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效能的卧式滚镀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759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效能的卧式滚镀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金属滚镀生产线,尤其是指一种提高效能的卧式滚镀生产线。



背景技术:

滚镀分为三类,其为卧式滚镀、倾斜式滚镀和振动电镀,以卧式滚镀为例,现有卧式滚镀又称滚筒电镀,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如五金零件、仪器零件或金属首饰等等)置于专用滚筒(通常呈六棱柱状的滚笼,其侧壁呈网状)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的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及各种功能性目的一种电镀加工方式。现有卧式滚镀生产工艺主要为:脱脂处理→滚镀处理→清洗处理;其生产线一般包括脱脂池、滚镀池、将脱脂池内滚筒移送至滚镀池内的第一提升机构、清洗池以及将滚镀池内滚筒移送至清洗池内的第二提升机构。

现有卧式滚镀生产线能实现滚镀作业,但还存在一些设计缺陷,具体缺陷如下:现有脱脂池上的拖齿需要不断地进行加油以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但现有对该拖齿的加油主要采用人工加油,这样容易产生加油不均匀而且所需添加的油量判断不易掌控,浪费机油。现有滚镀池上的滚筒通过提升机构提升转移或者下降电镀过程中,滚镀池内的电镀液容易溅到导电体上,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现有清洗池虽然能够清洗,但是反复清洗之后清洗池内的镀液积存过多会影响后续的清洗,而且既无法对清洗后的镀液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效能的卧式滚镀生产线,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滚镀生产线设计不够理想,其脱脂池上的拖齿加油不均匀、滚镀池内电镀液容易溅到导电体上,容易出现接触不良以及清洗池镀液无法回收再利用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效能的卧式滚镀生产线,包括脱脂池、滚镀池、将脱脂池内滚筒移送至滚镀池内的第一提升机构、清洗池以及将滚镀池内滚筒移送至清洗池内的第二提升机构,所述脱脂池包括脱脂池本体、固定装设在脱脂池本体外侧壁上的固定架以及装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供油机构和涂刷机构,所述供油机构通过一导油机构给所述涂刷机构供油,所述涂刷机构包括一毛刷,所述毛刷位于脱脂池本体外侧壁上的拖齿上方,并且该毛刷上的刷毛与所述拖齿相接触。

所述滚镀池包括滚镀池本体和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装设于所述滚镀池本体侧边缘的v型导电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滚镀池本体外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喷水口正对所述v型导电体,所述滚筒的导电棒通过第二提升机构可下移地架设在所述v型导电体上。

所述清洗池包括清洗池本体,该清洗池本体内装设有两个溢流板,该两个溢流板将该清洗池本体分隔成大小一致的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以及第三清洗槽,滚筒依次浸入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第三清洗槽内进行清洗,所述第一清洗槽与所述滚镀池连通,所述第三清洗槽与一加水机构连通,所述第一清洗槽内还装设有一与所述加水机构信号控制连接的第一液位感应机构。

所述涂刷机构还包括一体成型的定位架与卡位框,所述定位架装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毛刷卡设在所述卡位框内,该毛刷上的刷毛斜向下设置,所述卡位框上侧装设有一出油阀,所述出油阀的出油口正对所述刷毛,所述导油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油阀对接,所述卡位框上还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丝,所述锁紧螺丝压设于所述毛刷上。

所述脱脂池还包括一装设于所述脱脂池本体外侧壁上的接油槽,所述接油槽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拖齿下方,所述导油机构包括一分油器,所述分油器的进油端与所述供油机构油路连接、出油端与所述涂刷机构油路连接,所述供油机构为一电动润滑油泵。

所述滚镀池还包括一集水槽,所述喷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集水槽内,所述喷水管上装设有水泵,所述滚镀池还包括与所述水泵信号控制连接的定时器。

所述加水机构包括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一端通过一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三清洗槽、另一端通过一进水管连通外部供水设备;所述第一液位感应机构包括第一低位液位计、第一中位液位计以及第一高位液位计,所述第一中位液位计与所述电磁阀信号控制连接。

所述第一清洗槽通过一连通管与所述滚镀池连通,并且所述连通管上装设有一排水方向为由第一清洗槽至滚镀池的第二水泵,所述清洗池还包括一与所述滚镀池连通的ph调节槽,所述ph调节槽内装设有ph检测仪,所述ph调节槽内还装设有一第二液位感应机构,所述第二液位感应机构包括第二低位液位计、第二中位液位计以及第二高位液位计,所述第二中位液位计与所述第二水泵信号控制连接。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滚镀生产线结构设计理想,脱脂池采用涂刷机构的设计,使得供油机构能将油输送至涂刷机构中的毛刷上,再通过毛刷上的刷毛涂到拖齿上,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加油更加均匀。滚镀池通过设置喷水管,使得滚筒上移后,喷水管能将水喷向v型导电体,从而将滚筒上移时喷溅到v型导电体上的电镀液冲回滚渡池本体内,既能提高电镀液的利用率、提高设备清洁度,而且能避免电镀液在v型导电体上形成结晶,造成接触不良。清洗池本体通过设置溢流板,滚筒依次在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第三清洗槽内进行清洗,提高清洗完后的清洁度;此外,由于是按序进行清洗,因此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第三清洗槽内镀液的浓度依次降低,将第一清洗槽连通滚镀池,便可使得镀液浓度最高的液体流入滚镀池内进行再利用,待第一清洗池的液位降至让第一液位感应机构感应到时,加水机构再自动往第三清洗池内加水,从而完成自动补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脱脂池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滚镀池的示意图,其中带有滚筒。

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清洗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清洗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带有滚筒。

图9为本发明中清洗池的侧向示意图,其中部分被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图2、图4和图7。一种提高效能的卧式滚镀生产线,包括脱脂池1、滚镀池2、将脱脂池1内滚筒移送至滚镀池2内的第一提升机构3、清洗池4以及将滚镀池2内滚筒移送至清洗池4内的第二提升机构5。

参照附图2和图3。所述脱脂池1包括脱脂池本体、固定装设在脱脂池本体外侧壁10上的固定架11以及装设于所述固定架11上的供油机构12和涂刷机构13,所述供油机构12通过一导油机构14给所述涂刷机构13供油,所述涂刷机构13包括一毛刷130,所述毛刷130位于脱脂池本体外侧壁10上的拖齿100上方,并且该毛刷130上的刷毛131与所述拖齿100相接触。通过设置涂刷机构13,使得供油机构12能将油输送至涂刷机构13中的毛刷130上,再通过毛刷130上的刷毛131涂到拖齿100上,由于拖齿不断运行,因此整条拖齿100在移动过程中都能得到机油的润滑,相比于现有技术,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加油更加均匀。

参照附图2和图3。所述涂刷机构13还包括一体成型的定位架132与卡位框133,所述定位架132装设于所述固定架11上,所述毛刷卡130设在所述卡位框133内,该毛刷130上的刷毛131斜向下设置,所述卡位框133上侧装设有一出油阀134,所述出油阀134的出油口正对所述刷毛130,所述导油机构14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油阀134对接,所述卡位框133上还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丝135,所述锁紧螺丝135压设于所述毛刷130上。具体的,毛刷130包括刷身以及钉设在刷身上的刷毛131,该锁紧螺丝135压设于刷身上。通过设置锁紧螺丝135,可以提高毛刷130的稳定性,避免其在拖齿100的作用下震动、移位。

参照附图2。所述脱脂池1还包括一装设于所述脱脂池本体外侧壁10上的接油槽15,所述接油槽15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拖齿100下方,通过设置接油槽15,使得涂刷在拖齿100上的过剩的机油能够落到接油槽15中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参照附图2和图3。所述导油机构14包括一分油器140,所述分油器140的进油端141与所述供油机构12油路连接、出油端142与所述涂刷机构13油路连接。所述供油机构12为一电动润滑油泵,该电动润滑油泵由泵体、立式底盘、动力强制润滑式轴承套轴、电动润滑油泵安全阀以及回流式橡胶油封等零部件组成。主传动齿轮是由四个螺旋齿轮组成人之际齿轮组;安全阀采用差压式结构,与电动机采用锡性直联式结构。由于电动润滑油泵为现有技术,因此其具体结构附图中不再示出。此外,还可设置与电动润滑油泵信号控制连接的定时器,通过设置定时器,可以实现定时供油,进一步减少了机油的浪费。

参照附图2和图3。另外,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涂刷机构13,由于各个涂刷机构13结构均一致,因此附图中不再示出。通过设置分油器140,使得仅需设置一个供油机构12就能同时对多个涂刷机构13进行供油,节约成本。

参照附图1、图4和图5。所述滚镀池2包括滚镀池本体21和喷淋装置22,所述喷淋装置22包括装设于所述滚镀池本体21侧边缘的v型导电体220以及设置于所述滚镀池本体21外的喷水管221,所述喷水管221的喷水口222正对所述v型导电体220,所述滚筒的导电棒60通过第二提升机构5可下移地架设在所述v型导电体220上。所述导电棒60架设在v型导电体220上时形成回路对滚镀池2内的电镀液进行电解。通过设置喷水管221,使得所述滚筒的导电棒60上移后,喷水管221能将水喷向v型导电体220,从而将滚筒上移时喷溅到v型导电体220上的电镀液冲回滚镀池2内,既能提高电镀液的利用率、提高设备清洁度,而且能避免电镀液在v型导电体220上形成结晶,造成接触不良。

参照附图4和图5。所述滚镀池2还包括一集水槽23以及定时器24,喷水管221的进水口223延伸至集水槽23内。喷水管221上装设有水泵25,定时器24与水泵25信号控制连接。所述滚筒6上移至其上的导电棒60离开v型导电体220时,喷水管221开始喷水;所述滚筒下移至其上的导电棒60架设在v型导电体220时,喷水管221停止喷水。通过设置水泵25与定时器24,使得喷水管221能够实现定时喷水,节省了人力物力。

参照附图7和图8。所述清洗池4包括清洗池本体40,该清洗池本体40内装设有两个溢流板41,该两个溢流板41将该清洗池本体40分隔成大小一致的第一清洗槽42、第二清洗槽43以及第三清洗槽44,滚筒6依次浸入第一清洗槽42、第二清洗槽43、第三清洗槽44内进行清洗,所述第一清洗槽42与所述滚镀池2连通,所述第三清洗槽44与一加水机构45连通,所述第一清洗槽42内还装设有一与所述加水机构45信号控制连接的第一液位感应机构46。通过设置溢流板41,使得用户能够操作滚筒6依次在第一清洗槽42、第二清洗槽43、第三清洗槽44内进行清洗,提高清洗完后的清洁度;此外,由于是按序进行清洗,因此第一清洗槽42、第二清洗槽43、第三清洗槽44内镀液的浓度依次降低,将第一清洗槽42连通滚渡池2,便可使得镀液浓度最高的液体流入滚渡池2内进行再利用,待第一清洗槽42的液位降至让第一液位感应机构46感应到时,加水机构45再自动往第三清洗槽44内加水,从而完成自动补水。

参照图7和图9。所述溢流板41底边和侧边均与清洗池本体40内侧壁连接、顶边与清洗池本体40开口之间的距离为清洗池深度的1/5~2/5。此外,还可设置与溢流板41相配合的限位板410,该限位板410顶边与清洗槽1开口相齐平、侧边与清洗池本体40内侧壁连接、底边与清洗池本体40内侧底部之间的距离为清洗池深度的1/5~2/5,并且相配合的溢流板41与限位板410之间具有一溢流通道供液体流通。

参照图7、图8和图9。所述加水机构45包括一电磁阀451,所述电磁阀451一端通过一出水管452连通所述第三清洗槽44、另一端通过一进水管453连通外部供水设备;所述第一液位感应机构46包括第一低位液位计461、第一中位液位计462以及第一高位液位计463,所述第一中位液位计461与所述电磁阀451信号控制连接。所述清洗池4可设置一控制台47,第一中位液位计462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台47,再控制电磁阀451动作。此外,控制台47中还可设置报警器,当第一清洗槽42中的液位低至让第一低位液位计461感应到时,或者当第一清洗槽42中的液位高至让第一高位液位计463感应到时,均可将信号发送至报警器使其报警,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时对故障进行维修。

参照图6和图7。所述清洗池4还包括一与滚渡池2连通的ph调节槽48,ph调节槽48内装设有ph检测仪481。由于滚渡池2内均置有滚筒6,不易对其液体进行检测,因此通过设置ph调节槽48和ph检测仪481,使得用户能方便地通过ph检测仪81检测到滚渡池2内液体的ph值,从而进行相应的调节。

参照图6、图8和图9。第一清洗槽42通过一连通管421与滚渡池2连通,并且连通管421上装设有一排水方向为由第一清洗42至滚渡池2的第二水泵422。所述ph调节槽48内还装设有一第二液位感应机构49,所述第二液位感应机构49包括第二低位液位计491、第二中位液位计492以及第二高位液位计493,第二中位液位计492与第二水泵422信号控制连接。具体的,第二中位液位计492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台47,再控制第二水泵422动作。同样的,当ph调节槽48中的液位低至让第二低位液位计491感应到时,或者当ph调节槽48中的液位高至让第二高位液位计493感应到时,均可将信号发送至报警器使其报警。通过设置第二液位感应机构49,使得当滚渡槽4内的液位降低时,由于连通器原理,ph调节槽48内的液位也随之降低,并在降至让第二中位液位计492感应到时,第二水泵422能自动控制第一清洗槽42内的液体流入滚渡池2内进行再利用。

参照图6、、图7、图8和图9。本清洗池4使用时,当ph调节槽48中的液位降低至让第二中位液位计492感应到时,第二中位液位计492能通过控制台47控制第二水泵422,使第一清洗槽42内的液体流入滚渡池2内,第一清洗槽42的液位便随之降低;待第一清洗槽42内的液位降低至让第一中位液位计462感应到时,第一中位液位计462能通过控制台47控制电磁阀451启动,使外部的水自动补充到第三清洗槽44内,由于溢流板41的作用,当第三清洗槽44内的液位高于溢流板41的顶边,其内的液体便可流入第二清洗槽43,同理再流入第一清洗槽42,直至第一清洗槽42内的液位上升至让第一中位液位计462感应时,再控制电磁阀451停止运作。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