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托装置及使用该腿托装置的客车座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857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腿托装置及使用该腿托装置的客车座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腿托装置及使用该腿托装置的客车座椅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客车座椅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旅客在旅途中既能坐又能躺卧,需要在客车座椅上安装腿托装置,现有的腿托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2063040U公开的ー种“带有搁腿装置的客运座椅”,包括具有底座的座椅,座椅的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和搁腿装置,搁腿装置包括用于搁腿的腿托及驱动推托上下翻转的传动装置,腿托上设有第一支架连接件和第二支架连接件,第一支架连接 件与第一固定架铰接相连,传动装置一端与第二支架连接件铰接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支架铰接相连。传动装置为ー个能够输出直线动作的螺旋弹簧机构,其构成了ー个储能释放装置,第一支架连接件与第一固定支架的铰接处作为ー个支点,当旅客需要躺卧时,下翻腿托,腿托在下翻的过程中,第二支架连接件驱动传动装置的螺旋弹簧储能;当旅客不需要躺卧时,旅客的腿部由腿托上拿下的时候,驱动装置中的螺旋弹簧释放能量,使腿托自动上翻。但是由于传动装置采用这种只能输出直线动作的螺旋弹簧机构,螺旋弹簧机构占用空间较大,并必须和转动轴分离设置,而且作用カ较小,使得腿托在上下翻转时的转动轴是必不可少的,即第一支架连接件与第一固定支架和其两者之间的铰链结构是必不可少的。这两个部件的存在不仅使整个搁腿装置的结构更加复杂,制作成本更加高昂,而且也限制了旅客的脚部活动空间,对客车这种本身空间有限的交通工具来说,这也是不允许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腿托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ー种使用该腿托装置的客车座椅组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腿托装置的技术方案为腿托装置,包括用于可上下翻转的装配于相应前座椅的底座上的腿托,所述的腿托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腿托传动连接并在腿托受压下翻时储存能量、在腿托受压消失时释放能量以使所述腿托上翻的储能机构,所述的腿托通过所述的储能机构可上下翻转的装配于相应前座椅的底座上,所述的储能机构包括绕所述腿托的翻转轴线卷曲的卷簧或绕所述腿托的翻转轴线扭转的扭簧,所述的卷簧或扭簧具有用于输入扭矩以储存能量和输出扭矩以释放能量的两个工作端,其中ー个工作端为与所述腿托下端相连的第一工作端,另ー个エ作端为用于与相应前座椅的底座相连的第二工作端。所述的腿托上端设有在所述腿托下翻时用于搭接于相应前座椅后方相邻的后座椅的坐垫前端的搭接部。所述的腿托下端设有脚踏,所述的储能机构包括卷簧,所述的脚踏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卷簧的第一工作端相连。[0008]所述的储能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卷簧的第二工作端限位配合并用于固连于相应前座椅底座上的卷簧限位轴,所述卷簧的第二工作端通过所述卷簧限位轴与相应前座椅底座相连。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卷簧的第一工作端止转连接的传动方轴,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传动方轴止转装配的U形连接件和前端与所述U形连接件固定连接并折ロ朝上的折板连接件,所述折板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的脚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座椅组件的技术方案为客车座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顺序设置的相邻座椅,各座椅均包括底座,其中在前后方向上相邻两个座椅中位置靠前的座椅为前座椅、位置靠后的座椅为后座椅,至少前座椅上设有腿托装置,所述的腿托装置包括可上下翻转的装配于对应前座椅的底座上的腿托,所述的腿托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腿托传动连接并在腿托受压下翻时储存能 量、在腿托受压消失时释放能量以使所述腿托上翻的储能机构,所述的腿托通过所述的储能机构可上下翻转的装配于相应前座椅的底座上,所述的储能机构包括绕所述腿托的翻转轴线卷曲的卷簧或绕所述腿托的翻转轴线扭转的扭簧,所述的卷簧或扭簧具有用于输入扭矩以储存能量和输出扭矩以释放能量的两个工作端,其中ー个工作端为与所述腿托下端相连的第一工作端,另ー个工作端为用于与相应前座椅的底座相连的第二工作端。所述各座椅的底座上均设有坐垫,所述的腿托上端设有在所述腿托下翻时搭接于相应后座椅的坐垫前端的搭接部。所述的腿托下端设有脚踏,所述的储能机构包括卷簧,所述的脚踏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卷簧的第一工作端相连。所述的储能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卷簧的第二工作端限位配合并用于固连于相应前座椅底座上的卷簧限位轴,所述卷簧的第二工作端通过所述卷簧限位轴与相应前座椅底座相连。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卷簧的第一工作端止转连接的传动方轴,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传动方轴止转装配的U形连接件和前端与所述U形连接件固定连接并折ロ朝上的折板连接件,所述折板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的脚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卷簧或扭簧作为驱动腿托上翻的储能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同时,降低了储能机构的占用空间,在结构简化的同时也増大了旅客的脚部活动空间,使乘客更加舒服。进ー步的,当旅客需要躺卧时,下翻腿托,腿托上端搭接于后座椅的坐垫前端而不会继续下翻,后座椅起到了对腿托向下挡止限位的作用,同时由于与坐垫的前端搭接,使旅客的躺卧姿势更加自然,旅客也会感觉更加舒服。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中腿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零件炸开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客车座椅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同时也是图I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客车座椅组件的实施例如图f 3所示包括多个沿前后方向顺序设置的座椅18,各座椅18均包括底座19及设置于底座19上的坐垫4和靠背I,其中靠背I为可翻转靠背,图中件3表示控制对应靠背I翻转角度的调角器手柄,可翻转靠背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详述。在前后方向上相邻两个座椅18中位置靠前的座椅为前座椅、位置靠后的座椅为后座椅,各座椅18的底座19的下端均设有腿托装置,腿托装置包括可上下翻转的装配于对应前座椅的底座19上的腿托15,腿托15的下端设有脚踏、腿托15的上端一体设置有用于腿托下翻时用于搭接于对应后座椅的坐垫4前端的搭接部20,脚踏包括与腿托15 —体设置的脚踏支架和安装于脚踏支架上的脚踏板14。腿托15上设有支撑板16,支撑板上设有海绵17,搭接部上连接有用于将腿托15、脚踏板14等固定在靠背I上的拉带7。腿托装置还包括与腿托15传动连接并在腿托15受压下翻时储存能量、在腿托15受压消失时释放能量以使对应腿托15上翻的储能机构,储能机构包括绕所述腿托15的翻转轴线卷曲的卷簧9和卷簧限位轴13,卷簧9具有用于输入扭矩以储存能量和输出扭矩以释放能量的两个工作端,其中ー个工作端为通过连接结构与脚踏支架相连的第一工作端,另ー个工作端 为通过卷簧限位轴13与对应前座椅的底座相连的第二工作端,卷簧9的第二工作端设有与卷簧限位轴13限位配合的钩部,卷簧限位轴13固定于对应座椅18的底座19上,通过设置于第二工作端上的钩部与卷簧限位轴13限位配合使得在腿托15下翻时第二工作端位置不动而储能、在腿托15上翻时第二工作端位置不动而释放能,卷簧9外周罩设有保护罩8,保护罩8通过螺栓固定于对应座椅18的底座19上。连接结构包括与卷簧9的第一工作端止转连接的传动方轴10,在保护罩8上开设有供传动方轴10穿过的通孔,连接结构还包括与传动方轴10止转装配的U形连接件11和前端与U形连接件11焊接固连并折ロ朝上的折板连接件12,折板连接件12的后端与脚踏支架固定连接。图中6表示旅客人体模型,2表示可上扬式扶手。当旅客需要躺卧时,下翻腿托15、脚踏支架、折板连接件12和U形连接件11,U形连接件11通过传动方轴10带动卷簧9旋转,卷簧9通过卷簧限位轴13积蓄能量,腿托15上端的搭接部20与后座椅的坐垫4前端限位配合时,旅客把小腿放在腿托15上,便可进行舒服的躺卧动作;旅客不需要躺卧时,小腿由腿托15上拿下,卷簧9释放能量,腿托15、脚踏支架等自动上翻,为防止腿托装置在客车行驶过程来回晃动,可以通过拉带7将腿托装置固定于前座椅的靠背I上。通过使用卷簧9作为储能机构,不需要对腿托15另设转动支点,使得整个腿托装置结构简单,同时也增加了旅客的脚部活动空间。在本客车座椅组件的其它实施例中,储能机构还可以由扭簧构成,扭簧的ー个エ作端与前座椅的底座顶压相连,扭簧的另ー个工作端与脚踏顶压相连,当储能机构为扭簧时,连接结构可以不设,脚踏可以直接与扭簧的ー个工作端顶压相连,当储能机构为扭簧吋,腿托的翻转轴也可以没有;当然脚踏还可以不设,此时,腿托的下端通过连接结构与扭簧的第一工作端相连;传动方轴还可以被柱形传动轴代替,此时需要U形连接件与柱形传动轴的一端固连,扭簧的第一工作端与柱形传动轴的另一端固连;当然座椅的个数还可以只有两个,此时位置靠后的座椅的底座上不需要设置腿托装置。本实用新型中腿托装置的实施例如图f 2所示腿托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上述客车座椅组件实施例中所述的腿托装置,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权利要求1.腿托装置,包括用于可上下翻转的装配于相应前座椅的底座上的腿托,所述的腿托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腿托传动连接并在腿托受压下翻时储存能量、在腿托受压消失时释放能量以使所述腿托上翻的储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托通过所述的储能机构可上下翻转的装配于相应前座椅的底座上,所述的储能机构包括绕所述腿托的翻转轴线卷曲的卷簧或绕所述腿托的翻转轴线扭转的扭簧,所述的卷簧或扭簧具有用于输入扭矩以储存能量和输出扭矩以释放能量的两个工作端,其中ー个工作端为与所述腿托下端相连的第一工作端,另ー个工作端为用于与相应前座椅的底座相连的第二工作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托上端设有在所述腿托下翻时用于搭接于相应前座椅后方相邻的后座椅的坐垫前端的搭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托下端设有脚踏,所述的储能机构包括卷簧,所述的脚踏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卷簧的第一工作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卷簧的第二工作端限位配合并用于固连于相应前座椅底座上的卷簧限位轴,所述卷簧的第二エ作端通过所述卷簧限位轴与相应前座椅底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卷簧的第一工作端止转连接的传动方轴,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传动方轴止转装配的U形连接件和前端与所述U形连接件固定连接并折ロ朝上的折板连接件,所述折板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的脚踏固定连接。
6.客车座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顺序设置的相邻座椅,各座椅均包括底座,其中在前后方向上相邻两个座椅中位置靠前的座椅为前座椅、位置靠后的座椅为后座椅,至少前座椅上设有腿托装置,所述的腿托装置包括可上下翻转的装配于对应前座椅的底座上的腿托,所述的腿托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腿托传动连接并在腿托受压下翻时储存能量、在腿托受压消失时释放能量以使所述腿托上翻的储能机构,其特征在干所述的腿托通过所述的储能机构可上下翻转的装配于相应前座椅的底座上,所述的储能机构包括绕所述腿托的翻转轴线卷曲的卷簧或绕所述腿托的翻转轴线扭转的扭簧,所述的卷簧或扭簧具有用于输入扭矩以储存能量和输出扭矩以释放能量的两个工作端,其中ー个工作端为与所述腿托下端相连的第一工作端,另ー个工作端为用于与相应前座椅的底座相连的第二工作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客车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座椅的底座上均设有坐垫,所述的腿托上端设有在所述腿托下翻时搭接于相应后座椅的坐垫前端的搭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意一项所述的客车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托下端设有脚踏,所述的储能机构包括卷簧,所述的脚踏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卷簧的第一工作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的客车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卷簧的第二工作端限位配合并用于固连于相应前座椅底座上的卷簧限位轴,所述卷簧的第二工作端通过所述卷簧限位轴与相应前座椅底座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车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卷簧的第一工作端止转连接的传动方轴,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传动方轴止转装配的U形连接件和前端与所述U形连接件固定连接并折ロ朝上的折板连接件,所述折板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的脚踏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座椅组件,包括腿托装置,腿托装置包括用于可上下翻转的装配于前座椅的底座上的腿托,腿托装置还包括与腿托传动连接并在腿托受压下翻时储存能量、在腿托受压消失时释放能量以使腿托上翻的储能机构,腿托通过储能机构可上下翻转的装配于前座椅的底座上,储能机构包括绕腿托的翻转轴线卷曲的卷簧或绕腿托的翻转轴线扭转的扭簧,卷簧或扭簧具有用于输入扭矩以储存能量和输出扭矩以释放能量的两个工作端,其中一个工作端为与腿托下端相连的第一工作端,另一个工作端为用于与相应前座椅的底座相连的第二工作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卷簧或扭簧作为储能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在结构简化的同时也增大了旅客的脚部活动空间。
文档编号B60N2/44GK202593326SQ20122009534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张华 , 吴凡平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