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157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变速操作装置可脱落地安装在车身上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使乘坐在前座的乘客的立脚处变宽,同时使驾驶者减少视线的移动,因而将自动变速机的变速操作装置安装在圆柱体旁边的仪表板上,或者安装在中央仪表台上,而且这样安装的车辆正在普遍增加。
现有技术的此种变速操作装置1如图8、图9(a)所示,托架4从配设于仪表板2内的支柱3朝向车室内方向(后方)延伸,该变速操作装置1从该托架4上通过支撑结构5而安装在车身上。然而,使用此支撑结构5时,把支撑在托架4之上的滑动件6与支撑变速操作装置1的板件7结合的合成树脂销8在遇到预定的剪断力时会发生折断。因此,当乘客的冲撞力施加到变速操作装置1的选择杆9上而使合成树脂销8折断时,如图9(b)所示,变速操作装置1从托架4朝向下方脱落时会将扯裂板10拉裂,因而施加到乘客的二次冲撞的冲击力可被吸收缓和。
但是,该现有技术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的缺点在于,车辆冲撞时向前方飞出的乘客,在不冲撞到变速操作装置1的选择杆9上时,合成树脂销8不会产生折断,因此,即使乘客冲撞到覆盖变速操作装置1的仪表板2上,合成树脂销8仍然不会发生折断,因而存在着变速操作装置1不会脱落的问题。
由于变速操作装置1不会脱落,因此产生了施加在乘客上的二次冲撞力无法被吸收缓和的问题。
并且,乘客在朝向选择杆9冲撞时,为了使变速操作装置1依照预测方式脱落,则又遇到必须使折断合成树脂销8的剪断力与扯裂板10被拉裂的折断力之间形成复杂的关连的问题。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上述现有技术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所具有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变速操作装置的选择杆及覆盖变速操作装置的仪表板在受到乘客冲撞时,可使变速操作装置脱落,而使施加到乘客上的二次冲撞的冲撞力被吸收而缓和,并且可以很容易地设定变速操作装置的脱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中变速操作装置借助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即破断的支持构件可脱落地安装在车身上,其特征在于该支持构件包括一体成形的本体部及树脂模型部,该本体部安装固定在车身上,该树脂模型部在本体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时与该变速操作装置一起从该本体部朝向下方离脱。
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中,该支持构件的本体部的前侧面及背侧面被该树脂模型部夹入。
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中,该支持构件的本体部之中形成有将该支持构件安装于变速操作装置用的安装用具被朝向下方插入时使用的缺口部,及夹持此缺口部而配置的预定直径的开孔,该缺口部及该开孔中填充有该树脂模型部成型时所用的合成树脂,同时该支持构件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时,该开孔内所填充的合成树脂会破断。
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中,该本体部的缺口部之中具有一体形成且朝向缺口部突出的突起部。
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中,该开孔在填充合成树脂时形成中空状,上述变速操作装置的侧壁上突出形成的定位销插入到此中空开孔内,同时该支持构件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时,插入到该中空开孔内的定位销会折断。
本发明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点不仅其变速操作装置的选择杆、而且覆盖变速操作装置的仪表板在受到乘客冲撞之时,变速操作装置会脱落,而且使施加到乘客的二次冲撞时的冲撞力可被吸收缓和,并且容易地进行变速操作装置的脱落力的设定。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图1本发明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的说明用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同一例中说明变速操作装置的内部结构用的分解结构图;图3为安装到箱门上的支持构件的正面图;图4(a)为图3中的A-A箭头方向剖面图;图4(b)为B-B箭头方向的剖面图;图4(c)为C-C箭头方向的剖面图;图5同一例中支持构件的分解结构图;图6为与同一例不同的支持构件的正面图;图7为图6的侧视图;图8为现有技术的变速操作装置示意图;图9(a)为现有技术的变速操作装置部件的示意图;图9(b)为现有技术的变速操作装置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变速操作装置11如图1、图2所示,主要包括选择杆12、箱门13、箱盖14,并附设有倾斜移动杆机构,其可使选择杆12朝左右方向(图1中为纸面的垂直方向)移动,因而可以实现在自动(A/T)模式及手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箱门13用于选择杆12安装构件,该箱门13成形为向上开口的箱体形状,并安装有连杆构件15或选择时的移动锁机构16、accent机构17、误操作防止机构等。安装在该箱门13的上侧开口部上的箱盖14及指示器18上均设置有各个范围的选择沟19,沿着该选择沟19的A/T模式而进行杆的操作时,由于连接到自动变速机20的抑制器(范围)开关21的臂61的选择线缆被拉入,从而产生预定动作的连杆构件15使该自动变速机20变成自动变速控制。而且,以螺栓分别固定在箱门13的左右侧壁部及前侧壁部上的支持构件23、23’、24,从上端部结合固定在车身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支梁25上的第一安装托架26,朝向车室内方向(后方)延伸的平面视图为“コ”字形状的第二安装托架27以螺栓固定,因而该变速操作装置11在其上部从转向横圆柱的仪表板28并在向车室内突出的形态下被安装。地板隧道29结合固定在第一安装托架26的下端部。
安装固定在箱门13的左右侧壁部上的支持构件23,23’为相同结构的构件,以下仅就安装在箱门13的右侧壁部的支持构件23进行说明。
如图2-5所示,支持构件23包括本体部30及树脂模型部31,其中板金构件的本体部30被实施折弯加工而成为正面视图为“门”形、侧面视图为“L”字形;其中树脂模型部31将该本体部30的两面作为树脂模型而夹持。
在垂直方向延伸的板状本体部30的上端部上折弯形成有水平的接合面部32,该接合面部32上形成有预定形状的螺栓孔33,同时为了增加其刚性而在从本体部30连到接合面部32的折弯部分上增加了补强肋。
本体部30上形成有从下端部到中央部切出的半圆弧形缺口部34,螺栓35插入在此缺口部34内的上部,该螺栓35具有段差,用以将支持构件23安装到箱门13上,同时有一对一体成形的突起部36,其朝向插入有具有段差的螺栓35的下侧,而适当地突出。围住此缺口部34的本体部30上成形有呈左右对称的预定直径的圆孔37、38。
本体部30的两侧面、即正侧面及背侧面上以树脂模制形成有将两侧面大致整个覆盖的树脂模型部31,同时缺口部34、圆孔37、38在树脂模制成型时填充有合成树脂。此树脂模型部31的大致中央部上形成有供螺栓35插入用的预定直径的螺栓孔39,同时在覆盖圆孔37的位置上形成有预定直径的插入孔40。
在该树脂模型部31朝向选择杆12、或者变速操作装置11附近的仪表板28施加设定值以上的冲击力,以精确设定形状或厚度、耐力强度等参数,从而在受到来自于具段差的螺栓35向下的力所作用时,可使填充在圆孔37及38上的合成树脂破断。
箱门13的右侧壁部上形成有预定直径的螺栓孔41(图2所示为箱门13的左侧壁部),该螺栓孔41上方的右侧壁部上有一对定位销42,该定位销42朝向箱外突出且为一体成形。此定位销42可使支持构件23安装在箱门13时的定位变得更容易,其对其直径及耐力强度设定以实现当箱门13通过支持构件23安装固定在车身之时,对选择杆12或者变速操作装置11附近的仪表板28施加设定值以上的冲击力时,可由于支持构件23之间产生的剪断力而折断。但是,在形成有螺栓孔41的箱门13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卡合部(未图示),其可与具段差的螺栓35的螺栓头43卡合而阻止其转动。
箱门13上的定位销42一体成形在支持构件23的一侧,也可使插入这些定位销42的插入孔40成形在箱门13的一侧。
然后,此支持构件23正面朝向右侧方而安装在箱门13的右侧壁部与第二安装托架27之间。即,支持构件23的背面的树脂模型部31在箱门13的右侧壁部上成对配置,定位销42插入支持构件23的插入孔40内,同时从箱门13的螺栓孔41朝向箱外突出的具有段差的螺栓35在插入支持构件23的螺栓孔39内的状态下,由螺帽44以预定锁紧扭矩而螺锁固定。然后,如图1所示,在将接合面部32的上表面接合到第二安装托架27的下表面的状态下,使用贯通螺栓孔33与螺帽45螺合的螺栓46而固定到车身。
与此支持构件23为相同结构的构件的支持构件23’亦以同样的形态而组装到箱门13的左侧壁部上。
虽然组装到箱门13的前面侧壁部的支持构件24也可使用与上述支持构件23,23’相同结构的构件而组装,亦可视安装位置的形状或确保支持刚性等目的而使其详细结构进行以下的调整。
如图6及图7所示的支持构件24,比支持构件23、23’更宽,其在实施折弯加工后的正面视图为“门”形、侧面视图为“L”字形的板金构件的本体部47,及将此本体部47的两侧面以树脂模型而夹入的树脂模型部48内所构成。
在垂直方向延伸的板状本体部47的上端部处折弯形成有水平的接合面部49,此接合面部49上以预定间隔形成有预定形状的螺栓孔50。因此,为了确保支持构件24在以螺栓固定到第二安装托架27时的支持刚性,虽然没有在从本体部47连到接合面部49的折弯部分上实施补强肋的加工,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实施圆缘等补强加工。
本体部47上有从下端部朝向上方切出的半圆弧形缺口部51,且其并列地形成,将支持构件24安装到箱门13用的具有段差的螺栓52分别插入到此缺口部51内的上部,同时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突起部53,其朝向插入的具有段差的螺栓52的下方而适当地突出。而且,以树脂模型夹入的本体部47的下端部上设置有三个预定直径的圆孔54。
然后,本体部47的两面上以树脂模制形成有将缺口部51大致全部覆盖的树脂模型部48。此时,各个圆孔54中填充有合成树脂,缺口部51的下部不被树脂模型部48覆盖。再者,此树脂模型部48的上部形成有插入具有段差的螺栓52的预定直径的螺栓孔55(见图7)。
此树脂模型部48朝向选择杆12、或者变速操作装置11附近的仪表板28施加设定值以上的冲击力,其详细的形状或厚度、耐力强度等参数被设定以实现,在受到来自于具段差的螺栓52向下的力所作用时,可使填充在各圆孔54上的合成树脂破断。
这种安装支持构件24的箱门13的前侧壁部上形成有二个螺栓孔56(见图7),同时在形成有各螺栓孔56的箱门13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卡合部(未图示),其可与具有段差的螺栓52的螺栓头57卡合而阻止转动。
然后,此支持构件24正面朝向右方而安装在箱门13的前面壁部与第二安装托架27之间。即,支持构件24的背面的树脂模型部48在箱门13的前侧壁部上成对的配置,从箱门13的螺栓孔56朝向箱外突出的具有段差的螺栓52在插入支持构件24的螺栓孔55的状态下,以预定锁紧扭矩而利用螺帽58螺锁固定。然后,如图1所示,在将接合面部32的上表面接合到第二安装托架27的下表面的状态下,使用贯通螺栓孔50而与螺帽59螺合的螺栓60而固定到车身上。
如以上所说明,依照此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的变速操作装置11在其上部从转向横圆柱的仪表板28向车室内突出的形态下,通过固定在左右侧壁部及前侧壁部的支持构件23、23’、24而被安装在车身上。这些支持构件23、23’、24使树脂模型部31在本体部30上以树脂模制成型,形状精巧小型,可使布置的自由度扩大。
然后,在杆操作时或行走时,施加到变速操作装置11或选择杆12的力通过左右的具有段差的螺栓35及定位销42而施加到箱门13的前侧壁部的支持构件23、23’上,并且通过具有段差的螺栓52,而平均地分别施加到前侧壁部的支持构件24上,因而可以有效地分散吸收。并且,支持构件23、23’的缺口部34上分别形成有突起部36,同时支持构件24的缺口部51上分别形成有突起部53。因此,即使来自于左右侧的具有段差的螺栓35及前侧的具有段差的螺栓52的力朝向下方施加之时,对螺栓孔39、55周边的树脂模型部31、48进行补强,可防止合成树脂破断。其后,即使这些突起部36、53由于反复地受到力或长时间老化而使树脂模型部31、48的耐力强度降低时,在不施加设定值以上的冲击力的范围内,可抑制螺栓孔39、55周边的树脂模型部31、48破断。由于这些原因,在通常时不会有变速操作装置11从车身上意外地脱落,因此可使安装精度提高。
然后,车辆冲撞时乘客向前方飞出,因而朝向选择杆12、或者变速操作装置11附近的仪表板28施加设定值以上的冲击力之时,左右侧的具有段差的螺栓35及定位销42与支持构件23、23’之间会产生剪断力,其可将定位销42折断,同时可使填充在圆孔37、38上的合成树脂破断。因此,树脂模型部31在螺栓35保持锁紧的状态下从本体部上30脱离,另一方面沿着缺口部34而朝向下方移动。此时,即使力集中在螺栓35下方的螺栓孔39上时,由于突起部36可将对螺栓孔39周围的树脂模型部31起补强的原因,因而不会使填充在缺口部34的树脂模型部31破断。
在此同时,具有段差的螺栓52与支持构件24之间产生剪断力,而使填充在各圆孔54中的合成树脂破断。此时,树脂模型部48在螺栓52保持锁紧的状态下从本体部47脱离,另一方面沿着缺口部51而朝向下方移动。此时,即使力集中在螺栓52下方的螺栓孔55上时,由于突起部53可对螺栓孔55周围的树脂模型部48起补强作用,因而不会使填充在缺口部34的树脂模型部48破断。
由于这些原因,变速操作装置11朝向仪表板28的下方脱落同时使冲击力急速地被吸收缓和,因而在二次冲撞时施加到乘客的冲击力可被大幅地降低。
因此,在朝向选择杆12、或者变速操作装置11附近的仪表板28施加设定值以上的冲击力时,预先设定在箱门13的左右侧壁部上形成的定位销42的直径及耐力强度,及圆孔37、38及各圆孔54的详细的形状或其内部填充的合成树脂的耐力强度等。
由于这些原因,可使变速操作装置11的脱落力的设定很容易进行,而且从车身上可使变速操作装置11确实地且依照预测方式而脱落。
如以上的说明,本发明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不仅其变速操作装置的选择杆、而且覆盖变速操作装置的仪表板在受到乘客冲撞之时,变速操作装置会脱落,而且使施加到乘客的二次冲撞时的冲撞力可被吸收缓和,并且容易地进行变速操作装置的脱落力的设定。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中变速操作装置借助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即破断的支持构件可脱落地安装在车身上,其特征在于该支持构件包括一体成形的本体部及树脂模型部,该本体部安装固定在车身上,该树脂模型部在本体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时与该变速操作装置一起从该本体部朝向下方离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持构件的本体部的前侧面及背侧面被该树脂模型部夹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持构件的本体部之中形成有将该支持构件安装于变速操作装置用的安装用具被朝向下方插入时使用的缺口部,及夹持此缺口部而配置的预定直径的开孔,该缺口部及该开孔中填充有该树脂模型部成型时所用的合成树脂,同时该支持构件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时,该开孔内所填充的合成树脂会破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的缺口部中具有一体形成且朝向缺口部突出的突起部。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孔在填充合成树脂时形成中空状,上述变速操作装置的侧壁上突出形成的定位销插入到此中空开孔内,同时该支持构件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时,插入到该中空开孔内的定位销会折断。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孔在填充合成树脂时形成中空状,上述变速操作装置的侧壁上突出形成的定位销插入到此中空开孔内,同时该支持构件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时,插入到该中空开孔内的定位销会折断。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模型部作为第二部,上述缺口部及上述开孔中填充有该树脂模型部成型时所用的合成树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操作装置的车体安装构造,其中变速操作装置借助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即破断的支持构件可脱落地安装在车身上,该支持构件包括一体成形的本体部及树脂模型部,其中本体部安装在车身上的本体部,树脂模型部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时与该变速操作装置一起从该本体部朝向下方离脱。该支持构件的本体部包括有将该支持构件安装于变速操作装置用的安装用具被朝向下方插入时使用的缺口部,及夹持此缺口部而配置的预定直径的开孔。然后,这些缺口部及开孔中填充有该树脂模型部成型所用的合成树脂,同时支持构件在受到设定值以上的力作用时,该开孔内所填充的合成树脂会破断。
文档编号B60K20/08GK1470411SQ03149290
公开日2004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8日
发明者长沢邦博, 长 邦博 申请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