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682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退卡机构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一般的卡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腔,多个端子固设于绝缘本体中,每一端子具有一接触部显露于收容腔,一遮蔽壳体覆设于绝缘本体外,该收容腔用以供一卡托放置,由于卡托需要经常放置于收容腔和从收容腔退出,故设置一退卡机构来操作卡托,方便使用者,该退卡机构设于绝缘本体中,且包括一推杆和一顶出件,使用者只需要操作推杆,就可以藉由推杆推抵顶出件,而顶出件再推动卡托,从而使得卡托自收容腔退出。退卡机构的推杆要装设于绝缘本体,在制造组配过程为了保证其可以活动推抵,所以设计肯定为间隙配合组装,即配合固定的推杆与绝缘本体之间存在间隙,此间隙会造成推杆在绝缘本体中发生晃动,从而与遮蔽壳体类似的金属件发生碰撞,产生异常响声,不便于使用者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卡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技术实现要素:针对
背景技术
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于推杆上设置凸部被遮蔽壳体抵压,从而达到推杆不晃动,避免发出异常响声的卡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卡连接器,用以供一卡托放置,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固设于绝缘本体,一遮蔽壳体设于绝缘本体外,遮蔽壳体设有一让位部,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形成有一收容腔,每一端子具有一接触部显露于该收容腔,收容腔用以供卡托放置,一退卡机构设于绝缘本体,其具有一推杆和一顶出件,推杆设有一凸部,当卡托放置于收容腔时,遮蔽壳体抵压该凸部,当卡托退出收容腔时,凸部位于让位部。进一步地,推杆和顶出件为两件式结构,推杆和顶出件相互配合,顶出件具有一抵推部和一带动部,卡托自收容腔朝外退出时,推杆带动该带动部,使得抵推部抵推卡托,卡托朝外位移。进一步地,凸部自推杆的顶面向上凸伸形成,当卡托退出收容腔时,凸部与遮蔽壳体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地,遮蔽壳体具有一弹片,让位部设于弹片且自遮蔽壳体延伸形成,自让位部延伸一抵压部,当卡托放置于收容腔时,抵压部向下抵压凸部。进一步地,遮蔽壳体具有一顶壁和两侧壁,两侧壁分别连接该顶壁,弹片设于顶壁靠近侧壁的位置处。进一步地,抵压部自让位部向下弯折形成。进一步地,收容腔具有一开口,该开口供卡托插入所述收容腔,抵压部相对让位部更靠近所述开口。进一步地,弹片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缺口。进一步地,让位部为镂空部,当卡托退出收容腔时,凸部位于镂空部,当卡托放置于收容腔时,遮蔽壳体向下抵压凸部。进一步地,绝缘本体的一侧设有一容置槽,推杆设于容置槽,顶出件枢接于绝缘本体的后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组装完成后,电子卡可以放入卡托中,卡托插入收容腔,此时,由于推杆设有凸部,遮蔽壳体抵压该凸部,从而达到推杆不晃动,避免发出异常响声,同时,电子卡与端子的接触部电性导接,当卡托退出收容腔时,凸部位于让位部,即凸部不会被遮蔽壳体抵压,如此方便推杆退出,进而保证卡托顺利退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第一实施例放置卡托前的组合图;图2为图1中去除遮蔽壳体的组合图;图3为图1的分解图;图4为图1另一视角的组合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第一实施例放置卡托后的组合图;图6为图5另一视角的组合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第二实施例放置卡托前的组合图;图8为图7另一视角的组合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第二实施例放置卡托后的组合图;图10为图9另一视角的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绝缘本体1容置槽11端子2接触部21遮蔽壳体3顶壁31侧壁32弹片33让位部331抵压部332缺口34收容腔4开口41退卡机构5推杆51顶面511凸部512顶出件52枢转部521抵推部522带动部523【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一种卡连接器,用以供一卡托(未图示,下同)放置,卡托用以放置电子卡(未图示,下同),从而电子卡与卡连接器电性导接。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多个端子2固设于绝缘本体1,一遮蔽壳体3设于绝缘本体1外,遮蔽壳体3与绝缘本体1之间形成有一收容腔4,收容腔4用以供卡托放置,一退卡机构5设于绝缘本体1。请参阅图1至图3,绝缘本体1的一侧设有一容置槽11,收容腔4前端具有一开口41,该开口41供卡托插入所述收容腔4,多个端子2与绝缘本体1一体注塑成型,每一端子2具有一接触部21显露于该收容腔4。请参阅图1至图3,遮蔽壳体3向下盖设于绝缘本体1上,遮蔽壳体3具有一顶壁31和两侧壁32,两侧壁32分别连接该顶壁31的两侧,顶壁31和绝缘本体1之间形成收容腔4,遮蔽壳体3刺破形成有一弹片33,成型简单,弹片33设于顶壁31靠近侧壁32的位置处,弹片3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缺口34,有活动的弹性空间,一让位部331设于弹片33且自遮蔽壳体3的顶壁31延伸形成,自让位部331再向下弯折延伸一抵压部332,抵压部332相对让位部331更靠近所述开口41。请参阅图1至图3,退卡机构5具有相互配合的一推杆51和一顶出件52,推杆51和顶出件52为两件式结构,推杆51设于容置槽11,顶出件52枢接于绝缘本体1的后端。一凸部512自推杆51的顶面511向上凸伸而成,当卡托放置于收容腔4时,遮蔽壳体3向下抵压凸部512,当卡托退出收容腔4时,凸部512位于让位部331,遮蔽壳体3与凸部512之间具有间隙。顶出件52具有一枢转部521、连接枢转部521两端的一抵推部522和一带动部523,枢转部521枢接于绝缘本体1,请参阅图5和图6,当卡托将要放置于收容腔4时,卡托从开口41进入收容腔4至一定位置时,会向后抵推抵推部522,此时,推杆51会带动带动部523向前位移,凸部512则自让位部331的下方朝着抵压部332的下方位移,当卡托位于收容腔4中的最终位置时,抵压部332向下抵压凸部512,实现弹片33对推杆51的限位,请参阅图4,当卡托要从收容腔4退出时,将推杆51向后推动,推杆51会带动带动部523向后位移,抵推部522则向前推动卡托,卡托朝外位移,使得卡托向前从收容腔4退出,这个过程中,凸部512则自抵压部332的下方朝着让位部331的下方位移,让凸部512与遮蔽壳体3之间存在间隙,解除弹片33对推杆51的限位。请参阅图7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让位部331直接为镂空部,即在遮蔽壳体3的顶壁31设置镂空部,当卡托退出收容腔4时,凸部512位于镂空部,当卡托放置于收容腔4时,遮蔽壳体3的顶壁31直接向下抵压凸部512,简单方便,遮蔽壳体3抵压凸部512的位置相对让位部331更靠近开口41。此外,第二实施例的附图中卡托有图示。请参阅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组装完成后,电子卡可以放入卡托中,卡托插入收容腔4,此时,当卡托放置于收容腔4时,由于推杆51设有凸部512,遮蔽壳体3抵压该凸部512,从而达到推杆51不晃动,避免发出异常响声,此时,电子卡与端子2的接触部21电性导接,当卡托退出收容腔4时,凸部512位于让位部331,即凸部512不会被遮蔽壳体3抵压,如此方便推杆51退出,进而保证卡托顺利退出。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专利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