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反射镜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1903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反射镜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四轮汽车的车门上后视镜、车厢内后视镜和自动二轮车的后视镜等车辆用反射镜装置,尤其涉及如下的车辆用反射镜装置:在支承于车辆上的外壳内收纳且固定有支承部件,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开口部处的反射镜被保持于合成树脂制的反射镜支架上,在末端部具有球面部的接头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上,与所述球面部嵌合的中空半球状的嵌合支承部被设置于所述反射镜支架上,用于保持所述球面部在所述嵌合支承部内的嵌合状态的环状弹簧被嵌合安装于所述嵌合支承部的外周。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车辆用反射镜装置:在以与外壳侧的接头的球面部嵌合的方式设置于反射镜支架上的嵌合支承部的外周,嵌合安装有环状的弹簧,与弹簧卡合以防止该弹簧的脱落的卡合爪一体地突出设置于嵌合支承部的外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51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多个卡合爪一体地形成于嵌合支承部的外周,因此在将弹簧组装至嵌合支承部的外周时,需要使越过卡合爪的弹簧克服其作用力而扩开来进行组装,因此弹簧的组装荷重大,组装性会变差。因此,虽然也考虑减小卡合爪的突出量,但如果这样做,弹簧脱落的可能性会变高。
[0008]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弹簧的组装荷重而提高了组装性的车辆用反射镜装置。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反射镜装置,在支承于车辆上的外壳内收纳且固定有支承部件,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开口部处的反射镜被保持于合成树脂制的反射镜支架上,在末端部具有球面部的接头突出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上,与所述球面部嵌合的中空半球状的嵌合支承部被设置于所述反射镜支架上,用于保持所述球面部在所述嵌合支承部内的嵌合状态的环状弹簧被嵌合安装于所述嵌合支承部的外周,所述车辆用反射镜装置的第1特征在于,卡合部与所述弹簧卡合以阻止该弹簧从所述嵌合支承部脱离,该卡合部能够以容许将所述弹簧安装至所述嵌合支承部上的方式挠曲,并且该卡合部在所述嵌合支承部的周围的多个部位与所述反射镜支架形成为一体。
[0011]另外,本发明基于第1特征的结构,其第2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支承部是通过将具有纵截面为圆弧状的内表面的多个侧壁部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缝且从所述反射镜支架突出的方式呈环状排列而构成的。
[0012]进一步地,本发明基于第2特征的结构,其第3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形成为:在所述球面部处于非嵌合状态的自然状态下,以随着朝向末端侧而处于内侧位置的方式倾斜。
[0013]发明的效果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卡合部能够挠曲成容许将弹簧安装至嵌合支承部上,该卡合部在嵌合支承部的周围的多个部位与反射镜支架形成为一体,因此在将弹簧嵌合安装到嵌合支承部的外周时,不需要勉强拉开弹簧,能够抑制组装荷重而提高组装性。
[0015]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嵌合支承部构成为通过将在彼此之间形成缝的多个侧壁部呈环状排列而成,因此在弹簧的组装时,嵌合支承部易于向半径方向内侧挠曲,能够进一步提高组装性。而且,通过与接头的末端部的球面部嵌合,嵌合支承部向半径方向外侧扩展,由此加固了弹簧在嵌合支承部上的组装,能够使得弹簧的脱落防止变得更为可靠。
[0016]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在不对嵌合支承部施加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嵌合支承部的各侧壁部以随着朝向末端侧而处于内侧位置的方式倾斜,因此从嵌合支承部的末端侧起在其上嵌合安装弹簧的作业变得容易,能够进一步提高组装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车辆用车门反射镜的正视图。(第1实施方式)
[0018]图2是沿图1中的2-2线的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
[0019]图3是反射镜支架、致动器壳体和弹簧的分解立体图。(第1实施方式)
[0020]图4是图2的要部放大图。(第1实施方式)
[0021]图5是依次表示弹簧向嵌合支承部上的组装过程的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
[0022]标号说明
[0023]13:外壳,16:反射镜,17:反射镜支架,19:作为支承部件的壳体部件,20:接头,20a:球面部,21:嵌合支承部,22:弹簧,33:卡合部,34:侧壁部,35: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25]第1实施方式
[0026]首先,在图1和图2中,在安装于四轮乘用车辆的侧门上的基体部件11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着具有反射镜收纳凹部12的合成树脂制的外壳13,在所述外壳13上安装有:从所述反射镜收纳凹部12的相反侧覆盖该外壳13的镜罩14 ;以及以与该镜罩14的下端接连设置的方式从所述反射镜收纳凹部12的相反侧覆盖所述外壳13的下部的后部外壳15ο
[0027]在所述外壳13的开口部即所述反射镜收纳凹部12的开口端部,配置有用于视觉确认车辆的后方侧的反射镜16、以及保持该反射镜16的合成树脂制的反射镜支架17。
[0028]一并参照图3和图4,在所述外壳13内收纳并固定着致动器壳体18,该致动器壳体18中收纳着用于对所述反射镜支架17进行转动驱动的致动器(未图示),作为构成该致动器壳体18的一部分的支承部件的壳体部件19与所述反射镜支架17相对配置,在该壳体部件17上,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在末端部具有球面部20a的接头20。
[0029]另一方面,在所述反射镜支架17的与所述壳体部件19的对置面上,一体地设有与所述球面部20a嵌合的中空半球状的嵌合支承部21,用于保持所述球面部20a在该嵌合支承部21内的嵌合状态的环状弹簧22被嵌合安装于所述嵌合支承部21的外周。由此,保持所述反射镜16的所述反射镜支架17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致动器壳体18的所述壳体部件19上。
[0030]配置于所述接头20的下方的第1驱动轴23和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所述接头20的外侧方的第2驱动轴24从所述致动器壳体18的所述壳体部件19朝向所述反射镜支架17侧突出。第1和第2驱动轴23、24被收纳于所述致动器壳体18内的所述致动器而彼此独立地在轴向上驱动,与第1驱动轴23的一端部设置为一体的第1球状头部23a以能够进行摆头运动的方式嵌合于在所述反射镜支架17上设置的第1轴承部25中,与第2驱动轴24的一端部设置为一体的第2球状头部24a以能够进行摆头运动的方式嵌合于在所述反射镜支架17上设置的第2轴承部26中。
[0031]由此,通过第1驱动轴23的轴向进退作动而使得所述反射镜16和所述反射镜支架17前后倾动,并且通过第2驱动轴24的轴向进退作动而使得所述反射镜16和所述反射镜支架17在车宽方向上左右摆动。
[0032]相对于所述接头20,在第1驱动轴23的相反侧,在所述壳体部件19的上部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在末端具有呈大致U字状的第1分支部27a的第1限制突部27,相对于所述接头20,在第2驱动轴24的相反侧即车宽方向内侧,在所述壳体部件19上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在末端具有呈大致U字状的第2分支部28a的第2限制突部28。另一方面,相对于所述嵌合支承部21,在第1轴承部25的相反侧,在所述反射镜支架17上设置有与第1限制突部27的末端的第1分支部27a卡合的第1限制卡合部29,相对于所述嵌合支承部21,在第2轴承部26的相反侧,在所述反射镜支架17上设置有与第2限制突部28的末端的第2分支部28a卡合的第2限制卡合部30。在所述反射镜支架17向后方侧倾动时,在该反射镜支架17的上部接近所述壳体部件19侧时,第1限制突部27和第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