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0070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聚合物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的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H-CO-)的一类聚合物,自从美国Dupont公司发明芳香族聚酰亚胺类化合物到现在,已经有多种不同性能的产品面世,由于聚酰亚胺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和热性能等独特的优势,在电子和特种材料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聚酰亚胺的性能提出了更加精细的要求;现有的聚酰亚胺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该聚酰亚胺为由式一所示的重复单元聚合而成的闭环结构,

其中,Ar为四羧基残基及其衍生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关键在于,采用三(2-胺基乙烷)氧化膦三盐酸盐替代传统的二胺,使得本申请制备出的聚酰亚胺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并且由于三(2-胺基乙烷)氧化膦三盐酸盐的引入,使得制备的聚酰亚胺比现有的其它聚酰亚胺具备更大的比表面积;本申请中芳香二酐可以采用常规制备聚酰亚胺的芳香二酐,Ar为常规的四羧基残基及其衍生物。

为了达到更好的性能,本申请优选的方案中,优选采用Ar为具有苯基或取代苯基的芳香族四羧基残基及其衍生物的芳香二酐。

本申请的另一面公开了本申请的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采用三(2-胺基乙烷)氧化膦三盐酸盐和芳香二酐先生成聚酰胺酸,然后再亚胺化关环,形成闭环结构的聚酰亚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中,其关键也是采用三(2-胺基乙烷)氧化膦三盐酸盐替代传统的二胺;生成聚酰胺酸以及闭环反应等的具体设备和条件,都可以参考常规的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进行,在此不累述。

优选的,本申请的聚酰亚胺中采用的芳香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醚四酐、二硫醚四酐、1,2,4,5-苯四酸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3,3',4,4'-二苯基砜四羧酸二酸酐和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中的至少一种。

最优选的,芳香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聚酰亚胺,其整个分子结构呈网状,并且孔径尺寸可以通过不同的芳香二酐来调节。

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三(2-胺基乙烷)氧化膦三盐酸盐的结构式如式二所示,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聚酰亚胺由于三(2-胺基乙烷)氧化膦的引入,使得聚酰亚胺具备更大的比表面积大、分子空隙尺度可调整、弹性好耐拉伸、可具备液晶性质。由于此三胺为非芳香结构,非芳香结构打破了原来产品的长共轭结构,可获得透明产品,此材料还可应用于柔性显示基底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聚酰亚胺是一大类聚合物,由于具体采用的单体不同,所制备的聚酰亚胺的理化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申请在大量的研究过程中,创造性的提出,以三(2-胺基乙烷)氧化膦替代传统的二胺,与芳香二酐聚合生成闭环结构的聚酰亚胺,使得本申请的聚酰亚胺具备较好的耐热性、覆膜强度和薄膜性能,并具有大比表面积和有规则的空隙。

本申请的聚酰亚胺改变目前聚酰亚胺的直链型分子设计,变更为两维网状的分子结构,内含可调节的分子空隙,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撕裂强度。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对本申请

进行进一步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

本例的三(2-胺基乙烷)氧化膦单体参见文献:Kasparek,Frantisek et al;Nickel(II),copper(II),zinc(II),cadmium(II)and mercury(II)complexes of tris(2-aminoethyl)phosphine oxide;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1998),44(1-2),61-70。

本例的聚酰亚胺合成分为两步:第一步,先生成聚酰亚胺前驱体;第二步,把生成的聚酰亚胺前驱体在高温下进行闭环反应。

第一步,聚酰亚胺前驱体的合成:室温条件下,把1.156g,4mmol的式二所示的三(2-胺基乙烷)氧化膦三盐酸盐单体,和1.308g,6mmol的均苯四甲酸二酐加入到100ml的三口烧瓶中,随后加入15ml N,N-二甲基乙酰胺溶解反应单体,加入15ml三乙胺来中和。单体溶解完后,在三口瓶上配备机械搅拌,冷凝管及氮气。在氮气保护下继续搅伴反应20小时,即得到前驱体溶液。

第二步,聚酰亚胺的合成:把第一步合成的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加入烧瓶中,在温度为300℃下进行聚酰亚胺前驱体的闭环反应,得到新型的聚酰亚胺,本例制备的聚酰亚胺为由式一所示的重复单元聚合而成的闭环结构。因反应物单体三(2-胺基乙烷)氧化膦是星型结构,形成了本例的具有多孔结构的聚酰亚胺。

薄膜性能测试:将本例制备的聚酰亚胺制成膜后,测试其的热稳定性、拉伸变形和膜强度。结果显示,本例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耐热性好、覆膜强度高、薄膜性能好等特点。

比表面积测试:通过BET测试法来测试本例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的比表面结。结果显示,从结构本身可知,本例制备的聚酰亚胺具有类石墨烯的结构,但与石墨烯相比,它具有多孔结构,所以比石墨烯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

另外,最佳的实施方式,三胺与二酐的摩尔比是2:3。

综上所述,本例的聚酰亚胺,具备更大的比表面积大、分子空隙尺度可调整、弹性好耐拉伸、可具备液晶性质。由于此三胺为非芳香结构,非芳香结构打破了原来产品的长共轭结构,可获得透明产品,此材料还可应用于柔性显示基底材料。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例对芳香二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除均苯四甲酸以外,还可采用二苯醚四酐、二硫醚四酐、1,2,4,5-苯四酸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3,3',4,4'-二苯基砜四羧酸二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等替代,其制备出的聚酰亚胺都具有耐热性好、比表面积大,与采用均苯四甲酸制备的聚酰亚胺的理化特性相当。此外,在闭环反应阶段,温度在100-350℃均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