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8767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瓶装饮料(如柠檬果汁、橙汁和苹果汁等)的生产过程包括配料、脱气、均质、杀菌、灌装、灯检、冷却和卸料贴标签等过程。瓶装饮料瓶在冷却后通常通过带传送结构进行卸料,所述带传送结构包括传送带和设置在传送带两侧的挡板,瓶装饮料瓶从传送带入料端传送至出料端完成卸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输送距离远而单根传送带的跨度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时,需将两套带传送结构拼接组成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来满足使用需求,具体拼接过程如下:一套带传送结构的出料端与另一套带传送机构的入料端并排靠近设置,两套带传送结构同侧的挡板分别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板连接,两块导板之间形成中间通道,瓶装饮料瓶从一条传送带的出料端经中间通道后进入另一条传送带的入料端继续传送。现有技术中,由于中间通道底部没有传送带,而且导板与挡板间存在夹角,瓶装饮料瓶从一条传送带传递至另一条传送带时存在一个转弯的过程,因此容易在中间通道处出现堵塞甚至因拥挤而出现倒瓶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瓶装饮料瓶传送卸料的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能减少出现堵塞和倒瓶的现象。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包括第一带传送结构和第二带传送结构,所述第一带传送结构的入料端与第二带传送结构的出料端并排且靠近设置,所述第一带传送结构包括第一传送带和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两侧的第一内挡板和第一外挡板,所述第二带传送结构包括第二传送带和分别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两侧的第二内挡板和第二外挡板,所述第一内挡板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板与第二内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外挡板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板与第二外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二内挡板连接处设置有纵向布置的辅助输送装置,所述辅助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辊、从动辊、通过安置轴设置在第二内挡板外侧的辅助辊和缠绕在主动辊、从动辊与辅助辊之间的输送带,所述主动辊穿过第二内挡板且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内挡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穿过第一导板且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导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侧面沿轮廓设置有环状齿条,所述第一转轴底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0005]进一步,所述输送带由玻璃纤维制成。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包括第一带传送结构和第二带传送结构,所述第一带传送结构的入料端与第二带传送结构的出料端并排且靠近设置,所述第一带传送结构包括第一传送带和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两侧的第一内挡板和第一外挡板,所述第二带传送结构包括第二传送带和分别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两侧的第二内挡板和第二外挡板,所述第一内挡板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板与第二内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外挡板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板与第二外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二内挡板连接处设置有纵向布置的辅助输送装置,所述辅助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辊、从动辊、通过安置轴设置在第二内挡板外侧的辅助辊和缠绕在主动辊、从动辊与辅助辊之间的输送带,所述主动辊穿过第二内挡板且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内挡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穿过第一导板且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导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侧面沿轮廓设置有环状齿条,所述第一转轴底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该结构的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能减少出现堵塞和倒瓶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09]图2为第二传送带带动输送带转动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包括第一带传送结构和第二带传送结构,所述第一带传送结构的入料端与第二带传送结构的出料端并排且靠近设置,所述第一带传送结构包括第一传送带I和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两侧的第一内挡板2和第一外挡板3,所述第二带传送结构包括第二传送带4和分别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两侧的第二内挡板5和第二外挡板6,所述第一内挡板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板7与第二内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外挡板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板8与第二外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二内挡板连接处设置有纵向布置的辅助输送装置,所述辅助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辊9、从动辊10、通过安置轴11设置在第二内挡板外侧的辅助辊12和缠绕在主动辊、从动辊与辅助辊之间的输送带13,所述主动辊穿过第二内挡板且通过第一转轴14与第二内挡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穿过第一导板且通过第二转轴15与第一导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侧面沿轮廓设置有环状齿条16,所述第一转轴底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17。该结构的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瓶装饮料瓶首先在第二传送带上传送,经过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形成的中间通道后进入第一传送带上继续传送,第二传送带转动过程中,会带动齿条转动,齿条转动通过齿轮带动主动辊转动,从而可使输送带转动,瓶装饮料瓶在经过中间通道时,输送带与瓶装饮料瓶壁接触,可对瓶装饮料瓶起助推输送作用,因此能有效减少堵塞和倒瓶现象。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带由玻璃纤维制成。能减少输送带与主动辊或从动辊之间出现锈蚀而拒转。
[001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包括第一带传送结构和第二带传送结构,所述第一带传送结构的入料端与第二带传送结构的出料端并排且靠近设置,所述第一带传送结构包括第一传送带(I)和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两侧的第一内挡板(2)和第一外挡板(3),所述第二带传送结构包括第二传送带(4)和分别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两侧的第二内挡板(5)和第二外挡板¢),所述第一内挡板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板(7)与第二内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外挡板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板(8)与第二外挡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二内挡板连接处设置有纵向布置的辅助输送装置,所述辅助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辊(9)、从动辊(10)、通过安置轴(11)设置在第二内挡板外侧的辅助辊(12)和缠绕在主动辊、从动辊与辅助辊之间的输送带(13),所述主动辊穿过第二内挡板且通过第一转轴(14)与第二内挡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穿过第一导板且通过第二转轴(15)与第一导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侧面沿轮廓设置有环状齿条(16),所述第一转轴底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由玻璃纤维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包括第一带传送结构和第二带传送结构,所述第一带传送结构的入料端与第二带传送结构的出料端并排且靠近设置,所述第一带传送结构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内挡板和第一外挡板,所述第二带传送结构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二内挡板和第二外挡板,所述第一内挡板通过第一导板与第二内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外挡板通过第二导板与第二外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二内挡板连接处设置有纵向布置的辅助输送装置。该组合带传送卸料装置,能减少出现堵塞和倒瓶的现象。
【IPC分类】B65G15/58, B65G15/60
【公开号】CN204896522
【申请号】CN201520655282
【发明人】周术松
【申请人】周术松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