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硫近红外‑双光子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2077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氧化硫近红外‑双光子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响应二氧化硫(so2),具有近红外-双光子效应的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领域。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硫(so2)长期被视为一种环境污染物,其产生途径大部分是由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物(如黄铁矿)的冶炼等生成。近年来,大气污染愈演愈烈,“雾霾”这个词已是众所周知,二氧化硫作为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在环境中被进一步氧化转变为硫酸,造成酸雨。其衍生物(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应用广泛。作为还原剂,常应用于医药和有机合成中;作为稳定剂和抗氧化剂,应用于葡萄酒的发酵;作为防腐剂,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中。然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接触二氧化硫不仅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同时也可引发心血管疾病,肺癌及神经系统失调。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或颗粒发生反应产生硫酸盐气溶胶,被人体吸入,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传统中药硫磺蒸熏后残留的二氧化硫及硫酸盐对呼吸道、胃肠道、神经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过量摄入二氧化硫易导致不良反应和急性症状,如潮红,低血压,腹泻,荨麻疹和腹痛。由于环境及药物的成分复杂,且其中so2及其衍生物的含量低,因而急需开发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且成本低的方法,用于快速测定so2含量。

检测so2及其衍生物方法主要有:比色法、化学发光法和色谱法等。其中比色法和化学发光法灵敏度低且选择性差,色谱等方法设备昂贵操作繁琐。与这些方法相比,荧光探针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好且灵敏度高,是检测复杂样品中so2及其衍生物的备选技术,此外,结合共聚焦显微镜可实现细胞成像分析,用于生物分子可视化检测。

目前,针对检测二氧化硫的分子荧光探针已有文献报道,但这些常见的荧光探针多有背景干扰、响应时间较长、散射干扰等缺陷,这样有可能影响在复杂生理环境中对二氧化硫检测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nc-so2),并对该探针进行生物成像。利用本发明检测细胞、斑马鱼内的二氧化硫,对其中的二氧化硫水平进行评估。

本发明所述的快速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命名为:12-(n,n-二乙胺基)-7-(n,n-二乙胺基)香豆素并[4,3-b]色烯。

化学结构式为:

(i)

上述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如下:称量一定量的丙二酸(1)和苯酚(2)置于反应瓶中,0℃下缓慢滴加三氯氧磷(3),滴加完毕后,整个反应体系在115℃下加热搅拌,1.5小时,将反应体系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干燥乙酸乙酯萃取液后,减压蒸除乙酸乙酯,得到浅棕色的油状丙二酸二苯酯(4),该化合物不需要进一步纯化直接进行下一步;量取适量的丙二酸二苯酯(4)和间二乙氨基苯酚(5)于反应瓶,再加入适量甲苯后,整个反应体系加热回流7小时,静置降温,减压过滤,滤饼用少量正己烷洗涤,真空干燥的到浅黄色的固体4-羟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6);氮气氛围中,在15℃以下,将n,n-二甲氨基甲酰胺(dmf)缓慢滴加到适量的三氯氧磷(3)中,向上述溶液中缓慢滴4-羟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6)的dmf溶液,60℃下搅拌12小时后,将反应体系倒入冰水中,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直到有大量固体析出,减压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4-氯-7-二乙胺基香豆素-3-甲醛(7);将适量的4-氯-7-二乙胺基香豆素-3-甲醛(7)和间二乙氨基苯酚(5)溶解在适量的乙酸中,整个反应体系在150℃下反应2h,而后加入适量的高氯酸,在慢慢向其中加入蒸馏水,有大量固体析出,减压过滤,水洗,真空干燥,得到12-(n,n-二乙胺基)-7-(n,n-二乙胺基)香豆素并[4,3-b]色烯(8)。简称:nc-so2。

上述探针的制备反应式如下:

机理:

实验证明,本发明所述的快速识别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的水溶液,在二氧化硫存在下,所发射的荧光由645nm(近红外)变成了450nm,具有双光子特性,该现象说明探针对二氧化硫有响应,这一现象为生物成像的应用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可以预见能够在二氧化硫的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发明根据亚硫酸氢或亚硫酸盐的亲核性,制备了含有碳碳双键的近红外探针,亚硫酸氢或亚硫酸盐通过亲核加成进攻不饱和c=c键,释放香豆素荧光,并且识别后的探针具有双光子性能。通过动力学实验证明,该探针识别速度极快,在2秒内已达到平衡状态。此外,该探针成功应用于细胞成像,同时也是首次用于斑马鱼成像,在生物体分析检测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探针的核磁表征:1hnmr谱和13cnmr谱;

图2:探针在磷酸缓冲液中的吸收光谱图。探针浓度:5µm;

图3:探针所检测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氢钠的滴定实验;其中激发波长为380nm;探针的浓度:5µm;

图4:探针在磷酸缓冲液中的选择性。其中激发波长为380nm;探针的浓度:5µm,选择性离子的浓度为2.5mm;

图5:探针的细胞成像应用。激发波长:405nm,发射波段:425-475nm和570-620nm;

图6:探针的斑马鱼成像应用。激发波长:405nm,发射波段:425-475nm和570-620n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中的化合物号码对应上述化合物中的号码。

实施例1

化合物丙二酸二苯酯(4)的合成

在0℃下,将11g丙二酸(1)(106mmol)和20g苯酚(2)(212mmol),加入装有12ml的三氯氧磷(3)的烧瓶中,搅拌均匀后,升温到115℃,加热搅拌2小时,将反应体系倒入150ml冰水中,使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乙酸乙酯层后,减压除去乙酸乙酯,得到浅棕色油状的化合物丙二酸二苯酯(4),该产物无需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化合物4-羟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6)的合成

称量13g丙二酸二苯酯(4)(50mmol)于反应瓶,加入50ml甲苯,搅拌下加入8.25g间二乙氨基苯酚(5)(50mmol),加热回流7小时后冷却到室温,有固体析出,减压过滤,使用正己烷洗涤,干燥,乙醇重结晶,得到青色固体4-羟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6),产率67%。

1hnmr(400mhz,dmso-d6)δ11.92(s,1h),8.57(d,j=8.8hz,1h),6.66(dd,j1=9.2hz,j2=2.4hz,1h),6.45(d,j=2.4hz,1h),5.25(s,1h),3.41(q,j=7.2hz,4h),1.12(t,j=6.8hz,6h)。

化合物4-氯-7-二乙胺基香豆素-3-甲醛(7)的合成

氮气氛围下,在0℃下,将3mldmf缓慢滴加到3ml三氯氧磷(3)中。维持温度,继续搅拌30分钟后,将上述溶液缓慢滴加到2.33g4-羟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6)(10mmol)的dmf溶液(10ml)中。反应体系加热(60℃)搅拌12小时后倒入100ml冰水中,用20%-3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直至有大量固体析出。减压过滤,水洗,真空干燥。滤饼使用乙醇重结晶得到橙色固体4-氯-7-二乙胺基香豆素-3-甲醛(7),产率:79%。

1hnmr(400mhz,dmso-d6)δ11.08(s,1h),7.82(d,j=9.6hz,1h),6.93(dd,j1=9.6hz,j2=4.2hz,1h),6.64(d,j=2.8hz,1h),3.53(q,j=7.2hz,4h),1.16(t,j=6.8hz,6h).

化合物12-(n,n-二乙胺基)-7-(n,n-二乙胺基)香豆素并[4,3-b]色烯(8)的合成

称量0.28g4-氯-7-二乙胺基香豆素-3-甲醛(7)(1mmol)和0.165g间二乙氨基苯酚(5)(1mmol)于5ml乙酸中,150℃下加热搅拌2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2ml70%的高氯酸,然后慢慢向反应体系中滴加蒸馏水,析出大量固体,减压过滤,水洗真空干燥后,粗产物经过柱色谱提纯(使用二氯甲烷和甲醇为淋洗剂),得到蓝紫色固体12-(n,n-二乙胺基)-7-(n,n-二乙胺基)香豆素并[4,3-b]色烯(8),简称:nc-so2。产率:27%。核磁共振图谱如图1。

1hnmr(400mhz,dmso-d6)δ8.95(s,1h),8.05(t,j=9.2hz,2h),7.40(dd,j1=9.6hz,j2=2.4hz,1h),7.33(d,j=1.8hz,1h),7.06(dd,j1=9.6hz,j2=2.4hz,1h),6.08(d,j=2.0hz,1h),3.75(q,j=6.8hz,4h),3.62(q,j=7.2hz,4h),1.26(m,6h),1.20(t,j=6.8hz,6h);13cnmr(100mhz,dmso-d6)δ162.40,158.25,158.02,157.82,157.76,155.70,144.03,134.15,128.39,116.62,116.30,112.18,104.49,100.43,98.88,97.42,77.24,65.33,45.85,12.62。

实施例2

化合物nc-so2二氧化硫荧光探针的吸收光谱测试

配制浓度为1mm的本发明所述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nc-so2的二甲基亚砜(dmso)的测试母液溶液待用。

测试液中,量取适量的本发明所述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nc-so2于2个5ml容量瓶中,并加适量dmso,使用磷酸缓冲(pbs,ph=7.4)定容,其中一个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使得测试液中,探针的浓度为5μm,测试使用的亚硫酸氢钠的浓度为5μm,其中含体积分数为5%的dmso。进行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见图2)

实施例3

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对化合物nc-so2二氧化硫荧光探针的滴定检测。

配制浓度为1mm的本发明所述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nc-so2的二甲基亚砜(dmso)的测试母液溶液待用。

配制探针终浓度为5μm,含5%dmso溶液的pbs溶液,分别与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氢钠(0-10μm)充分作用,进行荧光检测(λex=380nm,λem=450nm,645nm)。得各体系中荧光强度,建立荧光强度与亚硫酸氢钠浓度标准曲线。如图3所示,随着亚硫酸氢钠浓度的增加,450nm处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加,645nm处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当亚硫酸氢钠浓度达到5μm时,反应体系荧光强度达到饱和状态。

实施例4

化合物nc-so2二氧化硫荧光探针对不同离子和活性小分子、氨基酸的选择性

配制浓度为1mm的本发明所述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nc-so2的二甲基亚砜(dmso)的测试母液溶液待用。配制浓度为100mm的各种不同离子,氨基酸和活性氧/活性氮溶液作为备用。

在5ml的容量瓶里加入25μl探针母液、225μldmso和500当量的各离子溶液或1000当量的各氨基酸溶液,用磷酸缓冲液定容,摇匀后进行荧光检测(λex=380nm,λem=450nm,645nm),建立荧光强度与各离子的柱状图(结果见图4),测试离子的浓度为2.5mm,氨基酸的浓度为5mm,活性氧活性氮浓度为100μm。测试溶液的荧光发射光谱,由图4可以发现,其他离子(或氨基酸)对探针nc-so2的荧光几乎没有影响。

实施例5

化合物nc-so2二氧化硫荧光探针的细胞成像测试

将适当密度的hela细胞接种到两个灭菌的35mm成像培养皿中,在co2培养箱(温度为37℃,5%co2)中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向培养皿中加入本发明所述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nc-so2,使其终浓度均为5μm。继续培养0.5h,弃掉培养基,用pbs缓冲液冲洗细胞3次,其中一个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终浓度为5μm,孵育0.5h后,加入本发明所述检测二氧化硫的荧光探针nc-so25μm,弃掉培养基,用pbs缓冲液冲洗细胞3次,随后进行成像实验,如图5所示,只加入探针时,细胞具有很强的红色荧光,加入亚硫酸氢钠后,细胞红色荧光消失,产生强烈的蓝色荧光信号。(结果见图5)。

实施例6

化合物nc-so2二氧化硫荧光探针的斑马鱼成像测试

将脱卵3天的斑马鱼分为两组,分别放入35mm培养皿中。其中一组加入20μm亚硫酸氢钠孵育10min后,加入10μm本发明的探针;另一组加入10μm本发明的探针,分别在28°c下培养30min,pbs缓冲液冲洗3次,共聚焦显微镜下成像。如图6所示,只加入探针时,斑马鱼具有很强的红色荧光,加入亚硫酸氢钠后,细胞红色荧光消失,产生强烈的蓝色荧光信号。(结果见图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