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四氟乙烯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54133发布日期:2018-07-04 02:16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及其制备方法,该覆盖胶可应用于运输常温酸碱类物料的化工厂、化肥厂等行业,属于输送带覆盖胶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送带作为一种运输物料的橡胶制品,主要用于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等行业,其中一些化工厂及化肥厂,因其运输的物料为酸性或碱性,所以要求输送带覆盖胶必须具备耐酸碱性能,且随着现代化科技迅速发展,如今化工厂及化肥厂逐渐对耐酸碱输送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的生胶体系主要由三元乙丙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等组成,虽然具备较强的耐酸碱性能,但存在加工性能差、拉伸强度低等缺点,导致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低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覆盖胶具备耐酸碱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如下:包括80~100份丁苯橡胶、10~30份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1~5份氧化锌、1~2.5份硬脂酸、30~50份补强填充剂、4~8份防老剂、5~15份软化剂、1~5份粘合剂、1~3份分散剂、1~2份硫化剂、1~1.8份促进剂、0.1~0.5份防焦剂;在双辊开炼机内加入丁苯橡胶进行塑炼,塑炼结束后,依次加入氧化锌、硬脂酸、补强填充剂、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防老剂、软化剂、粘合剂、分散剂,待混炼均匀后,对其进行出片,用冷却风机对其进行冷却、停放,得到一段混炼胶;向一段混炼胶中加入硫化剂、促进剂、防焦剂进行充分混炼,然后出片、冷却;待冷却充分后,进行硫化,得到所述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的粒径在1~5μm。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补强填充剂为炭黑n115、炭黑234、炭黑n220、炭黑n330、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软化剂为古马隆树脂、碳九(c9)树脂、妥尔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ble、防老剂4020、防老剂mb、微晶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粘合剂为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bn-1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硫化剂为硫黄。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分促进剂为cbs、dm、tmtd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分散剂为fs-12。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其特征是:所述防焦剂为ctp。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份计步骤如下:(1)生胶塑炼:在双辊开炼机内加入80~100份丁苯橡胶,辊温控制在35~45℃,塑炼5~8min;(2)一段混炼:在塑炼好的丁苯橡胶中依次加入1~5份氧化锌、1~2.5份硬脂酸、30~50份补强填充剂、10~30份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4~8份防老剂、5~15份软化剂、1~5份粘合剂、1~3份分散剂,混炼18~25min,混炼温度保持在45~55℃;待混炼结束后,进行出片,并用冷却风机对其进行冷却、停放,得到耐酸碱一段混炼胶;(3)二段混炼:将开炼机辊距调至2~3mm,将一段混炼胶在开炼机上回炼3~4min;然后加入1~2份硫化剂、1~1.8份促进剂、0.1~0.5份防焦剂,混炼8~10min,混炼温度为40~60℃;将辊距调至2.0~2.2mm,混炼均匀后,进行出片,并用用冷却风机对其进行冷却、停放,得到耐酸碱二段混炼胶;(4)硫化:将步骤(3)得到的二段混炼胶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45~155℃,硫化压力为10~13mpa,硫化时间为30~42min,得到所述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加入胶料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覆盖胶的耐酸碱性,同时也可提高耐磨性能;本发明还扩大了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在输送带领域的应用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90份丁苯橡胶、20份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3份氧化锌、2份硬脂酸、45份炭黑n115、2.5份防老剂ble、3份防老剂4020、2份分散剂、8份古马隆树脂、3份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2份硫化剂、1.5份促进剂cbs、0.2份促进剂tmtd、0.2份防焦剂。(1)生胶塑炼:在双辊开炼机内加入90份丁苯橡胶,辊温控制在35~45℃,塑炼5~8min;(2)一段混炼:在塑炼好的丁苯橡胶中依次加入3份氧化锌、2份硬脂酸、45份炭黑n115、20份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2.5份防老剂ble、3份防老剂4020、8份古马隆树脂、3份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和2份分散剂,混炼18min,混炼温度保持在55℃;待混炼结束后,进行出片,并用冷却风机对其进行冷却、停放,得到耐酸碱一段混炼胶;(3)二段混炼:将开炼机辊距调至2mm,将一段混炼胶在开炼机上回炼3min;然后加入2份硫化剂、1.5份促进剂cbs、0.2份促进剂tmtd和0.2份防焦剂,混炼8min,混炼温度为60℃;将辊距调至2.0mm,混炼均匀后,进行出片,并用用冷却风机对其进行冷却、停放,得到耐酸碱二段混炼胶;(4)硫化:将步骤(3)得到的二段混炼胶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48℃,硫化压力为11.5mpa,硫化时间为40min,得到所述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实施例2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95份丁苯橡胶、27份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4份氧化锌、1.3份硬脂酸、20份炭黑n234、20份炭黑n220、1.5份防老剂ble、1.5份防老剂4020、2份防老剂mb、1.5份分散剂、5份碳九树脂、4份妥尔油、3份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1.8份硫化剂、1.3份促进剂cbs、0.4份促进剂dm、0.15份防焦剂。(1)生胶塑炼:在双辊开炼机内加入90份丁苯橡胶,辊温控制在35~45℃,塑炼5~8min;(2)一段混炼:在塑炼好的丁苯橡胶中依次加入4份氧化锌、1.3份硬脂酸、20份炭黑n234、20份炭黑n220、27份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1.5份防老剂ble、1.5份防老剂4020、2份防老剂mb、5份碳九树脂、4份妥尔油、3份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1.5份分散剂,混炼25min,混炼温度保持在45℃;待混炼结束后,进行出片,并用冷却风机对其进行冷却、停放,得到耐酸碱一段混炼胶;(3)二段混炼:将开炼机辊距调至3mm,将一段混炼胶在开炼机上回炼4min;然后加入1.8份硫化剂、1.3份促进剂cbs、0.4份促进剂dm、0.15份防焦剂,混炼10min,混炼温度为40℃;将辊距调至2.2mm,混炼均匀后,进行出片,并用用冷却风机对其进行冷却、停放,得到耐酸碱二段混炼胶;(4)硫化:将步骤(3)得到的二段混炼胶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50℃,硫化压力为12mpa,硫化时间为35min,得到所述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实施例3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88份丁苯橡胶、15份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2.7份氧化锌、1.8份硬脂酸、35份炭黑n220、10份炭黑n330、2份防老剂ble、3份防老剂4020、1.3份防老剂mb、1.8份分散剂、5份妥尔油、4.5份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1.5份硫化剂、0.5份促进剂cbs、0.6份促进剂tmtd、0.35份防焦剂。(1)生胶塑炼:在双辊开炼机内加入88份丁苯橡胶,辊温控制在40℃,塑炼6min;(2)一段混炼:在塑炼好的丁苯橡胶中依次加入2.7份氧化锌、1.8份硬脂酸、35份炭黑n220、10份炭黑n330、15份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2份防老剂ble、3份防老剂4020、1.3份防老剂mb、5份妥尔油、4.5份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1.8份分散剂,混炼22min,混炼温度保持在50℃;待混炼结束后,进行出片,并用冷却风机对其进行冷却、停放,得到耐酸碱一段混炼胶;(3)二段混炼:将开炼机辊距调至3mm,将一段混炼胶在开炼机上回炼3min;然后加入1.5份硫化剂、0.5份促进剂cbs、0.6份促进剂tmtd、0.35份防焦剂,混炼9min,混炼温度为50℃;将辊距调至2.1mm,混炼均匀后,进行出片,并用用冷却风机对其进行冷却、停放,得到耐酸碱二段混炼胶;(4)硫化:将步骤(3)得到的二段混炼胶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53℃,硫化压力为10.8mpa,硫化时间为32min,得到所述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耐酸碱输送带覆盖胶。本发明的测定方法按照如下标准:输送带覆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测试方法按astmd412标准来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实验一律采用6.00mm宽裁刀制哑铃片;耐酸条件为浸泡在50℃、50%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7天;耐碱条件为浸泡在50℃、5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7天;拉伸速度为500mm/min,测试温度为25℃;其他性能测试均按照astm标准来完成。表1:本发明实施例1~3的性能比较性能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拉伸强度/mpa22.323.621.8拉断伸长率/%524575543相对体积磨耗量/mm3625568耐酸后体积膨胀率/%649耐酸后强度变化率/%-5-3-8耐碱后体积膨胀率/%537耐碱后强度变化率/%9510如表1所示,通过实施例1~3性能对比,可以看出,采用聚四氟乙烯微粉(ptfe)的覆盖胶拉伸强度高且耐磨性较好,耐酸碱后的体积膨胀率、强度变化率小,具有极佳耐酸碱性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