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角驱动的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099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角驱动的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的脱模机构,特别涉及全电动注塑机的对角驱动的脱模 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液压注塑机的脱模装置一般采用顶出油缸完成脱模功能,位置检测一般需要通 过位置尺来检测,这种顶出方式存在着速度慢、噪音大、顶出方式单一、位置精度差等 缺点。
现有的全电动注塑机中脱模结构为对中单丝杠结合同步带驱动结构、扭矩马达单 丝杠直接驱动的情况,这样的安装方式主要是考虑到结构紧凑的问题,但是存在拆装皮 带不方便、单点集中受力、润滑、安装不方便以及制造成本偏高等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传动 平稳、响应快、精度高、维护方便、寿命长的对角驱动的脱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对角驱动的脱模装置,包括脱模电机、同步带、丝母、丝杆、二同步带轮、顶出 导向板、顶出导向杆,所述的二同步带轮对称设置在模板上,通过同步带由脱模电机驱 动,丝杆由轴承固定在模板上,其一端作为同步带轮的轴而固定同步带轮,另一端穿过 固定在顶出导向板上的丝母,顶出导向板由顶出导向杆导向。
上述同步带轮一侧还带张紧轮,解决使用过程中由于皮带经常拉伸而松滞的问题, 使脱模电机与同步带轮完全同步。
上述导向杆与导向板间还设置带有自润滑功能的石墨铜套,这能大大减少运动磨 损,确保长时间的高精度平行导向,使脱模结构的使用寿命大大增长。
使用时,首先根据控制器指令使伺服电机进行转动,由同步带经张紧轮带动同步带 轮运动,由于同步带轮和丝杆连接在一起,因此同步带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顶出导向板 的往复直线运动,又由于顶出杆安装在顶出导向板上,因此通过顶出杆而实现脱模。
上述脱模电机为伺服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对角安装丝杠的方式使得脱模过程更加平稳,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单点受力集中 的情况,根本解决脱模力不均的问题,使整个脱模过程更加平稳,迅速。
2、 设置石墨铜套,使磨擦力矩减小,延长工作寿命。
3、 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丝杠,能够传动无间隙,无爬行,运转平衡,传动精度高。4、 采用伺服电机控制脱模装置,使得脱模功能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功能更为 丰富,简单实现多次脱模、半脱、震动脱模、脱模压縮等功能。
5、 设置对称同步带轮和涨紧轮,使其折装皮带方便,维护简单。


图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3的B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l、图2所示,对角驱动的脱模装置包括电机l、同步带2、张紧轮3、同步带 轮ll、移动模板4,同步带2将电机1、张紧轮3、同步带轮ll连接在一起。
滚珠丝杠5由丝母和丝杆组成,丝杆一端由丝杠螺母12将同步带轮固定在丝杠上, 丝杠通过油封压盖6 、丝杠套14、轴承8、轴承丝杠套9、丝杠法兰7、丝杠套15 、油封 压盖10固定在移动模板4的固定板上,丝杆的另一端穿过丝母固定在移动模板4的主体 上,使丝杆能在模板上转动,见图3、图4。
如图4所示,顶出导向板16由顶出导向杆18导向,石墨铜套17置于顶出导向杆18与 顶出导向板16间,这样顶出导向板16由顶出导向杆18引导时摩擦小。
脱模时,首先根据控制器指令使伺服电机l转动,由同步带2经张紧轮3带动同步带 轮ll旋转,由于同步带轮11和丝杆5连接在一起,因此丝杆5在丝母中转动,从而将同步 带轮11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顶出导向板16的往复直线运动,再由导向板16带动与其固定的 顶出杆而顶出模具,实现脱模。
权利要求1、对角驱动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模电机、同步带、丝母、丝杆、二同步带轮、顶出导向板、顶出导向杆,所述的二同步带轮对称设置在模板上,通过同步带由脱模电机驱动,丝杆由轴承固定在模板上,其一端作为同步带轮的轴而固定同步带轮,另一端穿过固定在顶出导向板上的丝母,顶出导向板由顶出导向杆导向。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对角驱动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带轮一侧带 张紧轮。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角驱动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杆与导 向板间还设置带有自润滑功能的石墨铜套。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角驱动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模电机为 伺服电机。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角驱动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模电机为伺服 电机。
专利摘要对角驱动的脱模装置,包括脱模电机、同步带、丝母、丝杆、二同步带轮、顶出导向板、顶出导向杆,所述的二同步带轮对称设置在模板上,通过同步带由脱模电机驱动,丝杆由轴承固定在模板上,其一端作为同步带轮的轴而固定同步带轮,另一端穿过固定在顶出导向板上的丝母,顶出导向板由顶出导向杆导向。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整个脱模过程更加平稳,迅速。2.磨擦力矩减小,延长工作寿命。
文档编号B29C45/64GK201158127SQ20072011512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
发明者傅南红, 史南红, 陈邦锋 申请人:宁波长飞亚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