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边框成型模具及其边框拐角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884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边框成型模具及其边框拐角脱模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洗衣机边框成型模具及其边框拐角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其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如公告号为CN205395040U的中国专利所示的一种汽车灯罩模具脱模机构,传统的注塑模具主要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上设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动模仁和用于顶出产品的推板,其中,由于产品上往往存在一些凹槽、凸块或者倒钩,故需要利用一些侧抽结构对产品进行成型并有利于产品脱模。通常的侧抽结构,其会在镶块上设置成型产品的凹槽或者凸块,然后利用斜导柱使镶块退出产品上的凸块或者凹槽结构,使两者分离,便于产品脱模。现有一种如附图1和2所示的洗衣机塑料边框,其整体为矩形边框,边框100的上表面和外侧面较为光滑,边框100内侧向下沉有台阶面101,边框100上设有位于左右两侧且向上拱起的拱形边102和位于前后两侧的平直边103,拱形边102的内侧位于台阶面101之上向外凸出有第一凸块110;平直边103的内侧均向外凸出有两第二凸块120,位于同一边的两第二凸块120呈上下分布;拱形边102内侧位于其拐角处向外凸出有第三凸块130;边框100的台阶面101上靠近其前边的平直边103的位置还设有贯穿孔140。众所周知,通常产品成型后随动模一起运动,此处,第三凸块130位于拐角处,且位于拱形的台阶面101上端,若利用动模上的镶块进行侧抽,则镶块不论斜向远离产品拐角或者先沿拱形边102退离产品平直边103,均会和拱形边102干涉,造成产品破坏;故镶块必须先沿产品的平直边103退离拱形边102,然后再退离产品的平直边103;此过程中若要使用侧抽镶块进行产品脱模,镶块需要分步进行两个方向的运动,会造成边框100的拐角脱模结构十分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框拐角脱模结构,其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边框拐角脱模结构,包括用以成型产品表面轮廓的定模仁和动模仁,定模仁上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上固定有贴合于边框拐角的拐角镶块,拐角镶块贴合于边框拱形边的一侧设有用于成型第三凸块处结构的第一成型块,拐角镶块贴合于平直边的一侧设有用于成型平直边台阶面处结构的第二成型块,定模仁上还设有用以斜向固定第一气缸且使第一气缸的气缸杆能推动拐角镶块沿平直边退离拱形边的倾斜固定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拐角镶块中第一成型块的轮廓与边框拱形边的轮廓相符,第一成型块向外凸出且搭在拱形边的台阶面上用以成型第三凸块;第二成型块的轮廓与平直边轮廓相符,第二成型块搭在平直边的台阶面上;拐角镶块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上,定模仁上的倾斜固定面从一侧的拱形边朝平直边倾斜,因此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从拱形边向下、向远离拱形边的方向倾斜;脱模的过程中,定模仁不动,动模仁向下远离定模仁运动,产品附着在动模仁表面,在动模仁慢慢远离定模仁的同时,气缸杆慢慢伸出,拐角镶块随着动模仁同步斜向下运动,此处在气缸的作用下,拐角镶块斜向下的运动可以分解成两个方向运动,一是同步随着动模仁竖直向下运动,二是远离拱形边水平方向运动;因此,在动模仁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拐角镶块渐渐沿着平直边脱离拱形边,拐角镶块脱离拱形边后,气缸杆停止运动,此时动模仁继续向下移动,使整个拐角镶块和动模仁远远分离,拐角结构的脱模过程不易损伤产品,同时通过气缸和镶块的形式,脱模结构简单、实用,并且此结构紧凑,大大减小模具整体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倾斜固定面和定模仁上表面的倾斜角为13°~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镶块的运动过程中镶块的合运动是斜向的,也即向下、向远离拱形边的方向运动,其向下分运动的速度需要和动模仁脱离的速度相同,此处,气缸杆最终伸出的长度一定,拐角镶块脱离拱形边中第三凸块结构所需的距离一定,故若倾斜固定面的角度a过大,则拐角镶块沿平直边移动的距离就长,拐角镶块沿平直边移动距离过长对平直边的表面质量影响就越大;若倾斜固定面的角度a过小,则拐角镶块的沿平直边的移动距离不足以脱离拱形边上第三凸块的结构,导致脱模不完全,损伤产品,因此选用a为13°~19°较为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边框成型模具,其边框拐角结构脱模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洗衣机边框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定模框、动模框、以及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边框拐角脱模结构,定模框上设有浇口,定膜仁上设有用于成型贯穿孔处结构的孔部成型杆,动模仁上设有用于成型拱形边第一凸块处结构的第一侧抽组件、用于成型平直边第二凸块处结构的第二侧抽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模框和动模框分别用于固定定模仁和动模仁,定模仁、动模仁、孔部成型杆、第一侧抽组件、第二侧抽组件共同组成了用以成型产品的腔室;此处,孔部成型杆固定在定模仁上,第一侧抽组件和第二侧抽组件固定在动模上,在模具开模时,动模框带动动模仁远离定膜仁运动,在动模仁运动的同时,第一侧抽组件和第二侧抽组件分别进行侧抽芯让位,孔部成型杆随着动模仁的脱离也从贯穿孔中抽出,拐角镶块在通过定模仁上的第一气缸的作用下进行拐角结构脱模,从而产品贴附在动模仁上可供顶出机构顶出,通过边框拐角脱模结构、第一侧抽组件、第二侧抽组件、贯穿孔成型杆的设计,使模具整体结构紧凑,产品凸块以及台阶结构脱模简单、平滑。

优选的,第一侧抽组件包括沿平直边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定模仁上的第一镶块、设于动模仁上且用以在开模时驱动第一镶块远离与第一镶块相贴合的拱形边的第一斜导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镶块的轮廓和拱形边上第一凸块的结构相符,第一镶块滑移连接与动模仁上,且第一镶块上开设有供第一斜导柱穿设的第一导柱孔;模具在合模状态下,第一斜导柱插入第一导柱孔中,当模具开模时,动模仁向下远离定模仁运动,此时,第一斜导柱会相对第一导柱孔向上运动,相应的,第一斜导柱在第一镶块向随动模仁向下运动的同时推动第一镶块远离拱形边运动,当动模仁和定模仁分开一定程度后,第一斜导柱和第一镶块完全脱离,利用第一斜导柱的结构脱模结构简单,且不需能外增加动力装置,大大缩小了模具整体的体积。

优选的,第一镶块包括第一滑移端和用以成型第一凸块处结构的第一成型端,动模仁上位于第一滑移端两侧设有用于压住第一滑移端并和动模仁上表面形成滑移槽的第一压块,第一压块通过螺钉固定于定模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动模仁上,方便第一压块的拆卸,同时方便对第一镶块的维修更换;此处,第一压块位于第一镶块的两侧且第一压块和动模仁表面之间形成供第一镶块滑移的滑移槽;安装第一镶块时,先将第一镶块放置于动模仁上指定的位置,然后将第一压块固定在动模仁上,第一压块将第一镶块进行限位。

优选的,第二侧抽组件包括沿拱形边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定模仁上的第二镶块、设于动模仁上且用以在开模时驱动第二镶块远离与第二镶块相贴合的平直边的第二斜导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镶块的轮廓和平直边上第一凸块的结构相符,第二镶块滑移连接于动模仁上,且第二镶块上开设有供第二斜导柱穿设的第二导柱孔;模具在合模状态下,第二斜导柱插入第二导柱孔中,当模具开模时,动模仁向下远离定模仁运动,此时,第二斜导柱会相对第二导柱孔向上运动,相应的,第二斜导柱在第二镶块向随动模仁向下运动的同时推动第二镶块远离平直边运动,当动模仁和定模仁分开一定程度后,第二斜导柱和第二镶块完全脱离,利用第二斜导柱的结构脱模结构简单,且不需能外增加动力装置,大大缩小了模具整体的体积。

优选的,第二镶块包括第二滑移端和用以成型第二凸块处结构的第二成型端,动模仁上位于第二滑移端两侧设有用于压住第二滑移端并和动模仁上表面形成滑移槽的第二压块,第二压块通过螺钉固定于定模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压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动模仁上,方便第二压块的拆卸,同时方便对第二镶块的维修更换;此处,第二压块位于第二镶块的两侧且第二压块和动模仁表面之间形成供第二镶块滑移的滑移槽;安装第二镶块时,先将第二镶块放置于动模仁上指定的位置,然后将第二压块固定在动模仁上,第二压块将第二镶块进行限位。

优选的,定模框上位于浇口下方设有给定模仁加热的加热板,定模框的侧面还设有用以给加热板供电的电源插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塑料在注塑机注射管中加热并形成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塑料会从浇口注入模具中,此处,由于洗衣机边框体积较大,通往各浇注点的距离会较远,这时熔融塑料容易提前了冷却,从而影响产品成型效果,故在浇口下方设置了加热板,通过加热板给通往各浇注点的流道中的塑料进行加热保证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从而保证产品成型质量。

优选的,动模框上面向定模框的一面镶嵌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朝定模框方向凸出有嵌块,定模框上面向动模框的一面设有和第一卡块相对应的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上设有供嵌块插入的嵌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存放模具时,动模框和定模框处于合模状态,此时,在搬运的过程中模具晃动,动模框和定模框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容易导致导柱磨损,从而影响模具精度,这里,第一卡块固定在动模框靠近外缘的位置,第二卡块固定在定模框靠近外缘的位置,当定模框和动模框合模时,嵌块卡于嵌槽中,实现动模框和定模框的限位,从而可以较少导柱的磨损,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产品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产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动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拐角镶块和第一气缸处的局部剖视图,旨在表示拐角镶块和第一气缸的安装结构;

图5为拐角镶块和第一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动模框处的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拐角镶块、第一侧抽组件、第二侧抽组件、第三侧抽组件的位置;

图7为实施例二中定模框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旨在表示加热板和电源插口的位置;

图9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加热板和电源插口的结构;

图10为实施例二中第一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第二镶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定模仁;2、动模仁;3、拐角镶块;4、第一成型块;5、第二成型块;6、第一气缸;7、第一侧抽组件;71、第一镶块;711、第一滑移端;712、第一成型端;72、第一斜导柱;8、第二侧抽组件;81、第二镶块;811、第二滑移端;812、第二成型端;82、第二斜导柱;9、倾斜面固定面;10、定模框;11、动模框;12、浇口;13、孔部成型杆; 14、第一压块; 15、第二压块;16、加热板;17、电源插口;18、第一卡块;19、嵌块;20、第二卡块;21、嵌槽;22、第一导柱孔;23、第二导柱孔;100、边框;101、台阶面;102、拱形边;103、平直边;110、第一凸块;120、第二凸块;130、第三凸块;140、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边框拐角脱模结构:

如附图3、4和5所示的边框拐角脱模结构,包括用以成型产品表面轮廓的定模仁1和动模仁2,定模仁1上设有倾斜固定面,倾斜固定面从一侧的拱形边朝平直边倾斜,倾斜固定面上固定有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6的气缸杆上固定有贴合于边框拐角的拐角镶块3,拐角镶块3贴合于边框拱形边的一侧设有用于成型第三凸块处结构的第一成型块4,拐角镶块3贴合于平直边的一侧设有用于成型平直边台阶面处结构的第二成型块5。此处,倾斜固定面和定模仁1上表面的倾斜角a为13°~19°。

上述边框拐角脱模结构的脱模过程如下:定模仁1不动,动模仁2向下远离定模仁1运动,产品附着在动模仁2表面,在动模仁2慢慢远离定模仁1的同时,气缸杆慢慢伸出,拐角镶块3随着动模仁2同步斜向下运动,此处在气缸的作用下,拐角镶块3斜向下的运动可以分解成两个方向运动,一是同步随着动模仁2竖直向下运动,二是远离拱形边水平方向运动;因此,在动模仁2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拐角镶块3渐渐沿着平直边脱离拱形边,拐角镶块3脱离拱形边后,气缸杆停止运动,此时动模仁2继续向下移动,使整个拐角镶块3和动模仁2远远分离,完成拐角镶块3的脱模。

实施例二,一种洗衣机边框成型模具:

如附图6和7所示的洗衣机边框成型模具,包括定模框10、动模框11,定模框10和动模框11分别用于固定定模仁1和动模仁2,定模仁1上设有实施例一中的边框拐角脱模结构,定膜仁上设有用于成型贯穿孔处结构的孔部成型杆13,动模仁2上设有用于成型拱形边第一凸块处结构的第一侧抽组件7、用于成型平直边第二凸块处结构的第二侧抽组件8;此处,定模仁1、动模仁2、孔部成型杆13、第一侧抽组件7、第二侧抽组件8共同组成了用以成型产品的腔室。其中,动模框11上面向定模框10的一面镶嵌有第一卡块18,第一卡块18固定在动模框11靠近外缘的位置且朝定模框10方向凸出有嵌块19;定模框10上面向动模框11的一面设有和第一卡块18相对应的第二卡块20,第二卡块20固定在定模框10靠近外缘的位置,且其上设有供嵌块19插入的嵌槽21;当定模框10和动模框11合模时,嵌块19卡于嵌槽21中,实现动模框11和定模框10的限位,从而可以较少导柱的磨损,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

参见附图6、7和10,第一侧抽组件7包括第一镶块71和第一斜导柱72,第一镶块71的轮廓和拱形边上第一凸块的结构相符,第一镶块71沿平直边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与动模仁2上,且第一镶块71上开设有供第一斜导柱72穿设的第一导柱孔22。其中,第一镶块71包括第一滑移端711和用以成型第一凸块处结构的第一成型端712,动模仁2上位于第一滑移端711两侧设有用于压住第一滑移端711并和动模仁2上表面形成滑移槽的第一压块 14,第一压块 14通过螺钉固定于定模仁1上。

参见附图6、7和11,第二侧抽组件8包括第二镶块81、设于动模仁2上且用以在开模时驱动第二镶块81远离与第二镶块81相贴合的平直边的第二斜导柱82,第二镶块81的轮廓和平直边上第一凸块的结构相符,第二镶块81沿拱形边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动模仁2上,且第二镶块81上开设有供第二斜导柱82穿设的第二导柱孔23。其中,第二镶块81包括第二滑移端811和用以成型第二凸块处结构的第二成型端812,动模仁2上位于第二滑移端811两侧设有用于压住第二滑移端811并和动模仁2上表面形成滑移槽的第二压块 15,第二压块 15通过螺钉固定于定模仁1上。

参见附图8和9,定模框10上位于浇口12下方设有给定模仁1加热的加热板16,定模框10的侧面还设有用以给加热板16供电的电源插口17,塑料在注塑机注射管中加热并形成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塑料会从浇口12注入模具中,此处,由于洗衣机边框体积较大,通往各浇注点的距离会较远,这时熔融塑料容易提前了冷却,从而影响产品成型效果,故在浇口12下方设置了加热板16,通过加热板16给通往各浇注点的流道中的塑料进行加热保证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从而保证产品成型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