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191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电动汽车普遍存在整备质量较大,一次充电续航里程短,公里单位电耗较大的缺陷,有效降低车重是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一种重要因素。传统电动汽车大部分以钢铁、铝镁合金为材料,存在如下缺点:材料重量重,且车身连接结构一般采用冲压、焊接、涂装等工艺,存在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污染重等多项弊端。

复合材料的密度大约是铝镁合金的一半,是钢铁材料的五分之一,而力学性能与铝镁合金甚至钢材相当,因此复合材料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方向。然而,复合材料受力件的连接一般采用胶接和铆接的方式,存在强度不足的问题。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身连接结构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的车身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侧板及固定板。所述连接部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均包括一组装板及一对自所述组装板边缘延伸的限位板,所述组装板和所述限位板围设形成凹槽;所述组装板开设有贯穿的若干第一螺孔,所述纵梁的端部抵靠于所述横梁的其中一个限位板,且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的凹槽位于同一侧;所述侧板包括平板状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一侧延伸的组合凸台,所述组合凸台内嵌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盲孔,且所述组合凸台收容于所述横梁及所述纵梁的凹槽中;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组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凹槽相背的一侧;所述组合凸台、所述横梁和纵梁的组装板及所述固定板通过对应的所述盲孔、所述第一螺孔及所述第二螺孔组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车身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一对限位板之间还设有与所述一对限位板连接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三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车身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的一对限位板相互平行,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组装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限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车身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组合凸台抵靠于所述加强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车身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盲孔内装设有与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车身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若干螺钉,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三螺孔与所述组合凸台盲孔内的螺母配合,将所述固定板、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及所述侧板依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车身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结构胶,所述结构胶填充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所述组合凸台与所述凹槽、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车身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螺接与胶接配合的连接方式,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身连接结构分解图。

图2为车身连接结构车身骨架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区域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车身连接结构的连接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连接结构100,包括连接部10、侧板20和固定板30。

所述连接部10包括横梁101和纵梁102。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均包括一组装板11及一对自所述组装板11边缘延伸的限位板12,所述组装板11和所述限位板12围设形成凹槽13,所述组装板11开设有贯穿的若干第一螺孔14。所述纵梁102的端部抵靠于所述横梁101的其中一个限位板12上,且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的凹槽13位于同一侧。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的一对限位板12相互平行,且一对限位板12之间还设有与所述一对限位板12连接的加强板15,所述加强板15与所述组装板11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限位板12。所述加强板15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螺孔14对应的贯穿的第三螺孔16。所述加强板15对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起到稳固加强的作用。若干所述横梁101和若干所述纵梁102连接形成车身骨架。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采用拉挤工艺成型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型材,并结合空心设计,可以降低车身自重,达到轻量化的效果。

所述侧板20包括平板状主体部201及自所述主体部201一侧延伸的组合凸台202,所述组合凸台202内嵌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螺孔14对应的盲孔203,所述盲孔203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螺孔14对应的螺母204。所述组合凸台202收容于所述横梁101及所述纵梁102的凹槽13中,并抵靠于所述加强板15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20为复合材料制成的车厢板。

所述固定板30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的第一螺孔14对应的第二螺孔301,所述固定板30设于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的组装板11上且位于所述凹槽13相背的一侧。所述组合凸台202、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的组装板11及所述固定板30通过对应的所述盲孔203内的螺母204、所述第一螺孔14及所述第二螺孔301组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连接结构100还包括若干螺钉40,所述螺钉40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30的第二螺孔301、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组装板11上的第一螺孔14及所述加强板15上的第三螺孔16,与所述组合凸台202的盲孔203内的螺母204配合连接,将所述固定板30、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及所述侧板20依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结构100还包括结构胶50,所述结构胶50填充于所述横梁101与所述纵梁102、所述侧板20的组合凸台202与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的凹槽13、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与所述固定板30的连接处,对所述车身结构100起到固定和加强的作用。

组装时,首先,将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根据实际设计连接形成车身骨架,用所述结构胶50粘合固定;然后,将所述螺母204通过所述结构胶50安装于所述组合凸台202的盲孔203内;其次,将所述组合凸台202收容于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的凹槽13中,并抵靠于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的加强板15上,用所述结构胶50粘合;接着,所述固定板30通过所述结构胶50固定于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的组装板11上并位于所述凹槽13相背的一侧;最后,若干所述螺钉40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30的第二螺孔301、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组装板11上的第一螺孔14及所述加强板15上的第三螺孔16,与所述组合凸台202的盲孔203内的螺母204配合连接,将所述固定板30、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及所述侧板20依次组合在一起。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101及所述纵梁102可以不包括所述加强板15,所述组合凸台202收容于所述凹槽13中并抵靠于所述组装板11上,所述螺钉40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30的第二螺孔301及所述横梁101和所述纵梁102组装板11上的第一螺孔14,与所述组合凸台202的盲孔203内的螺母204配合连接,所述固定板30、所述横梁101和纵梁102的组装板11及所述侧板20依次组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车身连接结构采用螺接与胶接配合的连接方式,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