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水汽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093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水汽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水汽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很多企业在废气处理方面都会花重金购置专用的废气处理设备,而废气一般往往也伴随着粉尘,传统的除尘方式有机械式除尘、湿式除尘、静电除尘和袋式除尘。其中湿式除尘特别适宜于处理高温、高湿、易燃、易爆的含尘气体,此外,在除尘的同时还能除去部分气态污染物,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部门的空气污染控制与气体净化,湿式除尘中的水沫喷雾除尘法虽然能达到良好的除尘效果,但容易使气体中悬浮大量的水雾。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气分离效果佳,工作流量大的离心水汽分离装置。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水汽分离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呈倒锥形的分离仓,所述分离仓顶部设有进气口,所述分离仓底部的外缘处设有排水口,所述分离仓底部中心设有出气道,所述分离仓内设有离心电机,所述离心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离心电机外壳上设有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的桨叶,所述桨叶上端回转半径小于下端回转半径、其外形与分离仓内腔相同呈倒锥形;所述分离仓的出气道内设有与离心电机外壳相连实现转动的辅助排气涡轮,所述离心电机的电机轴两端分别支通过支撑架固定于进气口与出气道上。

上述结构中,当离心电机转动时,会同时带动桨叶与辅助排气涡轮转动,桨叶在转动时会产生离心力将桨叶之间的空气向外侧甩,使桨叶中间也就是离心电机处产生负压,水气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至分离仓内壁、同时随着分离仓倒锥形内壁向下移动并随着桨叶的回转半径变大加大离心力,最终水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粘附在分离仓内壁并流至分离仓底部从排水口排出,离心过滤后位于分离仓下部的空气则由辅助排气涡轮进行抽吸从出气道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道与分离仓底面交界处设有向上设置的隔离筒。

上述结构中,隔离筒高于分离仓底部,可保证离心分离出的水份被阻挡在隔离筒外部,避免被辅助排气涡轮吸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筒上部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隔离筒顶部紧贴离心电机外壳并与离心电机外壳互不接触。

上述结构中,隔离筒紧贴离心电机外壳并不与离心电机外壳接触,避免离心电机外壳转动时与隔离筒发生刮擦,过滤孔可用于过滤意外被进气口吸入的杂物,避免杂物卷入辅助排气涡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桨叶沿离心电机轴向方向通向竖直设置。

上述结构中,竖直设置的桨叶能保证最大的离心力,利用离心力来使空气沿倒锥形的分离仓向下运动,避免叶片存在角度时产生类似排风扇的效果,使输送力度过大而离心力不足导致分离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离心电机外壳呈上小下大呈水滴状。

上述结构中,上小下大呈水滴状的离心电机外壳可在保证进气口有足够大的进气横截面的同时,可减少空气流经离心电机外壳及桨叶时的阻力,同时当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动时沿倒锥形的分离仓向下运动并向四周离心扩散,随着离心电机外壳直径的变大,避免水汽集中于离心电机的回转轴心处因回转半径过小导致离心力不足,从而无法有效分离水气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口处设有喇叭状辅助进气斗。

上述结构中,喇叭状的辅助进气斗可减小进气口吸入空气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对水雾的过滤效率高,气流流经离心电机外壳时可带走离心电机的热量,可实现大负荷不间断工作,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仓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分离仓;11-进气口;111-辅助进气斗;12-排水口;13-出气道;131-辅助排气涡轮;14-隔离筒;141-过滤孔;20-离心电机;21-桨叶;2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离心水汽分离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呈倒锥形的分离仓10,所述分离仓10顶部设有进气口11,所述分离仓10底部的外缘处设有排水口12,所述分离仓10底部中心设有出气道13,所述分离仓10内设有离心电机20,所述离心电机20为外转子电机,所述离心电机20的外壳上设有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的桨叶21,所述桨叶21上端回转半径小于下端的回转半径、其外形与分离仓10内腔相同呈倒锥形;所述分离仓10的出气道13内设有与离心电机20的外壳相连实现转动的辅助排气涡轮131,所述离心电机20的电机轴两端分别支通过支撑架22固定于进气口11与出气道13上。

上述结构中,当离心电机20转动时,会同时带动桨叶21与辅助排气涡轮131转动,桨叶21在转动时会产生离心力将桨叶21之间的空气向外侧甩,使桨叶21中间也就是离心电机20处产生负压,水气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至分离仓10内壁上、同时随着分离仓10倒锥形内壁向下移动并随着桨叶21的回转半径变大加大离心力,最终水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粘附在分离仓10内壁并流至分离仓10底部从排水口12排出,离心过滤后位于分离仓10下部的空气则由辅助排气涡轮131进行抽吸从出气道13排出。

如图3所示的一种离心水汽分离装置,所述出气道13与分离仓10底面交界处设有向上设置的隔离筒14。

上述结构中,隔离筒14高于分离仓底部10,可保证离心分离出的水份被阻挡在隔离筒14外部,避免被辅助排气涡轮131吸入。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筒14上部设有若干过滤孔141,所述隔离筒14顶部紧贴离心电机20的外壳并与离心电机20外壳互不接触。

上述结构中,隔离筒14紧贴离心电机20外壳并不与离心电机20外壳接触,避免离心电机20外壳转动时与隔离筒14发生刮擦,过滤孔141可用于过滤意外被进气口11吸入的杂物,避免杂物卷入辅助排气涡轮131。

本实施例中,所述桨叶21沿离心电机20轴向方向通向竖直设置。

上述结构中,竖直设置的桨叶21能保证最大的离心力,利用离心力来使空气沿倒锥形的分离仓10向下运动,避免叶片21存在角度时产生类似排风扇的效果,使输送力度过大而离心力不足导致分离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心电机20外壳呈上小下大呈水滴状。

上述结构中,上小下大呈水滴状的离心电机20外壳可在保证进气口11有足够大的进气横截面的同时,可减少空气流经离心电机20外壳及桨叶21时的阻力,同时当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动时沿倒锥形的分离仓10向下运动并向四周离心扩散,随着离心电机20外壳直径的变大,避免水汽集中于离心电机20的回转轴心处因回转半径过小导致离心力不足,从而无法有效分离水气的情况发生。

如图1所示的一种离心水汽分离装置,所述进气口11处设有喇叭状辅助进气斗111。

上述结构中,喇叭状的辅助进气斗111可减小进气口11吸入空气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对水雾的过滤效率高,气流流经离心电机20外壳时可带走离心电机20的热量,可实现大负荷不间断工作,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