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847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绞纱络筒机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适用于对绞纱络筒机进行高效、稳定的转动供料作业。



背景技术: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而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络筒的工作原理络筒的工作时改变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通过络筒将容量较少的管纱(或绞纱)连接起来,做成容量较大的筒子,一只筒子的容量相当于二十多只管纱。筒子可用于整经,并捻,卷纬,染色,无梭织机上的纬纱以及针织用纱等,这些工序如果直接使用管纱会造成停台时间过多,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所以增加卷装容量是提高后道工序生产率和质量的必要条件。清除纱线上的疵点,改善纱线品质,棉纺厂生产的纱线上存在着一些疵点和杂质,比如粗节,细节,双纱,弱捻纱,棉结等,络筒时利用清纱装置对纱线进行检查,清除纱线上对织物的质量有影响的疵点和杂质,提高纱线的均匀度和光洁度,以利于减少纱线在后道工序中的断头,提高织物的外观质量,纱线上的疵点和和杂质在络筒工序被清除是最合理的,因为络筒时每只筒子的工作是独立进行的,在某只筒子处理断头时,其它筒子可以不受影响继续工作。

传统绞纱络筒机的纱线供料结构,其安装在绞纱络筒机的上方,一方面位置高,操作换纱、接头等作业不便,因安装位置高也提高了操作者上纱、换纱作业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其供料作业时纱线张力大、易出现断头,同时过大的张力也使得络筒纱线不均匀且成型不美观等现象,而在纱线供料结构的固定中需要一种稳定的转动结构,以提高纱线作业生产的质量,现有转动结构已不能满足现有绞纱络筒机的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其设计结构合理,作业时保证具有合适的供料张力,使得纱线均匀、管纱美观和纱线无断裂现象,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包括定位圈,及设置在定位圈上的支撑柱,其中,定位圈与动定位板之间利用第一定位螺栓固定连接,及设置在支撑柱一端上的一组轴承,及两端分别与轴承连接的转管,及分别设置在转管两端的一组支撑绕杆定位圈,及分别设置在支撑绕杆定位圈上的若干个支撑绕杆,其中,转管与支撑绕杆定位圈之间通过第二定位螺栓固定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柱上且位于定位圈一侧的限位套,及连接支撑柱与限位套的连接固定螺栓。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撑绕杆定位圈外侧的一组条形限位板,其中,条形限位板、支撑绕杆定位圈和转管之间通过第二定位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作业时保证具有合适的供料张力,使得纱线均匀、管纱美观和纱线无断裂现象,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与动定位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支撑柱、2-定位圈、3-限位套、4-固定螺栓、5-轴承、6-转管、7-支撑绕杆定位圈、8-支撑绕杆、9-条形限位板、10-第二定位螺栓、11-第一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包括 定位圈2,及设置在定位圈2上的支撑柱1,其中,定位圈2与动定位板之间利用第一定位螺栓11固定连接,及设置在支撑柱1一端上的一组轴承5,及两端分别与轴承5连接的转管6,及分别设置在转管6两端的一组支撑绕杆定位圈7,及分别设置在支撑绕杆定位圈7上的若干个支撑绕杆8,其中,转管6与支撑绕杆定位圈7之间通过第二定位螺栓10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柱1上且位于定位圈2一侧的限位套3,及连接支撑柱1与限位套3的连接固定螺栓4,其中,限位套3与定位圈2还通过第一定位螺栓11连接,提高固定连接控制的稳定性和控制的精准度;应用于绞纱络筒机高效供料结构的转动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撑绕杆定位圈7外侧的一组条形限位板9,其中,条形限位板9、支撑绕杆定位圈7和转管6之间通过第二定位螺栓10固定连接,保证固定连接的稳定性,提高纱线络筒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