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压接装置以及端子压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735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端子压接装置以及端子压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端子压接装置和端子压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技术,其中,砧座(成形模具)布置于两个模具之间,并且端子的装配部分布置在砧座的面对两个模具的两个支撑面的每个支撑面上,并且导线(conductor wire)的芯线插入到每个装配部分中。然后,端子压接装置使两个模具从砧座的两侧同时接近砧座(参见专利文献1)。以这种方式,装配部分同时被模具和砧座挤压并且因此执行压接。

{引用目录}

{专利文献}

[PTL1]

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06-139990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类型的技术中,在压接过程中,每个模具的端部表面与装配部分接触并且出现轻微磨损。于是,当端子压接装置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与装配部分接触的端部表面的磨损对于每个模具来说稍有不同。因此,在压接过程中,通过两个模具施加至每个装配部分的力的平衡改变并且导致存在装配部分的尺寸与预期尺寸不匹配的可能性。

鉴于前述,本发明的目的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更精确地实现装配部分的目标尺寸,并且涉及这样一种技术,该技术将装配部分布置在砧座的两个表面上并且使两个模具接近砧座并且在模具和砧座之间挤压装配部分,因而对装配部分进行压接。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子压接装置,该端子压接装置通过对多个端子23至26的多个装配部分23c至26c进行压接,以将多个导线19至22的多个芯线19a至22a连接至多个装配部分23c至26c。端子压接装置包括第一模具30、30’,第二模具31、31’,砧座351、351’、361、361’以及肋部353、353’、363、363’。砧座具有第一支承表面351a、361a和第二支承表面351b、361b,该第一支承表面351a、361a在砧座布置在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时面对第一模具,并且第二支承表面351b、361b在砧座布置在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时面对第二模具。多个装配部分中的某一装配部分23c、24c布置在第一支承表面上,并且多个装配部分中的另一装配部分25c、26c布置在第二支承表面上。多个芯线中的某一芯线19a、20a插入到该某一装配部分中,并且多个芯线中的另一芯线21a、22a插入到所述另一装配部分中。通过使第一模具和砧座彼此接近同时使第二模具和砧座彼此接近来对多个装配部分进行压接。砧座和第一模具的接近通过第一模具的端部表面接触肋部而停止,并且砧座和第二模具的接近通过第二模具的端部表面接触肋部而停止。

以这种方式,在压接过程中,砧座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的接近通过第一模具的端部表面和第二模具的端部表面接触肋部而停止。因此,只要第一模具、第二模具、肋部和砧座的形状、尺寸和布置等在适当情况下事先被调整,则即使由于端子压接装置的长时间使用而出现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磨损程度的差异,与现有技术相比也可以更加精确地实现装配部分的目标尺寸。

应该注意的是,与上述和权利要求相关的括号里的附图标记是这样的附图标记:该附图标记表明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标注的术语与在下文中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并且对那些术语举例说明的特定构件等之间的对应关系。

附图说明

[图1]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束的部分剖视图。

[图2]

图2是线束的分解剖视图。

[图3A-1]

图3A-1是示出了端子的组装方法的视图。

[图3A-2]

图3A-2是从图3A-1的左侧观察的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的视图。

[图3A-3]

图3A-3是从图3A-1的右侧观察的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视图。

[图3B-1]

图3B-1是示出了端子的装配方法的视图。

[图3B-2]

图3B-2是从图3B-1的左侧观察的突出端部分15b和16b以及第一装配部分23b和24b的视图。

[图3C-1]

图3C-1是示出了端子的装配方法的视图。

[图3C-2]

图3C-2是从图3C-1的左侧观察的突出端部分15b和16b和突出端部分17b以及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的视图。

[图3D-1]

图3D-1是示出了端子的装配方法的视图。

[图3D-2]

图3D-2是从图3D-1的左侧观察的突出端部分15b至17b以及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的视图。

[图3D-3]

图3D-3是从图3D-1的右侧观察的绝缘体块13和端子23至26的视图。

[图4A]

图4A是示出了线束装配方法的视图。

[图4B]

图4B是示出了线束装配方法的视图。

[图4C]

图4C是示出了线束装配方法的视图。

[图4D]

图4D是示出了线束装配方法的视图。

[图4E]

图4E是示出了线束装配方法的视图。

[图5]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压接装置的轮廓立体图。

[图6]

图6是第一内模具35的正视图。

[图7]

图7是第一内模具35的仰视图。

[图8]

图8是第一内模具35的侧视图。

[图9]

图9是第一内模具35的立体图。

[图10A]

图10A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立体图。

[图10B]

图10B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立体图。

[图10C]

图10C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立体图。

[图10D]

图10D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立体图。

[图11A]

图11A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1B]

图11B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1C]

图11C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1D]

图11D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1E]

图11E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1F]

图11F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2]

图12是示出了压接高度H的视图。

[图13]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压接装置的轮廓立体图。

[图14]

图14是第一内模具35’的正视图。

[图15]

图15是第一内模具35’的立体图。

[图16A]

图16A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6B]

图16B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6C]

图16C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6D]

图16D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6E]

图16E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6F]

图16F是示出了端子压接过程的一个过程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至图12图示了本实施方式,并且该实施方式涉及在车辆中使用的氧传感器(下文中被称作车辆氧传感器)中的线束的装配方法。首先,将参照图1和图2对车辆氧传感器10中的线束的轮廓结构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车辆氧传感器10的线束的装配完成之后的状态。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氧传感器10的线束的装配期间的状态的分解视图。

车辆氧传感器10具有传感器组件本体11、线束部12和介于传感器组件本体11与线束部12之间的绝缘体块13。在传感器组件本体11中构建有用于检测车辆发动机的排气中的氧浓度的传感元件(未在附图中示出)和用于对传感元件加热的电加热器(未在附图中示出)。

设置在传感器组件本体11内部的传感元件和用于加热的电加热器经由线束部12电气性连接至绝缘体块13的四个端子15至18并且电气性连接至未在附图中示出的车辆发动机控制单元(ECU)。

四个导体部14a至14d从传感器组件本体11突出。特别地,传感元件的正极侧导体部14a和负极侧导体部14b以及用于加热的电加热器的正极侧导体部14c和负极侧导体部14d从传感器组件本体11突出。此处,两个传感器侧导体部14a和14b在图2的上侧部分在纸面的垂直方向上并排排列。两个加热器侧导体部14c和14d在图2的下侧部分在纸面的垂直方向上并排排列。

绝缘体块13是圆筒形状绝缘体并且由陶瓷形成以获得耐热性能。在该圆筒形状的轴向方向上穿过的四个端子储存空间13a至13d以分成隔间的方式形成在绝缘体块13的内部。特别地,在绝缘体块13内部,两个空间13a和13b形成为使得该两个空间13a和13b在图2的上侧在纸面的垂直方向上并排排列,并且两个空间13c和13d形成为使得该两个空间13c和13d在图2的下侧的纸面在垂直方向上并排排列。

于是,四个端子15至18中的每个端子在端子储存空间13a至13d中单独地被储存和固定。弹簧部15a至18a——每个弹簧部由一个往回折叠的端部形成——与端子15至18整体地形成。

如图1所示,两个传感器侧导体部14a和14b被端子15和16的一端上的弹簧部15a和16a按压抵靠并且因而电气性连接至端子15和16。同样地,两个加热器侧导体部14c和14d被端子17和18的一端上的弹簧部17a和18a按压抵靠并且因而电气性连接至端子17和18。

如图2所示,端子15至18的另外的端部形成突出端部分15b至18b,该突出端部分15b至18b沿绝缘体块13的轴向方向突出至外面。

在传感器侧的正极侧导线19和负极侧导线20与在加热器侧的正极侧导线21和负极侧导线22一起设置在线束部12上,正极侧导线19和负极侧导线20在图1和图2的上侧在纸面的垂直方向上并排排列,正极侧导线21和负极侧导线22在图1和图2的下侧在纸面的垂直方向上并排排列。

端子23至26分别连接至导线19至22的各个导线的芯线19a至22a的端部部分。导线侧的端子23至26也形成为使得端子23至26具有相同的形状,这将在稍后说明。端子23至26分别连接至绝缘体块13的端子15至18的各个端子的突出端部分15b至18b。在绝缘体块13一侧的端子15至18和在导线19至22一侧的端子23至26全部由为具有优良耐热性能的导体金属的镍合金形成。

注意的是,导线19至22中的每个导线穿过橡胶衬套28的通孔,该橡胶衬套28布置在防尘罩27的小直径部分27a的内侧。橡胶衬套28能够在导线19至22的每个导线的纵向方向上运动。

防尘罩27设置为对在传感器侧导体部14a至14d与端子15至18的弹簧部15a至18a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并且对在端子15至18的突出端部分15b至18b与导线侧端子23至26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

接下来,将基于图3A-1至图4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线束装配方法进行具体地说明。首先,如图3A-1、图3B-1、图3C-1和图3D-1所示,该过程执行成分别将导线侧端子23至26装配至绝缘体块13的端子15 至18的各个端子的平板形状突出端部分15b至18b并且然后执行压接。

这里,导线侧端子23至26以相同的形状形成,并且如图3A-1至图3A-3所示,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和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与端子23至26的各个端子的基板部分23a至26a整体形成。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中的每个第一装配部分形成为弯曲的变平的矩形形状。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中的每个第二装配部分形成为弯曲的U形状。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的弯曲的矩形形状被设定成这样的尺寸使得平板形状突出端部分15b至18b能够插入通过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这里,导线侧端子23至26的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的各个第一装配部分一个接一个地顺序地装配至端子15至18的突出端部分15b至18b的各个突出端部分,并且执行装配部分的压接。

更特别地,绝缘体块13被保持抵靠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压力机,并且导线侧端子23至26一个接一个地自动地和顺序地运动至绝缘体块13的端子15至18的各个端子的突出端部分15b至18b。于是,在运动端子的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一个接一个地顺序地装配至突出端部分15b至18b的同时,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进行压接(进行接触结合)。

图3B-1和图3B-2仅示出了上侧端子23和24的第一装配部分23b和24b绕上侧突出端部分15b和16b装配的状态。图3C-1和图3C-2示出了上侧端子23和24的第一装配部分23b和24b与上侧突出端部分15b和16b被压接(接触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并且示出了下侧端子25和26的第一装配部分25b和26b绕下侧突出端部分17b和18b装配的状态。

图3D-1、图3D-2和图3D-3示出了上和下的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已经全部被压接(接触结合)到上和下的突出端部分15b至18b上的状态。此外,图3A-2是从图3A-1的左侧所看到的图3A-1中所示的过程中的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的附图。另外,图3A-3是在图3A-1所示的过程中的从图3A-1的左侧所看到的基端部分23a至26a和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附图。此外,图3B-2是在图3B-1所示的过程中的从图3B-1的左侧所看到的第一装配部分23b和24b以及突出端部分15b和16b的附图。此外,图3C-2是在图3C-1中所示的过程中的从图3C-1的左侧所看到的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和突出端部分15b至18b的附图。另外,图3D-2是在图3D-1中所示的过程中的从图3D-1的左 侧所看到的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和突出端部分15b至18b的附图。最终,图3D-3示出了作为图3D-1所示的过程的结果的四个导线侧端子23至26由绝缘体块13一体地保持的状态。

在图3A-1至图3D-3所示的端子压接过程中,导线侧端子23至26与导线19至22分离并且以端子23至26为单独的状态与绝缘体块13的端子15至18的每个端子压接。因此,端子23至26的定向不会受到导线19至22的扭结(kink)和扭转(twist)的影响,因此可以容易地调节端子23至26的定向以与突出端部分15b至18b的平板形状对准。因此,可以使用机械夹盘和供给单元自动地执行端子23至26的供给和装配操作。

注意到,在图3A-1至图3D-3所示的端子压接过程中,端子23至26的定向调节成使得上和下的第一装配部分23b至26b的矩形弯曲形状的前端对准部分23b’至26b’定位在绝缘体块13的外侧(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换句话说,端子23至26的定向调节成使得上侧第一装配部分23b和24b的前端对准部分23b’和24b’定位在上侧,并且使得第一装配部分25b和26b的前端对准部分25b’和26b’定位在下侧。

接下来,使导线19至22连接的端子压接过程如图4A至图4D所示执行。图4A示出了导线19至22的芯线19a至22a(参照图4B)的全长被树脂绝缘涂层19b至22b覆盖的状态。

这里,对于在图4A至图4D的上侧并排排列的导线19和20,例如,用于传感元件的正极侧导线19的绝缘涂层19b是蓝色的,并且,例如用于传感元件的负极侧导线20的绝缘涂层20b是白色的。在功能方面,用于加热器的正极侧或负极侧导线21和22可以在正极侧或负极侧,并且因此它们由相同的线形成。于是,例如,用于加热器的导线21和22的绝缘涂层21b和22b是相同的颜色,诸如黑色。在图4A至图4D中,绝缘涂层21b和22b的黑色部分通过添加细点表示。使用这种类型的颜色标识可以区分导线19至22。

首先,导线19至22的各个导线的绝缘涂层19b至22b的仅预定长度的端部部分被剥离,如图4B所示,并且芯线19a至22a的仅预定长度的端部部分暴露(绝缘涂层移除过程)。注意到,芯线19a至22a由扭转在一起的多个细线形成。

之后,导线19至22的各个导线的芯线19a至22a的暴露的端部部分插入到由端子23至26的弯曲U形状形成的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中,如图4C所示(导线设置过程)。

之后,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进行压接(接触结合),如图4D所示,并且芯线19a至22a的暴露的端部部分整体连接至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端子压接过程)。图4D和图4E示出了已经执行压接过程之后的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型态。

接下来,将基于图5、图6和图7对图4D中所示的端子压接过程进行更加详细地说明。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压接装置的轮廓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压接装置设置有可移动上侧模具(外模具)30、可移动下侧模具(外模具)31、支承部分32x和32y、按压驱动部分33x和33y、第一内模具35、第二内模具36、联接构件37和38以及筒体39和40。

上侧模具30的支承部分32x联接至按压驱动部分33x并且上侧模具30在图5的上下方向上运动。应该注意的是,图5中所示的上侧模具30的位置是最上端位置,并且上侧模具30由于来自按压驱动部分33x的驱动力而从最上端位置沿向下方向下降,如箭头A所示。两个凹形状部分30a和30b——该两个凹形状部分对上侧端子23和24的第二装配部分23c和24c进行压接处理——形成为使得它们在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上并排排列。

下侧模具31的支承部分32y联接至按压驱动部分33y并且下侧模具31在图5的上下方向上运动。注意到,图5中所示的下侧模具31的位置为最下端位置,并且下侧模具31由于来自按压驱动部分33y的驱动力而从最下端位置沿向上方向上升,如箭头D所示。两个凹形状部分31a和31b——该两个凹形状部分对下侧端子25和26的第二装配部分25c和26c进行压接处理——形成为使得它们在下侧模具31的上端表面上并排排列。上和下的凹形状部分30a和31a与上和下的凹形状部分30b和31b布置成使得它们分别彼此面对。

于是,第一内模具35布置在一对凹形状部分30a和31a之间并且第二内模具36布置在另一对凹形状部分30b和31b之间。第一内模具 35的上边缘表面和下边缘表面形成分别支承上侧端子23的第二装配部分23c和下侧端子25的第二装配部分25c的支承表面351a和351b。类似地,第二内模具36的上边缘表面和下边缘表面形成分别支承上侧端子24的第二装配部分24c和下侧端子26的第二装配部分26c的支承表面361a和361b。

因此,第一内模具35和第二内模具36的高度尺寸(上边缘表面和下边缘表面之间的间隔)设定为与在上侧端子23和24的第二装配部分23c和24c与下侧端子25和26的第二装配部分25c和26c之间的间隔相同。

应该注意的是,上模具30和下模具31与第一内模具35和第二内模具36是直接执行端子压接过程的构件,并且因此它们由具有优良的耐磨特性的非常硬的铁材料形成。

第一内模具35和第二内模具36分别联接至独立的联接构件37和38,并且联接构件37和38分别由独立的筒体39和40支承使得联接构件37和38能够水平地运动。筒体39和40中的每一者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分别驱动联接构件37和38的机构(例如,马达)。注意到,筒体39和40被浮动支承使得它们能够各自独立地在上下方向上运动。特别地,筒体39由具有弹簧41a和42a的上浮动支承装置41和下浮动支承装置42支承,使得筒体39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运动。类似地,筒体40由具有弹簧43a和44a的上浮动支承装置43和下浮动支承装置44支承,使得筒体40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运动。

这里,将详细说明第一内模具35的结构。第一内模具35具有砧座351、连接部分352和肋部353。

砧座351为在压接端子时支承上侧端子23的第二装配部分23c和下侧端子25的第二装配部分25c的构件,并且砧座351的形状为具有本垒形状底部表面的柱形。在端子压接过程中,柱状砧座351的侧表面的第一支承表面351a接触第二装配部分23c,并且柱状砧座351的侧表面的第二支承表面351b接触第二装配部分25c。第一支承表面351a和第二支承表面351b的每一者的中央部分缩进使得第二装配部分23c和25c的每一者的位置稳定。

连接部分352为将砧座351与联接构件37连接的大致三棱柱形状 构件。连接部分352在一端上的底部表面一体固定至砧座351,并且在另一端上的底部表面一体固定至联接构件37。

肋部353为从砧座351沿着联接构件37的长度方向在筒体39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立方体构件。肋部353的一个表面一体固定至砧座351并且多个表面中的与该一个表面邻近的一个表面一体固定至连接部分352和联接构件37。此外,肋部35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接触表面353a和353b为在端子压接过程中分别接触模具30和31的构件。特别地,接触表面353a布置成使得其面对模具30并且在端子压接过程中接触模具30,并且接触表面353b布置成使得其面对模具31并且在端子压接过程中接触模具31。换句话说,肋部353在端子压接过程中由模具30和31夹持。应该注意的是,砧座351、连接部分352、肋部353和联接构件37彼此一体形成。

另外,第二内模具36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内模具35的结构。特别地,第二内模具36具有与第一内模具35的结构类似的砧座361、连接部分362和肋部363(参照图11A)。换句话说,为了理解第二内模具36的结构,可以将在内模具35的结构的详细说明中的第一内模具35、砧座351、连接部分352、肋部353、接触表面353a和353b、联接构件37、筒体39以及第二装配部分23c和25c替换成第二内模具36、砧座361、连接部分362、肋部363、接触表面363a和363b、联接构件38、筒体40以及第二装配部分24c和26c(参照图11A)。

接下来,将参照图10A至10D和图11A至图11F来说明端子压接过程中的端子压接装置的操作。

首先,在图11A所示的过程中,筒体39使联接构件37和第一内模具35沿箭头E的方向移动预定的距离,并且筒体40使联接构件38和第二内模具36沿箭头F的方向移动预定的距离。第一内模具35和第二内模具36以这种方式定位,并且端子压接装置处于图5所示的状态。内模具35和36处于布置在上侧模具30与下侧模具31之间的状态。此时,第一支承表面351a和361a面对上侧模具30,并且第二支承表面351b和361b面对下侧模具31。

接下来,在图10A和图11B所示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使绝缘体块13的位置从图5所示位置沿图5所示箭头B的方向前进。以这种方式, 与绝缘体块13结合的全部四个上端子和下端子23至26的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布置成使得他们接触第一内模具35和第二内模具36的第一支承表面和第二支承表面。特别地,第二装配部分23c接触第一内模具35的第一支承表面351a,第二装配部分24c接触第二内模具36的第一支承表面361a,第二装配部分25c接触第一内模具35的第二支承表面351b并且第二装配部分26c接触第二内模具36的第二支承表面361b。

接下来,在图10B和图11C所示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各个导线19至22的芯线19a至22a的暴露的端部部分插入到由端子23至26的各个端子的弯曲的U形状形成的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中。该状态为导线设定状态。

接下来,在图10C和图11D所示的过程中,按压驱动部分33x使上侧模具30沿箭头A的方向下降事先设定的规定量。同时,按压驱动部分33y使下侧模具31沿箭头D的方向上升事先设定的规定量。以这种方式,模具30与砧座351和361相对于彼此运动使得它们运动靠近在一起,并且模具31与砧座351和361相对于彼此运动使得它们运动靠近在一起。

于是,上侧模具30的凹形状部分30a和30b接触上侧端子23和24的第二装配部分23c和24c。同时,下侧模具31的凹形状部分31a和31b接触下侧端子25和26的第二装配部分25c和26c。

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压接(接触结合)从图10C和图11D所示的状态开始,并且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压接(接触结合)通过上侧模具30进一步从图10C和图11D所示位置下降同时下侧模具31进一步从图10C和图11D所示位置上升来进行。

之后,由于上侧模具30进一步下降同时下侧模具31进一步上升,在图11E所示的过程中,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同时接触肋部353的接触表面353a和肋部363的接触表面363a。以这种方式,使砧座351和361与上侧模具30的接近停止。同时,下侧模具31的上端表面接触肋部353的接触表面353b和肋部363的接触表面363b。以这种方式,使砧座351和361与下侧模具31的接近停止。

如上,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接触接触表面353a和363a。因此, 砧座351的第一支承表面351a与凹形状部分30a之间的空间和砧座361的第一支承表面361a与凹形状部分30b之间的空间不会变得更窄。因此,第二装配部分23c和24c的压接(接触结合)的行进停止并且完成压接(接触结合)。同时,下侧模具31的上端表面接触接触表面353b和363b。因此,砧座351的第二支承表面351b与凹形状部分31a之间的空间和砧座361的第二支承表面361b与凹形状部分31b之间的空间不会变得更窄。因此,第二装配部分25c和26c的压接(接触结合)的行进停止并且完成压接(接触结合)。

第一支承表面351a和361a、第二支承表面351b和361b、第一接触表面353a和363a、第二接触表面353b和363b以及模具30和31的形状、尺寸和布置被事先设定成使得所有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压接高度在图11E所示的时间点是相同的。这里,如图12所示,压接高度指的是在压接(接触结合)完成的时间点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在压接方向(图11D中所示的箭头A和D的方向)上的高度H。

此外不同地表述,当模具30接触第一接触表面353a和363a时,第一支承表面351a与凹形状部分30a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在第一支承表面361a与凹形状部分30b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此外,当模具31接触第二接触表面353b和363b时,第二支承表面351b与凹形状部分31a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在第二支承表面361b与凹形状部分31b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

此外,当模具30接触第一接触表面353a和363a并且模具31接触第二接触表面353b和363b时,第一支承表面351a与凹形状部分30a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支承表面351b与凹形状部分31a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上下方向上对称。此外,当模具30接触第一接触表面353a和363a并且模具31接触第二接触表面353b和363b时,第一支承表面361a与凹形状部分30b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支承表面361b与凹形状部分31b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上下方向上对称。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具30的下端形状(包括凹形状部分30a和30b)和模具31的上端形状(包括凹形状部分31a和31b)构造成使得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在上下方向上对称的关系。此外,端子压接装置构造成使得第一接触表面353a的上端与第一支承表面351a的上端之间在压接方向上的竖直间距、第一接触表面363a的上端与第一支承表 面361a的上端之间在压接方向上的竖直间距、第二接触表面353b的下端与第二支承表面351b的下端之间在压接方向上的竖直间距以及第二接触表面363b的下端与第二支承表面361b的下端之间在压接方向上的竖直间距全部相等。

另外,第一支承表面351a和361a、第二支承表面351b和361b、第一接触表面353a和363a、第二接触表面353b和363b以及模具30和31的形状、尺寸和布置被事先设定成使得不仅压接高度而且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形状也在压接(接触结合)完成的时间点相同。

以这种方式,在压接过程中,模具30和31的端部表面接触肋部353和363,砧座351和361与模具30和31之间的接近因此停止。因此,只要事先适当调整模具30和31、肋部353和363以及砧座351和361的形状、尺寸和布置等,即使由于端子压接装置长时间使用而出现在模具30和31的凹形状部分30a、30b、31a和31b的端部表面的磨损的差异,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加精确地实现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目标尺寸。

在图10D和图11E所示的过程之后,在图11F中所示的过程中,按压驱动部分33x使上侧模具30上升并且因而使上侧模具30与第二装配部分23c和24c分离。按压驱动部分33y使下侧模具31下降并且因此使下侧模具31与第二装配部分25c和26c分离。于是,另外,筒体39使联接构件37和第一内模具35沿箭头G的方向运动并且因此使它们与第二装配部分23c和25c分离,并且筒体40使联接构件38和第二内模具36沿箭头J的方向运动并且因而使它们与第二装配部分24c和26c分离。通过使内模具35和36以此方式向左和向右运动,可以容易地从端子压接装置移除绝缘体块13,绝缘体块13具有完成压接过程的导线19至22。之后,具有完成压接过程的导线19至22的绝缘体块13从端子压接装置移除。本实施方式的线束包括上述类型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模具30和下侧模具31实际上是相同的部件,并且第一内模具35和第二内模具36实际上也是相同的部件。因此可以减少端子压接装置的部件类型的数目。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压接装置 中,第一内模具、第二内模具、上侧模具和下侧模具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压接装置中的那些部件不同。除了第一内模具、第二内模具、上侧模具和下侧模具之外的部件的构型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构型相同。

首先,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侧模具30’是将用于自动对准的内凹部分30c和30d添加至第一实施方式的上侧模具30的模具。内凹部分30c形成在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中使得内凹部分30c从凹形状部分30a看位于凹形状部分30b的相反侧。内凹部分30d形成在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中使得内凹部分30d从凹形状部分30b看位于凹形状部分30a的相反侧。内凹部分30c和30d在压接方向上的最大深度小于凹形状部分30a和30b在压接方向上的最大深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下侧模具31’是将用于自动对准的内凹部分31c和31d添加至第一实施方式的下侧模具31的模具。内凹部分31c形成在下侧模具31’的上端表面中使得内凹部分31c从凹形状部分31a看位于凹形状部分31b的相反侧。内凹部分31d形成在下侧模具31’的上端表面中使得内凹部分31d从凹形状部分31b看位于凹形状部分31a的相反侧。内凹部分31c和31d在压接方向上的最大深度小于凹形状部分31a和31b的最大深度。

此外,如图13所示,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模具35’布置在凹形状部分30a和31a之间并且第二内模具36’布置在凹形状部分30b和31b之间。用于上侧端子23的第二装配部分23c和下侧端子25的第二装配部分25c的支承表面形成在第一内模具35’的上端部表面和下端部表面上。类似地,用于上侧端子24的第二装配部分24c和下侧端子26的第二装配部分26c的支承表面形成在第二内模具36’的上端部表面和下端部表面上。

因此,第一内模具35’和第二内模具36’的高度尺寸(在上端部表面和下端部表面之间的间距)设定成等于在上侧端子23和24的第二装配部分23c和24c与下侧端子25和26的第二装配部分25c和26c之间的间距。此外,内模具35’和36’也分别联接至联接构件37和38。

这里,将详细说明第一内模具35’的结构。第一内模具35’具有砧座351’、连接部分352’和肋部353’。砧座351’、连接部分352’和肋部353’ 之间的连接模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砧座351、连接部分352和肋部353之间的连接模式相同。

砧座351’和连接部分352’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砧座351和连接部分352相同。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肋部353相比,用于自动对准的突出部分354和355一体添加至肋部353’。

突出部分354是这样的构件:该构件从肋部353’的主体(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肋部353相同的部分)朝向上侧模具30’向上突出且位于肋部353’的面对上侧模具30’的接触表面353a’上。另外,突出部分354成形为使得其朝向上侧模具30’渐缩(即,使得突出部分354在突出方向上渐缩)。注意到,上侧模具30’的内凹部分30c的内凹形状匹配突出部分354的突出形状。

突出部分355是这样的构件:该构件从肋部353’的主体朝向下侧模具31’向下突出且位于肋部353’的面对下侧模具31’的接触表面353b’上。另外,突出部分355成形为使得其朝向下侧模具31’渐缩(即,使得突出部分355在其突出方向上渐缩)。注意到,下侧模具31’的内凹部分31c的内凹形状匹配突出部分355的突出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肋部353’的两个接触表面353a’和353b’在端子压接过程中分别接触模具30’和31’。更特别地,接触表面353a’的与突出部分354相对应的一部分的全部接触与上侧模具30’的内凹部分30c相对应的整个下端表面。同时,接触表面353a’的其他部分接触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的除了凹形状部分30a和30b以及内凹部分30c和30d之外的部分。另外,接触表面353b’的与突出部分355相对应的一部分全部接触与下侧模具31’的内凹部分31c相对应的整个上端部表面,而接触表面353b’的其他部分接触下侧模具31’的上端表面的除了凹形状部分31a和31b以及内凹部分31c和31d之外的部分。

第二内模具36’的结构也类似于第一内模具35’的结构。特别地,第二内模具36’具有砧座361’、连接部分362’和肋部363’,砧座361’、连接部分362’和肋部363’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内模具35’的那些部件的结构。肋部363’具有突出部分364和365,突出部分364和365各自的结构与突出部分354和355的结构相同(参照图16A)。换句话说,为理解第二内模具36’的结构,可以将在第一内模具35’的结构的上述详细说 明中的砧座351和351’、连接部分352和352’、肋部353和353’、突出部分354和355、接触表面353a’和353b’以及内凹部分30c、30d、31c和31d替换成砧座361和361’、连接部分362和362’、肋部363和363’、突出部分364和365、接触表面363a’和363b’以及内凹部分30d、30c、31d和31c(参照图16A)。

接下来,将结合图16A至图16F详细说明端子压接过程中的端子压接装置的操作。从图16A至图16D示出的过程中的操作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1A至图11D中示出的操作。

在图16D示出的过程之后,在上侧模具30’的下降和下侧模具31’的上升的同时,进行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压接(接触结合),并且突出部分354、355、364和365开始分别配合至内凹部分30c、31c、30d和31d中。

于是,在图16E中示出的过程中,由于上侧模具30’进一步下降并且下侧模具31’进一步上升,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同时接触肋部353’的接触表面353a’和肋部363’的接触表面363a’。以这种方式,砧座351’和361’与上侧模具30’的接近停止。同时,下侧模具31’的上端表面接触肋部353’的接触表面353b’和肋部363’的接触表面363b’。以这种方式,砧座351’和361’与下侧模具31’的接近停止。

更特别地,接触表面353a’的与突出部分354相对应的一部分全部接触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的与内凹部分30c相对应的所有部分。换句话说,突出部分354恰好匹配内凹部分30c并且配合至内凹部分30c中。同时,接触表面353a’的其他部分接触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的除了凹形状部分30a和30b以及内凹部分30c和30d之外的部分。另外,同时,接触表面353b’的与突出部分355相对应的一部分全部接触下侧模具31’的下端表面的与内凹部分31c相对应的所有部分。换句话说,突出部分355恰好匹配内凹部分31c和配合至内凹部分31c中。同时,接触表面353b’的其他部分接触下侧模具31’的上端表面的除了凹形状部分31a和3lb以及内凹部分31c和31d之外的部分。

同时,接触表面363a’的与突出部分364相对应的一部分全部接触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的与内凹部分30d相对应的所有部分。换句话说,突出部分364恰好匹配内凹部分30d并且配合至内凹部分30d中。 同时,接触表面363a’的其他部分接触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的除了凹形部分30a和30b以及内凹部分30c和30d之外的部分。同时,接触表面363b’的与突出部分365相对应的一部分全部接触下侧模具319的上端表面的与内凹部分31d相对应的所有部分。换句话说,突出部分365恰好匹配内凹部分31d和配合至内凹部分31d中。此外,同时,接触表面363b’的其他部分接触下侧模具31’的上端表面的除了凹形部分31a和31b以及内凹部分31c和31d之外的部分。

以这种方式,在图16E所示的过程中,上侧模具30’的下端表面接触接触表面353a’和363a’。因此,在砧座351’的第一支承表面351a与凹形状部分30a之间的空间和在砧座361’的第一支承表面361a与凹形状部分30b之间的空间不会变得更窄。因此,第二装配部分23c和24c的压接(接触结合)的行进停止并且压接(接触结合)完成。同时,下侧模具31’的上端表面接触接触表面353b’和363b’。因此,在砧座351’的第二支承表面351b与凹形状部分31a之间的空间和在砧座361’的第二支承表面361b与凹形状部分31b之间的空间不会变得更窄。因此,第二装配部分25c和26c的压接(接触结合)的行进停止并且压接(接触结合)完成。在图16F所示的过程之后的操作与图11F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之后的操作相同。

这里,将对突出部分354、355、364和365的存在的原因进行说明。这里假设的是,在突出部分354、355、364和365开始分别配合至内凹部分30c、31c、30d和31d中的阶段(紧接图16D之后),模具30’和31’中的一者或者两者在左右方向上(图16D中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内模具35’和36’中的一者或者两者未对准。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分354、355、364和365在突出方向上渐缩并且因此,在图16E所示的过程进行的时间点,突出部分的位置开始接触内凹部分的一部分,并且随着过程的进一步进行,该未对准通过突出部分被内凹部分按压而逐渐校正。于是,在突出部分354、355、364和365恰好分别配合至内凹部分30c、31c、30d和31d中的时间点,在图16E所示的过程中,未对准被校正。以这种方式,在压接(接触结合)过程中,内模具35’和36’相对于模具30’和31’在左右方向上的未对准自动地通过突出部分354、355、364和365解决。

应该注意的是,不仅在压接(接触结合)过程中,而且在布置端子 压接装置时也可以使用突出部分354、355、364和365,以便相对于模具30’和31’对内模具35’和36’、联接构件37和38以及筒体39和40进行定位。更特别地,在没有设置导线19至22以及绝缘体块13的状态下,对内模具35’和36’、联接构件37和38以及筒体39和40的从左到右的布置进行调整。然后,在进行调整时,使用筒体39和40和按压驱动部分33x和33y,对模具30’和31’以及内模具35’和36’进行调整使得它们如图16E所示那样布置。

(其他实施方式)

注意到,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各种修改在适当情况下是可能的。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组合在适当情况下是可能的,除非该组合显然不可能实现。另外,不言而喻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实施方式的结构元件并不必然是必不可少的,除非它们被明确陈述为必不可少的或它们在原理上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等等。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在提及数字、数值、量值或范围数值时,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数字,除非其被明确陈述为必不可少的或该特定数字在原理上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等等。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提及结构元件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本发明并不受限于该形状、位置关系等,除非它们被明确陈述如此或特定的形状、特定的位置关系等在原理上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等等。此外,本发明也允许关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的下面类型的修改实例。注意到,可以独立地选择是否将修改的实例中的每个实例应用于或不应用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换句话说,下面的修改实例中的任何期望的组合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方式。

(修改实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上侧模具和下侧模具均是可运动的,但是下侧模具可以更换成固定模具,或者,替代性地,上侧模具可以更换成固定模具。

(修改实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在压接过程之后的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压接高度H(该高度H对应于尺寸的一个实例)被假 设为与目标值相同的值。然而,这不需要必然是这种情况。例如,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压接高度H的目标值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模具30、30’、31和31’,肋部353、353’、363和363’以及砧座351、351’、361和361’的形状、尺寸和布置等在适当情况下进行事先调整,则可以实现第二装配部分23c至26c的目标尺寸比现有技术更精确。

(修改实例3)

突出部分354和364的布置不需要必然设置成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那样。例如,突出部分354和364可以设置在砧座351与361(或砧座351’与361’)之间。此外,不需要必然设置全部四个突出部分354、355、364和365。例如,可以仅设置突出部分354和355,其中的一者设置在顶部处而另一者设置在底部处。

(修改实例4)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给出压接的一个实例,其中在导线侧的端子23至26分别绕绝缘体块13的端子15至18的平板形状突出端部分15b至18b中的每一者装配,并且在端子压接过程中,导线侧的端子23至26顺序地和独立地绕绝缘体块13侧的端子15至18中的每一者装配并且与之压接。然而,导线侧的端子23至26可以同时绕绝缘体块13侧的全部端子15至18装配并且与之压接。

(修改实例5)

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线束装配方法通过使用四个导线19至22来说明,但是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使用多个(即,两个或更多个)导线的任何常规的线束装配方法。

(修改实例6)

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上侧模具30(或上侧模具30’)和下侧模具31(或下侧模具31’)以上下方向设置在图5和图13所示的端子压接装置中,并且第一内模具35和第二内模具36(或第一内模具35’和第二内模具36’)布置在两个模具30和31(或模具30’和31’)之间。然而,该两个模具30和31(或模具30’和31’)可以以其二者之间的预定间距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并且第一内模 具35和第二内模具36(或第一内模具35’和第二内模具36’)可以设置在呈左侧和右侧方式布置的两个模具30和31(或模具30’和31’)之间。

(修改实例7)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给出的说明中,线束被采用于在车辆发动机中使用的氧浓度传感器中,但是本发明并不受限于这种类型的应用,本发明能够在任何应用中被采用,只要其为具有多个不同端子和导线的线束即可。

[附图标记列表]

19a,20a...芯线(某一芯线)

21a,22a...芯线(另一芯线)

23b,24b...第二装配部分(某一装配部分)

25b,26b...第二装配部分(另一装配部分)

30,30’...上模具(第一模具)

31,31’...下模具(第二模具)

351,351’,361,361’...砧座

353,353’,363,363’...肋部

351a,361a...第一支承表面

351b,361b...第二支承表面

354,364...第一突出部分

355,365...第二突出部分

30c,30d,31c,31d...内凹部分

本申请基于2014年9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200250,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