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776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以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广泛地应用于手机、键盘、硬盘驱动器、传真机等电子装置中。如“History of FFC/FPC”(Connector Specifier,Februray 2001)中即介绍了柔性电路板的构成、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的端子设计及几种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的发展趋势。然而,现有的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结构复杂,且连接器对柔性电路板的定位精度比较低。如US Pat.No.5,947,764号揭示了两种用于柔性电路板与母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第一种装置是利用具有两个螺纹孔的弹性体,当弹性体组装在母板上时,通过弹性体将柔性电路板端部的接触垫与母板上的接触垫抵压在一起而达成二者间的电性连接,该种装置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其组装繁琐、且必须借助辅助工具对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进行定位,又不能用于组装空间有限的场合;其第二种装置是利用一种包括有插头和插座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该种电连接器组合亦具有结构复杂、组装繁琐及成本高的缺陷。
US Pat.No.5,967,831号揭示了另外一种柔性电路板与母板的连接装置,其包括有一个插座连接器及一个导引构件,其先将柔性电路板弯折成U形并置于插座连接器的开槽中,再将导引构件的插入部插入柔性电路板所形成的U形槽中,通过插入部的挤压而达成柔性电路板与插座连接器间的电性连接,但是由于柔性电路板本身的柔性,使其在置于插座连接器的开槽中时并不能获得很好的定位,且插入部在插入过程中也有可能影响柔性电路板的定位效果,即使得柔性电路板两侧的接触垫与对应的导电端子发生错位,从而影响柔性电路板与插座连接器间的电性传输。
US Pat.No.5,580,272号及US Pat.No.6,280,217号揭示了另一种结构的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器,该等电连接器通常包括有一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枢接于绝缘本体上的驱动件,当驱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将柔性电路板的端部插入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内,再将驱动件旋转到第二位置上,通过驱动件的抵压而达成柔性电路板与电连接器间的电性连接。然而,由于该种结构的电连接器的体积尺寸较小,因而驱动件在绕绝缘本体反复旋转时,易使绝缘本体两侧的旋转支撑位置因其强度不够而发生破裂,从而造成电连接器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柔性电路板插接的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防止驱动件于运动状态时从绝缘本体上脱落,并可确保其可靠的机械性能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纵长状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相组接的驱动件及金属耳。绝缘本体包括纵长状基体及由基体相对两侧延伸出的卡持部,该卡持部上设有收容金属耳及驱动件的卡槽及收容槽,金属耳大致呈“F”状,其包括固持于卡槽内的两固持部及连接两固持部的连接部,驱动件包括压接柔性电路板的压接部及由压接部两端向外延伸的转动轴,该压接部及转动轴分别具有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收容槽中的凸部及与金属耳的连接部相抵接的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电连接器在组合时,该驱动件通过设于其上的凸部及凸起分别与收容槽及连接部相组合,从而将驱动件定位于绝缘本体上以防止驱动件于运动状态时从绝缘本体上脱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驱动件处于第一运动位置时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驱动件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以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其主要包括有纵长状绝缘本体2、收容于该绝缘本体2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旋转组装于该绝缘本体2上的驱动件4及组合于该绝缘本体2两端的金属耳5。
绝缘本体2为纵长状塑胶构造,其具有一纵长状基体20及由该基体20相对两侧延伸出的两卡持部21,于基体20前端部设有若干端子槽200以容置导电端子3,基体20于其前端设有供柔性电路板插接的开口201。卡持部21上间隔设有卡槽210及连接该两卡槽210的具包络线轮廓收容槽211,该卡槽210及收容槽211用于收容金属耳5及驱动件4以使驱动件4可绕绝缘本体2及金属耳5旋转,而卡持部21朝向开口201的侧面上设有方形凹槽212。
驱动件4可旋转安装于绝缘本体2上,其具有一纵长状压接部40及与该压接部40相组合并从压接部40两端向外延伸而出的转动轴41。压接部40上设有用于将柔性电路板(未图示)压接至导电端子3上使柔性电路板与电连接器1形成电性导通的压接面401,于该压接面401一端间隔设有若干凸条402及凹缺403,而转动轴41的轴杆贯穿该等凸条402,且该压接部40的两端对应于绝缘本体2的收容槽211及凹槽212位置分别设有具包络线轮廓的凸部404及凸勾405,转动轴41两端贯穿该凸部404,且从该凸部404一端延伸出圆弧状凸起410,该凸起410也收容于绝缘本体2的收容槽211中,且凸起410与凸部404具有一定的落差,从而使凸起410可抵接于金属耳5上。
金属耳5干涉组合于绝缘本体2的卡持部21的卡槽210内,该金属耳5大致呈“F”状,其包括有与卡槽210相卡合且间隔排列的两固持部50及连接该两固持部50并从一个固持部50一端延伸出的连接部51,其中固持部50与连接部51垂直设置,固持部50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凸刺500,该凸刺500与绝缘本体2的卡槽210干涉配合以将金属耳5定位于绝缘本体2上。
当该电连接器1在组装时,先将导电端子3沿着端子槽200方向插入绝缘本体2中,接着将驱动件4的压接部40沿绝缘本体2的开口201方向组入绝缘本体2上,使设于驱动件4的转动轴41上的凸部404卡入绝缘本体2的卡持部21的收容槽211中,而设于压接部40两端上的凸勾405卡入卡持部21的凹槽210中,最后将金属耳5的固持部50分别干涉卡入设于绝缘本体2的卡持部21上的卡槽210中,而此时驱动件4的凸起410抵接于金属耳5的连接部51上,此即完成该电连接器1的组装,驱动件4的转动轴41可绕绝缘本体2上的收容槽211及金属耳5的连接部51转动。
当电连接器1与柔性电路板(未图示)相组合时,先将驱动件4转动使其于垂直绝缘本体2方向保持竖直,此时将柔性电路板以零插入力插入绝缘本体2前端部的开口201中,此时柔性电路板上的导电片还未完全与导电端子3相接触,当柔性电路板完全插入后,此时转动驱动件4并使其从竖直位置回到水平位置,驱动件4的压接部40上的压接面401将挤压柔性电路板并使柔性电路板紧紧地压接在导电端子3上,柔性电路板的导电片将因驱动件4的挤压作用而与导电端子3紧密接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柔性电路板与电连接器1间的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金属耳5的连接部5 1结构,从而可防止柔性电路板与电连接器1反复地电性导通或电性断开时,绝缘本体2因驱动件4反复地旋转而造成绝缘本体2因其强度不够而发生断裂现象,且可防止驱动件4于反复地旋转过程中从绝缘本体2上脱落,进而可确保电连接器1可靠的机械性能,而且,金属耳5的固持部50可穿过绝缘本体2的卡槽210焊接至电路板,以此固定电连接器1的位置,而当固持部50焊接至电路板后,可进一步加强防止驱动件4从绝缘本体2上脱落。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组合于绝缘本体上的驱动件及金属耳,绝缘本体具有基体及由该基体相对两端延伸而出的卡持部,卡持部上间隔设有卡槽及连接该卡槽的收容槽,驱动件包括压接柔性电路板的压接部,压接部两端凸出有凸部,其特征在于驱动件于邻近凸部位置设有与凸部具一定落差的凸起,金属耳呈“F”状构造,其包括间隔排列的固持部及连接该等固持部的连接部,固持部可干涉卡入卡槽内,连接部置于凸起上方并与凸起相抵接以限定凸起的旋转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卡持部的侧壁上设有方形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压接部上对应于绝缘本体的凹槽位置设有凸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驱动件还包括有由压接部两端延伸而出的转动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压接部上设有压接面,而于压接面一端间隔设有若干凸条及凹缺,而转动轴贯穿该等凸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部与固持部垂直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持部两端设有若干凸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于其前端设有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主要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与绝缘本体相组接的驱动件及金属耳。绝缘本体包括纵长状基体及由基体相对两侧延伸出的卡持部,该卡持部上设有收容金属耳及驱动件的卡槽及收容槽,金属耳大致呈“F”状,其包括固持于卡槽内的两固持部及连接两固持部的连接部,驱动件包括压接部及由压接部两端向外延伸的转动轴,该压接部及转动轴分别具有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收容槽中的凸部及与金属耳的连接部相抵接的凸起,当电连接器在组合时,该驱动件通过设于其上的凸部及凸起分别与收容槽及连接部相组合,从而将驱动件定位于绝缘本体上以防止驱动件于运动状态时从绝缘本体上脱落。
文档编号H01R13/02GK2718816SQ200420027560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6日
发明者吕耀邦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