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167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液压油缸,具体为一种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大吨位液压油缸中多是单活塞双油腔结构,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有杆腔空间容量大,在大型液压油缸中由于油腔大,在快速动作时就需要更多的油液输入,泵的最大流量是固定的,输入油液量大速度就会减慢,造成在轻载需要快速动作时达不到需要的速度,造成效率降低,在大吨位液压设备中,由于所需力量大,所输出最大力量取决于输入端最高压力和油缸活塞受力面积,会采用更大油缸来驱动,而为了速度与压力效率值的平衡,采用大油缸就需要更大功率的输入油泵,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空心活塞杆底部与空心活塞连接,分隔衬套底部与油缸底部连接,活塞内密封圈与分隔衬套滑动连接,活塞外部与油缸体内壁滑动连接,分隔出有杆腔、无杆腔和中间加力腔,通过对三个油腔的进油控制,无杆腔进油,有杆腔进油和加力腔与无杆腔同时进油三种动态模式,实现最快速度与最大力量的分量输出。
[0004]本实用新型的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是由缸体、缸盖、空心活塞杆、油腔分隔衬套、空心活塞构成,油腔分隔衬套与缸体底座相连接,空心活塞与空心活塞杆底部连接并套装在油腔分隔衬套与缸体之间,空心活塞内部与分隔衬套外部相接触,空心活塞外部与缸体内壁相接触,油腔分隔衬套空腔与空心活塞杆相通,缸盖套装于空心活塞杆外部并安装于缸体上部,无杆腔腔进油口与无杆腔相通,油缸中间腔进油口与油腔分隔衬套空腔相通,进油管与油缸有杆腔相通。
[0005]本实用新型的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结构设计合理,降低了油缸在大力量输出时的进油压力值,提高了轻载动作速度,在同等压力油输入的前提下增加了油缸的输出力量,提高油缸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1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是由缸体11、空心活塞1、空心活塞杆3、油腔分隔衬套6和缸盖10构成,油腔分隔衬套6与缸体11底座相连接,空心活塞I与空心活塞杆3底部连接并套装在油腔分隔衬套6与缸体11之间,空心活塞I内部与分隔衬套6外部相接触,空心活塞I外部与缸体11内壁相接触,油腔分隔衬套6空腔与空心活塞杆3相通,缸盖10套装于空心活塞杆3外部并安装于缸体11上部,无杆腔进油口 8与无杆腔7相通,中间腔进油口 9与油腔分隔衬套空腔5相通,进油管2与油缸有杆腔相通。
[000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空心活塞杆内套装油腔分隔衬套使原有油缸结构变为单活塞三油腔结构,通过对活塞无杆端油腔和分隔衬套内油腔的进油控制,实现增加或减少油腔活塞受力面积,达到增加油缸输出力量或提高油缸动作速度的工作要求。
【主权项】
1.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其特征是:由缸体(11)、空心活塞(I)、空心活塞杆(3)、油腔分隔衬套(6)和缸盖(10)构成,油腔分隔衬套(6)与缸体(11)底座相连接,空心活塞(I)与空心活塞杆(3)底部连接并套装在油腔分隔衬套(6)与缸体(11)之间,空心活塞(I)内部与分隔衬套(6)外部相接触,空心活塞(I)外部与缸体(11)内壁相接触,油腔分隔衬套(6)空腔与空心活塞杆(3)相通,缸盖(10)套装于空心活塞杆(3)外部并安装于缸体(11)上部,无杆腔进油口(8)与无杆腔(7)相通,中间腔进油口(9)与油腔分隔衬套空腔(5)相通,进油管(2)与油缸有杆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其特征在于油腔分隔衬套(6)套装于空心活塞杆(3)内部,空心活塞(I)外部与缸体内壁滑动密封,空心活塞内部与油腔分隔衬套外壁滑动密封,空心活塞(I)的上部与空心活塞杆下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其特征在于油腔分隔衬套(6)和空心活塞(I)内部相密封,使油缸形成第三个独立的油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是由缸体、缸盖、空心活塞杆、油腔分隔衬套、空心活塞构成,空心活塞杆与空心活塞连接,油腔分隔衬套与油缸底座连接,活塞内部密封圈与油腔分隔衬套外部相密封接触,活塞外部密封圈与油缸缸筒内壁相密封接触,分隔衬套中空腔与空心活塞杆内部相通,缸盖内密封圈与空心活塞杆外部相密封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单活塞三油腔单向加力油缸,通过对从动油腔的进油控制,在不参与加力工作时,只有主动油腔参与工作,由于油腔容积小,油缸动作相应加快,提高轻载动作速度,在重载工作时,负载压力升高,从动加力油腔介入供油,油腔受力活塞面积相应增大,达到提高压力,增大输出力量的目的。
【IPC分类】F15B15/20, F15B15/14
【公开号】CN204664039
【申请号】CN201520199786
【发明人】孙雷
【申请人】孙雷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4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