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透明粘合剂层的粘合片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438123阅读:来源:国知局
t; 阳103]对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粘合片,将涂布有高折射率材料侧的剥离片剥离, 贴合于载玻片(商品名:白研磨No. 1,厚度:0. 8~1.0mm,总光线透射率:92%,雾度: 0.2%,松浪硝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上。再剥离另一个剥离片,制作了具有基础粘合剂层 /粘合性折射率调整用层/载玻片的层结构的试验片。另外,对于比较例的粘合片而言,将 一个剥离片剥离并贴合于载玻片(商品名:白研磨No. 1,厚度:0. 8~1. 0mm,总光线透射 率:92%,雾度:0. 2%,松浪硝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上,再剥离另一个剥离片,制作了具有 基础粘合剂层/载玻片的层结构的试验片。使用雾度仪(装置名:HM-150,株式会社村上色 彩技术研究所制造)测定了上述试验片在可见光范围的总光线透射率、雾度值。
[0104] < 180度剥离粘接力(对玻璃板的180度剥离粘接力)>
[0105] 由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粘合片切出长100mm、宽20mm的片。接着,将实施例 及比较例的片上未涂布粒子侧的剥离片剥离并粘贴了阳T膜(衬底)(商品名:Lumirror S-10,厚度:25ym,东丽株式会社制造)。另外,对于比较例1、2的片而言,剥离一个剥离片 并粘贴了PET膜(衬底)(商品名:LumirrorS-10,厚度:25ym,东丽株式会社制造)。接 下来,剥离另一个剥离片,用2kg漉在往复1次的压接条件下对作为试验板的玻璃板(商品 名:钢巧玻璃#0050,松浪硝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进行压接,制作了由试验板/粘合剂层/ PET膜构成的样品。 阳106] 对得到的样品进行高压蓋处理(50°C、0. 5MPa、15分钟),然后在23°C、50% R.H.的气体氛围下自然冷却30分钟。自然冷却后,使用拉伸试验机(装置名:Autograph AG-IS,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并基于JISZ0237标准在23°C、50%R.H.的气体氛围 中于拉伸速度300mm/分、剥离角度180°的条件下从试验板上剥离粘合片(粘合剂层/PET 膜),测定了 180°剥离粘接力(N/20mm)。另外,制作各实施例、比较例中未涂布高折射率粒 子的粘合片,也与上述同样地对运些未涂布高折射率粒子的粘合片测定了 180度剥离粘接 力。 阳107] <含有高折射率粒子的分散液的透射率>
[0108] 用光电比色计(AC-114、OPTIMA公司制造)并使用530皿的滤光片测定了含有高 折射率粒子的分散液的透射率。将单独的分散溶剂的透射率设为100%,测定了各实施例、 比较例中使用的分散液的透射率(%)。
[0109] <反射抑制率的测定>
[0110]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光学构件叠层体的一面作为反射率测定面,在相反侧的面上 粘贴带有单面粘合剂的黑色PET(PET75NBPET38,琳得科株式会社制造),制成了反射率测 定用的试料。用反射式分光光度计扣4100,Hitachi化曲-Tech公司制造)测定了光学构 件叠层体的反射率测定面侧的反射率灯值)。在对透明导电层进行了蚀刻的部分和未蚀 刻的部分两者的位置均进行了测定。即,对透明导电层进行了刻蚀的部分(开口部)的测 定表示的是粘合剂层的折射率调整层与光学构件叠层体的折射率调整层的界面的反射率, 未刻蚀部分(图案部)的测定表示的是粘合剂层的折射率调整层与透明导电层界面的反射 率。 阳111] 分别对于刻蚀的部分和未刻蚀的部分基于下式计算出反射抑制率。需要说明的 是,下式中的"无粒子时的反射率(%)"是指比较例(未使用粒子时)的光学构件叠层体 的反射率。目P,反射抑制率是表示通过具有折射率调整层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降低反射率的 指标。
[0112] 反射抑制率(% )=反射率(% )-无粒子时的反射率(% )
[0113] [带折射率调整层的粘合剂与透明导电层的叠层体的制作]
[0114] <使用ZEONOR(OP)作为基材的透明导电层的制作>
[0115] 使用棒涂机在厚度100ym的环締控聚合物膜(商品名:"ZE0N0RZF16",面内双 折射率:〇. 0001,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造)的两面涂布涂敷液,所述涂敷液是在粘合剂树脂 (商品名:"UNIDICRS29-120",DIC公司制造)100份中添加了直径3ym的多个粒子(商 品名:"SSX105",积水树脂株式会社制造)0. 07份而得到的涂敷液,在80°C的烘箱中干燥1 分钟后,分别照射累积光量300mJ的紫外线(高压水银灯),由此形成了在两面具有防粘连 层的膜(W下称为COP基材)。接着,用棒涂机在COP基材的一面涂布折射率调整剂(商品 名:"化starKZ6661",JSR株式会社制造),在80°C的烘箱中干燥1分钟后,照射累积光量 300mJ的紫外线(高压水银灯),由此形成了厚度lOOnm、折射率1. 65的折射率调整层。用 卷取式瓣射装置在得到的COP基材的折射率调整层的表面叠层了作为透明导电层的厚度 23nm的铜锡氧化物层(IT0)。
[0116] <使用PET作为基材的透明导电层的制作>
[0117] 使用棒涂机在厚度50ym的PET膜(商品名:LumirrorU40,东丽株式会社制造) 的一面涂布涂敷液,所述涂敷液是在粘合剂树脂(商品名:"UNIDICRS29-120",DIC公司制 造)1〇〇份中添加了直径3iim的多个粒子(商品名:"SSX105",积水树脂株式会社制造)0. 1 份而得到的涂敷液,在8(TC的烘箱中干燥1分钟后,照射累积光量300mJ的紫外线(高压水 银灯),由此在一面形成了膜厚1. 5ym的防粘连层。接着,使用棒涂机在与之前涂敷过的面 的反面涂布涂敷液,所述涂敷液是用MIBK将棒涂用树脂(商品名:"化starKZ7540(含二 氧化娃纳米粒子)"、JSR株式会社制造)调节成固体成分10%的涂敷液,在80°C的烘箱中 干燥1分钟后,照射累积光量300mJ的紫外线(高压水银灯),由此形成了具有膜厚1. 5ym 的硬涂层的膜(W下称为PET基材)。
[0118] 接下来,使用棒涂机在之前得到的硬涂层上涂布涂敷液,所述涂敷液是用MIBK将 折射率调整剂(商品名:"化star册001 (含氧化错纳米粒子)"、JSR株式会社制造)调 节成固体成分10%的涂敷液,在8(TC的烘箱中干燥1分钟后,照射累积光量300mJ的紫外 线(高压水银灯),由此形成了膜厚35nm、折射率1. 63的折射率调整层2。接着,使用棒涂 机在上述折射率调整层2上涂布涂敷液,所述涂敷液是用MIBK将折射率调整剂(商品名: "k005 (含中空纳米二氧化娃粒子)"、JSR株式会社制造)调节为固体成分1. 5%的涂敷 液,在80°C的烘箱中干燥1分钟后,照射累积光量300mJ的紫外线(高压水银灯),由此形 成了膜厚40皿、折射率1. 49的折射率调整层1。然后,将具有折射率调整层1、2的PET基 材投入到卷取式瓣射装置中,在折射率调整层1的表面叠层了作为透明导电层的厚度23nm 的铜锡氧化物层(IT0)。
[0119] <使用玻璃作为基材的透明导电层的制作>
[0120] 通过瓣射法在无碱玻璃(折射率1. 53)的一面形成IT0膜,制作了具有非结晶化 IT0膜(折射率1.85)的透明导电性基材。该非结晶性IT0薄膜的Sn比率为3重量%。需 要说明的是,IT0薄膜的Sn比率是由Sn原子的重量/(Sn原子的重量+In原子的重量)算 出的。 阳121] <发挥作为触摸面板传感器的功能的光学构件叠层体的制造>
[0122] 在上述透明导电层上的一部分形成了光致抗蚀膜后,将其在25°C、5重量%的盐 酸(氯化氨水溶液)中浸溃1分钟,进行了透明导电层的蚀刻。由此,制作了存在相当于电 极布线图案的透明导电层的部分(图案部)、W及被除去的部分(开口部)。将上述粘合剂 片的具有高折射率材料粒子一侧的PET剥离片剥离,在形成了图案的透明导电层上叠层该 粘合剂片,使得该粘合剂片的粘合剂层(上述具有高折射率粒子一侧)与该透明导电层相 接触。在剥离粘合剂片相反侧的PET剥离片后,贴合用于表面保护及光学测定的载玻片或 厚度100ym的环締控聚合物膜(商品名:"ZE0N0RZF16",面内双折射率:0. 0001,日本瑞 翁株式会社制造)。
[0123] [第2光学构件的制作]
[0124] 作为第2光学构件4,准备了如图6(a)所示的叠层体21和如图6(b)所示的叠层 体31。如图6(a)所示的叠层体21具有如下结构:在折射率1. 53的COP基材22的一个 表面上形成了折射率1. 65的折射率调整层23,并且在该折射率调整层23上形成了图案化 IT0层24。IT0的折射率为1. 9。将该叠层体21称为"带口0的第2光学构件(1)"。 阳1巧]如图6化)所示的叠层体31具有如下结构:在折射率1. 57的PET基材32的一个 表面上形成了折射率1. 63的折射率调整层33,在该折射率调整层33上进一步形成了折射 率1. 49的另一折射率调整层33曰,在该折射率调整层33a上形成了图案化的IT0层34。在 运种情况下,IT0的折射率为1. 9。将该叠层体31称为"带口0的第2光学构件(2)"。 [01%] 此外,制作了如图6(c)所示的被称为"带口0的第2光学构件(3)"的叠层体41。 该带IT0的第2光学构件(3)的叠层体41具有在折射率1. 53的玻璃基板42上形成有不 带图案的IT0层44的结构。 阳127][实施例1]
[012引如图7(a)所示,将带有口 0的第2光学构件(1)隔着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粘 合剂层25与构成第1光学构件2的玻璃窗26接合。玻璃窗26的折射率为1. 53。粘合剂 层25具有由粘合剂A形成的折射率1. 49的基础粘合剂分区25a、W及折射率1. 68的折射 率调整用分区25b。折射率调整用分区2化可W如下获得:将平均粒径20nm的氧化错粒子 分散于乙醇溶液中,形成氧化错粒子1.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