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731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医药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输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采用的输瓶通道包括两段直线通道以及用于连接该两段直线通道的弯曲通道,主要是用于实现药瓶的换向,上述直线通道和弯曲通道分别由两个对称的直线栏栅以及弯曲栏栅形成,直线栏栅与弯曲栏栅都只形成一个输瓶通道,且均比药瓶的直径略大,用于输送直立的药瓶,当药瓶在进入弯曲通道之前就已经发生倒瓶了,那么在倒瓶进入弯曲通道后,由于弯曲通道的宽度略大于药瓶的直径部分,倒瓶在移动的过程中其瓶身上最宽位置处会在弯曲通道内出现三点定位的现象,容易在通道内卡死,从而影响正常输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避免倾倒的瓶体在输瓶通道的弯曲段卡瓶的输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瓶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瓶体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具有可防止倾倒的瓶体输送时卡瓶的弯曲段,所述输送通道于所述弯曲段处包括上通道和与所述上通道连通的下通道,所述下通道的宽度大于上通道的宽度,且所述下通道的高度大于倾倒的瓶体的最大瓶身高度的一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上通道和下通道均延伸至整个输送通道。

所述输送通道由两个相对布置的输瓶栏栅构成。

所述输瓶栏栅包括上下设置的宽部和窄部,两个输瓶栏栅的宽部之间形成所述上通道,两个输瓶栏栅的窄部之间形成所述下通道。

所述输送通道还包括直线输入段和直线输出段,所述弯曲段位于直线输入段和直线输出段之间。

所述弯曲段呈90度弯曲,所述直线输入段与直线输出段垂直设置。

所述弯曲段呈180度弯曲,所述直线输入段、弯曲段和直线输出段形成U型通道。

所述上通道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瓶体的瓶身宽度。

所述输送通道的高度小于直立的瓶体的高度。

所述输送通道至少设置为两条,各所述输送通道在水平面内并排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输瓶装置,当倾倒的瓶体经过弯曲段时,瓶体瓶身始终会与下通道的左侧壁或右侧壁存在间隙,这样倾倒的瓶体就不会卡死在弯曲段,实现倒瓶与立瓶的正常输送,不影响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瓶体直立输送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瓶体倾倒输送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90度弯曲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180度弯曲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输送通道;21、弯曲段;22、直线输入段;23、直线输出段;3、上通道;4、下通道;5、输瓶栏栅;51、宽部;52、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输瓶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该输瓶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瓶体的输送通道1,输送通道1具有可防止倾倒的瓶体输送时卡瓶的弯曲段21,输送通道1于弯曲段21处包括上通道3和与上通道3连通的下通道4,下通道4的宽度大于上通道3的宽度,且下通道4的高度大于倾倒的瓶体的最大瓶身高度的一半。如图3所示,当瓶体在输送通道1内处于倒瓶状态时,倾倒的瓶体上最宽的位置与下通道4存在一定间隙,该间隙保证瓶体经过弯曲段21时瓶体瓶身始终会与下通道4的左侧壁或右侧壁接触,同时,下通道4的高度大于瓶体最大半径,即瓶体中心到下通道4的上端面的垂直距离为H,且H>0,确保倾倒的瓶体最宽的位置在下通道4内,当倾倒的瓶体经过弯曲段21时,瓶体瓶身始终会与下通道4的左侧壁或右侧壁存在间隙,这样倾倒的瓶体就不会卡死在弯曲段21,实现倒瓶与立瓶的正常输送,不影响正常生产。

本实施例中,上通道3的宽度略大于直立的瓶体的宽度,避免输送时瓶体在垂直于输送方向上晃动或倒瓶。

在具体应用实例中,输送通道1的高度可以与直立的瓶体高度相同,也可以略小于直立的瓶体的高度,本实施例中,输送通道1的高度小于直立的瓶体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上通道3和下通道4均延伸至整个输送通道1。

本实施例中,输送通道1由两个相对布置的输瓶栏栅5构成。输瓶栏栅5包括上下设置的宽部51和窄部52,两个输瓶栏栅5的宽部51之间形成上通道3,两个输瓶栏栅5的窄部52之间形成下通道4。由于上通道3和下通道4均延伸至整个输送通道1,即输瓶栏栅5的宽部51和窄部52,延伸至整个输瓶栏栅5,通过对输瓶栏栅5的加工,直接形成宽部51和窄部52,且一体成型,无需其他任何装置。

在具体应用实例中,输送通道1可以是弯曲的通道,也可以是直线通道与弯曲通道的组合。本实施例中,输送通道1由直线输入段22、弯曲段21和直线输出段23构成,弯曲段21位于直线输入段22和直线输出段23之间。弯曲段21呈90度弯曲,直线输入段22与直线输出段23垂直设置,或者,弯曲段21呈180度弯曲,直线输入段22、弯曲段21和直线输出段23形成U型通道。

本实施例中,输送通道1至少设置为两条,各输送通道1在水平面内并排布置。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输瓶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输送通道1设置为两条,两条输送通道1在水平面内并排布置。两条输送通道1由三个输瓶栏栅5均布形成。

本实施例中,输瓶栏栅5的宽部51和窄部52构成T型,以实现输瓶栏栅5通用。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通道1的数量不限于两条,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定。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