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07835阅读:来源:国知局
内。详细地说,第一管道18的第二端部182在冷却室3内位于冷却风扇5的前方。第一管道18的第二端部182朝向下方开口。即,第一管道18形成为L形,第一端部181向前方开口,第二端部182向下方开口。
[0069]在冷却风扇5工作时,第一管道18的第一端部181吸引发动机室2内的空气。其结果为,生成图5中箭头32所表示的气流。S卩,从第一外气吸入口 84吸入到发动机室2内的外界气体沿着板状部件17向前方流动。越过板状部件17的前端的外界气体通过板状部件17与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的间隙33,向第一管道18的第一端部181流动。在生成于该间隙33与第一端部181之间的气流32内,配置有连接器1211。此外,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与板状部件17在该间隙33中最狭窄部分的距离优选为30mm以上、50mm以下左右,更优选为35mm以上、40mm以下左右。此外,连接器1211为信号配线的连接器。连接器1211为不适合高温的部件。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与连接器1211的距离优选为70mm以上、100_以下左右,更优选为80_以上、85mm以下左右。
[0070]图6是表示拆去顶板81后的状态下的后部车体120b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在作为车体罩8的一部分的第一侧板82上,形成有第三外气吸入口 87。第三外气吸入口 87是用于向冷却室3内吸入外界气体的开口部。冷却室3经由第三外气吸入口 87与外部连通。
[0071]第三外气吸入口 87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散热器4及冷却风扇5的前方。详细地说,第三外气吸入口 87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散热器4的前方。第三外气吸入口 87位于冷却室3的左侧面(第一侧面的一例),将冷却室3与外部连通。第三外气吸入口 87由多个贯通孔构成。此外,在界定冷却室3右侧面(第二侧面的一例)的第二侧板83上形成有第四外气吸入口 89 (参照图2)。该第四外气吸入口 89与第三外气吸入口 87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0072]如图6所示,轮式装载机100还具有第二管道7及第三管道9。第二管道7及第三管道9横跨发动机室2和冷却室3延伸。S卩,第二管道7及第三管道9贯通分隔壁6而延伸。
[0073]第二管道7具有第二管道主体部70、第一吸入部74(参照图9)及第二吸入部75(参照图9)。第二管道主体部70具有第三端部71及第四端部72。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第三端部71位于发动机室2内。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第四端部72位于冷却室3内。另夕卜,第四端部7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散热器4及冷却风扇5的前方。详细地说,第四端部72位于分隔壁6附近。
[0074]如图7所示,第四端部72在后视下配置在不与散热器4对置的位置。具体地说,第四端部72在冷却室3内位于上端部且左侧端部(第一侧端部的一例)。S卩,第四端部72位于第二外气吸入口 85及第三外气吸入口 87附近。注意,图7是表示散热器4与各管道在后视下的位置关系的概略图。
[0075]图8是表示顶板81的里侧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第二管道主体部70安装在顶板81上。详细地说,第二管道主体部70通过安装件或焊接等固定手段安装在顶板81上。通过从车架150上拆卸顶板81,第二管道主体部70能够与顶板81 —体地拆卸。
[0076]详细地说,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后端部由梁部88支承。此外,梁部88固定在后述的顶板主体部811上。该梁部88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详细地说,该梁部88从顶板主体部811的左侧端部(第一侧端部的一例)延伸至右侧端部(第二侧端部的一例)。
[0077]梁部88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第一贯通孔881及第二贯通孔882。此外,第一贯通孔881形成于左侧端部,第二贯通孔882形成于右侧端部。第二管道主体部70通过贯通第一贯通孔881而支承在梁部88上。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左侧面的一部分与顶板81的内侧面焊接。
[0078]第二管道主体部70在发动机室2内配置在左侧端部(第一侧端部的一例)。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矩形形状。第二管道主体部70实质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另外,第二管道主体部70越朝向前方就越接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
[0079]图9是从后方观察到的表示发动机室2内部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在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第三端部71连接有第一吸入部74和第二吸入部75。
[0080]第一吸入部74从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第三端部71向NOx传感器21延伸。SP,第一吸入部74是为了吸入NOx传感器21周边的空气而配置的。NOx传感器21配置在发动机室2内。此外,NOx传感器21对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内的NOx浓度进行测定。
[0081]第一吸入部74能够拆卸地安装在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第三端部71。详细地说,第一吸入部74经由挠性的配管76安装在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第三端部71。通过拆卸带部件77,能够将配管76与第一吸入部74拆开。第一吸入部74通过安装件等固定在发动机室2内。
[0082]第一吸入部74为近似L形。S卩,第一吸入部74具有向下方延伸的第一部741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部742。第一部741从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第三端部71向下方延伸。第二部742从第一部741的下端部向右侧(第二侧的一例)延伸。从第二部742的前端部吸入NOx传感器21周边的空气。
[0083]第二吸入部75从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第三端部71向温度传感器22延伸。SP,第二吸入部75是为了吸入温度传感器22周边的空气而配置的。第二吸入部75从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第三端部71向右侧(第二侧的一例)延伸。第二吸入部75通过安装件等固定在顶板81上。因此,能够与顶板81 —体地拆卸第二吸入部75。
[0084]温度传感器22配置在发动机室2内。温度传感器22对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的温度进行测定。第二管道主体部70的流路面积大于第一吸入部74的流路面积,另外大于第二吸入部75的流路面积。
[0085]如图6所示,第三管道9具有第五端部91及第六端部92。第五端部91位于发动机室2内。第六端部92位于冷却室3内。第六端部9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散热器4及冷却风扇5的前方。
[0086]在冷却风扇5工作时,第三管道9的第五端部91吸引发动机室2内的空气。第五端部91朝向尿素水喷射装置13开口。第三管道9的第五端部91位于尿素水喷射装置13附近。虽然未作特别限定,但第五端部91与尿素水喷射装置13的距离可以为200mm以上、250mm以下左右,优选为210mm以上、220mm以下左右。另外,在冷却风扇5工作时,第六端部92将从第五端部91吸引的空气向冷却室3内排出。
[0087]如图7所示,第六端部92在后视下配置在不与散热器4对置的位置。具体地说,第六端部92在冷却室3内位于上端部且右侧端部(第二侧端部的一例)。S卩,第六端部92位于第二外气吸入口 85及第四外气吸入口 89附近。
[0088]如图8所示,第三管道9安装在顶板81上。详细地说,第三管道9通过安装件或焊接等固定手段,安装在顶板81上。通过从车架150上拆卸顶板81,能够与顶板81 —体地拆卸第三管道9。
[0089]详细地说,第三管道9的后端部由梁部88支承。第三管道9通过贯通第二贯通孔882而支承在梁部88上。第三管道9的右侧面的一部分与顶板81的内侧面焊接。
[0090]第三管道9在发动机室2内配置在右侧端部(第二侧端部的一例)。第三管道9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矩形形状。第三管道9实质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三管道9的第五端部91朝向尿素水喷射装置13开口。S卩,第三管道9主要沿顶板81延伸,第五端部91侧的一部分构成为朝向前方且下方。
[0091]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