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73408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提供一种石材加工废水处理装置,其中的微电脑水质监测装置可以对污水进行PH值和流量测量;之后由微电脑水质酸碱度调节装置对污水进行凝结沉淀以及酸碱度调节等处理;接着经过酸碱度调节的污水由自拌式污水提升泵搅拌并输送至主沉淀容器进行一次沉淀,然后注入蓄水沉淀容器进行二次沉淀。经过二次沉淀后,清水可由设置在蓄水沉淀容器中部的清水出口导出,回收的废水可直接用于石材生产。
【专利说明】一种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石材加工行业的发展壮大,石材加工所产生的废水也随之增多,对人们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以及资源的严重浪费。
[0003]目前石材行业所使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多是采用挖多个池子逐个进行过滤、沉淀,或是用多个铁罐逐个沉淀的方式。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沉淀效果不佳、无法满足现有的石材生产能力。所产出的污水,不可避免的会渗入地下。沉淀出来的清水中含有的大量酸性或碱性物质,对机器和石材表面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生产出来的石材达不到理想的光泽效果。为达到理想效果,石材加工企业在抛光设备上只能用民用自来水,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且此方法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人员不小心可能掉进池内)。
[0004]另外一种处理方法是用铁塔式处理罐来处理污水,此设备的不足之处在于:因处理罐置于地面以上很高处,不容易制造出大容量的处理系统。如需制造出大容量的处理系统,需投入非常高的人力和财力。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在使用过程中,因地质情况的不同,大容量的处理罐可能会发生垮塌等情况,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隐患,此种方法所产出的清水同样也会对机器和石材表面产生严重的破坏。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材加工废水处理装置,其可以将石材加工中产生 的废水经处理后满足石材加工的需要,达到节省原料、保护环境、保证顺利生产、提升产品质量的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
[0008]步骤1:提供一种石材加工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水质调节单元、污水沉淀处理单元,所述水质调节单元包括微电脑水质监测装置、微电脑水质酸碱调节装置;所述微电脑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微电脑数据提供板、在线PH检测仪以及流量计;所述微电脑水质酸碱调节装置包括微电脑数据接收板以及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污水沉淀处理单元包括污水集水池、自拌式污水提升泵、主沉淀容器、清水导流管、蓄水沉淀容器;
[0009]步骤2:微电脑水质监测装置使用在线PH检测仪以及流量计对污水进行PH值和流量测量;
[0010]步骤3:由微电脑数据提供板提供测量数据及根据需要人工输入所需絮凝剂比例参数给微电脑水质酸碱度调节器的微电脑数据接收板,由PLC自动控制系统操作执行系统对污水的凝结沉淀以及酸碱度进行调节;
[0011]步骤4:经过酸碱度调节的污水流入水沟并由自拌式污水提升泵搅拌后经由导向管输送至主沉淀容器进行一次沉淀;[0012]步骤5:经过一次沉淀后的清水通过清水导流管与导向管注入蓄水沉淀容器进行二次沉淀;
[0013]步骤6:经过二次沉淀后,清水由设置在蓄水沉淀容器中部容器身上的清水出口导出;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执彳丁系统为由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向污水中分别单独加注絮凝剂、碱液以及酸液的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以及第三电动阀门。
[0015]进ー步地,所述酸液为lmol/L的盐酸;所述碱液为5mol/L的氢氧化钠;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氧化铝或聚合硫酸铝。
[0016]进ー步地,所述步骤4和步骤5中的所述导向管下端均装有缓冲片。
[0017]进ー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所述主沉淀容器上端ロ部设有齿形阻流片以及环形清水沟。
[0018]进ー步地,所述步骤I中所述主沉淀容器与所述蓄水沉淀容器均为上部圆柱形下部锥形且下部均安装在地下。
[0019]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0]( I)水质调节単元可以对污水的酸碱度进行自动调节,达到所需要的酸碱度标准,经调节过滤后的清水经回收可直接用于石材生产,不会对机器以及石材产生危害。
[0021](2)部分置于地下的沉淀容器不受地质条件限制,同时无需构建大型坚固的基座,成本投入较低的前提下就可以制造出较大型的污水处理设备。
[0022](3)整个石材加工废水处理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从水质监测到废水处理完成的整个过程只需要2-3名操作人员,节省了人力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的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的エ艺流程图;
[0024]图2为本发明的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所使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发明的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的水质监测调节系统的エ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ー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对石材加工污水沉淀进行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0028]首先,生产机器设备I加工石材产生的污水在水沟4中经由微电脑水质监测装置2以及微电脑水质酸碱调节器3对污水进行凝结沉淀及酸碱度调节处理,其处理过程为:
[0029]微电脑水质监测装置2中的在线PH检测仪与流量计监测的数值由微电脑数据提供板传送至微电脑水质酸碱调节装置3的微电脑数据接收板。絮凝剂的投加比例參数由人エ根据石材的性质和废水浓度输入微电脑数据接收板。由PLC控制系统单独控制的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根据微电脑数据接收板所接收到的參数自动向污水中投放一定比例的絮凝剂、碱液或酸液。絮凝剂可以选择聚合氯化铝或者聚合硫酸铝,碱液可以选择浓度为5mol/L左右的PH复合碱、PH中和粉或者氢氧化钠,酸液可以选择浓度为lmol/L的盐酸。经絮凝剂沉淀处理以及酸碱度调节后的污水排入污水集水池5。
[0030]然后,自拌式污水提升泵6将污水集水池5中经过酸碱度处理的污水搅拌并提升至导向管8,在导向管8中经由缓冲片9的缓冲注入主沉淀容器7进行第一次沉淀。缓冲片9可以缓冲污水注入时的流速并使污水定向流动,降低废液注入时对容器内沉淀物的冲击。
[0031]接着,污水在主沉淀容器7中沉淀并满至容器口时,通过齿形阻流片10流入容器口的环形清水沟11,污水经过齿形阻流片10可以沉淀的更加均匀。当环形清水沟11中的液面高度溢过清水导流管12时,液体就可以沿着清水导流管12注入蓄水沉淀容器16的导向管,并通过缓冲片注入蓄水沉淀容器16进行二次沉淀。
[0032]最后,经过二次沉淀后,水质已经非常清澈,水性适中,完全可以满足石材加工生产的需要,不会对石材和机器产生任何的破坏和影响。清水水位高于清水出口 14时,即可接入机器使用。同时蓄水沉淀容器设有蓄水储备水位15,可以对沉淀后的清水进行蓄水以满足生产中的不同需求。
[0033]主沉淀容器7与蓄水沉淀容器16中沉淀的粉浆可以借助水位差产生的压力由粉浆导流管13导向后续的沉淀处理装置进行沉淀的处理回收。
[00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提供一种石材加工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水质调节单元、污水沉淀处理单元,所述水质调节单元包括微电脑水质监测装置、微电脑水质酸碱调节装置;所述微电脑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微电脑数据提供板、在线PH检测仪以及流量计;所述微电脑水质酸碱调节装置包括微电脑数据接收板以及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污水沉淀处理单元包括污水集水池、自拌式污水提升泵、主沉淀容器、清水导流管、蓄水沉淀容器; 步骤2:微电脑水质监测装置使用在线PH检测仪以及流量计对污水进行PH值和流量测量; 步骤3:由微电脑数据提供板提供测量数据及根据需要人工输入所需絮凝剂比例参数给微电脑水质酸碱度调节器的微电脑数据接收板,由PLC自动控制系统操作执行系统对污水的凝结沉淀以及酸碱度进行调节; 步骤4:经过酸碱度调节的污水流入水沟并由自拌式污水提升泵搅拌后经由导向管输送至主沉淀容器进行一次沉淀; 步骤5:经过一次沉淀后的清水通过清水导流管与导向管注入蓄水沉淀容器进行二次沉淀; 步骤6:经过二次沉淀后,清水由设置在蓄水沉淀容器中部容器身上的清水出口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执行系统为由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向污水中分别单独加注絮凝剂、碱液以及酸液的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以及第三电动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为lmol/L的盐酸;所述碱液为5mol/L的氢氧化钠;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氧化铝或聚合硫酸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和步骤5中的所述导向管下端均装有缓冲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所述主沉淀容器上端口部设有齿形阻流片以及环形清水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加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所述主沉淀容器与所述蓄水沉淀容器均为上部圆柱形下部锥形且下部均安装在地下。
【文档编号】C02F1/52GK103496804SQ201310436387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刘加兵 申请人:太仓中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