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07835阅读:来源:国知局
集过滤装置121是处理从发动机11排出的废气的装置。
[0045]具体地说,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是利用过滤器捕集从发动机11排出的废气中的油烟等颗粒状物质的装置。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利用附设在过滤器上的加热装器,将捕集到的颗粒状物质烧掉。另外,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由安装在车架150上的支承部件151支承。
[0046]连接管122是将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连接的管。连接管122整体上形成为S形,具有第一弯曲部125、直线部126及第二弯曲部127。第一弯曲部125与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的废气导出口 128连接。第二弯曲部127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的废气导入口 129连接。直线部126在第一弯曲部125与第二弯曲部127之间延伸。
[0047]在第一弯曲部125上安装有尿素水喷射装置13。尿素水喷射装置13是向连接管122内喷射尿素水溶液的装置。该尿素水溶液被栗(省略图示)从尿素水溶液箱(省略图示)中吸起,经由配管(省略图示)向尿素水喷射装置13供给。喷射到连接管122内的尿素水溶液利用废气的热量被水解成氨。该氨与废气一起经由连接管122供给到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
[0048]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是使用上述的氨作为还原剂,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还原净化的装置。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与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 —样,由支承部件151支承。
[0049]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及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分别并列地配置。具体地说,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及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实质上都为圆筒形状。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及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以中心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式配置。另外,连接管122的直线部126实质上也为圆筒形状,中心轴也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即,连接管122的直线部126的中心轴与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的中心轴及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的中心轴大致平行地配置。
[0050]如图2所示,冷却室3配置在发动机室2的后方。发动机室2与冷却室3由分隔壁6分隔开。冷却室3与发动机室2 —样,由车体罩8界定。详细地说,冷却室3的上表面由顶板81界定,冷却室3的侧面由第一侧板82及第二侧板83界定。
[0051]详细地说,顶板81的前部界定发动机室2的上表面,顶板81的后部界定冷却室3的上表面。另外,第一侧板82及第二侧板83的前部界定发动机室2的侧面,第一侧板82及第二侧板83的后部界定冷却室3的侧面。
[0052]在冷却室3内收纳有散热器4及冷却风扇5。散热器4对发动机11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风扇5进行旋转,以向冷却室3的外部排出冷却室3内的空气。详细地说,冷却风扇5进行旋转,以经由格栅31向冷却室3的外部排出冷却室3内的空气。S卩,冷却风扇5生成流向后方的气流。冷却风扇5配置在散热器4的后方。另外,格栅31界定冷却室3的后表面。
[0053]图4是表示从左后方观察到的顶板81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顶板81能够拆卸地支承在车架150上。虽然未作特别限定,但顶板81通过螺栓等紧固部件安装在车架150上。在顶板81安装在车架150上的状态下,顶板81的前部界定发动机室2的上表面,顶板81的后部界定冷却室3的上表面。
[0054]顶板81具有将发动机室2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外气吸入口 84。第一外气吸入口 84由多个贯通孔构成。第一外气吸入口 84形成在顶板81的前部,经由该第一外气吸入口 84向发动机室2内吸入外界气体。此外,构成第一外气吸入口 84的各贯通孔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状。该第一外气吸入口 84相当于本发明的外气吸入口。
[0055]顶板81还具有将冷却室3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外气吸入口 85。第二外气吸入口 85由多个贯通孔构成。第二外气吸入口 85形成在顶板81的后部,经由该第二外气吸入口 85,向冷却室3内吸入外界气体。
[0056]第二外气吸入口 85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散热器4及冷却风扇5的前方。另外,第二外气吸入口 85位于冷却室3的上表面,将冷却室3与外部连通。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外气吸入口 85的前端位于分隔壁6的后方,第二外气吸入口 85的后端位于散热器4的前方。此夕卜,第二外气吸入口 85由多个贯通孔构成。另外,第二外气吸入口 85在俯视下为近似矩形形状。
[0057]顶板81具有平坦部81a、第一倾斜部81b、一对侧壁部81c、前壁部Sld及第二倾斜部 81e。
[0058]平坦部81a为矩形形状,且实质上水平地延伸。排气管Slf从平坦部81a向上方延伸。排气管Slf是用于向外部排出由废气后处理装置12处理后的废气的管。前壁部Sld从平坦部81a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另外,各侧壁部81c从平坦部81a的各侧端向下方延伸。
[0059]第一倾斜部81b从平坦部81a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第一倾斜部81b朝后方、向下方倾斜。第一倾斜部81b具有与平坦部81a相同的宽度。在该第一倾斜部81b形成有上述的第一外气吸入口 84。
[0060]第二倾斜部Sle从第一倾斜部81b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第二倾斜部Sle朝后方、向下方倾斜。该第二倾斜部Sle的倾斜比第一倾斜部81b的倾斜更加平缓。第二倾斜部Sle主要界定冷却室3的上表面,其一部分界定发动机室2的后部上表面。在该第二倾斜部Sle形成有上述的第二外气吸入口 85。
[0061]图5是后部车体120b的侧面剖视图。如图5所示,在顶板81的下方配置有板状部件17。详细地说,板状部件17配置在第一外气吸入口 84的下方。板状部件17从分隔壁6向前方延伸。板状部件17在前后方向上与分隔壁6隔着间隙而配置。此外,为了覆盖该间隙,设置了后述的梁部88。此外,梁部88配置在板状部件17的下方,梁部88的后端与分隔壁6接触。
[0062]板状部件17隔着间隙33位于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的上方。板状部件17朝后方、向下方倾斜。此外,板状部件17的倾斜比第一倾斜部81b的倾斜更加平缓。另外,板状部件17的倾斜的角度与第二倾斜部Sle的倾斜的角度大致相同。
[0063]在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的中心轴O的前方,板状部件17与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的间隙33向后方逐渐变窄。另外,在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的中心轴O的后方,上述间隙33向后方逐渐变宽。
[0064]板状部件17在仰视下以完全覆盖第一外气吸入口 84的方式配置。详细地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板状部件17的长度与第一外气吸入口 84的长度相同或大于第一外气吸入口 84的长度。另外,在前后方向上,板状部件17的长度与第一外气吸入口 84的长度相同或大于第一外气吸入口 84的长度。
[0065]板状部件17为托盘状。S卩,板状部件17具有底板171和侧板172。底板171形成为近似矩形形状。侧板172从底板171的外缘向上方延伸。
[0066]如图5所示,轮式装载机100还具有第一管道18。第一管道18具有第一端部181和第二端部182。第一端部181位于发动机室2内,第二端部182位于冷却室3内。S卩,第一管道18贯通分隔壁6,横跨发动机室2和冷却室3延伸。此外,第一管道18相当于本发明的管道。
[0067]第一管道18的第一端部181在发动机室2内位于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的后方。详细地说,在前后方向上,第一端部181位于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与分隔壁6之间。另外,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第一端部181位于大致中央。在上下方向上,第一端部181的中心位置位于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的中心轴O的上方。
[0068]第一管道18的第二端部182位于冷却室3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