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803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将排气装置的部件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处的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排气装置包括多个部件,通常包括排气管和消声器,通过这些部件将废气从机动车的内燃机中排出。此外需要使排气装置的至少一个部件与机动车机械地相连接。

在文献DE 10 2010 028 084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将排气装置悬挂在机动车的车身底部的固定孔处的弹性支架。在此,该弹性支架包括用于位置固定地装配在车身底部处的底板以及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弹簧体,该弹簧体支撑在底板处并且使排气装置的固定元件弹性地支撑在底板处。在此,弹簧体通过带形地构造的防丢装置固定在底板处。

从文献DE 20 2006 003 593U1中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内燃机的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包括端部消声器、联接到端部消声器上的尾管和集成到尾管中的排气阀。在此,在端部消声器和排气阀之间设置分离区域,在该分离区域中可断开尾管。在分离区域的面对端部消声器的侧上,在排气尾管处设置有用于以防丢的方式安装尾管的器件。

在文献US 5,507,463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将排气管固定在机动车的下侧处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有由弹性体的材料制成的本体的联接模块。在此,该联接模块分别通过螺纹件一方面利用支撑部固定在机动车的下侧处并且另一方面利用另一支撑部固定在排气管处。



技术实现要素:

在该背景下,提出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的固定组件和排气装置。从从属权利要求和描述中得到该固定组件和排气装置的设计方案。

用于将排气装置的部件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处的根据本发明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容纳孔和至少一个机械止挡元件、通常两个机械止挡元件。在排气装置的部件处固定托架,相反地,在车身处固定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支承元件。在此,在托架处布置有凹口以及至少一个容纳开口、通常两个容纳开口。在支承元件处布置有固定销。支承元件布置在托架处并且支承元件的固定销容纳在托架的凹口中,其中,固定装置布置在托架处并且支承元件的固定销穿过固定装置的容纳孔。此外,固定装置的机械止挡元件分别布置在托架的相应的容纳开口中。

固定组件包括托架,托架具有底板和两个腿部。在此,底板布置在彼此平行地布置的腿部之间并且垂直于腿部定向。凹口例如构造成在底板中的三角形的开口或三角形的切口。此外,底板通过托架的弯曲部相应与腿部相连接。

此外,固定组件包括例如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的支承元件。

在一设计方案中,固定装置构造成在弯曲部处弯曲90°的板,该板具有两个矩形造型的区段,这两个区段通过弯曲部相互连接。在此,在板的第一区段中布置容纳孔并且在板的第二区段的一个端部处布置至少一个机械止挡元件。

在一设计方案中,两个机械止挡元件布置在固定装置的第二区段的棱边处并且在相反的方向上平行于固定装置的弯曲部定向。

在一设计方案中,在托架的相应腿部中布置一容纳开口。在此,这种类型的容纳开口构造成切口或缝隙。

为了装配紧固装置,在固定装置的第二区段处的对应机械止挡元件布置在托架的腿部的容纳开口中。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固定装置具有扁平的盘或板,容纳孔布置在该盘或板的中心。在此,在盘的外边缘处布置两个在相反方向上定向的机械止挡元件。

在此设置成,在底板和相应腿部之间在托架的弯曲部中布置有容纳开口,例如缝隙或切口。

在装配固定组件时,在固定销穿过固定装置的容纳孔并且固定装置布置在托架的底板上之后,使固定装置绕固定销转动,直至相应的机械止挡元件转动到容纳开口中并且布置、例如卡锁在容纳开口中。

在将固定装置装到固定销上之后,底板通过螺母被拧到固定销上,其中,固定装置夹紧在螺母和托架的底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排气装置包括如下的部件,该部件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的固定组件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处。

由此,排气装置的部件和机动车的车身通过所述的固定组件的至少一个固定装置彼此形状锁合地固定在一起。

在一设计方案中,排气装置的部件构造成所谓的消声器或端部消声器,其通常两次通过两个支承部位固定机动车的车身或白车身处。在此,支承部位中的两个沿机动车的行驶方向、通常沿机动车向前的行驶方向在前方布置在部件处并且两个支承部位在后方布置在部件处。此外在此设置成,部件浮动地布置在沿机动车的纵向后方的支承部位处,由此,在装配期间进行部件的调整和/或调水平。

在固定组件的实现方案中,固定组件作为附加的装置布置在部件的前方的支承部位中的一个支承部位处,通过该支承部位保证在直接固定在车身处的支承元件和排气装置的部件处的形状锁合的连接。设置螺母作为固定组件的另一部件,在固定销穿过固定装置的容纳孔之后,该螺母被拧到固定销的螺纹上。在此得到,固定装置局部地夹紧在螺母和托架的底板之间。

然而,如果由于排气装置和机动车的材料错位或振动减小了通过螺母提供的预压力,通过固定装置的机械止挡元件保证,尽管如此部件也不能松开。由此,通过固定装置的机械止挡元件,提供了用于对抗由于在车身和部件之间的支承部位错位引起的机械损害的附加保护。尽管如此,如果出现了螺母和/或通过螺母提供的固定装置的螺旋连接松动或甚至松开的情况,驾驶员通过很响的咔咔噪声察觉到该连接的变弱。然而,在这种情况中不损坏排气装置的部件或机动车的部件。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排气装置的部件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处的方法,在其中,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固定组件。

从描述和附图中得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设计方案。

可理解的是,以上所述的以及以下还将解释的特征不仅可在对应给出的组合中使用,而且也可以其它组合使用或者独立地使用,而没有离开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发明根据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意性地示出并且参考附图示意性地且详细地描述。

图1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排气装置的一实施形式,

图2以示意图示出用于支承部位的示例,

图3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用于固定装置的第一示例的固定组件的第一实施形式,

图4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用于固定装置的第二示例的固定组件的第二实施形式。

组合地且整体地对附图进行描述,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图示出了排气装置2的示例,排气装置2在此具有作为第一部件4的消声器和作为其它部件6、8的排气管。在此,在图1中示出了第一支承部位10和第二支承部位12作为用于支承部位10、12的第一示例并且示出了第三支承部位14和第四支承部位16作为用于支承部位14、16的第二示例。

在此,在第一支承部位10和第二支承部位12处或者设置根据图3示出的具有用于形状锁合的固定装置36的第一示例的固定组件38的第一实施形式或者设置根据图4示出的具有用于形状锁合的固定装置58的第二示例的固定组件68的第二实施形式。相反地,第三支承部位14和第四支承部位16分别包括具有偏心部件的固定装置,部件4通过该固定装置可最小限度地相对于车身运动并且由此以浮动的方式布置。

如根据在图2中放大地示出的第一支承部位10那样,在此,不仅第一支承部位10而且第二支承部位12包括在此构造成橡胶支承部件的、固定地布置在机动车的车身处的支承元件18以及托架20,其中,相应的托架20布置在排气装置2的部件4处。

在此,支承元件18是方形的并且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

托架20包括底板22以及两个腿部24、26,根据定义,这两个腿部也可被称为翼部。在此,底板22通过第一弯曲部28与第一腿部24相连接并且通过第二弯曲部30与第二腿部26相连接。在此,两个腿部24、26布置成彼此平行并且垂直于底板20定向。

此外,底板22包括在此三角形的凹口32或开口,该凹口或开口从底板20的一个棱边延伸到底板中。在此,每个腿部24、26都构造成梯形,其中,腿部24、26的最长侧沿着相应的弯曲部28、30延伸。在此垂直于弯曲部28、30定向的较长的横向侧同时固定在部件4处。此外,支承元件18包括固定销34,该固定销在此布置在托架20的底板22中的凹口32的尖端处。

图3a以示意图示出了用于固定装置36的第一示例,其构造成图3b中的固定组件38的第一实施形式的部件。在此设置成,固定组件38的该第一实施形式同样布置在第一支承部位10处。

固定装置36包括扁平的、矩形的第一区段40以及扁平的、矩形的第二区段42,这两个区段在此通过弯曲部44相互连接并且彼此布置成约90°的角度。在此,固定装置36的第一区段40在中心具有容纳孔46。在第二区段42的端部处的一个棱边——其中该棱边布置成平行于弯曲部44——具有第一机械止挡元件48和第二机械止挡元件50,这两个止挡元件形成第二区段42的棱边的延长部。

除了已经描述的固定装置36和减振元件18,固定组件38的第一实施形式包括用于托架20a的第一示例,托架20a与图2中的托架20的区别在于,现在,在每个腿部24、26中布置有一个容纳开口52、54。

为了装配固定组件38,以图2中的图示为基础,现在固定装置的第一区段40布置在托架20a的底板22上,其中,固定销34被插入第一区段40的容纳孔46中。在图3b中通过箭头100指出了固定装置36相对于托架20a的与之相关的运动方向。

此外,在托架20a的第一腿部24的第一容纳开口52中布置有第一机械止挡元件48。相对地,固定装置36的第二区段42的第二机械止挡元件50布置在托架20a的第二腿部26的第二容纳开口54中。随后,将螺母56或固定螺母拧到固定销34的螺纹上并且由此固定装置36的第一区段40夹紧在螺母56和托架20a的底板22之间。

在图4a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固定装置58的第二示例。固定装置58在此包括具有大部分为圆形的边缘和在中心的容纳孔62的扁平的盘60。此外,固定装置58包括第一机械的止挡元件64以及第二机械的止挡元件66,这两个止挡元件布置在盘60上,其中,与在盘60的其它圆形的边缘处的点相比,两个止挡元件的端部更加远离盘60的中心点。在此设置成,在两个机械止挡元件64、66之间的连接线也穿过盘60的中心点伸延。

第二固定装置58构造成在图4b和4c中示意性地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固定组件68的第二实施形式的一部分,该固定组件68在此此外具有已经提出的减振元件18以及用于托架20b的第二示例。

在此,沿着第一弯曲部28在底板22和托架20b的第一腿部24之间布置构造成缝隙的第一容纳开口63,在装配好固定组件68之后,在该容纳开口63中在此布置有固定装置58的第一止挡元件64。此外,同样构造成缝隙的第二容纳开口65沿着第二弯曲部30布置在底板22和托架20b的第二腿部26之间,其中,在图4b和4c中的图示中,在该第二容纳开口65中布置有固定装置58的第二机械止挡元件66。

如图4b和4c示出的那样,为了装配固定组件68,从在图2中显示的状态开始,现在将固定装置58布置在托架20b的底板22上,并且固定销34例如穿过固定装置58的容纳孔62,这在此通过箭头102指出。在此,在图4c中的固定装置58的第一位置中,在两个机械止挡元件64、66之间的连接线通过虚线的矩形106指出,并且在此以相对于在两个容纳开口63、65之间的连接线成45°的方式定向。此外,固定装置58从第一位置开始绕固定销34(如在图4b和4c中分别通过弯曲的箭头104指出的那样)顺时针转动,其中,第一机械止挡元件64沿着托架20b的第一弯曲部28转动到构造成缝隙的第一容纳开口63中并且第二机械止挡元件66沿着托架20b的第二弯曲部30转动到同样构造成缝隙的第二容纳开口65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