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浸桨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7464阅读:16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浸桨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具体说是船舶的螺旋桨传动装置。适用于半浸桨船舶的螺旋桨传动。
背景技术
半浸桨因其一半桨叶浸在水中而得名。当船舶高速航行时,半浸桨的吃水深度会发生变化,如不进行调节就会降低螺旋桨的推进效率。
传统的半浸桨传动装置主要由主机、减速机和螺旋桨构成,主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减速机的输出轴直接与螺旋桨的桨轴相接。由于减速机的输出轴直接与螺旋桨的桨轴相接,使得其桨叶的吃水深度在出厂时已经确定,因此,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不能调节,推进效率不高。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浸桨传动装置。这种半浸桨传动装置,吃水深度可调,推进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半浸桨传动装置,包括主机、减速机和螺旋桨,主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所说螺旋桨由桨叶和桨轴构成。其结构特点是桨轴与减速机间有下球关节,该下球关节含有下球座。所说下球座为圆筒形,其一端固定在船舶尾板上,其内腔为球形并安装有下球体。下球体与下球座间呈活动配合。下球体上有径向通孔,该径向孔的一端孔壁延伸至下球座之外并靠近桨轴一侧,桨轴的无桨叶一端从下球体的径向通孔延伸端穿入下球体后借助万向接头和前轴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销接。桨轴与下球体的径向通孔延伸端间和前轴与下球座间均有轴承。下球关节上方有上球关节,该上球关节含有上球座,上球座亦为圆筒形,其一端固定在船尾板上,其内腔亦为球形且装有上球体。上球体上亦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固定有纵倾油缸纵倾油缸的活塞杆外伸端伸向桨叶一侧。桨轴之上有支架,支架一端固定在桨轴有桨叶的一端上,另一端与纵倾油缸的活塞杆外伸端相销接。纵倾油缸的非活塞杆一端有旋转油缸,该旋转油缸的活塞杆轴向与纵倾油缸的活塞杆轴向相垂直,其一端铰接在船尾板的内侧,另一端借助波叉与纵倾油缸的非活塞杆一端相连接。
为提高下球关节的密封效果,下球座与桨轴间有锥形波纹管,该锥形波纹管的小、大端分别呈密封状固连在桨轴上和下球座的相应端上。
为提高上球关节的密封效果,上球座与纵倾油缸的活塞杆外伸端间亦有锥形波纹管,该锥形波纹管的小、大端分别呈密封状固定在纵倾油缸的活塞杆外伸端和邻近活塞杆外伸端的下球座一端上。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半浸桨传动装置其桨轴与减速间有下球关节,下球关节上方有上球关节,上关节中的上球体上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固定有纵倾油缸,纵倾油缸的活塞杆外伸端伸向桨叶一侧。桨轴之上有支架,支架一端固定在桨轴有桨叶的一端上,另一端与纵倾油缸的活塞杆外伸端相销接。改变纵倾油缸的活塞杆长度,活塞杆就会随上球体的旋转而上、下摆动,并由支架带动桨轴绕下球体的球心上、下摆动,从而实现了桨叶的吃水深度调节。由于桨叶的吃水深度可以调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其推进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浸桨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半浸桨传动装置含有主机12、减速机11和螺旋桨,其中的主机12和减速机11均安装在船体内。主机12的输出轴与减速机11的输入轴相连。所说螺旋桨由桨叶1和桨轴2构成。桨轴2与减速机11间设置有下球关节,该下球关节由下球座16和下球体17组成。其中的下球座16为圆筒形,其一端固定在船尾板8上,其内腔为球形腔,下球体17呈活动状安装在该球形腔内。下球体17上有径向通孔,该径向孔的一端孔壁延伸至下球座16之外并靠近桨轴2一侧,桨轴2的无桨叶一端从下球体17的径向通孔延伸端穿入下球体17后借助一万向接头15与前轴14的一端相接,而前轴14的另一端则通过一万向联轴器13与减速机11的输出轴相销接。其中,下球体17上的径向通孔直径远远大于桨轴2、万向接头15和前轴14的直径,以便使桨轴2、万向接头15和前轴14与下球体17的径向孔间呈活动配合。在桨轴2与下球体17的径向通孔延伸端间、前轴14与下球座16间均安装有轴承18。
下球关节上方设置有上球关节,该上球关节含有上球座7。所说上球座7亦为圆筒形,其一端固定在船尾板8上,其内腔亦为球形且装有上球体6。上球体6上亦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固定有纵倾油缸10,纵倾油缸10的活塞杆外伸端伸向桨叶1一侧。桨轴2之上有支架3,该支架为近似的直角三角形,其一个锐角与桨轴2有桨叶1的一端相固连,其另一个锐角通过销轴4与纵倾油缸10的活塞杆端部相铰接,而其直角则抵靠在桨轴2与下球关节的连接处。纵倾油缸10的非活塞杆一端有旋转油缸19,该旋转油缸的活塞杆轴向与纵倾油缸10的活塞杆轴向相垂直,其一端铰接在船尾板8的内侧,另一端借助拨叉9与纵倾油缸10的非活塞杆一端相连接。
为提高下球关节的密封效果,在下球座16与桨轴2间设置有锥形波纹管5,该锥形波纹管的小、大端分别呈密封状固连在桨轴2上和下球座16的相应端上。
为提高上球关节的密封效果,在上球座7与纵倾油缸10的活塞杆外伸端间亦设置有锥形波纹管5,该锥形波纹管的小、大端分别呈密封状固定在纵倾油缸10的活塞杆外伸端和邻近活塞杆外伸端的下球座7一端上。
权利要求1.半浸桨传动装置,包括主机(12)、减速机(11)和螺旋桨,主机(12)的输出轴与减速机(11)的输入轴相连,所说螺旋桨由桨叶(1)和桨轴(2)构成;其特征在于桨轴(2)与减速机(11)间有下球关节,该下球关节含有下球座(16);所说下球座(16)为圆筒形,其一端固定在船舶尾板(8)上,其内腔为球形并安装有下球体(17);下球体(17)与下球座(16)间呈活动配合;下球体(17)上有径向通孔,该径向通孔的一端孔壁延伸至下球座(16)之外并靠近桨轴(2)一侧,桨轴(2)的无桨叶一端从下球体(17)的径向通孔延伸端穿入下球体(17)后借助一万向接头(15)和前轴(14)与减速机(11)的输出轴相销接;桨轴(2)与下球体(17)的径向通孔延伸端间和前轴(14)与下球座(16)间均有轴承(18);下球关节上方有上球关节,该上球关节含有上球座(7),上球座(7)亦为圆筒形,其一端固定在船尾板(8)上,其内腔亦为球形且装有上球体(6);上球体(6)上亦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固定有纵倾油缸(10),纵倾油缸(10)的活塞杆外伸端伸向桨叶(1)一侧;桨轴(2)之上有支架(3),支架(3)一端固定在桨轴(2)有桨叶(1)的一端上,另一端与纵倾油缸(10)的活塞杆外伸端相销接;纵倾油缸(10)的非活塞杆一端有旋转油缸(19),该旋转油缸的活塞杆轴向与纵倾油缸(10)的活塞杆轴向相垂直,其一端铰接在船尾板(8)的内侧,另一端借助一拨叉(9)与纵倾油缸(10)的非活塞杆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浸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球座(16)与桨轴(2)间有锥形波纹管(5),该锥形波纹管的小、大端分别呈密封状固连在桨轴(2)上和下球座(16)的相应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浸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球座(7)与纵倾油缸(10)的活塞杆外伸端间亦有锥形波纹管(5),该锥形波纹管的小、大端分别呈密封状固定在纵倾油缸(10)的活塞杆外伸端和邻近活塞杆外伸端的下球座(16)一端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半浸桨传动装置。它包括主机、减速机和螺旋桨,主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螺旋桨的桨轴与减速机间有下球关节,该下球关节的一端固定在船舶尾板上,其内腔有下球体。下球体上有径向通孔,桨轴一端穿入下球体后借助万向接头和前轴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销接。下球关节上方有上球关节,上球关节的上球座一端固定在船尾板上,其内腔有上球体。上球体上亦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有纵倾油缸,纵倾油缸的活塞杆外伸端伸向桨叶一侧。桨轴之上有支架,支架一端固定在桨轴有桨叶的一端上,另一端与纵倾油缸的活塞杆外伸端相销接。这种半浸桨传动装置,吃水深度可调,推进效率高。适用于半浸桨船舶的螺旋桨传动。
文档编号B63H5/00GK2887749SQ20052013969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1日
发明者尤学兴, 凌卫亚, 吴幼华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