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排链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1474发布日期:2021-06-15 20:0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排链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链条式传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排链输送机,应用在标准铝型材基础上建立的标准化托盘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标准化托盘系统的轻型输送系列中,倍速链一般是双排布置。这种倍速链双排布置的输送机无法承载宽度较大的托盘,因为托盘的中心没有支撑,过于宽的托盘会发生挠曲变形;

在单位负载问题上,这种双排布置的输送机,仅有两侧线体承载托盘,当大宽度的托盘负载重时,单位负载很大,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排的方式降低单侧线体的单位负载,提供一种模块化、可扩展的多排倍数链输送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排链输送机,包括:一组侧边线体承载单元、至少一个中间线体承载单元、驱动轴及驱动电机;位于各线体承载单元同方向的一侧均设有轴孔,驱动轴一端依次穿过各线体承载单元的轴孔,每相邻的两个线体承载单元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驱动轴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的线体承载单元与驱动轴连接的一端为输送机的驱动端,各个线体承载单元远离驱动轴的一端为输送机的从动端,通过驱动电机提供动力,从而使驱动轴旋转带动各线体承载单元的驱动端滚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线体承载单元上的托盘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组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驱动轴的两端,中间线体承载单元位于两个侧边线体承载单元的中间;

所述的两个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之间的中间线体承载单元的可任意设置为多个,两个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与任意数量的中间线体承载单元共同组成输送机的多排倍数链形式;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中间线体承载单元分别包括标准化模块部分、标准化模块上盖部分、标准化模块的型材连接部分及型材连接部分上盖;型材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标准化模块部分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标准化模块部分包括:前端驱动单元、尾端从动单元,所述前端驱动单元设有延伸台,通过延伸台与型材连接部分的一端连接,型材连接部分的另一端通过圆柱销与尾端从动单元连接;

所述的前端驱动单元包括:壳体、驱动齿轮、滚轮、滚轮轴,滚轮链条、涨紧组件、涨紧组件导向块组;驱动轴穿入壳体内,壳体内的驱动轴上设有驱动齿轮,位于驱动齿轮一侧的驱动轴上设有滚轮链条,滚轮链条绕设于滚轮轴上,滚轮轴上设有滚轮;本前端驱动单元中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专利公告号cn208916087u中相应部分相同,因此,可引用于其工作原理。

所述的尾端从动单元包括:尾端侧壳体、尾端下壳体、尾端过渡轮、尾端过渡轮轴、回程链轮、尾承载块、圆柱销、复合回程转载块;其具体结构、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与专利公告号cn208916087u中相应部分相同,因此,可引用于其工作原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中标准化模块的型材连接部分,型材顶部两边的高度不同,高的一端为限位导向条,另一端未设置限位导向条;所述的中间线体承载单元中标准化模块的型材连接部分,型材顶部两边的高度相同并且与侧边线体承载单元型材连接部分中的未设置限位导向条一端高度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线体承载单元型材连接部分上盖的形状匹配于下部的型材顶部两边的高度,即,型材连接部分上盖两侧的高度不同;所述的中间线体承载单元型材连接部分上盖的形状匹配于下部的型材顶部两边的高度,即,型材连接部分上盖两侧的高度与侧边线体承载单元型材连接部分上盖相对低的一端的高度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中间线体承载单元中标准化模块上盖部分分别包括:前端驱动单元上盖和尾端从动单元上盖;所述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中前端驱动单元上盖和尾端从动单元上盖的两侧高度不同,即,一端设置限位导向条且设置限位导向条的一侧与型材连接部分的限位导向条的一侧设置为同方向;所述中间线体承载单元中前端驱动单元上盖和尾端从动单元上盖的两侧高度相同,即上盖部分均未设置限位导向条,上盖高度与侧边线体承载单元的上盖未设置限位导向条一端的高度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边线体承载单元的前端驱动单元上盖为u型结构,与u型开口相反的一侧设有滚轮位置口,u型两端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螺栓固定孔,用于对上盖的固定;u型两端其中一端一体成型的设有限位导向条;

所述的侧边线体承载单元的从动单元上盖为u型结构,与u型开口相反的一侧设有滚轮位置开口,u型两端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螺栓固定孔,用于对上盖的固定;u型两端其中一端一体成型的设有限位导向条;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线体承载单元中的前端驱动单元上盖和从动单元上盖的结构与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中的前端驱动单元上盖和从动单元上盖的不同之处在于上盖两端端面均未设置限位导向条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增加输送机倍数链时,设置于驱动轴两端的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保留,通过增加中间线体承载单元的数量而实现,每个中间线体承载单元可做为一个标准化可替换单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手段对传统双排倍数链形式在型材部分及上盖进行改制,可通过任意增加倍数链的排数,实现了多排倍数链的输送机型,弥补了输送机中多排倍数链形式的使用空白,满足了大宽度托盘的应用,同时降低了同等负载条件下机型承受的单位负载;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侧边线体承载单元的前端驱动单元结构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侧边线体承载单元型材连接部分结构图。

图5为侧边线体承载单元的尾端从动单元结构图。

图6为中间线体承载单元的前端驱动单元结构图。

图7为中间线体承载单元的型材连接部分结构图。

图8为中间线体承载单元的尾端从动单元结构图。

图9为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中前端驱动单元上盖部分结构图。

图10为中间线体承载单元中前端驱动单元上盖部分结构图。

图11为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中型材连接部分上盖结构图。

图12为中间线体承载单元中型材连接部分上盖结构图。

图13为侧边线体承载单元中尾端从动单元上盖部分结构图。

图14为中间线体承载单元中尾端从动单元上盖部分结构图。

图中,1、侧边线体承载单元、2、中间线体承载单元、3、驱动轴、4、驱动电机、5、前端驱动单元、5.1、壳体、5.2、驱动齿轮、5.3、滚轮、5.4、滚轮轴,5.5、滚轮链条、5.6、涨紧组件、6、前端驱动单元上盖、6.1、前端驱动单元上盖滚轮位置口、6.2、前端驱动单元上盖螺栓孔、7、型材连接部分、8、型材连接部分上盖、9、尾端从动单元、9.1、尾端侧壳体、9.2、尾端下壳体、9.3、尾端过渡轮、9.4、尾端过渡轮轴、9.5、复合回程转载块、10、尾端从动单元上盖、10.1、尾端从动单元上盖过渡轮位置开口、10.2、尾端从动单元上盖螺栓孔、11、型材上盖导向条、12、前端驱动单元上盖导向条、13、尾端从动单元上盖导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下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14所示,一种多排链输送机,包括:一组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至少一个中间线体承载单元2、驱动轴3及驱动电机4;位于各线体承载单元同方向的一侧均设有轴孔,驱动轴3一端依次穿过各线体承载单元的轴孔,每相邻的两个线体承载单元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驱动轴3另一端与驱动电机4连接;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的线体承载单元与驱动轴3连接的一端为输送机的驱动端,各个线体承载单元远离驱动轴3的一端为输送机的从动端,通过驱动电机4提供动力,从而使驱动轴3旋转带动各线体承载单元的驱动端滚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线体承载单元上的托盘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组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驱动轴3的两端,中间线体承载单元2位于两个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的中间;

所述的两个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之间的中间线体承载单元2的可任意设置为3个,两个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与3个中间线体承载单元2共同组成输送机的5排倍数链形式;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中间线体承载单元2分别包括标准化模块部分、标准化模块上盖部分、标准化模块的型材连接部分7及型材连接部分上盖8;型材连接部分7的两端分别与标准化模块部分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标准化模块部分包括:前端驱动单元5、尾端从动单元9,所述前端驱动单元5设有延伸台,通过延伸台与型材连接部分7的一端连接,型材连接部分7的另一端通过圆柱销与尾端从动单元9连接;

所述的前端驱动单元5包括:壳体5.1、驱动齿轮5.2、滚轮5.3、滚轮轴5.4,滚轮链条5.5、涨紧组件5.6、涨紧组件导向块组;驱动轴3穿入壳体5.1内,壳体5.1内的驱动轴3上设有驱动齿轮5.2,位于驱动齿轮5.2一侧的驱动轴3上设有滚轮链条5.5,滚轮链条5.5绕设于滚轮轴5.4上,滚轮轴5.4上设有滚轮5.3;

所述的尾端从动单元9包括:尾端侧壳体9.1、尾端下壳体9.2、尾端过渡轮9.3、尾端过渡轮轴9.4、回程链轮、尾承载块、圆柱销、复合回程转载块9.5;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中标准化模块的型材连接部分7,型材顶部两边的高度不同,高的一端为限位导向条11,另一端未设置限位导向条;所述的中间线体承载单元2中标准化模块的型材连接部分7,型材顶部两边的高度相同并且与侧边线体承载单元型材连接部分中的未设置限位导向条一端高度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型材连接部分上盖8的形状匹配于下部的型材顶部两边的高度,即,型材连接部分上盖8两侧的高度不同;所述的中间线体承载单元2型材连接部分上盖8的形状匹配于下部的型材顶部两边的高度,即,型材连接部分上盖8两侧的高度与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型材连接部分上盖8相对低的一端的高度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中间线体承载单元2中标准化模块上盖部分分别包括:前端驱动单元上盖6和尾端从动单元上盖10;所述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中前端驱动单元上盖6和尾端从动单元上盖10的两侧高度不同,即,一端设置限位导向条且设置限位导向条的一侧与型材连接部分7的限位导向条11的一侧设置为同方向;所述中间线体承载单元2中前端驱动单元上盖6和尾端从动单元上盖10的两侧高度相同,即上盖部分均未设置限位导向条,上盖高度与侧边线体承载单元的上盖未设置限位导向条一端的高度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边线体承载单元的前端驱动单元上盖6为u型结构,与u型开口相反的一侧设有滚轮位置口6.1,u型两端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螺栓固定孔6.2,用于对上盖的固定;u型两端其中一端一体成型的设有限位导向条12;

所述的侧边线体承载单元的从动单元上盖10为u型结构,与u型开口相反的一侧设有滚轮位置开口10.1,u型两端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螺栓固定孔10.2,用于对上盖的固定;u型两端其中一端一体成型的设有限位导向条13;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线体承载单元2中的前端驱动单元上盖6和从动单元上盖10的结构与侧边线体承载单元1中的前端驱动单元上盖6和从动单元上盖10的不同之处在于上盖两端端面均未设置限位导向条结构。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原有的独立模块,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制,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模块,变化为另一种机型。倍速链条排数理论上可以任意增加。该设备满足了大宽度托盘的应用,同时降低了同等负载条件下机型承受的单位负载。提高了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