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7378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炉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化验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转炉钢水检化验的取样工具。
背景技术
在无副枪的转炉,取样方法分为两种,一是采用铁管加取样偶头取样,适合于中高碳钢的取样,另一种是采用铁质样勺对转炉取样,然后利用注入法配合铝脱氧制取转炉终点光谱分析用样品,称为定样,适合于低碳和超低碳钢的取样。在采用铁质样勺对转炉取样时,由于化检验分析需一定时间,因此在未脱氧前需 将钢水倒入样模内,通过碳花和凝固时间及状态判断终点碳含量,从而决定如何进行二次处理,此样称为大样,大样与定样都需要一定的钢水量,若采用一勺钢水制取两个样品,必须先制取大样,然后做定样,在制取大样时钢水与空气接触,二次氧化造成定样的碳含量不准确,有时制取完大样后,钢水量不足,容易造成脱氧不良,致使定样无代表性,因此往往需要取两勺样,分别制作大样和定样,导致转炉倒炉时间长,温度损失大,影响转炉作业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缩短转炉取样时间,提高样品质量的转炉取样器。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解决措施;一种转炉取样器,其特征在于,由把手、握杆、隔离板及样勺组成;握杆一端带有把手,另一端连接一样勺,样勺中间焊有一块隔离板。所述样勺整体形状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所述样勺的容积是大样模体积与定样模体积之和的I. n. 5倍。所述隔离板安装后的上沿高度高于样勺上沿2(T35mm。所述握杆直径为25 35mm。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取样后,首先在样勺内隔离板的一侧进行脱氧,由于其有炉渣覆盖,可避免与空气接触,在脱氧结束后拨开炉渣,并人工向此侧倾翻样勺,可制取定样。由于隔离板高于样勺边缘,因此隔离板另一侧的钢水不会流出,同时保持沸腾状态,在制取定样后,拨开另一侧的炉渣,并向此侧倾翻样勺,即可制取大样,进行人工终点判断。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缩短转炉取样时间Imin以上,同时定样的质量明显提高,从而为转炉生产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依据。

图I为转炉取样器主视图。图2为转炉取样器俯视图。[0016]图中把手I、握杆2、隔离板3、样勺4。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是由把手I、握杆2、隔离板3及样勺4所组成。把手I整体呈椭圆环形,采用空心钢管制成;握杆2为长度3. 5m、直径30mm实心钢棒;隔离板3采用钢板加工而成,厚度为4_。样勺4整体形状呈半圆形,其容积是大样模体积与定样模体积总和的I. 3倍,从而保证一次取得的钢水可制取两个样品。将把手I焊接至握杆2的一端,再将样勺4焊接到握杆2的另一端,且保证把手I圆环所形成的平面与行于样勺4上沿所形成的平面。然后再将隔离板3焊接在样勺4的中 间位置上,焊接时隔离板3的上沿高度应高出样勺4的上沿30mm,从而使隔离板3将样勺4平均分割成两部分。
权利要求1.一种转炉取样器,其特征在于,由把手、握杆、隔离板及样勺组成;握杆一端带有把手,另一端连接一样勺,样勺中间焊有一块隔离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炉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勺整体形状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炉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勺的容积是大样模体积与定样模体积之和的LfL 5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炉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上沿高度高于样勺上沿20 35_。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炉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直径为25 35_。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炉取样器,由把手、握杆、隔离板及样勺组成;握杆一端带有把手,另一端连接一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样勺,样勺中间焊有一块隔离板。取样后,首先在样勺内隔离板的一侧进行脱氧,由于其有炉渣覆盖,可避免与空气接触,脱氧后拨开炉渣,倾翻样勺即可制取定样。由于隔离板高于样勺边缘,因此隔离板另一侧的钢水不会流出并保持沸腾状态,在制取定样后,拨开另一侧的炉渣,并向此侧倾翻样勺,即可制取大样,进行人工终点判断。从而可缩短转炉取样时间1min以上,并明显提高定样质量,为转炉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文档编号G01N1/10GK202793841SQ2012203417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5日
发明者何海龙, 李伟东, 徐福泉, 袁皓, 杨辉, 王成青, 齐磊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