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打开装置施加在食物产品的密封包装件上的单元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00575阅读:来源:国知局
包括:
[0073]-环形轨道12;
[0074]-操作性地连接到夹持装置8的多个传送部件14a、14b;以及
[0075]-控制单元15,其基于由传感器11产生的信号控制传送部件14a、14b。
[0076]详细地,排序机构10与包装件3相互作用,以便:
[0077]-如果沿路径Q测得的包装件3的长度L大于传送部件14a、14b之间的最小节距,则形成其间基本上没有间隙的包装件3的队列;或者
[0078]-如果长度L小于传送部件14a、14b之间的最小节距,则形成沿路径Q被间隙间隔的包装件3的队列。
[0079]排序机构10包括:
[0080]-马达40;以及
[0081]-由马达40驱动的至少一个带41,其被布置在运送器30的一侧上且适于在相关包装件3的壁5上施加给定夹持力(grip)。
[0082]如果打开装置2必须被施加到层合前孔上,则传感器11包括数字摄像机。
[0083]轨道12被布置在运送器30的一侧面上。
[0084]轨道12还包括:
[0085]-顶部直线分支16,其被布置在胶粘装置8下方并限定站I和路径P的伸展段Pl;
[0086]-底部直线分支17,其限定路径P的伸展段P2;以及
[0087]-介于分支16、17之间的成对的侧面分支18。
[0088]分支16、17平行于路径Q。
[0089]有利地,传送部件14a、14b是可自移动的且相对于轨道12彼此独立地移动。
[0090]更具体地,轨道12容纳(house)由多个可单独激发的螺线管(本身已知)形成的定子电枢49,且传送部件14a、14b包括各自的推车19 (图2),推车19容纳各自的永磁体(本身已知且在图1中只示意性地示出)且通过由控制单元15单独控制所述螺线管而沿轨道12独立移动。
[0091]推车19被安装在轨道12上。
[0092]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每个夹持装置8被连接到成对20的连续的(subsequent)传送部件14a、14b,以便沿与路径P相切的方向X且沿与方向X和路径P正交的方向Y可移动。方向X、Y 二者与夹持装置8成一体(图2)。
[0093]以这种方式,每个夹持装置8可沿方向X、Y相对于胶粘组件9沿伸展段Pl移动,使得粘合物质以高精确度沿所需图案进行施加。
[0094]此外,每个夹持装置8在沿路径P的伸展段P2行进时,它可沿方向X、Y 二者在正确的位置中将相关的打开装置2施加到相关的包装件3上。
[0095]更确切地,每个夹持装置8的移动通过控制传送部件14a、14b沿方向X相对于轨道12的速度来获得。
[0096]详细地,每个夹持装置8平行于方向Y的移动通过以不同速度移动相应的成对20的传送部件14a、14b来实现。
[0097]换言之,传送部件14a、14b之间沿方向X的相互位置的变化引起夹持装置8沿方向Y的位移。
[0098]传送部件14a、14b包括相关的连接构件36a、36b,连接构件36a、36b被连接到相关的推车19且从夹持装置8的侧面上的轨道12突出。
[0099]每个夹持装置8大体上包括:
[0100]-通过杠杆26连接到相应的成对20的传送部件14a、14b的框架21a;
[0101]-主体21b,其可在缩回位置和提取位置之间相对于框架21a相对于与夹持装置8成一体且与方向X、Y正交的方向Z滑动;
[0102]-从主体21b突出的成对的固定夹爪22;以及
[0103]-围绕与方向Z平行的轴铰接到主体21b的可移动夹爪23。
[0104]详细地,框架21a限定与方向Z平行的具有各自的轴的成对的圆筒形座位,而主体21b包括可滑动地啮合相应的前述与方向Z平行的圆筒形座位的成对的柱。
[0105]夹爪23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在闭合位置,夹爪23与夹爪22 —起限定座位24,在座位24内,相关的打开装置2被保持,而在打开位置,夹爪23与夹爪22分开以允许相关的打开装置2的啮合和释放。
[0106]此外,夹爪23通过弹簧37向闭合位置弹性加载且被连接到凸轮从动件38,凸轮从动件38与未图示的凸轮相互作用以将夹爪23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
[0107]最后,每个夹持装置8在夹爪22、23的相对的侧面上包括凸轮从动件39,凸轮从动件39与另一未图示凸轮相互作用以平行于方向Z以及相对于框架21a移置主体21b。
[0108]以此方式,打开装置2相对于平行于方向Z的框架21a并因此相对于传送组件14a、14b从缩回位置移动到提取位置。
[0109]特别地,每个夹持装置8的主体21b沿伸展段P2被布置在提取位置中以及沿路径P的其余部分被布置在缩回位置中。
[0110]每个夹持装置8的框架21a还在轨道12的侧面上限定附件25。
[0111]杠杆26包括:
[0112]-围绕轴C铰接到连接构件36a且围绕轴D铰接到附件25的杆27;
[0113]-围绕轴E铰接到连接构件36a且围绕轴F铰接到附件25的杆28;以及
[0114]-围绕轴G铰接到连接构件36b且围绕轴H铰接到杆28的杆29。
[0115]轴C、D、E、F、G、H彼此平行且平行于方向Z。
[0116]当传送部件14a、14b由于它们沿路径P的不同速度而沿方向X彼此相背移动时,杆27和28、29趋于被布置为与方向X更加平行(图2),以便沿方向Y向轨道12移动夹持装置8。
[0117]反过来,当传送部件14a、14b沿方向X彼此相向移动时,杆27和28、29趋于被布置为与方向X更加正交,以便沿方向Y远离轨道12移动夹持装置8 (图3)。
[0118]在使用中,包装件3在运送器30上沿路径Q前进且与排序机构10的带41相互作用。
[0119]特别地,排序机构10的马达40被控制以便:
[0120]-如果包装件3的长度L大于传送组件14a、14b之间的最小节距,则形成其间基本上没有间隙的包装件3的队列;或者
[0121]-如果长度L小于传送组件14a、14b之间的最小节距,则形成沿路径Q被间隙间隔的包装件3的队列。
[0122]单元I的操作在本说明书接下来的描述中参考仅仅一个包装件3、参考相应的打开装置2以及参考的成对20的相关联的传送部件14a、14b和夹持装置8进行描述。
[0123]传感器11产生与包装件3的位置相关联的信号。
[0124]基于该信号,控制单元15控制传送部件14a、14b以便沿与路径P相切的方向X移动夹持装置8。
[0125]特别地,夹持装置8在站I通过进给组件7被进给打开装置2并沿路径P的伸展段Pl和伸展段P2运送打开装置2。
[0126]就在站I的上游,夹爪23处于打开位置而主体21b处于缩回位置。
[0127]在站I,夹爪23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以便与夹爪22 —起将打开装置2保持在座位24内部。
[0128]胶粘组件9沿路径P的伸展段Pl将粘合物质层施加到打开装置2的紧固部分上。
[0129]就在伸展段P2的上游,未图示的凸轮与凸轮从动件39的相互作用将主体21b移置到提取位置中。
[0130]更确切地,主体21b相对于平行于方向Z的框架21a且向着包装件3滑动。
[0131]夹持装置8沿路径P的伸展段P2将打开装置2施加到包装件3上。
[0132]沿伸展段P1、P2 二者,夹持装置8沿方向X、Y由控制单元15且基于由传感器11产生的信号移动。
[0133]更确切地,夹持装置8沿方向Y的移动通过以不同速度使传送部件14a、14b彼此相对地移动而实现。
[0134]如果传送部件14a、14b彼此相背移动,则杆27和28、29趋于布置为与方向X更加平行,从而向轨道12且沿方向Y移动夹持装置8。
[0135]如果传送部件14a、14b彼此相向移动,则杆27和28、29趋于布置为与方向Y更加平行,从而远离轨道12且沿方向Y移动夹持装置8。
[0136]在该点,夹爪23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在打开位置中,它将打开装置2释放到包装件3上。
[0137]参考图4,I’表示作为整体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将打开装置2’施加给密封包装件3’的单元。
[0138]单元I’类似于单元I且下文仅就其与单元I不同之处进行描述;单元I的对应或等同部分,I’会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
[0139]特别地,单元I’不同于单元I之处在于适于将打开装置2’施加到具有相对于轴A倾斜的壁4’的包装件3’上,如图4中所示。
[0140]此外,单元I’不同于单元I之处在于包括相对于运送器30被布置在轨道12的对面上的引导部件100’。
[0141]特别地,引导部件100’包括:
[0142]-框架101’;以及
[0143]-多个滑动件102’,其在由框架101’限定的环形引导件103’上可移动且被连接到相应的夹持装置8’。
[0144]滑动件102’不是机动化的。
[0145]引导件103’包括:
[0146]-顶部分支104’,其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被水平布置;
[0147]-与分支104’相对的底部分支105’;以及
[0148]-介于分支104’、105’之间的成对的分支106’。
[0149]分支104’与分支16平行且被布置为与分支16离路径Q相同的距离。
[0150]分支105’与分支16平行但被布置为与分支17离路径Q不同的距离。
[0151]分支17、105’以离路径Q这样的距离被布置使得它们位于与壁4平行且因此相对于轴A倾斜的平面中。
[0152]夹持装置8’不同于夹持装置8之处在于其被连接到引导部件100’的侧面上的相关的滑动件102’。
[0153]此外,每个夹持装置8’的框架21a’通过相应的球形接头109’被连接到对20的连接构件36a’、36b’并围绕方向X被铰接到相关的滑动件102’。
[0154]以这种方式,当相应的夹持装置8’分别沿轨道12和引导部件100’的分支17、105’移动时,每个打开装置2’被布置为相对于轴A倾斜且与壁4’平行。
[0155]单元I’的操作类似于单元I且仅就其与单元I的操作不同的地方进行描述。
[0156]更详细地,单元I’的操作不同于单元I之处在于每个夹持装置8’由相应的成对20的传送部件14a’、14b’沿路径P驱动且因相关的滑动件102’而在引导件103’上滑动。
[0157]特别地,当每个夹持装置8’沿路径P的伸展段P2移动时,相关的传送部件14a’、14b’沿轨道12的分支16移动且相关的滑动件102’在引导件103’的分支105’上滑动。
[0158]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它被铰接到滑动件102’且可相对于传送部件14a’、14b’倾斜这一事实,因此每个夹持装置8’相对于轴A以打开装置2’相对于轴A倾斜、与在路径Q上前进的包装件3’的壁4’平行这样一种方式被倾斜。
[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