz),4.85(d,1H,J=4.4Hz)),7.08(d,1H,J=8.8Hz).
制造例7
2-乙酰胺基-2-脱氧-6-O-棕榈酰基-α-D-吡喃葡萄糖[通式(10)的化合物]的制造
向N-乙酰葡糖胺1g中添加吡啶5mL、N,N-二甲替甲酰胺15mL,在搅拌的同时加热至70℃,滴下棕榈酰氯1.37mL,使其反应4小时。在反应结束后,用醋酸乙酯萃取,用2mol/L盐酸清洗,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醋酸乙酯层,接着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溶剂;氯仿∶甲醇=15∶1)对得到的残渣进行精制,得到2-乙酰胺基-2-脱氧-6-O-棕榈酰基-α-D-吡喃葡萄糖的白色晶体710mg。
下面表示了2-乙酰胺基-2-脱氧-6-O-棕榈酰基-α-D-吡喃葡萄糖的1H-NMR测定结果。
NMR(DMSO-d6)δ0.85(t,3H,J=6.5Hz),1.25(s,24H),1.45-1.55(m,2H),1.82(s,3H),2.30(t,2H),3.05-3.15(m,1H),3.45-3.65(m,2H),3.75-3.85(m,1H),4.00(dd,1H,J=5.7,11.8Hz),4.28(dd,1H,J=2.0,11.8Hz),4.65(d,1H,J=5.7Hz),4.90(t,1H,J=3.7,4.1Hz),5.07(d,1H,J=5.7Hz),6.45(d,1H,J=4.5H),7.55(d,1H,J=8.1Hz).
制造例8
牻牛儿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1)的化合物]的制造
使用牻牛儿醇代替制造例1中的1-辛醇,进行与制造例1相同的反应,得到白色晶体牻牛儿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890mg。
下面表示了牻牛儿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1H-NMR测定结果。
NMR(DMSO-d6)δ1.57,1.60,1.65(3s,9H),1.79(s,3H),1.95-2.05(m,4H),3.05-3.10(m,2H),3.30-3.40(m,2H),3.47(dt,1H,J=5.2,12.0Hz),3.68(dd,1H,J=5.6,11.6Hz),4.02(dd,1H,J=7.2,12.0Hz),4.17(dd,1H,J=5.2Hz),4.87(d,1H),5.05-5.10(m,1H),5.21(t,1H,J=6.4Hz),7.59(d,1H,J=8.8Hz).
制造例9
乙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2)的化合物]的制造
在无水氯仿10mL中溶解2-乙酰胺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7)的化合物]1g,然后添加三氟甲烷磺酸三甲基硅烷酯0.5mL,室温下搅拌5小时。在反应混合液中添加氯仿,在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之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氯仿层,接着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残渣溶解于二氯乙烷8mL中,添加乙醇0.17mL和(±)-樟脑-10-磺酸60mg,在60℃下搅拌2小时。在反应混合液中添加氯仿,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之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氯仿层,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使用乙醚和正己烷对最后得到的残渣进行结晶化,由此得到乙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白色固体0.5g。
下面表示了乙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1H-NMR测定结果。
NMR(CDCl3)δ1.18(t,3H,J=7.3Hz),1.93,2.00,2.05(4s,12H),3.56(m,1H),3.68(m,1H),3.78(dt,1H,J=8.4,8.8,10.4Hz),3.88(m,1H),4.12(dd,1H,J=2.4,14Hz),4.25(dd,1H,J=4.8,12.4Hz),4.69(d,1H,J=8.4Hz),5.03(t,1H,J=9.6Hz),5.30(t,1H,J=9.2Hz),5.43(d,1H,J=8.8Hz).
制造例10
戊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3)的化合物]的制造
在无水氯仿15mL中溶解2-乙酰胺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1.5g,然后添加三氟甲烷磺酸三甲基硅烷酯0.75mL,室温下搅拌5小时。在反应混合液中添加氯仿,在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之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氯仿层,接着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残渣溶解于二氯乙烷15mL中,添加正戊醇0.51mL和(±)-樟脑-10-磺酸99mg,在60℃下搅拌2小时。在反应混合液中添加氯仿,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之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氯仿层,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溶剂;正己烷∶醋酸乙酯=2∶3)对最后得到的残渣进行离析精制,由此得到戊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白色固体1.1g。
下面表示了戊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1H-NMR测定结果。
NMR(CDCl3)δ0.87(t,3H,J=6.2Hz),1.28(s,4H),1.50-1.55(m,2H),2.00,2.03,2.14(4s,12H),3.45(dt,1H,J=7.2,9.2Hz),3.65-3.70(m,1H),3.75-3.85(m,2H),4.13(dd,1H,J=2.4,12.4Hz),4.25(dd,1H,J=4.8,12.4Hz),4.66(d,1H,J=8.0Hz),5.03(t,1H,J=9.6Hz),5.29(t,1H,J=9.2Hz),5.40(d,1H,J=8.8Hz).
制造例11
辛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4)的化合物]的制造
在无水氯仿20mL中溶解2-乙酰胺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2g,然后添加三氟甲烷磺酸三甲基硅烷酯1.0mL,室温下搅拌5小时。在反应混合液中添加氯仿,在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之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氯仿层,接着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残渣溶解于二氯乙烷15mL中,添加1-辛醇0.89mL和(±)-樟脑-10-磺酸119mg,在60℃下搅拌2小时。在反应混合液中添加氯仿,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之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氯仿层,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溶剂;正己烷∶醋酸乙酯=2∶3)对最后得到的残渣进行离析精制,由此得到辛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白色固体1.5g。
下面表示了辛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1H-NMR测定结果。
NMR(CDCl3)δ0.86(t,3H,J=6.2Hz),1.25(s,10H),1.50-1.55(m,2H),1.92,1.99,2.00,2.05(4s,12H),3.40-3.45(m,1H),3.65-3.70(m,1H),3.75-3.90(m,2H),4.10(d,1H,J=12.2Hz),4.23(d,1H,J=4.8,12.2Hz),4.65(d,1H,J=8.3Hz),5.03(t,1H,J=9.8Hz),5.28(t,1H,J=9.8Hz),5.41(d,1H,J=8.7Hz).
制造例12
牻牛儿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5)的化合物]的制造
在无水氯仿50mL中溶解2-乙酰胺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5g,然后添加三氟甲烷磺酸三甲基硅烷酯2.6mL,室温下搅拌5小时。在反应混合液中添加氯仿,在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之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氯仿层,接着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残渣溶解于二氯乙烷20mL中,添加牻牛儿醇2.5mL和(±)-樟脑-10-磺酸298mg,在60℃下搅拌2小时。在反应混合液中添加氯仿,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之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氯仿层,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溶剂;正己烷∶醋酸乙酯=2∶3)对最后得到的残渣进行离析精制,由此得到牻牛儿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白色固体4.3g。
下面表示了牻牛儿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的1H-NMR测定结果。
NMR(CDCl3)δ1.59,1.64,1.67(3s,9H),1.91(s,3H),1.99,2.00,2.05(3s,9H),3.60-3.65(m,1H),3.78(dt,1H,J=2.8,12.4Hz),4.10-4.30(m,3H),4.68(d,1H,J=8.8Hz),5.00-5.10(m,2H),5.20-5.40(m,2H).
(2)关于使用了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的试验例
接着,说明使用在上述制造例中得到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进行本发明评价时的试验例。
试验例1(针对人正常表皮细胞的透明质酸促生成试验)
在24孔平板上播种人正常表皮细胞(Kurabo制),用增殖用培养基进行培养直到融合(confluent),然后添加在上述制造例1~3、6~8中制造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使其最终浓度为50μmol/L(只有制造例7为25μmol/L),另外添加在制造例4、5中制造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使其最终浓度为1mmol/L。自添加培养48小时之后,测量在培养基中释放的透明质酸。测定透明质酸时,使用了市售的透明质酸测定试剂盒(kit)(中外制药制)。
将透明质酸生成量定义为将添加N-乙酰葡糖胺使其最终浓度为1mmol/L的比较例1作为1时的在含试验物质培养基进行培养的表皮细胞的透明质酸量。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如图1所示,与N-乙酰葡糖胺相比,下述化合物在约1/20(在制造例7中约为1/40)的浓度下,显示出了2.5~3.5倍的透明质酸促生成效果,所述的化合物为制造例1的辛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4)的化合物]、制造例2的2-乙酰胺基-2-脱氧-6-O-辛酰基-α-D-吡喃葡萄糖[通式(5)的化合物]、制造例3的辛基(2-乙酰胺基-2-脱氧-6-O-辛酰基)β-D-吡喃葡糖苷[通式(6)的化合物]、制造例6的月桂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9)的化合物]以及制造例7的2-乙酰胺基-2-脱氧-6-O-棕榈酰基-α-D-吡喃葡萄糖[通式(10)的化合物]、制造例8的牻牛儿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1)的化合物]。特别是在通式(3)中R7是氢的化合物的促生成活性较高。
另外,如图2所示,下述化合物在与N-乙酰葡糖胺相同的浓度下,显示出了1.5倍~3倍的透明质酸促生成效果,所述的化合物为制造例4的丁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7)的化合物]、制造例5的戊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8)的化合物]。
试验例2(针对人正常表皮细胞的透明质酸促生成试验)
在24孔平板上播种人正常表皮细胞(Kurabo制),用增殖用培养基进行培养直到融合,然后添加在用上述通式(17)表示的2-乙酰胺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使其最终浓度为100μmol/L,另外添加在上述制造例9中制造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使其最终浓度为1mmol/L,添加在制造例10~12中制造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使其最终浓度为100μmol/L。自添加培养48小时之后,测量在培养基中释放的透明质酸。测定透明质酸时,使用了市售的透明质酸测定试剂盒(中外制药制)。结果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制造例9的乙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2)的化合物]在与N-乙酰葡糖胺相同的浓度下,显示出了6.5倍的透明质酸促生成效果。另外,制造例10的戊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3)的化合物]、制造例11的辛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4)的化合物]、制造例12的牻牛儿基(2-乙酰胺基-3,4,6-三-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5)的化合物]、2-乙酰胺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17的化合物),在1/10的浓度下分别显示出了3.8、2.8、3.7、3.0倍的透明质酸促生成效果。
试验例3(针对人正常真皮纤维母细胞的透明质酸促生成试验)
在24孔平板上播种人正常真皮纤维母细胞(American Type CultureCollection制),用增殖用培养基进行培养直到融合,然后添加上述制造例1所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使其最终浓度为100μmol/L,另外添加制造例6所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25μmol/L。自添加培养48小时之后,测量在培养基中释放的透明质酸。测定透明质酸时,使用了市售的透明质酸测定试剂盒(中外制药制)。
将透明质酸生成量定义为相对于添加了1mmol/L的N-乙酰葡糖胺的比较例2的在含试验物质培养基进行培养的真皮纤维母细胞的透明质酸量。结果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与N-乙酰葡糖胺相比,制造例1的辛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4)的化合物]、制造例6的月桂基(2-乙酰胺基-2-脱氧)β-D-吡喃葡糖苷[通式(9)的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在约1/10~1/40的浓度下都显示出了1.5~2倍的透明质酸促生成效果。
试验例4~7、比较例3、4(通过被试验者的评价)
将40~60岁的女性被试验者分成8组,每组20名,将表1所示的组成的霜剂(试验例4、5以及比较例3)和表2所示的化妆水(试验例6、7以及比较例4)分别给予不同的组,1日2次,适量涂敷于颜面上,连用3个月。连用后,评价肌肤的紧绷感。
评价分显著有效(肌肤的紧绷感有相当改善)、有效(肌肤的紧绷感有良好改善)、稍微有效(肌肤的紧绷感有改善)、无效(没有变化)4个阶段进行。利用回答显著有效、有效的合计人数的比例(%)来判断效果。
表1
*含量全都是质量%。
表2
*含量全都是质量%。
由表1和表2可知,使用了本发明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的化妆品具有改善皮肤的紧绷感的效果。
另外,在使用了任何试验例的化妆品的情况下,皮肤没有出现发红、炎症、其他副反应症状,可以确认本发明的化妆品的安全性优异。
(3)关于实施例
实施例1(护肤霜)
采用常用方法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护肤霜。
实施例2(护肤霜)
采用常用方法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护肤霜。
实施例3(润肤液)
采用常用方法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润肤液。
实施例4(润肤液)
采用常用方法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润肤液。
实施例5(沐浴液)
采用常用方法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沐浴液。
实施例6~8(护肤霜)
按照下述配方采用常用方法调制护肤霜。
*1;B.F.Goodrich制PEMULEN TR-1
实施例9~11(洗剂)
按照下述配方采用常用方法调制洗剂。
实施例12~14(凝胶)
按照下述配方采用常用方法调制凝胶。
*2;GE东芝硅酮制 tospearl
*3纪文食品化学制 生物神经酰胺
实施例15~17(亲油性霜剂)
按照下述配方采用常用方法调制亲油性霜剂。
*4;Goldschmidt制ABIL EM90
*5Toray Dow Corning silicone制siliconeBY22-008
*6;日本精化制YOFCO CLE-NH
*7;Toray Dow Corning silicone制Trefil
实施例18~20(防晒霜)
按照下述配方采用常用方法调制防晒霜。
*4Goldschmidt制ABIL EM90
*8PentaFarm制Dismutin
实施例21(化妆水)
实施例22、23(乳液)
实施例24、25(霜剂)
实施例26、27(防晒霜)
实施例28(护肤霜)
采用常用方法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护肤霜。
实施例29(护肤霜)
采用常用方法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护肤霜。
实施例30(润肤液)
采用常用方法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润肤液。
实施例31(沐浴液)
采用常用方法调制具有下述组成的沐浴液。
实施例32、33(护肤霜)
按照下述配方采用常用方法调制护肤霜。
*1;B.F.Goodrich制PEMULEN TR-1
实施例34、35(洗剂)
按照下述配方采用常用方法调制洗剂。
实施例36、37(凝胶)
按照下述配方采用常用方法调制凝胶。
*2;GE东芝硅酮制 Tospearl
*3纪文食品化学制 生物神经酰胺
实施例38、39(亲油性霜剂)
按照下述配方采用常用方法调制亲油性霜剂。
*4;Goldschmidt制ABIL EM90
*5Toray Dow Corning silicone制siliconeBY22-008
*6;日本精化制YOFCO CLE-NH
*7;Toray Dow Corning silicone制Trefil
实施例40、41(防晒霜)
按照下述配方采用常用方法调制防晒霜。
*4;Goldschmidt制ABIL EM90
*8PentaFarm制Dismutin
实施例42(化妆水)
实施例43、44(乳液)
实施例45、46(霜剂)
实施例47、48(防晒霜)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由以上记载可知,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以简便且容易地进行合成的、表皮的透明质酸促生成剂。另外,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皮肤的抗老化(皮肤的张力火弹性、润泽的维持)。
权利要求
1、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1)表示,
通式(1)
其中,R1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2、R3以及R4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酰基,可以全部都相同,也可以存在不同的基团;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不过,R1、R2、R3、R4不能全都是氢原子。
2、一种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
3、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2)或(3)表示,
通式(2)
其中,R5是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6是氢原子或乙酰基;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通式(3)
其中,R7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8是碳原子数为2~18的酰基;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都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4、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4)表示,
通式(4)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5、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5)表示,
通式(5)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6、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6)表示,
通式(6)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7、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7)表示,
通式(7)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8、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8)表示,
通式(8)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9、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9)表示,
通式(9)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10、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10)表示,
通式(10)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11、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11)表示,
通式(11)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12、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12)表示,
通式(12)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13、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13)表示,
通式(13)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14、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14)表示,
通式(14)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15、一种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15)表示,
通式(15)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16、一种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
17、一种透明质酸促生成剂,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3所述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
18、一种透明质酸促生成剂,其特征在于,将用下述通式(16)表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
通式(16)
其中,R9是碳原子数为2~16的酰基;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19、一种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8所述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
20、一种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用下述通式(17)表示的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
通式(17)
其中,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通式(1)表示的乙酰化N-乙酰葡糖胺衍生物、含有该衍生物的透明质酸促生成剂、皮肤外用剂。通式(1) (其中,R1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2、R3以及R4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2~18的酰基,可以全部都相同,也可以存在不同的基团;另外,1位的立体构造可以是α或β中的任一个;不过,R1、R2、R3、R4不能全都是氢原子)。通过促进皮肤的透明质酸的生成,能够维持皮肤的张力和润泽,其结果可以提供有望防止人皮肤的老化且容易获得的透明质酸促生成剂以及皮肤外用剂。
文档编号C07H15/04GK1688595SQ0382408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9日
发明者福永恭子, 佐用哲也, 酒井进吾, 井上绅太郎 申请人:株式会社钟纺化妆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