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4321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箱振动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武器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不同的作战场景,对武器系统中各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振动是影响武器系统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因此针对机箱的振动试验越来越普遍,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对机箱在机载、舰载、车载振动条件下的振动试验为可靠性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机箱振动试验中常用的是压条式夹具,如图1所示,通过整体压条结构将机柜固定在振动台上进行振动试验。

这种夹具的优点是安装固定较为方便,缺点是不能保证夹具与机箱之间很好的固定。尤其是对已经投入使用的机箱而言,在不确定的外力作用之下,机箱尺寸会发生微小变化,此时常规的压条式夹具不能保证三个面与机箱能够较好的贴合,会出现一定的空隙,振动台设定的激励谱不能很好的传递到机柜上,容易出现欠试验现象。此外,压条式夹具在经过振动试验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不能多次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夹具,以解决目前用于机箱振动试验的是压条式夹具在应用时容易出现欠试验现象以及容易变形的问题。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夹具,其用于机箱振动试验,该组合式夹具包括第一侧面夹板、第二侧面夹板、顶部夹板、振动台台面,所述机箱放置在第一侧面夹板与第二侧面夹板之间,所述顶部夹板设置在机箱顶部,所述顶部夹板的一端与第一侧面夹板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夹板的另一端与第二侧面夹板固定连接,所述机箱与第二侧面夹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一侧面夹板与第二侧面夹板均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振动台台面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箱与第二侧面面板之间设置有侧面垫板。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面夹板与第二侧面夹板之间的水平距离比机箱宽度大1~3mm。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侧面夹板和第二侧面夹板的形状均为“L”形。

所述第一侧面夹板、第二侧面夹板、顶部夹板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调节螺钉。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固定螺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夹具在振动试验中能够能更好很好的对机箱进行固定,保证振动台设定的激励谱能够准确施加到机箱上,由于具有间隙调节功能,使得组合式夹具能够适应机箱尺寸的微小变化,因此可实现夹具的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压条式夹具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组合式夹具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组合式夹具的结构原理图。其用于机箱振动试验,如图2所示,该组合式夹具包括侧面夹板11、侧面夹板12、顶部夹板2,机箱5放置在侧面夹板11与侧面夹板12之间,顶部夹板2设置在机箱5顶部,顶部夹板2与机箱5的顶部贴合,另外,顶部夹板2的一端与侧面夹板11固定连接,顶部夹板2的另一端与侧面夹板12固定连接,机箱5与侧面夹板12通过调节螺钉4固定,侧面夹板11与侧面夹板12均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安装在振动台台面6上。

本实施例中,侧面夹板11、侧面夹板12均为“L”形,具体地,侧面夹板11的水平端与振动台台面6贴合、竖直端与机箱5的左端贴合,侧面夹板12的水平端与振动台台面6贴合、竖直端与机箱5的右端贴合,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机箱5与侧面夹板12之间设置有侧面垫板3。另外,本实施例中,侧面夹板11与侧面夹板1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机箱5宽度,这样通过调节螺钉4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侧面垫板3施加力从而对机箱5施加水平约束力,以实现对机箱5的紧固调节。

本实施例中,顶部夹板2与侧面夹板11和侧面夹板12之间的安装位置设置有安装孔,侧面夹板11的顶端通过安装孔与顶部夹板2固定连接,侧面夹板12的顶端通过安装孔与顶部夹板2固定连接,侧面夹板11和侧面夹板12的高度略高于机箱5高度,通过调整顶部夹板2的安装位置使其与机箱5的顶部贴合。

为了适应不同的振动强度,本实施例中,侧面夹板11、侧面夹板12、顶部夹板2、侧面垫板3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夹具在振动试验中能够能更好很好的对机箱进行固定,保证振动台设定的激励谱能够准确施加到机箱上,由于具有间隙调节功能,使得组合式夹具能够适应机箱尺寸的微小变化,因此可实现夹具的重复使用。

需要说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也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