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行李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6986发布日期:2019-05-21 22:0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行李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共享行李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旅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行李的携带已经成为旅行的重要一个部分,目前最前沿的技术是在机场或火车站场所内有方便旅客在场所内活动的手拖式或手推式行李车,但只限于在场所内使用,对于目前较前沿的行李车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点:1.原行李车只限于场所内使用,比较局限,不能解决用户在去往火车站或机场途中的携带行李困难的困扰,尤其是对大件大量的,用户不方便随身携带的行李。2.原手拖式或手推式行李车,无智能性,用户体验性差,尤其是对力气比较小的女性或老年人或未成年人。另外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行李车的共享也成为了越来越被需求的趋势。

因此如果要解决上述问题,一个能够实现在机场或者公共场合里能自动跟着人走的行李车就非常有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验度高,智能度高且能适应各种复杂路面的行李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共享行李车,包括用于承载行李的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下方用于为车体提供动力的底盘;所述底盘周测设置有至少三组驱动系统,每个所述驱动系统均包括有多辐轮组和为所述多辐轮组提供驱动力的动力装置;所述多辐轮组包括有至少三个能独立转动的驱动轮和用于连接驱动轮的多辐支架,多辐支架一侧连接所述动力装置。

优选地,所述底盘有侧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端部连接有所述车体下端面的右侧,所述底盘的左侧与所述车体的左侧可转动连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是通过电缸驱动或者气缸驱动或者液压缸驱动。

优选地,所述底盘至少包括有下车盘和上盘盖,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下车盘上;所述下车盘上还设置有角度感应装置,角度感应装置一侧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幅度。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采用轮毂电机实现独立转动;所述车体周测设置有若干个LED屏;所述底盘的周测设置有若干个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所述下车盘内还设置有称重模块和电池组。

优选地,所述车体和底盘上设置有自动驾驶共享系统,自动驾驶共享系统至少包括有自动行驶模块、自动跟踪模块、扫码模块和起停模块,所述自动行驶模块和自动跟踪模块用于承载行李并自动跟着用户行驶;所述起停模块用于上锁或者开锁所述共享行李车。

优选地,所述共享行李车上设置有计重模块、计时模块和自动结算系统;所述计重模块用于对行李称重,所述计时模块用于感应行李车行走的工作时间,并通过所述计重模块和计时模块,根据大数据平台的数据统筹管理,自动结算费用。

优选地,所述自动跟踪模块上设置有激光雷达模块和超宽带天线模块,用于自动跟踪和自动避障:对跟踪对象或其他障碍物的自动测距,并根据收发信号信息判断执行避让障碍或保持跟踪距离。

优选地,所述自动驾驶共享系统还包括北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用于进行路线规划和系统导航:根据用户注册地址和目的地地址,自动规划行驶路线,结合用户选择,可以预约并在区域内远程召唤行李车,执行目标路线,用户亦能随时查看路线进程进度。

优选地,所述共享行李车还包括储电供电装置,用于向共享用户提供充电功能;所述共享行李车还包括电量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共享行李车待机状态时,自行检测自身电量情况,并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自行行驶到充电区域完成充电,并自行行驶回归待机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行李车融入共享经济的大潮,顺应时代的发展,智能化程度高,提升用户的体验,使旅行变得更加容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更贴近现实。

2、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能够适应多种地形的行李车,而且在跨越障碍的时候,还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车体自身的平衡,不至于因颠簸造成行李车内的行李因颠簸造成损坏。

3、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现在机场等其他公共场合里让行李跟着人走,还能够自动的跨越障碍。彻底结束了人背着行李走的时代。进一步的改变了人在旅行途中的因搬运行李而带来的劳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二;

图3是图2隐藏上盘盖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共享行李车的爬坡状态图;

图5是行李车共享系统执行步骤的用户注册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6是行李车共享系统预约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7是行李车共享系统共享使用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8是行李车共享系统行李车自动归为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9是行李车共享系统行李车充电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中:1-车体;2-底盘;3-升降机构;21-驱动轮;22-多辐支架;23-下车盘;24-上盘盖;25–角度感应装置;26-控制器;41-LED屏;42-摄像头;43-超声波雷达;44-称重模块;45-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9所示,一种共享行李车,包括用于承载行李的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1下方用于为车体1提供动力的底盘2;所述底盘2周测设置有至少三组驱动系统,每个所述驱动系统均包括有多辐轮组和为所述多辐轮组提供驱动力的动力装置;所述多辐轮组包括有至少三个能独立转动的驱动轮21和用于连接驱动轮21的多辐支架22,多辐支架22一侧连接所述动力装置。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能够适应各种路面的行李车。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只有三套驱动系统,那驱动系统的排布可以参考目前三轮车的轮胎排布。优选的,驱动系统的数量是四个其分布的方式可以参考目前四轮汽车的排布。多辐轮组的设计能够在遇到台阶或者凹凸不平的路上时,可以具有跨越障碍的能力,同时因为每个动力装置都可以设计成相对独立的,所以在程序控制下,可以根据情况独立的控制每个动力装置的运行。这样的设计可以尽可能的根据情况驱动对应的动力装置从而使得多辐轮组可以用最优化的方式跨过障碍物。

关于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多辐轮组,优选地多辐支架22可以是三辐均布的形式每个驱动轮21之间的夹角是120度,也可以是四辐均布的形式每个驱动轮21之间的夹角是90度,也可以通过调整每个驱动轮21之间的夹角实现在转动过程中人让整个车子的运行更加平稳。

再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前方的道路是平路的,就可以由靠近地面的驱动轮21根据自带的动力机构进行驱动,如果遇到需要爬坡的地方,此时所述动力装置就可以驱动多辐支架22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行李车运行。

此时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独立转动的驱动轮21可以采用轮毂电机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在驱动轮21连接一个普通电机实现,具体的电机带动一个驱动轮21实现转动,或者在车辆技术领域中遇到驱动一个轮子旋转的方式多种多样,这里不多做赘述。具体可以参考[中国实用新型]CN201120245105.5所公开的一种婴儿车。

优选地,所述底盘2有侧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的上端部连接有所述车体1下端面的右侧,所述底盘2的左侧与所述车体1的左侧可转动连接设置。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在跨越障碍过程中,能够让车体1尽可能保持水平的一种方式,如在跨越台阶时,必然有一个右高左低的过程。而此时通过升降机构3,将车体1左侧抬起,这样就可以在跨越障碍物时随着始终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可转动连接设置”可以是在底盘左侧的上部成型有转孔,在车体1左侧的下部成型有转轴,通过轴孔的配合实现可转动的连接。还可以在车体1和底盘的连接处用合页连接,从而实现可转动的连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3是通过电缸驱动或者气缸驱动或者液压缸驱动。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升降机构3的工作原理。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电缸是将伺服电机与丝杠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产品,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同时将伺服电机最佳优点-精确转速控制,精确转数控制,精确扭矩控制转变成-精确速度控制,精确位置控制,精确推力控制;实现高精度直线运动系列的全新革命性产品。同时利用气缸或者液压缸实现将一个物体顶起是现有技术,这里不多做赘述。

优选地,所述底盘2至少包括有下车盘23和上盘盖24,所述升降机构3设置在下车盘23上;所述下车盘23上还设置有角度感应装置25,角度感应装置25一侧连接有控制器26,控制器26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3的升降幅度。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如何控制车体1保持水平的方式。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角度感应装置25可以是一种测距设备,如超声波测距、或者电子类: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涡流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感应同步器、光栅、容栅、磁栅、北斗等等;也可以是一种角度传感器。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器26是一种PLC芯片组,将角度感应装置25传输回来的数据转化成所述升降机构3的升降幅度,也就是电缸或液压缸或气缸顶起车体1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21采用轮毂电机实现独立转动;所述车体1周测设置有若干个LED屏41;所述底盘2的周测设置有若干个摄像头42和超声波雷达43;所述下车盘23内还设置有称重模块44和电池组45。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驱动轮21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轮毂电机技术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因此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轮毂电机技术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00年,保时捷就首先制造出了前轮装备轮毂电机的电动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技术在矿山运输车等领域得到应用。而对于乘用车所用的轮毂电机,日系厂商对于此项技术研发开展较早,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包括通用、丰田在内的国际汽车巨头也都对该技术有所涉足。目前国内也有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开始研发此项技术,在2011年上海车展展出的瑞麒X1增程电动车就采用了轮毂电机技术,因此这里不多做赘述。

优选地,所述车体1和底盘2上设置有行李车共享系统,行李车共享系统至少包括有自动行驶模块、自动跟踪模块、扫码模块和起停模块,所述自动行驶模块和自动跟踪模块用于承载行李并自动跟着用户行驶;所述起停模块用于上锁或者开锁所述共享行李车。

优选地,所述共享行李车上设置有计重模块、计时模块和自动结算系统;所述计重模块用于对行李称重,所述计时模块用于感应行李车行走的工作时间,并通过所述计重模块和计时模块,根据大数据平台的数据统筹管理,自动结算费用。

优选地,所述自动跟踪模块上设置有激光雷达模块和超宽带天线模块,用于自动跟踪和自动避障:对跟踪对象或其他障碍物的自动测距,并根据收发信号信息判断执行避让障碍或保持跟踪距离。

优选地,所述行李车共享系统还包括北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用于进行路线规划和系统导航:根据用户注册地址和目的地地址,自动规划行驶路线,结合用户选择,执行目标路线,用户亦能随时查看路线进程进度。

优选地,所述共享行李车还包括储电供电装置,用于向共享用户提供充电功能;所述共享行李车还包括电量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共享行李车待机状态时,自行检测自身电量情况,并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自行行驶到充电区域完成充电,并自行行驶回归待机位。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共享行李车如何能实现共享的原理构成。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行李车共享系统有一部分是可以放在车体1上,如扫码模块等。其他的诸如自动行驶模块、自动跟踪模块和起停模块优选地可以放在底盘2上。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无人驾驶的作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行驶模块可以参考[中国发明,中国发明授权]CN201310454297.4所公开的一种控制车辆行驶的方法和装置;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跟踪模块可以参考[中国实用新型]CN201721000835.2所公开的一种自动跟人移动的旅行箱。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起停模块、扫码模块、计重模块、计时模块和自动结算系统均属于目前机电一体化趋势下的常规技术,这里不多做赘述。优选地,本行李车共享系统还具有如图5-图9所示的逻辑示意框图,而此运行系统还能够用于本共享行李车的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