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皮带张紧装置的3D打印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76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皮带张紧装置的3D打印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有皮带张紧装置的3D打印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3D打印机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尤其在样件试制和3D创意模型制作上,3D打印机的复杂曲面成型能力表现的玲离尽致,目前3D打印机按照精度等级划分主要有工业级和民用级两种,3D打印机归属于高精度机械,但凡精度高的仪器设备均需要设备使用人员悉心保养,耐心调试,目前市面上常用3D打印机在动力传递上绝大部分均会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同步带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传递效率高,易于控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滑块与同步带的固定上采用螺钉固定压板的方式。

分析上述提及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同步带会变松,3D打印机出现错位现象,市面上的打印机在张紧同步带时只能松开压板,向上拉动同步带,因为同步带带齿,想要向前拉动只能先将皮带脱开再放回,同步带放置在机器外盖板里边,松开再放回拧紧,操作上十分困难,而且经常因为拉不紧过段时候皮带松动量比没有张紧前还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涉及一种带有皮带张紧装置的3D打印机结构。该设备主要应用于3D打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在每一条同步带上均增加了对应的张紧装置,因此每条皮带调节相互独立,张紧装置操作简便快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带有皮带张紧装置的3D打印机结构,包括外覆盖件(101)、X向同步带(102)、Z轴丝杠(103)、撞块(104)、限位开关(105)、Z向导杆(106)、Y向张紧调节块(107)、Y向张紧调节螺杆组(108)、滑块组(109)、X向导杆(110)、喷头组(111)、打印平台(112)、同步带轮(113)、轴承座(114)、固定座(115)、步进电机(116)、料盘(117)、电机座(118)、固定孔(301)、螺纹孔(302)、过孔(303)、螺杆(401)、普通C级螺母(402)、止退螺母(403)、从动同步带轮(501)、Y向同步带(502)、主动同步带轮(503)、撞块固定孔(504)、Z向直线轴承(505)、丝杆螺母(506)、滑块一(507)、Y向导杆(508)、滑块二(509)、Y向直线轴承(601)、X向直线轴承(701)、压板(702)。

其中,所述外覆盖件(101)为组合件,上边开用一系列孔,连接其他零件,用于支撑整个结构,共1件;X向同步带(102)为标准件,共1件;Z轴丝杠(103)配合滚珠丝杠螺母使用,共2个;撞块(104)用于Z轴运动限位,共有1件;限位开关(105)为标准件,共1件;Z向导杆(106)配合直线轴承使用,共2件;Y向张紧调节块(107)有固定孔(301),螺纹孔(302)和过孔(303)共有2件,互为镜像件;Y向张紧调节螺杆组(108),共4组,每个螺杆组包含一个螺杆(401)、一个普通C级螺母(402)和三个止退螺母(403);滑块组(109)为组件,共1件,包含一个从动同步带轮(501),一条Y向同步带(502),一个主动同步带轮(503),一个撞块固定孔(504),两个Z向直线轴承(505),两个丝杆螺母(506),滑块一(507),两个Y向导杆(508),滑块二(509); X向导杆(110)共两件;喷头组(111)为组件,共1件,包含4个Y向直线轴承(601);打印平台(112)为组件,共1个,包含4个X向直线轴承(701),1个压板(702);同步带轮(113)共有2件;轴承座(114)共1个;固定座(115)共2件;步进电机(116)为标准件,共4个;料盘(117)为组件,共1个;电机座(118)共1件。

其连接关系在于:由所述的打印平台(112)通过X向直线轴承(701)与两根X向导杆(110)装配,两根X向导杆(110)固定到外覆盖件(101)上。所述X向同步带(102)通过压板(702)与打印平台(112)连接到一起,X向同步带(102)与两个同步带轮(113)匹配,两个同步带轮(113)被分别固定到轴承座(114)与电机座(118)上,轴承座(114)与电机座(118)固定到外覆盖件(101)上,电机座(118)上同时装配1个步进电机(116)。喷头组(111)通过Y向直线轴承(601)装配到 Y向导杆(508)上,Y向导杆(508)两端按照图5所示分别装配滑块一(507)和滑块二(509), 滑块一(507)上装配从动同步带轮(501),滑块二(509)上装配步进电机(116)与主动同步带轮(503),从动同步带轮(501)与主动同步带轮(503)之间用Y向同步带(502)连接。按照图1的方式用Z轴丝杠(103)和Z向导杆(106)连接滑块一(507)与滑块二(509),Z轴丝杠(103)和Z向导杆(106)上端再装配到外覆盖件(101)上。Z轴丝杠(103)和Z向导杆(106)下端穿过Y向张紧调节块(107),再用Y向张紧调节螺杆组(108)将Y向张紧调节块(107)连接到外覆盖件(101)。调节电机座(118)的位置,可以调节X向同步带的松紧,调节Y向张紧调节螺杆组(108)各个螺母的位置,可以调节Y向同步带的松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同步带的固定到可以调节位置的固定座上,可以轻松调节皮带的松紧,X轴同步带与Y轴同步带调节装置相互独立,彼此不冲突,定位精度高而且设置有防松装置,避免已调节好的位置在打印过程中随着打印机的震动,皮带变松,从而影响打印质量,本结构大大提高了打印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皮带张紧装置的3D打印机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覆盖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Y向张紧调节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Y向张紧调节螺杆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喷头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打印平台示意图。

其中, 101-外覆盖件、102- X向同步带、103- Z轴丝杠、104-撞块、105-限位开关、106- Z向导杆、107- Y向张紧调节块、108- Y向张紧调节螺杆组、109-滑块组、110- X向导杆、111-喷头组、112-打印平台、113-同步带轮、114-轴承座、115-固定座、116-步进电机、117-料盘、118-电机座、301-固定孔、302-螺纹孔、303-过孔、401-螺杆、402-普通C级螺母、403-止退螺母、501-从动同步带轮、502-Y向同步带、503-主动同步带轮、504-撞块固定孔、505-Z向直线轴承、506-丝杆螺母、507-滑块一、508- Y向导杆、509-滑块二、601- Y向直线轴承、701- X向直线轴承、702-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带有皮带张紧装置的3D打印机结构,包括外覆盖件(101)、X向同步带(102)、Z轴丝杠(103)、撞块(104)、限位开关(105)、Z向导杆(106)、Y向张紧调节块(107)、Y向张紧调节螺杆组(108)、滑块组(109)、X向导杆(110)、喷头组(111)、打印平台(112)、同步带轮(113)、轴承座(114)、固定座(115)、步进电机(116)、料盘(117)、电机座(118)、固定孔(301)、螺纹孔(302)、过孔(303)、螺杆(401)、普通C级螺母(402)、止退螺母(403)、从动同步带轮(501)、Y向同步带(502)、主动同步带轮(503)、撞块固定孔(504)、Z向直线轴承(505)、丝杆螺母(506)、滑块一(507)、Y向导杆(508)、滑块二(509)、Y向直线轴承(601)、X向直线轴承(701)、压板(702)。

其中,所述外覆盖件(101)为组合件,上边开用一系列孔,连接其他零件,用于支撑整个结构,共1件;X向同步带(102)为标准件,共1件;Z轴丝杠(103)配合滚珠丝杠螺母使用,共2个;撞块(104)用于Z轴运动限位,共有1件;限位开关(105)为标准件,共1件;Z向导杆(106)配合直线轴承使用,共2件;Y向张紧调节块(107)有固定孔(301),螺纹孔(302)和过孔(303)共有2件,互为镜像件;Y向张紧调节螺杆组(108),共4组,每个螺杆组包含一个螺杆(401)、一个普通C级螺母(402)和三个止退螺母(403);滑块组(109)为组件,共1件,包含一个从动同步带轮(501),一条Y向同步带(502),一个主动同步带轮(503),一个撞块固定孔(504),两个Z向直线轴承(505),两个丝杆螺母(506),滑块一(507),两个Y向导杆(508),滑块二(509); X向导杆(110)共两件;喷头组(111)为组件,共1件,包含4个Y向直线轴承(601);打印平台(112)为组件,共1个,包含4个X向直线轴承(701),1个压板(702);同步带轮(113)共有2件;轴承座(114)共1个;固定座(115)共2件;步进电机(116)为标准件,共4个;料盘(117)为组件,共1个;电机座(118)共1件。

其连接关系在于:由所述的打印平台(112)通过X向直线轴承(701)与两根X向导杆(110)装配,两根X向导杆(110)固定到外覆盖件(101)上。所述X向同步带(102)通过压板(702)与打印平台(112)连接到一起,X向同步带(102)与两个同步带轮(113)匹配,两个同步带轮(113)被分别固定到轴承座(114)与电机座(118)上,轴承座(114)与电机座(118)固定到外覆盖件(101)上,电机座(118)上同时装配1个步进电机(116)。喷头组(111)通过Y向直线轴承(601)装配到 Y向导杆(508)上,Y向导杆(508)两端按照图5所示分别装配滑块一(507)和滑块二(509), 滑块一(507)上装配从动同步带轮(501),滑块二(509)上装配步进电机(116)与主动同步带轮(503),从动同步带轮(501)与主动同步带轮(503)之间用Y向同步带(502)连接。按照图1的方式用Z轴丝杠(103)和Z向导杆(106)连接滑块一(507)与滑块二(509),Z轴丝杠(103)和Z向导杆(106)上端再装配到外覆盖件(101)上。Z轴丝杠(103)和Z向导杆(106)下端穿过Y向张紧调节块(107),再用Y向张紧调节螺杆组(108)将Y向张紧调节块(107)连接到外覆盖件(101)。调节电机座(118)的位置,可以调节X向同步带的松紧,调节Y向张紧调节螺杆组(108)各个螺母的位置,可以调节Y向同步带的松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