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空气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4945发布日期:2019-10-08 23:4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空气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技术领域设备,具体是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是现代各国相继建造焚烧炉,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将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垃圾能减量化,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现代的垃圾焚烧炉皆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而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通过过滤网对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颗粒物进行过滤后,需要人工将过滤网拆卸进行清洁,导致清洁工作较为麻烦,同时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余热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导致热量流失,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空气净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换热箱和吸附罐,且过滤箱、换热箱和吸附罐依次通过导气管相互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内底壁安装有滑动连接的集尘抽屉,集尘抽屉上方的过滤箱两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且用于使灰尘滑落至集尘抽屉的导尘板,所述过滤箱内部靠近排气接口处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过滤网,过滤网下方的过滤箱内安装有用于对过滤网进行除尘的清尘装置,所述过滤箱的侧壁安装有进气接口管,且进气接口管处于导尘板与清尘装置之间;所述换热箱内固定安装有蛇形管,且蛇形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均延伸出换热箱的顶部;所述吸附罐进气接口上方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金属格网和隔板,且金属格网与隔板之间的空腔中储放有适量的活性炭颗粒以及用于对活性炭颗粒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隔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洗气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尘装置由转动电机、螺纹杆、刷把和限位杆组成,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过滤箱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出过滤箱并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连接块一,连接块一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刷把,且刷把的刷毛与过滤网的下表面接触,所述螺纹杆下方的过滤箱内固定安装有与螺纹杆相互平行的限位杆,限位杆上套设有滑动连接的连接块二,且连接块二与连接块一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过滤箱的外侧壁,且过滤箱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对转动电机进行保护的防护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箱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相互交错且水平设置的折流板,每一个所述折流板对应蛇形管穿过的部位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装置由驱动电机和搅拌杆组成,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隔板的下表面,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垂直设置的搅拌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洗气装置由水洗箱、导气管和排气管组成,所述水洗箱固定安装在隔板的上表面,且水洗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排气的排气管,所述水洗箱内安装有两个蛇形的导气管,且两个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隔板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罐的前端面开设有用于排出烟气的排气腔,且排气腔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所述吸附罐对应储放活性炭颗粒的空腔位置通过折页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转动门,且转动门上固定安装有平面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焚烧炉产生的烟气由过滤网进行过滤,而烟气中的部分颗粒吸附在过滤网上,开启转动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刷把沿着螺纹杆作直线运动并对过滤网下方的灰尘进行清扫,而清扫下的灰尘也通过导尘板滑落至集尘抽屉中,由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处理。

2、本实用新型过滤后的烟气流入到换热箱中后,通过气体流道增加了烟气的行程,从而提高了带有余热的烟气与蛇形管的换热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对烟气余热的利用。

3、本实用新型换热后的烟气通过导管进入到吸附罐内,通过活性炭颗粒对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开启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杆对活性炭颗粒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活性炭颗粒的吸附能力,降低了部分活性炭颗粒得不到利用。

4、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颗粒处理后的气体通过两个导气管进入到水洗箱中,由水洗箱中的清水进行水洗,从而跳提高了烟气的清洁性,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的颗粒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空气净化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过滤箱2、换热箱3、吸附罐4、进气接口管5、导尘板6、集尘抽屉7、过滤网8、转动电机9、螺纹杆10、刷把11、限位杆12、蛇形管13、折流板14、驱动电机15、搅拌杆16、活性炭颗粒17、水洗箱18、导气管19、排气管20、转动门21、排气腔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过滤箱2、换热箱3和吸附罐4,且过滤箱2、换热箱3和吸附罐4依次通过导气管相互连通,而过滤箱2与换热箱3的排气接口均开设在壳体靠近顶部的侧壁,换热箱3和吸附罐4的进气接口均开设在壳体靠近底部的侧壁。

过滤箱2的内底壁安装有滑动连接的集尘抽屉7,集尘抽屉7上方的过滤箱2两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且用于使灰尘滑落至集尘抽屉7的导尘板6,过滤箱2内部靠近排气接口处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过滤网8,过滤网8下方的过滤箱2内安装有用于对过滤网8进行除尘的清尘装置,清尘装置由转动电机9、螺纹杆10、刷把11和限位杆12组成,螺纹杆1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过滤箱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螺纹杆10的另一端延伸出过滤箱2并与转动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电机9固定安装在过滤箱2的外侧壁,且过滤箱2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对转动电机9进行保护的防护罩,螺纹杆10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连接块一,连接块一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刷把11,且刷把11的刷毛与过滤网8的下表面接触,螺纹杆10下方的过滤箱2内固定安装有与螺纹杆10相互平行的限位杆12,限位杆12上套设有滑动连接的连接块二,且连接块二与连接块一固定连接,过滤箱2的侧壁安装有进气接口管5,且进气接口管5处于导尘板6与清尘装置之间。

通过将进气接口管5与焚烧炉(垃圾焚烧容器,图中未画出)的排气口固定连接,而焚烧炉产生的烟气由过滤网8进行过滤,而烟气中的部分颗粒吸附在过滤网8上,部分颗粒落至导尘板6上并滑落至集尘抽屉7中,在烟气过滤完毕后,开启转动电机9带动螺纹杆10进行转动,而由于螺纹杆10上的连接块一与连接块二(图中均为标出)固定连接,同时连接块二与限位杆12滑动连接,从而避免了连接块一在螺纹杆10转动时发生晃动的现象,进而使得刷把11沿着螺纹杆10作直线运动并对过滤网8下方的灰尘进行清扫,而转动电机9由本领域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并采用Y80M2-2型号,转动电机9的运行电路为常规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而清扫下的灰尘也通过导尘板6滑落至集尘抽屉7中,由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处理。

换热箱3内固定安装有蛇形管13,且蛇形管13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均延伸出换热箱3的顶部,蛇形管13的进水口与清水池内的叶片泵固定连接,蛇形管13的出水口与蓄水池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换热箱3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相互交错且水平设置的折流板14,每一个折流板14对应蛇形管13穿过的部位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而所有的折流板14使得换热箱3内部形成一个气体流道,在过滤后的烟气流入到换热箱3中后,通过气体流道增加了烟气的行程,从而提高了带有余热的烟气与蛇形管13的换热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对烟气余热的利用,使得蛇形管内的清水加热后流入蓄水池,为工作人员提供温水。

吸附罐4进气接口上方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金属格网和隔板,且金属格网与隔板之间的空腔中储放有适量的活性炭颗粒17以及用于对活性炭颗粒17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金属格网的孔径远小于活性炭颗粒17的直径),搅拌装置由驱动电机15和搅拌杆16组成,驱动电机15固定安装在隔板的下表面,且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垂直设置的搅拌杆16,隔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洗气装置,洗气装置由水洗箱18、导气管19和排气管20组成,水洗箱18固定安装在隔板的上表面,且水洗箱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排气的排气管20,水洗箱18内安装有两个蛇形的导气管19,且两个导气管19的另一端延伸至隔板的下表面。

换热后的烟气通过导管进入到吸附罐4内,通过活性炭颗粒17对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开启驱动电机15带动搅拌杆16对活性炭颗粒17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活性炭颗粒17的吸附能力,而驱动电机15采用Y80M1-2型号,降低了部分活性炭颗粒17得不到利用,而活性炭颗粒17处理后的气体通过两个导气管19进入到水洗箱18中,由水洗箱18中的清水进行水洗,从而跳提高了烟气的清洁性,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的颗粒含量。

吸附罐4的前端面开设有用于排出烟气的排气腔22,且排气腔22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吸附罐4对应储放活性炭颗粒17的空腔位置通过折页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转动门21,且转动门21上固定安装有平面锁。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