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调节锁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8261发布日期:2019-10-09 00:17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管柱调节锁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调节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渐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日渐提高,为了满足不同体型人群在驾驶时的舒适性,方向盘前后上下调节成渐渐成为了主流配置。方向盘调节其实是转向管柱的前后上下调节,调节到合适位置后,固定管柱的方式五花八门,稳定牢靠的固定装置是安全的保证,一旦固定不够牢靠,在汽车发生碰撞的时候,驾驶员就可能受到方向盘和管柱的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如图3和图4所示,现有技术管柱调节锁紧结构,在依靠凸台啮合提升夹紧力的同时,其角度调节固定方式大多采用齿条啮合方式,锁紧结构两端设有两片带齿的弹片,两边固定支架上均冲压两条突出来的齿条。调节手柄松开时,弹片上两支点间抵住在支架上,将带齿部分抬起,方便管柱进行角度调节,调节手柄拉紧时,弹片7上垫片向中间收紧,将弹片压平与支架平面贴合,这时弹片上齿与支架上冲压出来的凸齿啮合,这时管柱固定牢靠,管柱沿角度调节方向不会出现晃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太可能使弹片上齿与齿条突齿完全啮合,经常是弹片在下压得时候,弹片齿压在凸齿上,两者并不能啮合,该结构实际作用为零,转向管柱在角度调节方向固定全靠凸台啮合的夹紧力,驾驶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管柱调节锁紧结构,以达到可保证锁紧完全啮合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转向管柱调节锁紧结构,包括一对锁紧支架和穿过一对锁紧支架的锁紧轴以及与锁紧轴一端部相连的手柄,所述锁紧支架上设有齿条,锁紧轴上设有与齿条相适配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为弧形弹片,弧形弹片的边缘设有用于与齿条相啮合的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弹片的边缘与锁紧支架相接触。

所述齿结构为条形齿。

所述锁紧轴另一端部设有用于压紧弹性片的垫片。

所述锁紧支架上齿条为凸出齿条,凸出齿条为相对设置的一对,弹性片位于一对凸出齿条之间。

所述垫片对应齿条侧的边缘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转向管柱调节锁紧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证手柄每次拉紧时齿条和弹性片能完全啮合,保证转向管柱在角度调节方向固定牢靠,提高了锁紧结构的安全性,提升了驾驶员的行驶安全性;并且结构简单,改进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片示意图。

图3为现有锁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弹片示意图。

图中:

1.转向管柱、2.锁紧支架、3.手柄、4.齿条、5.弹性片、6.垫片、7.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转向管柱调节锁紧结构,包括一对锁紧支架2和穿过一对锁紧支架的锁紧轴以及与锁紧轴一端部相连的手柄3,通过一对锁紧支架对转向管柱1锁紧定位,锁紧支架2上设有齿条4,锁紧轴上设有与齿条相适配的弹性片5,弹性片5为弧形弹片,弧形弹片的边缘设有用于与齿条相啮合的齿结构。

弧形弹性片可弹性变形,能够保证手柄每次拉紧时齿条和弹性片能完全啮合,保证转向管柱在角度调节方向固定牢靠,提高了锁紧结构的安全性,提升了驾驶员的行驶安全性;并且结构简单,改进成本低。

弧形弹片的边缘与锁紧支架相接触,弧形弹片中间向外凸起。锁紧轴另一端部设有用于压紧弹性片的垫片6,垫片6对应齿条侧的边缘为平面;压紧可靠稳定。

齿结构为条形齿。锁紧支架上齿条为凸出齿条,凸出齿条为相对设置的一对,弹性片位于一对凸出齿条之间,弹性片对应每个凸出齿条侧均设有齿结构,锁紧稳定可靠。

弹性片5为一矩形,矩形的长边为齿状,有一定弧度。当手柄松开时,两侧弹性片维持原状,弹性片呈弯曲状,两长边的齿抵在支架面上,弹性片中间部分抵在垫片上,由于弹片是弯曲的,弹片齿并不会与支架上的凸齿干涉,方便了管柱进行角度调节。

当用户将管柱调节到适宜角度时需要固定,当渐渐拉紧手柄时,夹紧垫片向中间收紧,弹性片在垫片挤压下渐渐压平,发生形变。在弹性片渐渐压平的过程中,弹性片齿始终是抵在支架面上并向两边伸长,渐渐与凸齿啮合,最后固定牢靠。

本实用新型弹性片在二者齿未对其时,由于弹片齿一直抵在支架平面上,在弹性片逐渐下压得时候,弹片的齿尖会沿着凸齿得齿边进行微小的移动(最多移动半个齿的距离),在弹片压平的时候,弹片得齿与凸齿完全啮合,等于是将弹片齿推入凸齿使二者啮合。也就是说即使用户在调好时,此时弹性片齿与凸齿并不在完全啮合位置时,当用户拉紧手柄时,就相当于是将弹性片的齿推入到凸齿使二者啮合,此时管柱会角度会微微变动(最多半个凸齿距离),用户并不能察觉出来,但是却能保证每次拉紧手柄时,弹性片齿能与凸齿完全啮合牢固,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不存在弹性片齿压在凸齿上的情况。

上述仅为对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