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部车身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056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后部车身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后部车身加强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3年12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157537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合并于此通过引用而用作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强后部车身的结构。更加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加强后部车身的结构,其通过多环结构可以改进碰撞性能,扭曲强度,乘坐舒适性,以及驾驶稳定性。
【背景技术】
[0004]一般而言,车辆的后部车身可以包括:后地板面板,其通过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长而形成乘客室和行李厢的底部,并且后柱、后车轮外罩以及后部组合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后地板面板的两侧处沿车辆的纵向方向依次布置到后部。
[0005]后面板横穿构件和横向构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长,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的后部处布置在备胎后井的上方,从而增加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强度。
[0006]此外,后顶盖侧板(quarter panel)布置在后柱和后车轮外罩的上方,并且形成车辆的顶棚的上边梁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布置在后顶盖侧板之前。
[0007]然而,在该后部车身结构中,上边梁与后顶盖上侧板(quarter upper panel)没有连接,并且后部组合件与后顶盖上侧板也没有连接,也就是说,后部车身的若干部件没有稳固连接,从而后部车身的连接强度和扭曲强度较低,乘坐舒适性和驾驶稳定性降低,并且难以有效应对后部碰撞。
[0008]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强后部车身的结构,其优点在于通过使用多环结构进而将后部车身的若干部件整体连接,从而构造为通过在后部碰撞时有效分布和吸收冲击能量而使乘客更加安全;通过增加后部车身的连接强度和扭曲强度而改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稳定性;并通过增加位于车轮外罩中的后悬挂的车身输入点强度而提升车身的驱动稳定性。
[0010]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用于加强后部车身的结构可以包括:上边梁,所述上边梁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形成车辆的顶棚,所述车辆的顶棚可以覆盖并联接至后顶盖侧板,所述后顶盖侧板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向后延伸并联接至后柱、后车轮外罩和后部组合件的上部,其中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的上边梁的后端部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联接至后顶盖侧板的后端部。
[0011]所述用于加强后部车身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部分,上边梁的后端与后顶盖侧板的后端在该第一连接部分联接,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处,后车轮外罩加强构件的上端部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支架而被联接,而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后车轮外罩加强支架的下端部可以联接至后车轮外罩,用以加强后车轮外罩。
[0012]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后部加强构件的下端部可以联接至后部侧面构件在纵向方向上的后端部,所述后部侧面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后部加强构件的上端部可以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支架。
[0013]用于加强后部车身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连接部分,其中后部加强构件的下端部可以通过第二连接支架而联接至后部侧面构件的后端部,而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后面板横穿构件的一个端部可以联接至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从而可以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分。
[0014]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后部加强构件的下端部可以联接至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横向构件。
[0015]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可以联接至后部组合件。
[0016]所述后部侧面构件可以联接至后地板面板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后地板面板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形成车辆的内部地板和行李厢的地板,备胎井形成用于备胎的空间,其可以在后地板面板处形成,后柱可以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竖直延伸,并联接后部侧面构件,后车轮外罩可以联接至后柱,而后部组合件可以联接至后车轮外罩。
[0017]第一环结构可以通过将所述后柱与上边梁连接而形成,第二环结构可以通过将后顶盖侧板与上边梁连接而形成,可以形成连接后车轮外罩、车轮外罩加强构件和后顶盖侧板的第三环结构,可以形成将后部侧面构件与后部加强构件连接并将后部组合件与车轮外罩加强构件连接的第四环结构,可以形成连接备胎井的第五环结构,可以形成连接后面板横穿构件、后部加强构件和横向构件的第六环结构,并且可以形成连接横向构件、后部加强构件和后部上车身的第七环结构。
[00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加强后部车身的结构,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的后上边梁的后端部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至后顶盖内部上构件的后端部,后上边梁的后端部、后顶盖内部上构件的后端部以及后部组合件的前端部整体连接,后顶盖内部上构件的后端部和后部组合件的前端部整体连接,并且后部加强构件的下端部与后部侧面构件、后面板横穿构件和横向构件整体连接,从而形成多环结构。因此,后部车身的上下和左右连接强度以及扭曲强度有效增加。
[0019]因此,在车辆后部碰撞时施加至后部车身的冲击能量通过后部车身的部件而被有效地分布并吸收,从而有可能使得乘客更加安全,并使车辆的车身在移动时保持稳定。因此,有可能提升驾驶稳定性和驱动稳定性。
[0020]此外,在车轮外罩中的后悬挂系统输入点强度增加,从而后悬挂系统稳定地支撑车身并且能够改进乘坐舒适性。
[0021 ]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选实施方案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0022]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衍生于非石油能源的燃料)。如在本文中所引用的,混合动力车辆为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既具有汽油动力又具有电动力的车辆。
[0023]在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得以更为具体地阐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加强后部车身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5]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后部加强构件的上连接部分的视图。
[0026]图3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后部加强构件的下连接部分的视图。
[0027]附图中所设定的附图标记可以包括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讨论的如下元件的标记。
[0028]应理解的是,附图呈现了描述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的一定程度的简化表示,从而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定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尺寸、定向、位置以及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意图的应用以及使用环境所确定。
[0029]图中,附图标记在附图的几幅图片中指代本发明的相同或等效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在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与示例性实施例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同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中。
[0031]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从而使得本发明所属的发明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所述示例性实施方案。
[0032]参考图1,后部车身结构可以包括后地板面板10,后地板面板10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形成后地板和行李厢的底部。
[0033]后部侧面构件20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附接至后地板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