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导管组件、变速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4745发布日期:2018-06-12 23:1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通气导管组件、变速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变速器箱体的通气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通气导管组件,使用该通气导管组件的变速器和使用该变速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变速器领域,为了解决分动箱和齿轮箱等类似箱体在特殊环境中应用时的防尘、防湿和透气泄压难题,通气导管应运而生,它的主要功用是平衡与之连接的零部件内部和外部的大气压力,同时可以使蒸发的油气冷却后回流至零部件内部。高温天气时,零部件持续工作的情况下内部油液温度会急剧升高,零部件内部的油液挥发,气体膨胀,为了不损坏零部件内部油封及零件,所以零部件的透气性很重要;同时,为了防止高温挥发而导致的油液缺少,通气管的冷却回流也很重要。

目前普遍采用的无论是通气塞和通气罩,都只能起到透气泄压功能,维持箱体内的压力和大气压力平衡作用,但是不能解决外界的微小粉尘和湿气通过他们的透气通道进入箱体内,日积月累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箱体内润滑油被污染和润滑油中水分含量超标的问题,使润滑油的清洁度严重恶化,进而降低了零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

另外,现有零部件上的通气管顶端的通气帽基本都是通过过盈配合和弹簧等方式进行连接,安装至整车后在维修或试验过程中,因没有有效的防丢措施及人为因素等较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气导管组件、使用该通气导管组件的变速器和使用该变速器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通气导管组件,包括通气管和通气帽,所述通气帽设置有配合所述通气管的止挡结构并且具有封闭位置和通气位置,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通气帽封闭所述通气管,在所述通气位置,所述通气帽打开所述通气管并且通过所述止挡结构限位在所述通气管上。

可选地,所述通气帽和所述通气管相互套接,并且所述通气管上具有第一连接段,所述止挡结构为形成在所述通气帽上的第二连接段并且配置为:在当所述通气帽与所述通气管套接的过程中,通过转动所述通气帽,所述第二连接段能够沿轴向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段。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由相互螺纹配合的螺纹结构形成。

可选地,所述通气管依次具有管口端、所述第一连接段、内通气段和连接端,所述通气帽依次具有插入端、所述第二连接段、外通气段和封口端,所述通气管和所述通气帽配置为在所述插入端通过所述管口端插入到所述通气管中时,当所述第二连接段沿轴向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段后,所述内通气段和所述外通气段相对应并且间隙配合,并使得所述封口端封闭所述管口端。

可选地,所述外通气段的外壁为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封口端之间的第一凹入段,所述通气管具有位于所述内通气段和所述连接端之间的连接段,所述内通气段的内壁为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连接段之间的第二凹入段。

可选地,所述通气管具有位于所述内通气段和所述连接端之间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邻接所述内通气段的端部形成为用于止挡所述通气帽的止挡台阶。

可选地,所述通气管和所述通气帽之间磁性相连。

可选地,所述通气管或所述通气帽上设置有电磁铁,以根据所述通气管内的气压控制所述通气帽打开或封闭所述通气管。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变速器,包括箱体,还包括本公开提供的通气导管组件,所述通气管的所述连接端连接在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变速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具有止挡结构,能够在通气位置有效避免通气帽从通气管中脱出,提升通气帽的防丢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通气导管组件处于装配初始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通气导管处于装配到位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通气导管处于通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以本公开提供的变速箱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定义的,具体可参考图1至图3所示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通气导管组件,包括通气管1和通气帽2,其中,通气帽2设置有配合通气管1的止挡结构并且具有封闭位置和通气位置,在封闭位置,如图2所示,通气帽2封闭通气管1,此时可以防止外部灰尘和杂质进入通气管,从而保证变速箱的密闭性,而在通气位置,如图3所示,通气帽2打开通气管1并且通过止挡结构限位在通气管1上。即当变速箱内的气压升高后,通气帽2能够通过运动打开通气管1而实现变速箱的通气,从而保持变速箱内的气压均衡,另外由于设置有止挡结构,可以避免通气帽2运动而从通气管1上脱离而丢失,可靠性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气帽2和通气管1相互套接,并且通气管1上具有第一连接段12,止挡结构为形成在通气帽上的第二连接段22并且配置为:在当通气帽2与通气管1套接的过程中,通过转动通气帽2,第二连接段22能够沿轴向穿过第一连接段12。即,第二连接段22为旋入结构,只有当相对于通气管1周向旋转通气帽2时,第二连接段22才能够轴向越过第一连接段12,这样,当装配完成后,在通气位置,如图3所示,由于通气帽2在变速箱内部气压的作用通常为轴向移动,因此旋入结构的第二连接段22能够被第一连接段12限位,而无法脱出通气管1,从而提升通气帽2的防丢性。

在本公开中,能够实现通过旋转而轴向通过的连接结构有多种,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连接段12和第二连接段22分别由相互螺纹配合的螺纹结构形成,因此通过螺纹结构相互之间的啮合结构,一方面能够实现通过旋转而轴向通过,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通气帽2在较常见的轴向活动过程中轻易脱离通气管1,提升通气帽2的防丢性。此外螺纹结构还具有通气性,可以使得内部气体能够外流。进一步地,可以选择螺纹结构的圈数为2至4圈,从而既能够满足较好的防丢性,又避免了较为复杂的操作。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采用螺纹结构,而采用旋卡结构实现这种方式,例如可以在第二连接段22的内壁上沿周向形成分段不连续的弧形槽、或L型槽,并在通气管的第一连接段22上形成有滑块,从而只有在转动通气帽2时,滑块可以在弧形槽或L型槽中通过,同样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段12形成在通气管1的内壁上,而第二连接段22形成在通气帽2的外壁上,即通气帽2插入通气管1中,在其他可能的变形方式中,也可以实现第一连接段12形成在通气管1的外壁上,第二连接段22形成在通气帽的内壁上。即通气帽罩设在通气管1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通气帽2包括帽体25和帽柱26,所述帽体25为帽状结构即包括底壁和围绕该底壁边缘设置的侧壁,帽柱26上依次形成有插入端21、第二连接段22、外通气段23和封口端24,其中帽柱26形成在底壁的中心上并沿侧壁的延伸方向延伸,其中插入端21远离底壁设置,即封口端24接近底壁设备。这样帽体25可以进一步保证对通气管1的密闭性。另外也可以更方便的操作通气帽2。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气帽2也可以仅包括帽柱26的特征,帽体25可以具有各种变形。

对应地,通气管1依次具有管口端11、第一连接段12、内通气段13和连接端14,其中连接端14用于与变速器的箱体相连,通气帽2上则依次具有上述的插入端21、第二连接段22、外通气段23和封口端24,其中,通气管1和通气帽2配置为在插入端21通过管口端11插入到通气管1中时,并且通过转动通气帽2,如图2所示,当第二连接段22能够沿轴向穿过第一连接段12后,内通气段13和外通气段23相对应并且间隙配合,并使得封口端24封闭管口端11。同理,需要更换或拆卸通气帽2时,只需要通过逆向旋转使得第二连接段22穿过第一连接段12即可,并且由于帽体25的存在可以更好地完成这种旋转操作。

这样,由于第二连接段22需要通过转动才能够轴向通过,因此在装配后,即内外通气段相对应后,能够有效避免通气帽2从通气管1中脱出,提升通气帽2在车辆行驶等过程中的防丢性。并且通过封口端24和管口端11的配合,可以避免微小粉尘和湿气进入通气管1中,提升箱体的寿命。而当箱体零部件工作时,内部热量使油液温度升高,导致箱体内空气膨胀及油气挥发,从而增加了箱体内的压力,通过内外通气段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得箱体内产生的内部气体到达管口端11,从而在内部气压到达一定时,如图3所示,顶开封口端24而保持箱体内外的气压一致。即,通气帽2上移,从而通过此处向外界排气,起到透气泄压的作用;在排气泄压的过程中意图进入箱体零部件内部的外界污染物在箱体排除的热空气推力作用下被带出,从而保证润滑油不被污染。进一步能够提升箱体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内外通气段之间的间隔配合实现通气,外通气段23的外壁为形成在第二连接段22和封口端24之间的第一凹入段,即外通气段23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连接段22和封口端24的横截面积,此外通气管还具有位于内通气段13和连接端14之间的连接段,内通气段13的内壁为形成在第一连接段12和连接段之间的第二凹入段,这样在相互对应后,第一凹入段和第二凹入段之间可以形成通气的间隙,使得内部的气体可以直达管口端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凹入段的内壁可以为渐变结构,具体地可以形成为两个锥型管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段22中也可以只有一个为凹入段,只要能够实现对应后的通气本公开均不作限制。

其中,如图2所示,上述连接段邻接内通气段13的端部形成为用于止挡通气帽2的止挡台阶。具体地,该止挡台阶可以是形成在通气管1内部上的环形台阶,可以在封闭位置止挡第二连接段22从而进一步提升封闭位置的密闭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连接端14的连接段上还可以设置冷却段15,该冷却段上可以设置吸附性材料,例如活性炭,这样,挥发的油气在经过冷却段时被快速的吸附冷却然后回流至零部件内部,同时通气管1内压力逐步降低,也能够使得通气帽在重力等作用下回落至图2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口端24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连接段22的横截面积从而避免进入内连接端12中,并且封口端24大于管口端11的横截面积,从而可以在如图2所示的装配状态下,抵接在管口端11的外端壁上从而起到密封作用,为了提升密封性还可以在二者之间设置密封圈等密封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管口端11可以减缩的锥型口,而封口端24可以为塞入该锥型口的锥型堵头,对于这种变形同样落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中。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中,为了提升在装配下的密封性,本实施方式中,通气管1和通气帽2之间可以采用磁性连接。具体地,可以设计封口端24和管口端11磁性相连,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装配下二者的密封性,而不会轻易在颠簸下分离,另一方面在还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磁性来对应箱体内部不同的气压,只有内部的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顶开通气帽2,此外由于磁力的存在,在被顶开后,随着内部压力的下降,封口端24和管口端11也能够更快速的复位,并且减少第二连接段之间的碰撞可能性,尤其是避免损坏螺纹结构等连接结构。

在结构上,作为一种实施例,封口端24和管口端11中的一者上设置磁体,另一者上设置铁粉或者为铁质材料即可。具体地,封口端24或管口端11上可拆卸地设置有永磁体。这样,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永磁体改变磁力大小。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通气管1和通气帽2上设置有电磁铁,例如封口端24或管口端11上设置有电磁线圈,这样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就可以改变磁力大小,从而对应不同的箱体内部气体以及不同路况。具体地,可以根据通气管1内的气压打开或封闭通气管1,实现封闭位置和通气位置的智能控制。此时可以在变速箱内设置气压传感器,从而检测气压的变化。另外还可以根据路况来控制磁性,例如在颠簸严重的路上可以增加磁性,从而避免封口端24和管口端11的分离可能。其中永磁铁和电磁线圈的具体布置方式有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方式均落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中。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变速器,包括箱体,例如分动箱或齿轮箱等,还包括本公开上述提供的通气导管组件,其中的通气管1的连接端14连接,例如焊接在箱体上并与箱体内部连通。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变速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