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承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656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轴承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多轴承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轴承润滑系统中,常采用单独的供油泵和回油泵进行供油和回油,当某一轴承不进行安装时,暂停相应的供油泵和回油泵。对于多点润滑系统,需布置较多的泵组以便对不同使用数量的轴承进行润滑,此时整个系统较为庞杂,占地空间较大,不便于使用。若采用多联泵组,可节省相应的空间。但若取消某一润滑轴承后,相应取消了其喷油管,则必然取消该轴承供油,否则系统压力无法建立,相应的抽油泵因与其他泵组相连而连续运转,造成吸空发热,导致损毁。此时需拆卸相应的抽油泵,造成较大的拆卸工作。故此,设计一种多轴承润滑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的一种多轴承润滑系统,可以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轴承润滑系统,该系统包括低位油箱、高位油箱、多联泵组、电动调节阀、球阀、单向阀及冷却器,多联泵组包含一台供油泵和三台抽油泵, 通过供油泵将低位油箱中的滑油抽出并供给三处实验轴承进行润滑,供油泵的出口压力由设置于其出口旁通路的电动调节阀控制,供油泵旁通路滑油进入高位油箱内;所述的三台抽油泵的进油口分别与三处试验轴承的回油腔相连,同时三台抽油泵的进油口还与高位油箱相连,所述抽油泵的回油经冷却器冷却后回到低位油箱。

所述的高位油箱的位置高于低位油箱的位置,采用高低位设计,高位油箱既作为供油泵旁通路滑油回油,又作为各抽油泵吸油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采用多级泵进行供油和回油,油箱上的设计采用高低位油箱,供油泵从低位油箱抽油,经旁通路电动调节阀调压后进入各润滑轴承。供油泵的旁通路滑油进入高位油箱,当某一处试验轴承没有安装时,将相应的球阀关闭和打开,让对应的抽油泵从高位油箱抽油后回到低位油箱。此时,即确保了轴承的供油,又保护了抽油泵,并且不需进行任何拆卸工作。所以,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润滑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双转子轴承系统试验器的应用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多轴承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低位油箱1、高位油箱2、多联泵组3、电动调节阀4、球阀5、单向阀6及冷却器7,多联泵组3包含一台供油泵和三台抽油泵,供油泵从低位油箱1将滑油抽出供给三处轴承润滑,供油泵的出口压力由设置于其出口旁通路的电动调节阀4控制,其旁通路滑油进入高位油箱2,三台抽油泵的吸口分别与三处试验轴承的回油腔相连,同时吸口还与高位油箱2相连,两处分别设有球阀5,抽油泵的回油汇总后经冷却器7冷却后回到低位油箱1,采用多联泵组3为试验轴承供回油,节省整套系统的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