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82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空心胶囊生产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空心胶囊主要采用羟丙甲纤维素或普鲁兰多糖和植物凝胶剂为原料,经配料称量、溶胶过滤、制囊(包括蘸胶、成型、干燥、脱膜)、切割、套合、光检、印字、内包和外包工序制得,外形呈圆筒状,系由帽和体两节套和的质硬且具有弹性的空囊。

一般植物空心胶囊的生产采用的都是蘸胶工艺,即将固态纯植物原料按工艺配比先转换成胶液,再在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上制得胶囊毛坯,即用特定的模具通过蘸胶装置在模具的外表面蘸上一层胶液,经成型、干燥和脱膜后制得圆筒状胶囊囊壳毛坯。为了保证干燥后的胶囊囊壳能够在胶囊模具上顺利脱膜,在蘸胶前需对胶囊模具涂脱膜油处理;但是如果涂油多了会造成脱模油浪费、胶囊囊壳内壁残留油滴问题,如果涂油少了会造成囊壳无法脱膜或囊壳开裂问题,可见涂油量的合理控制及涂油是否均匀,直接影响脱膜率及胶囊囊壳质量。

尤其目前国内生产的植物空心胶囊,囊材为大分子膳食纤维和多糖成分,与传统明胶空心胶囊囊材胶原蛋白相比,更不易吸收脱模油,所以植物空心胶囊生产涂油时,对涂油量的控制及涂油方式理应不同,应确保涂油量可控及涂油充分均匀。

但目前国内植物空心胶囊的技术还在产业化初期,整体产能及规模小,植物空心胶囊生产厂家对主要装备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及创新,只是采用传统明胶空心胶囊的装备。

即一般采用电机带动毛刷往复运动的方式涂油,通过油槽与毛毡连通毛线的根数多少控制涂油量,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大都是凭借相关技术人员的经验,涂油量多少不能做到有效数据控制,且仅用毛刷涂油也不均匀、有死角。在植物空心胶囊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因相关技术人员操作失误或经验不足等因素,而造成涂油量不合适、涂油不均状况,影响脱膜率及胶囊囊壳质量,给植物空心胶囊生产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综上,如何克服传统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包括:给油系统、涂油系统和均油系统;

其中,所述给油系统包括:油杯、控制阀、输油管、油量控制螺钉、油盘、毛线、油毡压紧螺钉、油毡、油毡压板、油杯固定杆和油盘固定块;

所述油杯由杯体、注油口、出油口组成;所述杯体用于盛装脱模油;所述注油口设置在所述杯体的顶部;所述注油口处还配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中间设有手动排气阀;所述出油口设在所述杯体的底部,且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控制阀连接;所述控制阀的阀体的一端与所述油杯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给油系统的输油管连接;所述输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的阀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输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盘连接;所述油盘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毛线共九根,用于连接所述油盘和所述油毡,进而将脱模油从所述的油盘自然的转移到所述油毡;所述油量控制螺钉共九颗;所述油量控制螺钉用于调节所述毛线的压紧度;所述油毡、所述油毡压板依次安装在所述油盘外侧面,通过所述油毡压紧螺钉固定压紧;所述油杯固定杆用于固定油杯,与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机架螺丝连接;所述油盘固定块用于固定油盘,与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机架螺丝连接;

所述涂油系统包括:油刷、油刷座、运动轴座、运动轴承座、轴承、运动轴、运动齿条、齿轮、涂油电机和胶囊模板;

所述油刷共配置二组,每组三根油刷,其中一组用于给帽侧胶囊模针涂油,另一组用于给体侧胶囊模针涂油;所述油刷座用于固定安装所述油刷,所述油刷座与所述运动轴承座连接;所述轴承为直线轴承,所述轴承套在所述运动轴的外面,并与所述运动轴承座连接固定;所述运动轴与所述运动轴座连接固定;所述齿轮与所述涂油电机的传动轴键连接,与所述运动齿条咬合连接;所述运动齿条与所述运动轴承座螺丝连接固定;

所述均油系统包括:升降电机、电机与凸轮链传动机构、升降凸轮、升降凸轮轴、凸轮升降梁、升降轴承固定杆、升降轴、升降轴承、胶囊模板固定梁、胶囊模板滑道、均油减速电机、均油器固定板、均油器传动齿轮、均油器、均油器挡板;

所述电机与凸轮链传动机构包括两个链轮和一个链条;所述链条分别与两个所述链轮链连接;其中一个链轮与所述升降电机的传动轴键连接,另一个链轮与所述升降凸轮轴键连接;且所述升降凸轮轴还与所述升降凸轮键连接;所述凸轮升降梁与所述升降轴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轴承先安装在所述升降轴承固定杆内,再套到所述升降轴上;所述胶囊模板固定梁的上面与所述升降轴连接固定,所述胶囊模板固定梁的下面与所述胶囊模板滑道连接固定;所述均油减速电机与所述均油器传动齿轮键连接;所述均油器固定板用于定位及固定所述均油器;所述均油器挡板安装在所述均油器的下方;若干个所述均油器的上口分别与所述胶囊模板固定梁上的若干颗不锈钢模针一一对应。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给油系统的具体结构中,所述杯体为透明有机玻璃容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给油系统的具体结构中,所述控制阀为常闭式电磁阀。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给油系统的具体结构中,所述输油管具体为透明气管。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给油系统的具体结构中,所述毛线具体为纯羊毛线。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还包括PLC电控系统;所述PLC电控系统与所述给油系统结构中的所述控制阀电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涂油系统的具体结构中,所述油刷为条形猪鬃毛刷。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涂油系统的具体结构中,所述油刷的长度与所述胶囊模板上的不锈钢模针的长度相适应。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涂油系统的具体结构中,所述PLC电控系统还与所述涂油系统结构中的所述涂油电机电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均油系统的具体结构中,所述均油器由均油管、均油毛毡、顶均油毛毡、弹簧座、弹簧、弹簧套、轴承、轴承套、均油轴、推轴承和壳体组成;所述均油毛毡、顶均油毛毡、弹簧座、弹簧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均油管内;所述弹簧套、轴承、轴承套、推轴承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均油轴上,组装好的所述均油器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均油器壳体上;所述均油器每条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上共配置四组,每组一百二十六套均油器安装在一个专用的壳体上,其中二组用于给帽侧胶囊模针均油,另二组用于给体侧胶囊模针均油;所述每组均油器安装在所述胶囊模板固定梁下方,并通过所述均油器固定板定位及固定在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机架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均油系统的具体结构中,所述PLC电控系统还与所述均油系统结构中的所述均油减速电机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其主要由给油系统、涂油系统和均油系统等结构构成。

其中,上述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具有如下主要的具体结构、位置关系以及连接方式方面的技术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其通过PLC 电控系统控制上述控制阀的开关时间,实现定量给油的目的。在植物空心胶囊生产过程在,可直观有效的控制涂油量,即保证了脱膜率,又为植物空心胶囊生产企业减少了脱模油浪费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其通过一次涂油系统给胶囊模具充分涂油后,又经专用的均油系统给胶囊模具二次均油,使得每板模具上的252颗模针涂油量和涂油的均匀度一致,大大提高了植物空心胶囊生产过程中脱膜率和脱膜后囊壳的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产品的损耗率,为植物空心胶囊生产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其运行稳定,技术可靠,实施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中的给油系统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中的给油系统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中的涂油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中的涂油系统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中的均油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中的均油系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中的均油系统的均油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给油系统a;油杯1;控制阀2;输油管3;油量控制螺钉4;油盘5;毛线6;油毡压紧螺钉7;油毡8;油毡压板9;油杯固定杆10;油盘固定块11;杯体12;注油口13;出油口14;

涂油系统b;油刷15;油刷座16;运动轴座17;运动轴承座18;轴承19;运动轴20;运动齿条21;齿轮22;涂油电机23;胶囊模板24;

均油系统c;升降电机25;电机与凸轮链传动机构26;升降凸轮27;升降凸轮轴28;凸轮升降梁29;升降轴承固定杆30;升降轴31;升降轴承32;胶囊模板固定梁33;胶囊模板滑道34;均油减速电机35;均油器固定板36;均油器传动齿轮37;

均油器38;均油器挡板39;均油管41;均油毛毡42;顶均油毛毡 43;弹簧座44;弹簧45;弹簧套46;轴承47;轴承套48;均油轴49;推轴承50;壳体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包括:给油系统a、涂油系统b和均油系统c;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给油系统a包括:油杯1、控制阀2、输油管3、油量控制螺钉4、油盘5、毛线6、油毡压紧螺钉7、油毡 8、油毡压板9、油杯固定杆10和油盘固定块11;

所述油杯1由杯体12、注油口13、出油口14组成;所述杯体 12为透明有机玻璃容器;所述杯体12用于盛装脱模油;所述注油口 13设置在所述杯体12的顶部(即注油口13主要用于添加脱模油);所述注油口13处还配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中间设有手动排气阀;所述出油口14设在所述杯体12的底部,且所述出油口14与所述控制阀2连接;

所述控制阀2为常闭式电磁阀;(即所述控制阀2用于通过PLC 电控系统打开和关闭时间,进而达到控制给油量的目的;)所述控制阀2的阀体的一端与所述油杯1的出油口14连接,所述控制阀2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给油系统a的输油管3连接;

所述输油管3具体为透明气管(即PU6*4透明气管),所述输油管3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阀2的阀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输油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盘5连接;

所述油盘5为不锈钢材质;(即所述油盘5用于暂存所述输油管输出的脱模油);

所述毛线6为纯羊毛线,共九根,用于连接所述油盘5和所述油毡8,起到将脱模油从所述的油盘5自然的转移到所述油毡8的目的;

所述油量控制螺钉4共九颗;所述油量控制螺钉4用于调节所述毛线6的压紧度(即进而实现所述毛线6向所述油毡8转移脱模油的油量) ;

所述油毡8、所述油毡压板9依次安装在所述油盘5外侧面,通过所述油毡压紧螺钉7固定压紧;

所述油杯固定杆10用于固定油杯1,与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机架螺丝连接;

所述油盘固定块11用于固定油盘5,与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机架螺丝连接;

所述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还包括PLC电控系统;所述 PLC电控系统与所述给油系统a结构中的所述控制阀2电连接。即需要说明的是,分析上述电控关系可知(PLC电控系统控制触发控制阀 2,再通过控制阀2实现一系列后续的机械联动动作);即上述脱模油由所述油杯1、经过所述控制阀2控制给油量、通过所述输油管3转移到所述油盘5,通过所述毛线6转移到所述油毡8,实现所述给油系统a定量给油的目的。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涂油系统b包括:油刷15、油刷座16、运动轴座17、运动轴承座18、轴承19、运动轴20、运动齿条21、齿轮22、涂油电机23和胶囊模板24;

所述油刷15为条形纯猪鬃毛刷,共配置二组,每组三根油刷,其中一组用于给帽侧胶囊模针涂油,另一组用于给体侧胶囊模针涂油;

所述油刷座16用于固定安装所述油刷15,所述油刷座16与所述运动轴承座18连接;

所述轴承19为直线轴承,所述轴承19套在所述运动轴20的外面,并与所述运动轴承座18连接固定;所述运动轴20与所述运动轴座18连接固定;

所述齿轮22与所述涂油电机23的传动轴键连接,与所述运动齿条21咬合连接;

所述运动齿条21与所述运动轴承座18螺丝连接固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油刷15的长度与所述胶囊模板24上的不锈钢模针的长度相适应。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PLC电控系统还与所述涂油系统b结构中的所述涂油电机23电连接。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涂油电机23在PLC电控系统控制下,通过所述齿轮22、运动齿条21、运动轴20、轴承19带动所述油刷15做往复运动的同时,所述油刷 15与所述给油系统a的所述油毡8充分接触,将脱模油连续沾到油刷15上,所述油刷15再将脱模油刷到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的所述胶囊模板24的不锈钢模针上,实现涂油的目的;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均油系统c包括:升降电机25、电机与凸轮链传动机构26、升降凸轮27、升降凸轮轴28、凸轮升降梁29、升降轴承固定杆30、升降轴31、升降轴承32、胶囊模板固定梁33、胶囊模板滑道34、均油减速电机35、均油器固定板36、均油器传动齿轮37、均油器38、均油器挡板39;

所述电机与凸轮链传动机构26由两个链轮和链条组成,其中一个链轮与所述升降电机25的传动轴键连接,另一个链轮与所述升降凸轮轴28键连接;且所述升降凸轮轴28还与所述升降凸轮27同轴键连接;所述链条分别与两个所述链轮链连接;

所述凸轮升降梁29与所述升降轴31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轴承32先安装在所述升降轴承固定杆30内,再套到所述升降轴31上;

所述胶囊模板固定梁33的上面与所述升降轴31连接固定,所述胶囊模板固定梁33的下面与所述胶囊模板滑道34连接固定;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升降电机25通过所述电机与凸轮链传动机构26带动所述升降凸轮27转动,所述升降凸轮27又通过所述凸轮升降梁29 带动所述胶囊模板固定梁33做垂直升降运动,实现将所述涂油系统b的所述油刷15涂过脱模油的模具垂直送入和脱离所述均油器38的目的;

所述均油减速电机35与所述均油器传动齿轮37键连接;

所述均油器固定板36用于定位及固定所述均油器38;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PLC电控系统与所述升降电机电连接;(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升降电机通过所述电机与凸轮链传动机构带动升降凸轮转动,所述升降凸轮又通过所述凸轮升降梁带动胶囊模板固定梁做垂直升降运动,实现将涂油系统的油刷涂过(即经过油刷一次涂过)脱模油的模具垂直送入和脱离所述均油器的目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PLC电控系统还与所述均油系统c结构中的所述均油减速电机35电连接。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均油减速电机35在PLC电控系统控制下,通过所述均油器传动齿轮37带动所述均油器38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实现对垂直送入所述涂油系统b的所述油刷15涂过脱模油的胶囊模板上的模针进行均匀的目的;(即通过所述均油器传动齿轮带动所述均油器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最终实现对垂直送入所述涂油系统的所述油刷涂过脱模油的胶囊模板上的不锈钢模针进行二次均匀处理(即转动均油处理操作),另外上述的垂直送入动作是由PLC电控系统协同对升降电机控制完成的)。

另外,对上述均油器38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所述均油器38由均油管41、均油毛毡42、顶均油毛毡43、弹簧座44、弹簧45、弹簧套46、轴承47、轴承套48、均油轴49、推轴承50和壳体51组成;所述均油毛毡42、顶均油毛毡 43、弹簧座44、弹簧45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均油管41内;所述弹簧套46、轴承47、轴承套48、推轴承50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均油轴49上,组装好的所述均油器38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均油器壳体51上;所述均油轴用于在所述均油器传动齿轮转动驱动作用下,带动所述弹簧上的所述弹簧座、所述顶均油毛毡、所述均油毛毡等实施转动动作。

所述均油器38每条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上共配置四组,每组一百二十六套均油器38安装在一个专用的壳体51上,其中二组用于给帽侧胶囊模针均油,另二组用于给体侧胶囊模针均油;所述每组均油器38安装在所述胶囊模板固定梁33下方,并通过所述均油器固定板 36定位及固定在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机架上;每个所述均油器38的所述均油管41的上口应与所述胶囊模板固定梁33上的每颗模针一一对应;所述均油器挡板39安装在所述均油器38的推轴承50的下方 (即用于轴承限位及盛装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其至少存在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其通过 PLC系统控制上述控制阀的开关时间,实现定量给油的目的(即能够精确控制涂油量,确保涂油均匀)。在植物空心胶囊生产过程在,可直观有效的控制涂油量,即保证了脱膜率,又为植物空心胶囊生产企业减少了脱模油浪费现象。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其通过一次涂油系统给胶囊模具充分涂油后,又经专用的均油系统给胶囊模具二次均油,使得每板模具上的252颗模针涂油量和涂油的均匀度一致,大大提高了植物空心胶囊生产过程中脱膜率和脱膜后囊壳的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产品的损耗率,为植物空心胶囊生产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其运行稳定,技术可靠,实施性强。

基于以上诸多显著的技术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涂油装置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