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树脂薄膜、粘合片以及热转印用图像接受片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9924871阅读:来源:国知局
取装置卷取,得到实 施例1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干燥后的涂覆层(B)的固体成分为0.23g/m 2。
[028引[比较例1]
[0289] 在实施例1中,作为(a)締控系共聚物乳液,使用由制造例3得到的物质代替由制造 例1得到的物质,除此W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比较例1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干燥后 的涂覆层(B)的固体成分为0.15g/m 2。
[0290] [比较例2]
[0291] 在实施例1中,不使用(a)締控系共聚物乳液,包含0.40质量%的((3)抗静电剂、 0.40质量%的((1)交联剂,除此W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比较例2的热塑性树脂薄 膜。干燥后的涂覆层(B)的固体成分为0.02g/m 2。
[0292] 对于由实施例1、比较例1,2得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进行金油墨印刷适应性、纸屑 量、烙融热转印适应性评价。在表1中示出结果。
[0293] [实施例2]
[0294] (涂覆层(B)用涂料的调制)
[02M]制备包含17.90质量%的由制造例1得到的(a)締控系共聚物乳液、0.60质量%的 (b)乙締亚胺系树脂、0.75质量%的((3)抗静电剂、0.75质量%的作为(d)交联剂的聚酷胺? 表氯醇树脂(星光PMC株式会社制、WS4082、固体成分浓度25 % )的水溶液,从而得到涂覆层 (B)用涂料。
[0296] (涂覆层(B)的形成)
[0297] 使用连续涂覆设备,对由上述制造例得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与实施例1同 样地进行电晕放电处理,保持原样用漉卷取装置卷取之后,从漉截取A4尺寸,得到涂覆用 片。
[0298] 接着,在间歇涂覆设备上设置上述A4尺寸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使用迈耶棒对电晕 放电处理面实施涂覆层(B)用涂料的涂覆W及干燥,从而设置涂覆层(B)。接着,使用暖风送 风干燥机,涂敷涂覆层(B)用涂料,立刻用60°C的暖风送风干燥设备干燥,得到实施例2的热 塑性树脂薄膜。干燥后的涂覆层(B)的固体成分为0.23g/m 2。
[0299] [实施例3、比较例3~引
[0300] 在实施例2中,使用由表1中示出的制造例制造的(a)締控系共聚物乳液代替由制 造例1得到的(a)締控系共聚物乳液,除此W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热塑性树脂薄 膜。此外,表1中一并示出干燥后的涂覆层(B)的固体成分量。
[0301] [评价方法]
[0302] (1)金油墨印刷适应性评价
[0303] (印刷)
[0304] 在23°C ?相对湿度50%的气氛下对所得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进行3天调湿。对调 湿后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涂覆面实施满版印刷。作为印刷机,使用株式会社明制作所社制、 RI-III型印刷适应性试验机、作为油墨使用女神油墨工业株式会社制的紫外线固化型印刷 用金油墨、商品名:MegaCure UV 550X Super Gold,将油墨量设定为1.5g/m2。接着,对印刷 面照射紫外线,使油墨干燥固化。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使用Eye Gra曲ics Co. ,Ltd制的金 属面化物灯、输出80W/cm、l灯,将紫外线灯和热塑性树脂薄膜的距离设为IOcm, WlOm/分钟 的速度使其通过1次。
[0305] (光泽度评价)
[0306] 对于干燥固化后的印刷面的光泽度,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光泽度计、袖 珍型光泽计PG-I型,测定75°光泽度。
[0307] (目视评价)
[0308] 用目视判定印刷面的光泽感。判定基准如W下所述,O水平为合格。
[0309] O :表现出优异的金属光泽,良好
[0310] A :金属光泽感弱,差
[0311] X :没有金属光泽感、稍稍看到栋色,不良
[0312] (2)纸屑量评价
[0313] (采集纸屑)
[0314] 在压块的底面贴上黑布,擦拭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涂覆层(B)表面,采集纸屑。作为 压块使用质量:200g、底面:直径30mm,作为黑布使用仓敷纺绩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olor twill服7431-28。压块的移动量总计设为5m。
[0引引(数值评价)
[0316]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纸屑附着于上述黑布上伴随的浓度变化量。作为分光光度计 使用X-RITE社制、Spc化OEye,光源使用气体填充式鹤灯的(C2/D65 ),测定黑色浓度,将由纸 屑附着前的浓度(1.72)至纸屑附着后的浓度之差W AO.D来表示。
[0317] (目视评价)
[0318] 接着,目视判定在上述黑布上附着的纸屑的量。判定基准如W下所述,◎或O水平 为合格。
[0319] ◎:完全没有变白。
[0320] 〇:稍稍变白,但处于没有问题的水平。
[0321] X :变白,为实际使用上产生纸屑故障的水平。
[0322] (3)烙融热转印适应性评价
[0323] (打印)
[0324] 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涂覆层(B)面,使用打印机印刷条码。作为打印机使用TEC Corporation制、B-30-S5、作为墨带使用株式会社理光制、商品名:B110C、作为条码使用JIS X 0503:2012 "自动识别和数据获取技术-条码符号规范-法规39",打印浓度设定为27,在23 °C ?相对湿度50 %的环境下实施。
[0325] (墨水转移性评价)
[0326] 对于所得到的打印物,使用条码验证机进行评价。作为条码验证机使用富±电机 冷冻机株式会社制、LASERC皿II,利用打印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条码基于ANSI X3.182-1990规定的ANSI GRADE(等级A~等级D)进行评价。改变位置而进行3次墨水转移性的评价, 用W下的评价基准进行判定。
[0327] 等级A:优秀(在3个位置均通过1次扫描能够辨认)
[0328] 等级B:良好(在3个位置均通过2次W内的扫描能够辨认)
[0329] 等级C:好(在3个位置均通过4次W内的扫描能够辨认)
[0330] 等级D:不好(至少在1个位置即便进行4次扫描也不能辨认)
[0331] (墨水密合性评价)
[0332] 将进行上述墨水转移性评价之后的打印有条码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在35°C ?相对 湿度85%的环境下进行2小时W上调湿。在相同环境下,在上述条码上贴附透明胶带,用手 指挤出空气,使其充分密合之后,缓慢剥离该透明胶带。作为透明胶带使用米其邦株式会社 (NICHIBAN CO.,LTD)制、商品名:CE化OTA阳(注册商标)CT-18。胶带剥离后立刻测定条码的 ANSI GRADE,评价墨水密合性。改变位置而进行3次墨水密合性的评价,用W下的评价基准 判定。
[0333] 等级A:优秀(在3个位置均通过1次扫描能够辨认)
[0334] 等级B:良好(在3个位置均通过2次W内的扫描能够辨认)
[0335] 等级C:好(在3个位置均通过4次W内的扫描能够辨认)
[0336] 等级D:不好(至少在1个位置即便进行4次扫描也不能辨认)
[0337] 对于由实施例1~3W及比较例1~5得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如下所述,评价金油 墨印刷适应性、纸屑量、烙融热转印适应性。在表1中表示评价结果。
[033引[表1]
[0339]
[0340] [实施例4]
[0341] 使用连续涂覆设备,对于由实施例1得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进行粘合加工。
[0342] 在由实施例1得到的基材层(A)的未涂覆涂覆层(B)的面上,W固体成分量计25g/ m2涂覆粘合剂(东洋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Oribain BPS-1109,形成粘合层(C),进而在 其上层畳(D)剥罔纸(王子化工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onkaru、厚度:150皿),从而得到粘合 片。
[0343] 由表1可知,实施例1~3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金油墨印刷面的75度光泽度高、外观 也良好。此外,纸屑的产生也少、墨水转移性W及墨水密合性优异。
[0344] 另一方面,締控系共聚物乳液的体积平均粒径超过0.72WI1的比较例1、3~5的热塑 性树脂薄膜的金油墨印刷面的光泽度低至不足17%、外观也差,是不良的。
[0345] 此外,不使用締控系共聚物乳液的比较例2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墨水转移性W及 墨水密合性差。
[0346] 进而,对于締控系共聚物乳液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7WI1的实施例3而言,0.5WI1的实 施例2的金油墨印刷面的75度光泽、外观均良好。
[0347] 并且可知,实施例1的烙融热转印适应性评价为与比较例1为同等良好,即便締控 系共聚物乳液的体积平均粒径变小也未看到不良影响,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作为热转 印用图像接受片是适宜的。
[0348] 另一方面,实施例1~3的纸屑量评价可W通过基于由締控系共聚物形成的树脂颗 粒的热塑性树脂薄膜表面的覆盖程度(W下,简称为"覆盖度"、完全未覆盖的状态为0、完全 覆盖的状态为1)如下理解。比较例2为覆盖度无限接近于0的例子,纸屑量评价不合格。此 夕h比较例1、3、4那样,粒径大的情况下,覆盖不完全且无机颗粒在表面露出,因此覆盖度不 高、纸屑评价即便良好也只停留在O水平。另一方面,实施例1~3那样,将体积平均粒径设 为小至0.72WI1W下时,在热塑性树脂薄膜表面存在的颗粒数目增加,覆盖度提高,因此纸屑 评价达到O水平W上,体积平均粒径为0.5皿的实施例1、2中达到◎水平,浓度变化量(A O.D.)与实施例3相比有飞跃性地提高。由W上可知,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纸屑少,作 为加工用原卷是适宜的。
[0349] 此外,从实施例4的结果明确,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适宜作为粘合片用基材。 [0;3加]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351]根据本发明,本发明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粘合片W及热转印用图像接受薄膜 在使用金油墨进行印刷时具有优异的光泽感。此外,纸屑产生量少、也具有高烙融热转印适 应性。因此,适宜用于商品包装等那样使用了金油墨的华丽的印刷和条码等数字数据进行 两者印刷的用途的包装薄膜、标签的领域。
[0淵]附图标记说明 [0;353] (A)基层
[0354] (B)涂覆层
【主权项】
1. 一种热塑性树脂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层(A)的至少一侧的面上 设置有包含分别源自以下成分的涂覆层(B): (a) 包含由烯烃系共聚物形成的树脂颗粒的乳液、以及 (b) 乙烯亚胺系树脂; 所述乳液中包含的所述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〇. 1~〇. 72μπ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其中,所述涂覆层(Β)还包含(c)抗静电剂。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其中,所述涂覆层(Β)还包含(d)交联剂。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包含烯 烃系共聚物。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其中,所述基层(A)包含无机微 细粉末以及有机填料的至少一者。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其中,所述涂覆层(B)包含10~ 99质量%源自所述乳液的固体成分。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其中,涂覆层(B)的涂覆量为 0·05~1·40g/m2。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其中,所述基层(A)至少在单轴 方向上拉伸。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其中,所述涂覆层(B)表面的75 度光泽度为14~50%的范围。10. -种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和粘 合层(C),所述粘合层(C)设置于所述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所述基层(A)的与所述涂覆层(B) 相对侧的面上。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合层(C)的与所述基层(A)相 对侧的面上设置有剥离片(D)。12. -种热转印用图像接受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 树脂薄膜、或者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粘合片。
【专利摘要】一种热塑性树脂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层(A)的至少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包含分别源自以下成分的涂覆层(B):(a)包含由烯烃系共聚物形成的树脂颗粒的乳液、以及(b)乙烯亚胺系树脂;前述乳液中包含的前述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1~0.72μm。该热塑性树脂薄膜在使用金油墨/银油墨的印刷时显示良好的显色性、并且即便在熔融热转印中也具有如以往那样的转移性、密合性,纸屑的产生少。
【IPC分类】B41M5/50, B41M5/382, B32B27/32, B41M5/52, C08J7/04
【公开号】CN105705559
【申请号】CN201480060963
【发明人】座间高广, 岩泽雄太, 山田雅弘
【申请人】优泊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31日
【公告号】WO2015068643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