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979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当前技术在进行细胞切割、分离时,需要有一定经验的人员长时间,并且高度集中进行操作,但是人工操作时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导致与外界空气接触,增加被污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装置密封,减小人工操作时细胞被污染的概率,并且装置可拆卸,便于清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包括外筒、推动装置和切割装置,装置密封,减小人工操作时细胞被污染的概率,并且装置可拆卸,便于清洗。

外筒包括圆筒Ⅰ、锥形筒和圆筒Ⅱ,圆筒Ⅰ设置在锥形筒下端,圆筒Ⅱ设置在锥形筒上端,圆筒Ⅰ、锥形筒和圆筒Ⅱ是一个整体,并且圆筒Ⅰ、锥形筒和圆筒Ⅱ内部相互连通。

推动装置包括按压板、圆块、凸台、螺杆Ⅰ、环形槽、通孔Ⅰ、圆台、圆筒Ⅲ、通孔Ⅱ和胶塞,按压板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Ⅰ上端,螺杆Ⅰ下端套有胶塞,圆块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Ⅰ上,环形槽设置在圆块的曲面上,圆筒Ⅲ下端为密封结构,圆台粘合在圆筒Ⅲ上端,凸台粘合在圆台下端,通孔Ⅰ设置在圆台上,通孔Ⅱ设置在圆筒Ⅲ侧壁的下端,胶塞与圆筒Ⅲ过盈配合。

切割装置包括杆、中空管、螺杆Ⅱ、上圆环、上固定片、下固定片、刀片和下圆环,杆粘合在中空管上端,中空管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Ⅱ上端,上固定片上设有孔,螺杆Ⅱ插在该孔内,上圆环、下圆环均与螺杆Ⅱ螺纹配合,上圆环位于上固定片上端,下圆环位于上固定片下端,上固定片与下固定片均设置在刀片凸面上。

凸台与圆筒Ⅱ过盈配合,杆与环形槽间隙配合,螺杆Ⅱ与通孔Ⅰ间隙配合,刀片与圆筒Ⅲ接触,上固定片与下固定片均与圆筒Ⅱ内壁接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所述的刀片为弧形,并且其弧度与圆筒Ⅲ外壁弧度匹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所述的螺杆Ⅱ与通孔Ⅰ连接处设有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装置密封,减小人工操作时细胞被污染的概率,并且装置可拆卸,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的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的外筒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的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的推动装置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的切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的切割装置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筒1;圆筒Ⅰ1-1;锥形筒1-2;圆筒Ⅱ1-3;推动装置2;按压板2-1;圆块2-2;凸台2-3;螺杆Ⅰ2-4;环形槽2-5;通孔Ⅰ2-6;圆台2-7;圆筒Ⅲ2-8;通孔Ⅱ2-9;胶塞2-10;切割装置3;杆3-1;中空管3-2;杆Ⅱ3-3;上圆环3-4;上固定片3-5;下固定片3-6;刀片3-7;下圆环3-8。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5、6、7、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包括外筒1、推动装置2和切割装置3,装置密封,减小人工操作时细胞被污染的概率,并且装置可拆卸,便于清洗。

外筒1包括圆筒Ⅰ1-1、锥形筒1-2和圆筒Ⅱ1-3,圆筒Ⅰ1-1设置在锥形筒1-2下端,圆筒Ⅱ1-3设置在锥形筒1-2上端,圆筒Ⅰ1-1、锥形筒1-2和圆筒Ⅱ1-3是一个整体,并且圆筒Ⅰ1-1、锥形筒1-2和圆筒Ⅱ1-3内部相互连通。

推动装置2包括按压板2-1、圆块2-2、凸台2-3、螺杆Ⅰ2-4、环形槽2-5、通孔Ⅰ2-6、圆台2-7、圆筒Ⅲ2-8、通孔Ⅱ2-9和胶塞2-10,按压板2-1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Ⅰ2-4上端,螺杆Ⅰ2-4下端套有胶塞2-10,圆块2-2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Ⅰ2-4上,环形槽2-5设置在圆块2-2的曲面上,圆筒Ⅲ2-8下端为密封结构,圆台2-7粘合在圆筒Ⅲ2-8上端,凸台2-3粘合在圆台2-7下端,通孔Ⅰ2-6设置在圆台2-7上,通孔Ⅱ2-9设置在圆筒Ⅲ2-8侧壁的下端,胶塞2-10与圆筒Ⅲ2-8过盈配合。

切割装置3包括杆3-1、中空管3-2、螺杆Ⅱ3-3、上圆环3-4、上固定片3-5、下固定片3-6、刀片3-7和下圆环3-8,杆3-1粘合在中空管3-2上端,中空管3-2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杆Ⅱ3-3上端,上固定片3-5上设有孔,螺杆Ⅱ3-3插在该孔内,上圆环3-4、下圆环3-8均与螺杆Ⅱ3-3螺纹配合,上圆环3-4位于上固定片3-5上端,下圆环3-5位于上固定片3-5下端,上固定片3-5与下固定片3-6均设置在刀片3-7凸面上。

凸台2-3与圆筒Ⅱ1-3过盈配合,杆3-1与环形槽2-5间隙配合,螺杆Ⅱ3-3与通孔Ⅰ2-6间隙配合,刀片3-7与圆筒Ⅲ2-8接触,上固定片3-5与下固定片3-6均与圆筒Ⅱ1-3内壁接触。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4、5、6、7、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刀片3-7为弧形,并且其弧度与圆筒Ⅲ2-8外壁弧度匹配。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4、5、6、7、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螺杆Ⅱ3-3与通孔Ⅰ2-6连接处设有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细胞置于圆筒Ⅲ2-8内,然后将胶塞2-10插入圆筒Ⅲ2-8内,直至接触到细胞。转动圆块2-2,调整圆块2-2在螺杆Ⅰ2-4上的位置至圆块2-2上的环形槽2-5与杆3-1配合,此时向下压动按压板2-1,按压板2-1带动螺杆Ⅰ2-4进而带动胶塞2-10,将圆筒Ⅲ2-8内的细胞压缩,并从通孔Ⅱ2-9中挤出;向下压动按压板2-1的同时,螺杆Ⅰ2-4带动圆块2-2向下运动,圆块2-2上的环形槽2-5带动杆3-1,杆3-1带动中空管3-2进而带动螺杆Ⅱ3-3向下运动,螺杆Ⅱ3-3由上圆环3-4和下圆环3-8固定在上固定片3-5上,所以螺杆Ⅱ3-3向下运动带动上固定片3-5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刀片3-7向下运动,刀片3-7经过通孔Ⅱ2-9处时,将从通孔Ⅱ2-9内挤出的细胞切下,沿着圆筒Ⅰ1-1、锥形筒1-2和圆筒Ⅱ1-3的内壁落至收集容器中;圆筒Ⅲ2-8内的细胞减少时,可以通过调整圆块2-2在螺杆Ⅰ2-4上的位置调整刀具。清洗容器时,将螺纹连接的零件从装置上卸下即可对圆筒Ⅰ1-1、锥形筒1-2、圆筒Ⅱ1-3、圆筒Ⅲ2-8和刀片3-7清洗。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