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油管运输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6347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油管运输滚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续油管的存储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油管运输滚筒。



背景技术:

连续油管是卷绕在滚筒上拉直后可直接下井的一整根长油管,其长度可达几千米上万米,可代替常规油管进行作业。滚筒作为连续油管的运输承载体在连续油管的运输和使用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连续油管随运输滚筒送到应用现场后,需要将连续油管导入到连续油管车上的作业滚筒上,这时运输滚筒就基本不再使用,形成闲置的空滚筒,会占用大面积的作业空间。

一直以来,连续油管的运输滚筒通常使用铁质滚筒或木质滚筒。木质滚筒成本较低廉但寿命低,且不能承载太大重量的油管运输,长期使用不符合环保理念。铁质滚筒结构强,寿命长,可承载较大重量的油管运输和存储,但受到运输成本和运输条件约束,铁质滚筒无法回收循环利用,这样造成了铁质滚筒像木质滚筒一样只能一次性使用,给油管生产厂家和客户增加了成本。

综上,影响连续油管滚筒回收的原因有以下两个因素:1、运输滚筒单体体积较大,一般运输工具无法装载;2、因为其体积较大,使得在运输距离较远时,单个运输滚筒运费高,单程的运费可能超过了其本身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连续油管运输滚筒体积大、无法回收循环利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拆解的连续油管运输滚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续油管运输滚筒,包括滚筒本体、设置在所述滚筒本体中心处的滚筒中心轴以及通过法兰盘可拆解连接在所述滚筒中心轴两侧的圆形侧板。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侧板包括第一半圆侧板和与所述第一半圆侧板可拆解连接的第二半圆侧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半圆侧板的中心处与所述第二半圆侧板的中心处通过所述法兰盘使用螺栓连接,在外圈对接处使用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在所述圆形侧板上呈一定角度均匀布置有若干个辐条矩形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半圆侧板和所述第二半圆侧板由若干个呈一定角度的扇形侧板可拆解拼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侧板通过所述法兰盘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滚筒中心轴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连接为高强度螺栓连接,所述高强度螺栓的强度等级在8.8级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本体的外圈可拆解地固定连接所述辐条矩形管。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本体的外圈卡合连接所述辐条矩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连续油管运输滚筒设计为可分解的结构形式,使用时组装到一起,运输回收时可拆解后打包运输,运输占用空间比整体式降低约三分之二,运输成本得到最小化,油管滚筒的回收利用率得到很大的提升,连续油管的成本得到降低。

2、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管运输滚筒各分体间使用高强度螺栓和卡合方式相连接,其组装后结构刚性完全可以保证油管缠绕上之后不出现结构问题,如滚筒变形、油管发生散乱等。

3、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管运输滚筒的可分解式设计,分体类型少,组装工艺简单明了,各分体的制造工艺比整体式滚筒制造工艺更加简单。

以160英寸铁质可拆解滚筒为例,组装后占用空间面积36m3,拆解后占用空间面积17m3。经过测试,装配时间约2小时,拆解时间1小时。使用此滚筒进行多次倒管与卷管,没有出现任何结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组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拆解状态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滚筒本体;2、滚筒中心轴;3、法兰盘;4、圆形侧板;401、第一半圆侧板;402、第二半圆侧板;5、辐条矩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油管运输滚筒,包括滚筒本体1、设置在所述滚筒本体1中心处的滚筒中心轴2以及通过法兰盘3可拆解连接在所述滚筒中心轴2两侧的圆形侧板4。将连续油管运输滚筒设计为可分解的结构形式,滚筒使用时组装成整体,不使用时可以拆解成单体以减小其体积,便于运输,回收利用率得到很大的提升,连续油管的成本得到降低。

为减小连续油管运输滚筒拆解后的体积,所述圆形侧板4包括第一半圆侧板401和与所述第一半圆侧板401可拆解连接的第二半圆侧板40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半圆侧板,凡是拆解后可减小所述圆形侧板体积的任何一种形状都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圆侧板401的中心处与所述第二半圆侧板402的中心处通过所述法兰盘3使用螺栓连接,以加强连续油管运输滚筒圆形侧板的强度,在外圈对接处使用螺栓连接,以防止缠绕油管后因向外侧的挤压力使两侧板发生变形分裂。

在所述圆形侧板4上呈一定角度均匀布置有若干个辐条矩形管5,从而可加强连续油管运输滚筒圆形侧板的强度。

为进一步减小连续油管运输滚筒拆解后的体积,所述第一半圆侧板401和所述第二半圆侧板402由若干个呈一定角度的扇形侧板可拆解拼接而成。需要说明的是,此实施例包括了所述扇形侧板是以相邻或不相邻的所述辐条矩形管5为界进行拆解,以及以任意两个辐条矩形管5之间不同位置为界进行拆解的情况。另外,上述所述第一半圆侧板401与所述第二半圆侧板402的螺栓连接方式同样适用于所述扇形侧板的连接。

为进一步加强连续油管运输滚筒组装后的强度,所述圆形侧板4通过所述法兰盘3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滚筒中心轴2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所述圆形侧板4包括是由所述第一半圆侧板401和所述第二半圆侧板402拼接而成,以及由所述扇形侧板拼接而成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栓连接为高强度螺栓连接,所述高强度螺栓的强度等级在8.8级以上,从而可有效加强连续油管运输滚筒组装后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高强度螺栓连接不仅适用于所述圆形侧板4与所述滚筒中心轴2的螺栓连接,还适用于所述第一半圆侧板401和所述第二半圆侧板402之间的螺栓连接,以及所述扇形侧板之间的螺栓连接。

为进一步加强连续油管运输滚筒组装后的强度,所述滚筒本体1的外圈可拆解地固定连接所述辐条矩形管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滚筒本体1的外圈卡合连接所述辐条矩形管5,以进一步加强连续油管运输滚筒组装后的强度。

以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管运输滚筒为例,其组装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所述第一半圆侧板401的中心处与所述第二半圆侧板402的中心处通过所述法兰盘3使用高强度螺栓相连接组成所述圆形侧板4。

第二步:将所述第一半圆侧板401与所述第二半圆侧板402的外圈对接处使用螺栓连接紧固。

第三步:将组装后的所述圆形侧板4与所述滚筒中心轴2通过所述法兰盘3使用高强度螺栓进行相连,所述滚筒本体1外圈卡合连接所述辐条矩形管5。

第四步:按照上述第一、第二步将另一侧的所述圆形侧板组装后按照第三步将其与所述滚筒中心轴2和滚筒本体1进行组装。

第五步:检查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确保无任何问题后投入使用。

拆解过程将组装过程反向进行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