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吨包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7887阅读:1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体吨包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体拆包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粉体吨包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粉体材料或粉体燃料的广泛应用,吨包成为大宗粉剂商品运输的主要器具,吨包产品便于库存码放,运输要求低,使用灵活,但吨包包装成本高、粉剂产品长距离长时间存放易结块、卸料过程粉尘污染严重等因素屡受诟病。

目前,市场上公开的吨包粉体卸料主要由起吊装置、挤压装置、缓冲斗以及缓冲斗内部收尘装置组成,在拆包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1)拆包卸料效率低。为保证吨包结构力学性能,下料口制做的较小,单纯依靠挤压装置难以将结块的粉体顺利下料,尤其是有塑料内胆的吨包。

(2)粉体物料的分散性较差。长途运输和码垛堆放极易将本就具有团聚性质的粉体物料进一步结块,导致气力输送系统发生堵塞、降低使用过程中粉体的分散性,影响产品质量。

(3)粉尘污染严重。现有拆包机仅考虑在下料过程中粉尘的外扬,遗漏了下料结束后人工取袋环节。因粉体的粒径较小,容易悬浮在空气中但肉眼难以清楚观察到,残留在吨包边缘或袋角的粉粒在取袋时外扬,造成数以百万计的微粒悬浮,长时间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易患有尘肺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体吨包卸料装置,以克服传统拆包机的低效率、粉体物料结块和人工取袋时的粉尘污染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体吨包卸料装置,包括外侧通过支撑钢构支撑固定的缓冲斗,缓冲斗下端设有缓冲斗出料口,缓冲斗出料口下端连接有输送装置,缓冲斗上端设有缓冲斗进料口,缓冲斗进料口上端两侧安装有挤压装置,挤压装置上端设有集尘装置,缓冲斗进料口内安装有流化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斗呈V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安装在缓冲斗进料口上端两侧的挤压板,挤压板一端通过螺栓与缓冲斗进料口上端的挤压板固定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挤压气缸。

进一步的,挤压气缸下端通过挤压气缸支撑架固定在支撑钢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钢构上的集尘罩。

进一步的,所述流化装置包括安装在缓冲斗进料口中心的流化喷头支撑骨架,流化喷头支撑骨架上固定有流化钢管。

进一步的,流化钢管下端设有流化气体进口,流化钢管上端设有流化喷头。

进一步的,流化喷头支撑骨架与流化钢管呈倒V型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支撑钢构上端安装有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处于缓冲斗进料口正上方。

进一步的,其中缓冲斗上端设有多个缓冲斗进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粉体吨包卸料装置,通过在缓冲斗外侧通过支撑钢构支撑固定,在缓冲斗下端设有缓冲斗出料口,缓冲斗出料口下端连接有输送装置,在缓冲斗上端设有缓冲斗进料口,缓冲斗进料口上端两侧安装有挤压装置,通过在进料口上端设置挤压装置,能够加快粉料的下料速度,挤压装置上端设有集尘装置,保证外扬粉尘二次收集,降低操作现场环境扬尘,缓冲斗进料口内安装有流化装置,能够实现被挤压物料的流化,加快粉体的下落速度,提高吨包卸粉效率,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对储运过程中造成挤压结块的吨包产品,有效消除结块造成的下料不畅,改变粉体在气力输送过程中的流动特性,实现吨包完整回收再利用,降低产品包装成本。

进一步的,流化喷头支架呈椎体布置,吨包下料至一定高度,可将吨包下料口撑开且流化碰头深入吨包内部,高速气流对包内煤粉冲刷并保持吨包处于微正压,有利于粉体下落,提高下料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流化装置正视图;

图中:1.支撑钢构;2.集尘罩;3.集尘罩出口;4.挤压板;5.流化喷头;6.缓冲斗收尘出口;7.流化气体进口;8.缓冲斗进料口;9.流化喷头支撑骨架;10.缓冲斗;11.缓冲斗出料口;12.输送装置;13.挤压板固定轴;14.挤压气缸;15.挤压气缸支撑架;16.起吊装置;17.流化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粉体吨包卸料装置,包括呈V型结构的缓冲斗10,缓冲斗10外侧通过支撑钢构1支撑固定,缓冲斗10下端设有缓冲斗出料口11,缓冲斗出料口11下端连接有输送装置12,缓冲斗10上端设有缓冲斗进料口8,缓冲斗进料口8上端两侧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安装在缓冲斗进料口8上端两侧的挤压板4,挤压板4一端通过螺栓与缓冲斗进料口8上端的挤压板固定轴13连接,挤压板4另一端连接有挤压气缸14,挤压气缸14下端通过挤压气缸支撑架15固定在支撑钢构1上;挤压装置上端设有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钢构1上的集尘罩2;缓冲斗进料口8内安装有流化装置,所述流化装置包括安装在缓冲斗进料口8中心的流化喷头支撑骨架9,流化喷头支撑骨架9上固定有流化钢管17,流化钢管17下端设有流化气体进口7,流化钢管17上端设有流化喷头5,流化喷头支撑骨架9与流化钢管17呈倒V型固定安装。支撑钢构1上端安装有起吊装置16,起吊装置16处于缓冲斗进料口8正上方,其中缓冲斗10上端设有多个缓冲斗进料口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步骤作进一步说明:

缓冲斗进料口连接输送装置,缓冲斗进料口与缓冲斗连通,挤压装置位于缓冲斗进料口两侧,挤压板固定轴固定在支撑钢构上,挤压气缸一端连接挤压板,另一点固定于挤压气缸支撑架,起吊装置位于缓冲斗出料口的正上方,上述装置以及起吊后的吨包的垂直中心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流化装置安装于缓冲斗进料口中心位置,流化装置由流化喷头支撑骨架和流化钢管焊接而成,呈锥体布置,流化钢管底端流化气体进口接气源,另一端为流化喷头;集尘罩布置在缓冲斗进料口及挤压板外侧,集尘罩出口与缓冲斗收尘出口连接并进入收尘器,保证缓冲斗内和缓冲斗进料口外侧为负压状态,缓冲斗内的粉尘与外扬粉尘均被收集至收尘器。流化喷头支架呈椎体布置,吨包下料至一定高度,可将吨包下料口撑开且流化碰头深入吨包内部,高速气流对包内煤粉冲刷并保持吨包处于微正压,有利于粉体下落,加快粉体下落速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