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探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661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车轮探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探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车轮由于长时间使用车轮内部会产生疲劳裂纹,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必须定期对车轮进行探伤检测以及时维修或者更换。

现有的探伤装置包括两种形式,其一为车轮被顶升的情况下探伤装置对车轮踏面进行探伤;其二为多组探伤装置固定布置在车轮的检测行程中,每组检测装置只能检测到车轮整圆周的某个区域,多组探伤检测装置对一组轮对进行探伤检测。上述两种探伤装置均存在检测效率低、检测系统数量多、设备成本高、安装调试复杂、维修工作量大、使检测数据后续提取分析处理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检测效率高、设备成本低的车轮探伤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轮探伤装置,包括支撑系统、随动系统、探伤检测系统和喷淋系统,待探伤的车轮沿所述支撑系统行走时,所述随动系统能够随同其一并前行,所述探伤检测系统和喷淋系统设置在所述随动系统上;

所述支撑系统用于支撑所述车轮,使车轮的踏面悬空;

所述随动系统用于带动所述探伤检测系统和喷淋系统跟随所述车轮同步行走;

所述探伤检测系统包括探头装置和套设在探头装置外侧的从动旋转装置,所述探头装置用于获取所述踏面圆周各区域的探伤数据,所述从动旋转装置用于贴合所述踏面,且在旋转的所述踏面带动下从动旋转;

所述喷淋系统用于向所述踏面和所述从动旋转系统之间喷洒探伤耦合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系统为支撑所述车轮轮缘部分的轮缘轨,所述轮缘轨使所述踏面悬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随动系统包括固定架、缓冲机构和直线导向机构,所述固定架用于固定所述探伤检测系统,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上,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直线导向机构上,所述直线导向机构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做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架为中空的边框结构,所述探伤检测系统设置在边框结构的中空部位,所述探头装置的支撑轴伸出所述从动旋转装置且固定在所述边框架构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探伤检测系统两侧的滚轮,两侧所述滚轮的滚轮支架在两侧气缸的带动下可上下运动,所述固定架两端分别与所述滚轮支架固定连接且可随滚轮支架同步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随动系统还包括固定架连接板,两个所述固定架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气缸的缸罩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下方,所述固定架连接板和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第一压簧弹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直线导向机构包括平行于所述轮缘轨的滑轨和设置在所述滑轨一侧的齿条,以及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座和设置在所述滑座上的齿轮,所述齿轮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与所述齿条啮合行走,进而带动所述滑座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座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滚轮支架与所述滑座或者气缸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所述气缸推动所述滚轮支架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二压簧被拉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喷淋系统包括水槽、动力泵和水管,所述水槽用于承装探伤耦合剂,在所述动力泵的带动下,所述水槽内的探伤耦合剂通过水管喷洒至所述踏面与所述从动旋转装置的贴合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喷淋系统还用于向所述从动旋转装置内部注入所述探伤耦合剂,使所述探头装置与从动旋转装置之间填充有探伤耦合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车轮探伤检测装置为动态检测,探伤检测系统在随动系统的带动下与行驶的车轮同步行驶,行驶过程中进行检测,一组轮对只需一组探伤检测系统即可,检测效率高、极大的简化了探伤装置、缩减了成本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车轮探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车轮探伤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探伤检测系统的侧视图。

图中:

1、支撑系统;2、随动系统;3、探伤检测系统;4、喷淋系统;5、车轮;21、固定架;22、滚轮;23、滚轮支架;24、气缸;25、固定架连接板;26、第一压簧;27、滑轨;28、齿条;29、滑座;210、齿轮;211、第二压簧;31、探头装置;32、从动旋转装置;33、支撑轴;41、水槽;42、水管夹;51、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车轮探伤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该车轮探伤装置包括支撑系统1、随动系统2、探伤检测系统3和喷淋系统4,待探伤的车轮5沿所述支撑系统1行走时,随动系统2能够随同其一并前行,所述探伤检测系统3和喷淋系统4设置在所述随动系统2上。

其中,所述支撑系统1用于支撑所述车轮5,使车轮5的踏面51悬空。

所述随动系统2用于带动所述探伤检测系统3和喷淋系统4跟随所述车轮5同步行走。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探伤检测系统3包括探头装置31和套设在探头装置31外侧的从动旋转装置32,所述探头装置31用于获取所述踏面51圆周各区域的探伤数据,所述从动旋转装置32用于贴合所述踏面51,且在旋转的所述踏面51带动下从动旋转。其中,探头装置31主要检测车轮5轮缘径向缺陷、轮辋及轮箍周向裂纹和径向裂纹。

所述喷淋系统4用于向所述踏面51和所述从动旋转系统之间喷洒探伤耦合剂。探伤耦合剂可使探头装置31更加精确的获取探伤数据。

本实施例车轮探伤检测装置为动态检测,探伤检测系统3在随动系统2的带动下与行驶的车轮5同步行驶,行驶过程中进行检测,一组轮对只需一组探伤检测系统3即可,检测效率高、极大的简化了探伤装置、缩减了成本的投入。

优选的,所述支撑系统1为支撑所述车轮5轮缘部分的轮缘轨,所述轮缘轨使所述踏面51悬空。铁轨上可设置设定长度的轮缘轨,铁轨列车先在铁轨上行驶,行驶到轮缘轨上时可进行探伤检测。本实施例支撑装置轮缘轨在无需使铁轨列车停车以及进行附加顶升装置的前提下实现了踏面的悬空,测试时只需调整行车速度,极大的简化了探伤检测步骤及所需的探伤装备。

所述随动系统2、探伤检测系统3、喷淋系统4为一体结构,设置在所述轮缘轨的外侧,当车轮5在轮缘轨上行驶至适当位置时,车轮5的踏面51将与探伤检测系统3的从动旋转装置32贴合。

所述随动系统2的具体结构不限,只要能够支撑探伤检测系统3和喷淋系统4且具有行走功能即可。本实施例提供了随动系统2的优选结构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随动系统2包括固定架21、缓冲机构和直线导向机构,所述固定架21用于固定所述探伤检测系统3,所述固定架21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上,所述固定架21和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直线导向机构上,所述直线导向机构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做直线运动。缓冲机构可保障安装在固定架21上的探伤检测系统3与不同轮缘高和不同轮径车轮5的踏面51有效接触。所述直线导向机构为动力驱动,可根据需要调整直线导向机构的移动速度,保证随动系统2与待测车轮5同步行走。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架21为中空的边框结构,所述探伤检测系统3设置在边框结构的中空部位,所述探头装置31的支撑轴33伸出所述从动旋转装置32且固定在所述边框架构上。检测过程中,从动旋转装置32在旋转踏面51的带动下绕所述支撑轴33从动旋转,所述探头装置31固定设置在支撑轴33上。优选的,所述从动旋转装置32与踏面51接触的环壁由具有透水结构的柔性材料制成,确保柔性材料与车轮5踏面51之间适当的摩擦力,以保证从动旋转装置32能够从动旋转。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探伤检测系统3两侧的滚轮22,两侧所述滚轮22的滚轮支架23在两侧气缸24的带动下可上下运动,所述固定架21两端分别与所述滚轮支架23固定连接且可随滚轮支架23同步上下移动。可根据待测车轮5的轮径且结合轮缘轨的高度,通过气缸24驱动调整固定架21和滚轮支架23的高度,进而调整了滚轮22与探伤检测系统3的高度,使两侧滚轮22和从动旋转装置32与车轮5的踏面51接触。其中一种情况为:当车轮5在轮缘轨上行驶至适当位置时,气缸24驱动滚轮22和探伤检测系统3上升至两侧滚轮22和从动旋转装置32与车轮5的踏面51接触,随后在直线导向机的带动下跟随所述车轮5同步行走。

两侧滚轮22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防止车轮5的位置发生偏移或者出现意外情况时车轮5压坏探伤检测系统3,保证检测过程安全可靠。

优选的,所述随动系统2还包括固定架连接板25,两个所述固定架连接板2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气缸24的缸罩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架21的下方,所述固定架连接板25和所述固定架21之间通过第一压簧26弹性连接。固定架连接板25的作用是支撑固定架21,设置第一压簧26保证固定架21的高度可调。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直线导向机构包括平行于所述轮缘轨的滑轨27和设置在所述滑轨27一侧的齿条28,以及设置在滑轨27上的滑座29和设置在所述滑座29上的齿轮210,所述齿轮210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与所述齿条28啮合行走,进而带动所述滑座29在所述滑轨27上滑动,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座29上。通过调整齿轮210的旋转速度来实现对随动系统2行走速度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支架23与所述滑座29或者气缸24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簧211,所述气缸24推动所述滚轮支架23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二压簧211被拉伸。滚轮支架23下设置压簧,保证滚轮22分别和探伤检测系统3与踏面51的弹性结构,防止接触力过大损伤滚轮22和探伤检测系统3,接触力过小检测效果差。第一压簧26和第二压簧211也起到滚轮22和探伤检测系统3的复位作用。

所述喷淋系统4的结构不限,具体的,所述喷淋系统4包括水槽41、动力泵和水管,所述水槽41用于承装探伤耦合剂,所述水槽41设置在探伤检测系统下方,所述水管通过水管夹42固定设置在随动系统上。在所述动力泵的带动下,所述水槽41内的探伤耦合剂通过水管喷洒至所述踏面51与所述从动旋转装置32的贴合面。所述喷淋系统4还用于向所述从动旋转装置32内部注入所述探伤耦合剂,使所述探头装置31与从动旋转装置32之间填充有探伤耦合剂。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