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转子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01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转子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转子压缩机。



背景技术:

使用中间补气增焓压缩机能够有效提高低温空气源热泵的制热量与能效,对于滚动转子压缩机而言,成熟的做法是使用双缸双转子串联,并在两个气缸中间设置补气通道,这种做法成本较高,并且由于使用了两个转子及气缸,也相应增大了气缸的摩擦损失。

单缸单转子补气技术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近年来也逐渐受到重视,贾庆磊等人在《制冷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带中间补气的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制热性能的实验研究”,具体研究了一种气缸壁面开设补气口的单转子补气压缩机,这种压缩机缺陷在于补气与吸气会贯通,导致压缩机效率降低。

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在滑片上增加补气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例如公开号为CN105673510A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通过滑片补气的滚动转子压缩机,其缺点是在细薄滑片的内部增加补气通道及单向阀,这不仅会降低滑片的强度,同时由于滑片内部的补气孔径空间受限、流阻较大,在补气背压较高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小压差大流量补气,不利于压缩机能力与能效的提高。再例如公开号为CN20607187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单转子补气増焓压缩机,该专利也是在滑片内部增加补气结构,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补气结构、补气阻力小、效率高、可靠性好的转子压缩机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转子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转子压缩机,包括:内部设有工作腔和滑片腔的气缸、设于工作腔内的转子、设于滑片腔内的滑片和弹簧,滑片的一端抵接在转子的外周面上,弹簧压缩抵接于滑片的另一端上。气缸的内部还设有补气通道,补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工作腔和滑片腔连通,气缸的外壁上设有与滑片腔连通的补气口。滑片在滑片腔内往复运动时,接通或阻断补气口与补气通道。

优选的,补气通道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允许补气通道内的流体流向工作腔。

优选的,气缸的外壁上设有与工作腔连通的吸气口和排气口,以滑片的运动方向为分界线,吸气口和排气口分别位于滑片的两侧,补气通道与排气口位于滑片的同一侧。

优选的,气缸的一横截面内设有第一旋转角和第二旋转角,该横截面垂直于转子的轴线且穿过转子、滑片及吸气口。

以转子的旋转中心为圆心,滑片的中心和圆心的连接线与转子在工作腔上的切点和圆心的连接线之间的夹角形成第一旋转角。在该横截面内,吸气口上设有两个位于工作腔的壁面上的交接点,该两个交接点中沿转子旋转方向远离滑片的交接点为吸气连通点,滑片的中心和圆心的连接线与吸气连通点和圆心的连接线之间的夹角形成第二旋转角。

当0°≤第一旋转角<第二旋转角时,滑片阻断补气口与补气通道,当第二旋转角≤第一旋转角≤180°时,滑片接通补气口与补气通道。

优选的,滑片接通所述补气口与补气通道时,第一旋转角位于30°至18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滑片为一实心平板,滑片腔内设有连通补气口与补气通道的转接段。滑片位于转接段内时,阻断补气口与补气通道,滑片从转接段移开时,接通补气口与补气通道。补气口可位于滑片腔沿滑片运动方向直线延伸的位置上,或者补气口和补气通道位于滑片的同一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补气口和补气通道分别位于滑片腔的两侧,滑片内设有可分别与补气口和补气通道对接的通孔。通孔分别与补气口和补气通道对接时,接通补气口与补气通道,通孔与所述补气口或补气通道错开时,滑片阻断补气口与补气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补气通道开设在气缸上,补气孔径的大小不受滑片限制,具有补气阻力小、效率高及可靠性等优点;

2、补气通道和吸气口分别位于滑片腔的两侧,利用滑片充当切换开关,可有效避免补气回流至吸气腔,增加吸气口的吸气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初始压缩阶段的压缩机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通补气压缩阶段的压缩机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截止补气压缩阶段的压缩机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了提出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转子压缩机,包括:气缸1、转子2、滑片3及弹簧4等,气缸1的内部设有工作腔11和滑片腔12,转子2设于工作腔11内,由偏心轮的带动下在工作腔11内旋转运动。滑片腔12与工作腔11连通,滑片3和弹簧4均设置在滑片腔12内,滑片腔12可容纳滑片3沿其直线往复运动,滑片3的一端从滑片腔12伸入工作腔11抵接在转子2的外周面上,弹簧4压缩抵接在滑片3的另一端与滑片腔12之间。

气缸1的内部还设有补气通道13,补气通道13的两端分别与工作腔11和滑片腔12连通,补气通道13内设有单向阀5,单向阀5仅允许补气通道13内的流体流向工作腔11,防止压缩阶段工作腔11内的高压气体返流至补气通道13。气缸1的外壁上设有补气口14,补气口14连通至滑片腔12,滑片3在滑片腔12内往复运动时可接通或阻挡补气口14与补气通道13。补气通道13开设在气缸1上,补气孔径的大小不受滑片3限制,提高补气效率。

气缸1的外壁上还设有与工作腔11连通的吸气口15和排气口16,以滑片3的运动方向为分界线,吸气口15和排气口16分别位于滑片3的两侧,补气通道13的两端分别为与工作腔11连通的内连通端、与补气口14连通的外连通端,内连通端位于工作腔11的壁面上,外连通端位于滑片腔12的壁面上,内连通端与排气口16位于滑片3的同一侧,在滑片3的分隔作用下,可有效防止补气回流至吸气腔,增大吸气腔的吸气量。

如图1所示,转子2和滑片3的运动过程中,在气缸1的一横截面内形成第一旋转角θ和第二旋转角β,该横截面与转子2的轴线相互垂直,且该横截面穿过转子2、滑片3及吸气口15。

在该横截面内,以转子2的旋转中心为圆心,滑片3的中心和圆心的连接线与转子2在工作腔11上的切点和圆心的连接线之间的夹角形成第一旋转角θ。吸气口15上设有两个位于工作腔11的壁面上的交接点,该两个交接点中沿转子2旋转方向远离滑片3的交接点为吸气连通点,两个交接点中吸气连通点与圆心的连接线和滑片3的中心和圆心的连接线之间的夹角较大,该夹角形成第二旋转角β。当0°≤第一旋转角θ<第二旋转角β时,滑片3阻断补气口14与补气通道13,当第二旋转角β≤第一旋转角θ≤180°时,滑片3接通补气口14与补气通道13。为了使压缩效果更好,滑片3接通补气口14与补气通道13时,第一旋转角θ的优选角度为30°至180°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滑片3和补气口14的设计方式有多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4所示,滑片腔12竖直设置工作腔11的上方,滑片3的底端与转子2抵接,弹簧4压缩抵接在滑片3的顶端,吸气口15位于滑片3的左侧,补气通道13和排气口16位于滑片3的右侧。补气口14位于滑片腔12的直线延伸位置,滑片3为一实心平板,滑片腔12内设有连通补气口14与补气通道13的转接段。滑片3位于转接段内时,滑片3阻挡在补气口14与补气通道13之间,截断补气口14与补气通道13,滑片3从转接段移开时,转接段中空,气体从补气口14经过滑片腔12进入补气通道13。

补气通道13与滑片3开关通断位置可以通过对滑片腔12合理的进行优化设计,补气通道13可以根据需求在合理范围选择适当孔径,以减小补气阻力及补气时间。当然,补气口14也可以与补气通道13设置在滑片3的同一侧,补气口14位于滑片腔12沿滑片3运动方向直线延伸的位置上或与补气通道13位于滑片3的同一侧,都可以满足更高补气中压与补气时间的需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补气口14和补气通道13分别位于滑片腔12的两侧,滑片3内设有通孔31,通孔31可随滑片3移动至两端分别与补气口14和补气通道13对接,通孔31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与滑片3运动方向垂直的直孔或与滑片运动方向呈夹角的斜孔,当通孔31移动至分别与补气口14和补气通道13对接时,接通补气口14与补气通道13,通孔31与补气口14或补气通道13错开时,滑片3阻挡在补气口14与补气通道13之间,截断补气口14与补气通道13。利用通孔31接通或截断滑片3两侧的补气口14和补气通道13,其优势在于能将补气口14的压力和滑片腔12的内部压力分隔开,且滑片3受到的补气压力能够在两侧相互抵消。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压缩机的运行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始压缩阶段,如图2所示,转子2与滑片3相切,第一旋转角θ=0°,此时滑片3位于滑片腔12的最内侧,此时滑片3阻断补气口14与补气通道13的连通,从补气口14进入的气态冷媒无法从补气通道13进入工作腔11,工作腔11内气体全都来自吸气口15。当转子2由滑片3向吸气口15旋转时,即第一旋转角θ<第二旋转角β时,滑片3所处位置始终能够满足滑片腔12与补气通道13的截止需要。

第二阶段:连通补气压缩阶段,如图3所示,随着转子2进一步旋转,滑片3也进一步向工作腔11滑动。当转子2刚转过吸气口15,即第二旋转角β<第一旋转角θ<180°时,此时滑片3接通补气口14和补气通道13,补气口14出进来的中压气体沿着补气通道13、单向阀5流向工作腔11,压缩机一边补气一边压缩。

第三阶段:截止补气压缩阶段,如图4所示,随着转子2进一步旋转,工作腔11中排气口16所在的排气腔压力逐渐升高,当排气腔内压力大于补气压力时,单向阀5反向截止,排气腔内的高压气体不会流向补气通道13,之后腔内气体进一步压缩,完成一个压缩周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