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4151发布日期:2021-01-15 14:0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丝机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拉丝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拉丝机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平膜拉丝机组包括将聚丙烯原料加热拉制成塑料平膜的拉丝主机、和用于牵引塑料平膜的牵引机构、和能够将塑料平膜切割成丝状的切割机构、和用于牵引塑料扁丝的牵引机构、和用于收卷塑料扁丝的收卷机构、以及拉丝辅机,常应用于塑料编织袋的制作生产。其中拉丝辅机为拉丝机配套的装置,以使完成主机的各种功能,主要辅机有混料装置、上料装置、边丝回收装置、废丝回收装置等。

然而目前的牵引机构结构较为单一,结构简单性导致牵引机构的功能少且拉丝效率低,甚至在牵引丝体的过程中容易导致丝体被拉断,大大影响了拉丝机的拉丝效果和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丝机用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丝机用牵引装置,包括有能够将聚丙烯原料加热拉制成塑料平膜的拉丝主机、和用于牵引塑料平膜的平膜牵引机构、和能够将塑料平膜切割成丝状的切割机构、和用于牵引塑料扁丝的扁丝牵引机构、和用于收卷塑料扁丝的收卷机构,所述平膜牵引机构包括有若干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平膜牵引转辊,塑料平膜往复卷绕在各个平膜牵引转辊之间,所述扁丝牵引机构包括有若干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扁丝牵引转辊,塑料扁丝往复卷绕在各个扁丝牵引转辊之间,所述平膜牵引转辊和扁丝牵引转辊均包括有轴向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用于供平膜或扁丝卷绕的牵引转辊本体、和分别密封连接于牵引转辊本体长度方向两端的进液管和溢出管,所述进液管和溢出管以及牵引转辊本体均成中空的管状结构设置,并且牵引转辊本体与进液管和溢出管同轴设置,所述牵引转辊本体由具有导热性能的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牵引转辊本体包括有用于容纳导热液的容液腔,所述进液管和溢出管均与容液腔连通设置,所述容液腔的内径尺寸大于进液管和溢出管的内径尺寸,导热液经进液管被输送入容液腔内能够将热量传递向卷绕在牵引转辊本体上的平膜或扁丝,并且导热液从一端的进液管被持续输送入容液腔内的过程中多余的导热液能够从另一端的溢出管溢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丝主机包括有挤出模头和位于挤出模头出料端用于容纳导热液的蓄液箱,挤出模头挤出的塑料平膜经蓄液箱后送入平膜牵引机构,所述蓄液箱上连通有用于分别与进液管和溢出管连通的循环导管,所述循环导管连通有能够使导热液在蓄液箱与容液腔之间循环流动的循环机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膜牵引机构包括有用于供平膜上下往复卷绕的平膜牵引辊组,一平膜牵引辊组包括有一高位平膜牵引转辊和一低位平膜牵引转辊,平膜上下往复卷绕在高位平膜牵引转辊和低位平膜牵引转辊之间,所述平膜牵引辊组设置有多组,并且各组平膜牵引辊组沿平膜牵引方向排列设置;

各组平膜牵引辊组中的各个高位平膜牵引转辊之间通过连接导管串联设置,所述连接导管一端与一高位平膜牵引转辊的溢出管连通另一端与相邻高位平膜牵引转辊的进液管连通设置,最靠近蓄液箱的高位平膜牵引转辊的进液管通过循环导管与蓄液箱连通设置,最远离蓄液箱的高位平膜牵引转辊的溢出管通过循环导管与蓄液箱连通设置,实现蓄液箱与各个容液腔的循环连通;

各组平膜牵引辊组中的各个低位平膜牵引转辊之间通过连接导管串联设置,所述连接导管一端与一低位平膜牵引转辊的溢出管连通另一端与相邻低位平膜牵引转辊的进液管连通设置,最靠近蓄液箱的低位平膜牵引转辊的进液管通过循环导管与蓄液箱连通设置,最远离蓄液箱的低位平膜牵引转辊的溢出管通过循环导管与蓄液箱连通设置,实现蓄液箱与各个容液腔的循环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各组平膜牵引辊组中高位平膜牵引转辊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沿平膜牵引方向逐渐减小设置,各组平膜牵引辊组中低位平膜牵引转辊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沿平膜牵引方向逐渐减小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扁丝牵引机构包括有用于供扁丝上下往复卷绕的扁丝牵引辊组,一扁丝牵引辊组包括有一高位扁丝牵引转辊和一低位扁丝牵引转辊,扁丝上下往复卷绕在高位扁丝牵引转辊和低位扁丝牵引转辊之间,所述扁丝牵引辊组设置有多组,并且各组扁丝牵引辊组沿扁丝牵引方向排列设置;

各组扁丝牵引辊组中的各个高位扁丝牵引转辊之间通过连接导管串联设置,所述连接导管一端与一高位扁丝牵引转辊的溢出管连通另一端与相邻高位扁丝牵引转辊的进液管连通设置,最靠近蓄液箱的高位扁丝牵引转辊的进液管通过循环导管与蓄液箱连通设置,最远离蓄液箱的高位扁丝牵引转辊的溢出管通过循环导管与蓄液箱连通设置,实现蓄液箱与各个容液腔的循环连通;

各组扁丝牵引辊组中的各个低位扁丝牵引转辊之间通过连接导管串联设置,所述连接导管一端与一低位扁丝牵引转辊的溢出管连通另一端与相邻低位扁丝牵引转辊的进液管连通设置,最靠近蓄液箱的低位扁丝牵引转辊的进液管通过循环导管与蓄液箱连通设置,最远离蓄液箱的低位扁丝牵引转辊的溢出管通过循环导管与蓄液箱连通设置,实现蓄液箱与各个容液腔的循环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各组扁丝牵引辊组中高位扁丝牵引转辊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沿扁丝牵引方向逐渐减小设置,各组扁丝牵引辊组中低位扁丝牵引转辊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沿扁丝牵引方向逐渐减小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有通过循环导管与溢出管连通的冷液箱和能够将冷液箱内的导热液引入蓄液箱内的循环泵,所述冷液箱所处高度低于各个容液腔所处高度,所述蓄液箱所处高度高于各个容液腔所处高度,蓄液箱内的导热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循环导管流入各个容液腔内,并且还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循环导管流入冷液箱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丝主机的出料端轴向转动连接有用于供平膜卷绕的拉丝导向辊,所述平膜牵引机构的进料端轴向转动连接有用于供平膜卷绕的牵引导向辊,平膜上下往复卷绕在拉丝导向辊和牵引导向辊之间,所述拉丝导向辊和牵引导向辊的外径尺寸均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少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膜牵引机构的进料端还设置有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将平膜张紧的重力张紧架,所述牵引导向辊轴向转动连接在重力张紧架一端,所述重力张紧架另一端轴向转动连接在机架上,重力张紧架在重力的作用下绕与机架的转动轴向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牵引导向辊将平膜保持张紧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转辊本体的外侧壁上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由于供平膜或扁丝卷绕的牵引转辊本体设置有能够容纳导热液的容液腔,因此牵引转辊本体可在导热液的热传导下具有一定温度,而从拉丝主机送出的平膜也具有一定温度,两者之间温差小,能够有效减小平膜或扁丝在牵引转辊本体上卷绕牵引时的磨损程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平膜或扁丝受损的可能性,并且容液腔两端分别与进液管和溢出管连通,能够通过进液管始终向容液腔内补充温度较高的导热液,并且多余的导热液也能够从溢出管溢出,有利于牵引转辊本体维持稳定的作业温度,从而能够使牵引转辊本体具有较为稳定的作业环境,因此能够在不影响拉丝机拉丝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牵引转辊本体的转速来提高拉丝机的加工效率。

虽然拉丝主机送入平膜牵引机构内的平膜温度与送入扁丝牵引机构的扁丝温度具有一定的温度差,而同样设置有具有一定温度的牵引转辊本体的扁丝牵引机构能够让较窄的扁丝更易实现弯曲卷绕,使卷绕在扁丝牵引转辊上的扁丝具有更强的卷绕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减小扁丝在扁丝牵引转辊上卷绕牵引时的磨损程度,进而有利于提高拉丝机的拉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拉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平膜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扁丝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牵引转辊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拉丝主机;11、挤出模头;12、蓄液箱;13、拉丝导向辊;2、平膜牵引机构;21、平膜牵引转辊;22、平膜牵引辊组;23、重力张紧架;24、牵引导向辊;3、切割机构;4、扁丝牵引机构;41、扁丝牵引转辊;42、扁丝牵引辊组;5、收卷机构;6、牵引转辊本体;61、容液腔;62、进液管;63、溢出管;7、循环机构;71、循环导管;72、连接导管;73、冷液箱;74、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4所示,一种拉丝机用牵引装置,包括有能够将聚丙烯原料加热拉制成塑料平膜的拉丝主机1、和用于牵引塑料平膜的平膜牵引机构2、和能够将塑料平膜切割成丝状的切割机构3、和用于牵引塑料扁丝的扁丝牵引机构4、和用于收卷塑料扁丝的收卷机构5,其中拉丝主机1、切割机构3、收卷机构5均为公知技术,采用通常设计,平膜牵引机构2包括有若干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平膜牵引转辊21,塑料平膜往复卷绕在各个平膜牵引转辊21之间,扁丝牵引机构4包括有若干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扁丝牵引转辊41,塑料扁丝往复卷绕在各个扁丝牵引转辊41之间,平膜牵引转辊21和扁丝牵引转辊41均包括有轴向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用于供平膜或扁丝卷绕的牵引转辊本体6、和分别密封连接于牵引转辊本体6长度方向两端的进液管62和溢出管63,进液管62和溢出管63与牵引转辊本体6之间密封连接,进液管62和溢出管63以及牵引转辊本体6均成中空的管状结构设置,并且牵引转辊本体6与进液管62和溢出管63同轴设置,牵引转辊本体6由具有导热性能的硬质材料制成,牵引转辊本体6包括有用于容纳导热液的容液腔61,进液管62和溢出管63均与容液腔61连通设置,容液腔61的内径尺寸大于进液管62和溢出管63的内径尺寸,导热液经进液管62被输送入容液腔61内能够将热量传递向卷绕在牵引转辊本体6上的平膜或扁丝,并且导热液从一端的进液管62被持续输送入容液腔61内的过程中多余的导热液能够从另一端的溢出管63溢出。

其中由于供平膜或扁丝卷绕的牵引转辊本体6设置有能够容纳导热液的容液腔61,因此牵引转辊本体6可在导热液的热传导下具有一定温度,而从拉丝主机1送出的平膜也具有一定温度,两者之间温差小,能够有效减小平膜或扁丝在牵引转辊本体6上卷绕牵引时的磨损程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平膜或扁丝受损的可能性,并且容液腔61两端分别与进液管62和溢出管63连通,能够通过进液管62始终向容液腔61内补充温度较高的导热液,并且多余的导热液也能够从溢出管63溢出,有利于牵引转辊本体6维持稳定的作业温度,从而能够使牵引转辊本体6具有较为稳定的作业环境,因此能够在不影响拉丝机拉丝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牵引转辊本体6的转速来提高拉丝机的加工效率。

虽然拉丝主机1送入平膜牵引机构2内的平膜温度与送入扁丝牵引机构4的扁丝温度具有一定的温度差,而同样设置有具有一定温度的牵引转辊本体6的扁丝牵引机构4能够让较窄的扁丝更易实现弯曲卷绕,使卷绕在扁丝牵引转辊41上的扁丝具有更强的卷绕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减小扁丝在扁丝牵引转辊41上卷绕牵引时的磨损程度,进而有利于提高拉丝机的拉丝效果。

拉丝主机1包括有挤出模头11和位于挤出模头11出料端用于容纳导热液的蓄液箱12,挤出模头11挤出的塑料平膜经蓄液箱12后送入平膜牵引机构2,蓄液箱12上连通有用于分别与进液管62和溢出管63连通的循环导管71,循环导管71连通有能够使导热液在蓄液箱12与容液腔61之间循环流动的循环机构7。由于拉丝主机1需要将聚丙烯原料加热再经挤出模头11拉制成塑料平膜,因此刚成型的塑料平膜具有较高温度,需要浸润在蓄液箱12内,并且能够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液,而循环机构7能够实现蓄液箱12内的导热液需降温冷却和容液腔61内的导热液需加热循环的巧妙结合,因此该循环机构7既能够通过牵引转辊本体6进行热传递而对蓄液箱12内的导热液进行降温冷却,也能够通过蓄液箱12内的导热液向容液腔61内补充温度更高的导热液,大大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率,也有效节约了成本。

平膜牵引机构2包括有用于供平膜上下往复卷绕的平膜牵引辊组22,一平膜牵引辊组22包括有一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和一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平膜上下往复卷绕在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和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之间,平膜牵引辊组22设置有多组,并且各组平膜牵引辊组22沿平膜牵引方向排列设置;其中一组平膜牵引辊组22中位置较高的平膜牵引转辊21为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位置较低的平膜牵引转辊21为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

各组平膜牵引辊组22中的各个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之间通过连接导管72串联设置,连接导管72一端与一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溢出管63连通另一端与相邻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进液管62连通设置,最靠近蓄液箱12的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进液管62通过循环导管71与蓄液箱12连通设置,最远离蓄液箱12的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溢出管63通过循环导管71与蓄液箱12连通设置,实现蓄液箱12与各个容液腔61的循环连通;最靠近蓄液箱12的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温度最接近蓄液箱12内导热液的温度,而与该平膜牵引转辊21串联的各个平膜牵引转辊21的温度会逐渐降低。

各组平膜牵引辊组22中的各个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之间通过连接导管72串联设置,连接导管72一端与一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溢出管63连通另一端与相邻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进液管62连通设置,最靠近蓄液箱12的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进液管62通过循环导管71与蓄液箱12连通设置,最远离蓄液箱12的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溢出管63通过循环导管71与蓄液箱12连通设置,实现蓄液箱12与各个容液腔61的循环连通。最靠近蓄液箱12的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温度最接近蓄液箱12内导热液的温度,而与该平膜牵引转辊21串联的各个平膜牵引转辊21的温度会逐渐降低。

上述设置通过两组循环导管71分别与各个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和各个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实现串联,并且使最靠近蓄液箱12的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和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温度最接近蓄液箱12内导热液的温度,也就是成组设置的平膜牵引辊组22中的一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和一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的温度相近,并且各组平膜牵引辊组22的温度沿平膜牵引方向逐渐降低,符合平膜在平膜牵引机构2内温度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该设计既能够实现供导热液的散热冷却,也能够逐渐降低平膜牵引转辊21的作业温度与平膜相适配,进而有利于提高拉丝机的拉丝效果。

各组平膜牵引辊组22中高位平膜牵引转辊21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沿平膜牵引方向逐渐减小设置,各组平膜牵引辊组22中低位平膜牵引转辊21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沿平膜牵引方向逐渐减小设置。一容液腔61内的导热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入下一容液腔61内,该结构简单易实施,方便实现各个容液腔61内导热液的自动循环。

扁丝牵引机构4包括有用于供扁丝上下往复卷绕的扁丝牵引辊组42,一扁丝牵引辊组42包括有一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和一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扁丝上下往复卷绕在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和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之间,扁丝牵引辊组42设置有多组,并且各组扁丝牵引辊组42沿扁丝牵引方向排列设置;其中一组扁丝牵引辊组42中位置较高的扁丝牵引转辊41为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位置较低的扁丝牵引转辊41为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

各组扁丝牵引辊组42中的各个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之间通过连接导管72串联设置,连接导管72一端与一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溢出管63连通另一端与相邻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进液管62连通设置,最靠近蓄液箱12的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进液管62通过循环导管71与蓄液箱12连通设置,最远离蓄液箱12的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溢出管63通过循环导管71与蓄液箱12连通设置,实现蓄液箱12与各个容液腔61的循环连通;最靠近蓄液箱12的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温度最接近蓄液箱12内导热液的温度,而与该扁丝牵引转辊41串联的各个扁丝牵引转辊41的温度会逐渐降低。

各组扁丝牵引辊组42中的各个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之间通过连接导管72串联设置,连接导管72一端与一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溢出管63连通另一端与相邻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进液管62连通设置,最靠近蓄液箱12的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进液管62通过循环导管71与蓄液箱12连通设置,最远离蓄液箱12的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溢出管63通过循环导管71与蓄液箱12连通设置,实现蓄液箱12与各个容液腔61的循环连通。最靠近蓄液箱12的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温度最接近蓄液箱12内导热液的温度,而与该扁丝牵引转辊41串联的各个扁丝牵引转辊41的温度会逐渐降低。

上述设置通过两组循环导管71分别与各个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和各个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实现串联,并且使最靠近蓄液箱12的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和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温度最接近蓄液箱12内导热液的温度,也就是成组设置的扁丝牵引辊组42中的一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和一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的温度相近,并且各组扁丝牵引辊组42的温度沿扁丝牵引方向逐渐降低,符合扁丝在扁丝牵引机构4内温度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该设计既能够实现供导热液的散热冷却,也能够逐渐降低扁丝牵引转辊41的作业温度与扁丝相适配,进而有利于提高拉丝机的拉丝效果。

各组扁丝牵引辊组42中高位扁丝牵引转辊41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沿扁丝牵引方向逐渐减小设置,各组扁丝牵引辊组42中低位扁丝牵引转辊41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沿扁丝牵引方向逐渐减小设置。一容液腔61内的导热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入下一容液腔61内,该结构简单易实施,方便实现各个容液腔61内导热液的自动循环。

循环机构7包括有通过循环导管71与溢出管63连通的冷液箱73和能够将冷液箱73内的导热液引入蓄液箱12内的循环泵74,冷液箱73所处高度低于各个容液腔61所处高度,蓄液箱12所处高度高于各个容液腔61所处高度,蓄液箱12内的导热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循环导管71流入各个容液腔61内,并且还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循环导管71流入冷液箱73内。该设置能够方便实现蓄液箱12与各个容液腔61内导热液的自动循环,并且最终自动流入冷液箱73内,再通过循环泵74将冷液箱73内导热液引入蓄液箱12,实现整个冷却循环。不仅通过平膜牵引机构2和扁丝牵引机构4提高冷却效果,还能够通过对牵引转辊本体6的导热来提高拉丝机的拉丝效果和加工效率。

拉丝主机1的出料端轴向转动连接有用于供平膜卷绕的拉丝导向辊13,平膜牵引机构2的进料端轴向转动连接有用于供平膜卷绕的牵引导向辊24,平膜上下往复卷绕在拉丝导向辊13和牵引导向辊24之间,拉丝导向辊13和牵引导向辊24的外径尺寸均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少设置。拉丝导向辊13和牵引导向辊24均呈中间大两端小的圆柱状结构设置,使卷绕在其上的平膜能够受力向两端延伸铺平,避免平膜出现皱起或是重叠状态,有利于提高平膜卷绕在平膜牵引转辊21上的平铺效果,进而有利于提高拉丝机的拉丝效果。

平膜牵引机构2的进料端还设置有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将平膜张紧的重力张紧架23,牵引导向辊24轴向转动连接在重力张紧架23一端,重力张紧架23另一端轴向转动连接在机架上,重力张紧架23在重力的作用下绕与机架的转动轴向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牵引导向辊24将平膜保持张紧状态。该重力张紧架23设计巧妙,既能够实现对平膜保持张紧状态,也能够有利于提高平膜卷绕在平膜牵引转辊21上的平铺效果,而将两者结合设计,使牵引导向辊24能够对平膜进行灵活调控,大大提高了牵引导向辊24的使用灵活程度以及适用范围。

牵引转辊本体6的外侧壁上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能够有效避免平膜和扁丝粘接在牵引转辊本体6上,也能够进一步减少平膜和扁丝与牵引转辊本体6的摩擦力,从而有效提高了拉丝机的拉丝效果。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