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839158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以 及其在电子传输材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电发光材料和器件经过多年的研宄和发展,已经达到了实用化水平,各种材料,例 如空穴材料,电子材料,发光材料,显示器件制备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随着研宄工 作的深入和实用化过程中对材料的要求,用磷光作为发光材料的优势日益显明。磷光材料 的发光效率高于荧光材料3至4倍,对许多要求亮度较高的显示产品来说,用磷光材料是首 要选择。器件中的磷光发光层由二类材料共蒸形成,一类是主体材料,占共蒸组分的90%左 右,另一类是磷光染料,占共蒸组分的10%左右。传统使用的在磷光主体材料是4,4' -N, N'-二咔唑联苯。该材料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能与磷光染料很好地匹配,但由于该材料分 子量较小(分子量484),使得玻璃化温度较低(Tg约1KKTC以下),在使用过程容易结晶, 形成岛状,引起不亮点,器件寿命变短。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类新型的联苯并咪唑衍生物,该类化合物可以用于有机 电致发光显示领域。具体地,这类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中,可用作磷光主体材料和 /或电子传输材料。电致发光器件采用本发明的材料制备磷光主体材料和/或电子传输材 料时,可以降低器件的启亮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增加器件的使用寿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种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
【主权项】
1. 一种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
其中:Ar^Ar2、Ar3、Ar4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H、C6-C3tl的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径基 团,C6-C3tl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稠环芳烃基团,C5-C3tl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稠杂环基团,五元、 六元的杂环或取代杂环,二芳基氨基,三芳胺基基团,N,N-二烷基氨基芳基基团,N-二烷 基-N-芳基氨基芳基基团,芳醚基团,芳氧基,芳硫基,(^-(:12的取代或非取代的脂肪族烷基 基团中的一种; R1-R3和R/ -R3'相同或不同,独立选自H、(^-(:12的取代或非取代的脂肪族烷基基团,C6-C2tl的取代或非取代的芳烃基团,C6-C2tl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稠环芳烃基团,C5-C2tl的取代 或非取代的稠杂环基团,五元、六元的杂环或取代杂环,二芳基氨基,三芳胺基基团,芳醚基 团,芳氧基,芳硫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r:和Ar2相同,所述 Ar3和Ar4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苯并咪挫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rpAivArjPAr4 分别为式(2)_式(15)所示结构:
其中:Ar,Ar6相同或不同,独立选自H,C6-Cj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烃基团,C6-Cj勺 取代或非取代的稠环芳烃基团,C5-C3tl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稠杂环基团,五元、六元的杂环或 取代杂环,C1-C12的取代或非取代的脂肪族烷基基团中的一种; L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环芳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r3和Ar4分别为式 (16)-式(19)所示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其特征在于,Ar「AivL分别被烷 基、卤素、氰基、芳基或杂环芳基取代。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式 (31)-(66)所示结构:


7. -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 于,所述联苯并咪唑衍生物用作电子传输材料和/或磷光主体材料。
9.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阳极层、有机发光 功能层和阴极层;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以及电子传输层,所述 有机发光层为磷光发光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磷光发光层的主体材料和/或电子传输层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联苯并咪 唑衍生物。
10. -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阳极层、有机发 光功能层和阴极层;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以及电子传输层,其 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传输层的电子传输材料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联苯并咪挫衍生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联苯并咪唑衍生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电致发光器件采用本发明的材料制备磷光主体材料和/或电子传输材料时,可以降低器件的启亮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增加器件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H01L51-54, C07D519-00, C07D409-14, C07D401-14, C07D403-14, C07D235-20, C07D405-14
【公开号】CN104710410
【申请号】CN201510035808
【发明人】范洪涛, 李银奎, 李艳蕊, 任雪艳
【申请人】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